西南天山乌什北山高山峡谷地貌形成过程

来源 :地质力学学报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zy2058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貌演化过程受大地构造及其规律的控制。本文通过对西南天山乌什北山地区滚滚铁列克河第四纪沉积和侵蚀地貌的观测,结合已发表的地层年代学研究,恢复了中更新世和全新世两期侵蚀地貌演化过程。中更新世地貌切割深度达1870 m以上,远远大于全新世50 m的地貌切割深度,认为该地区的高山峡谷地貌形成于中更新世。西南天山普遍发育的中更新世褶皱冲断构造,造成山体快速大幅隆升,是乌什北山高山峡谷地貌形成的主因。褶皱冲断构造向盆地方向扩展,导致山体向盆地方向隆升幅度减小,揭示了乌什北山地貌演化的空间规律。西南天山第四纪构
其他文献
地层时代和地层划分研究一直是基础性、先导性工作,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和材料的丰富,地层划分不断被重新认识。黄土地层时代和划分主要依靠OSL、14 C、古地磁和磁化率的对比
贵州的地震明显受(活动性)断裂控制和影响,地震的平面分布分区边界受区域断裂控制,地震多发生在断裂附近或多组断裂交汇区附近。1819年以来,贵州境内发生的4次6级左右地震,震中都在多组断裂交汇区附近。1875年6月8日发生的6.5级地震,震中在开远—平塘断裂和垭都—紫云断裂交汇区附近的床井背斜,地理位置位于罗甸县西部,紧邻望谟县和紫云县,即北纬25°18,东经106°36。
2019年9月5—6日,特殊地质地貌区填图试点项目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的成果评审验收。为贯彻落实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区调改革创新的精神,2014年中国地质调查局设立了“特殊
本文依据岩石薄片、铸体薄片、物性分析、压汞曲线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什社地区延长组长31储层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分析认为:什社地区长31储层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和
通过对高速远程黄土滑坡动力学特征的研究,提出黄土高速远程滑坡空间预测的模拟方法。以新疆伊宁县喀拉亚尕奇黄土滑坡为例,基于野外地质调查和无人机航拍影像图,结合滑坡研究区
北山牛圈子地区的骆驼圈西埃达克岩为过铝质钙碱性岩浆系列,具有高的SiO_2(〉57.94%)、Al_2O_3(〉16.66%)和低的MgO(〈4.32%)含量,较高的Na_2O/K_2O比值(〉3.13),显示富钠的特征;而在
盐上断层的形态和分布模式主要由其下部盐体形态和盐拱起所产生的上拱力共同控制. 对盐上断层形成机制和分布模式的定量研究在盐上断层解释与预测、盐体形态描述及油气运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