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显然,重视课外阅读,是课程标准的一个根本性导向。可见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率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有序、有效的课外阅读学习,教会他们基本的课外阅读的方法,学会选择、学会取舍,既提高了他们的阅读分析综合能力,又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提高;课外阅读;效率;兴趣;指导
在课程标准(2011版)“教学建议”中有这样一段话:“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显然,重视课外阅读,是课程标准的一个根本性导向。在课程总目标中,还相应提出了“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要在400万字以上”的量化要求。可见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率是非常重要的。那怎样提高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率呢?
一、充分调动学生阅读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强化剂,能调动内在潜力,所以要让很少有机会接触书籍的农村学生去课外阅读。首先要激发他们的兴趣,晓之以理,从而使他们有趣可得。可以印发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周恩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等。指明阅读的重要性,唤起学生对书的热爱和向往。并且号召张贴于教室,阅览室,书桌,书房等常去的地方,时时警策自己要多读书,要读好书。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认识到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如果没有浓厚的兴趣,也是不能持之以恒的。所以,想办法提高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为他们终身持之以恒的阅读学习打下了基础,也为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创造了前提条件。
二、教师在阅读时的适时指导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大都不大明确自己该读什么书籍,这就需要教师的适时指导:
(1)阅读内容的指导。
首先应选择思想健康、知识性强、符合学生年龄特征、有益于学习的读物。近年来的《中学生》《课外阅读》《读者》《中学生优秀作文选》《阅读与写作》等刊物均是值得向学生推荐的好书。只有读好书,才能陶冶情操,净化思想,提升修养,才能“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其次是选择文质兼美、针对性强的书籍,做到课内外结合,以一带十,相互促进。如学习了《笑》,可推荐学生阅读冰心的《寄小读者》《冰心全集》,学习了《真假美猴王》,推荐学生阅读《西游记》等。特别是与新课标相配套的课外《读本》中的美文,则更应重视阅读积累。最后,还可根据学生的爱好及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个别指导。这样可做到因材施教,学生也各有所获。
(2)阅读方法的指导。
要追求阅读的效果和效率就要讲究阅读方法,科学的阅读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清代教育家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曾把书分为五类,认为“有当读之书,有熟之书,有当看之书,有当再三细看之书,有当备以查考之书。”教师要正确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例如对经典性的书籍和文章,《荷塘月色》《绿》等朱自清的精品散文,要品味其中的优美文字,体会真情实感,应用细读和精读方法。对于一般性书籍和文章,如一些科普文章和时政文章,只需作一般了解,可让学生略读,或选读其中部分章节或片断进行阅读。
三、教会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伟人毛泽东也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老师要教会学生做摘录式笔记,摘录式笔记就是把我们从书上、报上看到的一些精辟的,富有哲理的,对我们很有启发的内容抄写下来。这种方法看起来比较费事,其实是一种省时省力积累知识的好办法。摘抄可以加深理解和记忆,丰富学生阅读后对知识的反馈和获取,从而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增加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把握,也会相应提高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以后学生面对茫茫的书海时,就能体会到作摘录笔记的优点了。还有一种笔记方式值得提倡——感想式笔记。读完一本好书或一篇好的文章,将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写出来,这种读书笔记就是感想式笔记,也叫读后感。学生课外阅读后,采用这个方式进行概括和总结,是一种比摘录笔记更高层次的活动,有益于他们的笔头概括、理解、分析、总结等能力训练。这种读书笔记重在训练同学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也是我们学生在写作时需要用到的。假如把每一篇好文章比喻成一朵花,写读书笔记就好像在万花丛中采集花蜜。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发现读书笔记对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充分发挥阅读课作用
目前,课标在阅读方面的重视也在课程设置上得到了体现。为了学生阅读面的扩大,现在的课程都设置了拓展课或阅读课,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好阅读课,阅读课可以采用两种形式进行:
(1)阅览室阅读。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学校阅览室进行集体阅读。要求每人阅读一本文本或一篇文章,对内容进行概括,对好的部分可以摘抄。遇到问题可以请求老师指导。课后会对阅读课的要求达成进行检查。或选取固定的文本或文章,带领同学在阅览室共同研读,读后同样写出自己的看法或心得,交流文本或文章可捅取部分的理由。此外,阅览室独特的阅读环境给予学生阅读极大地方便,有利于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阅览室的地点给学生培养阅读兴趣创造了条件。没有见过兴奋往学校跑的学生,只看到过兴奋往图书馆跑的学生。所以阅览室这个读书场所发挥着它独特的魅力和作用,老师要善于把握这个特点,有利于提高课外阅读效率。
(2)阅读课上与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对话。“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思维的拓展只有在对话中产生火花,智慧也只有在对话中得到生发。阅读的最终目的是提高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其主旨归在于。主张让学生在阅读过程的展开与阅读方法技能的运用中获得阅读能力,也是课外阅读的效果呈现。所以在阅读课上可以让学生拿出阅读做的笔记进行师生、生生对话,互补长短,从而展现各自在课外阅读中的收获,激发他们继续阅读的兴趣。老师也可以对做的好的同学进行激励和表扬,又让好的学生品尝到收获的喜悦,体会到榜样的自豪。从而带动整个班级的同学不断地去尝试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
总之,课外阅读不仅是学生开阔眼界、吸取知识、训练能力的有益桥梁,而且更是语文大课堂所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有序、有效的课外阅读学习,教会他们基本的课外阅读的方法,学会选择、学会取舍,既提高了他们的阅读分析综合能力,又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历了由被搀扶行走到独立行走的过程,对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率就更不在话下了。
(责任编校:青凤)
关键词:提高;课外阅读;效率;兴趣;指导
在课程标准(2011版)“教学建议”中有这样一段话:“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显然,重视课外阅读,是课程标准的一个根本性导向。在课程总目标中,还相应提出了“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要在400万字以上”的量化要求。可见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率是非常重要的。那怎样提高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率呢?
一、充分调动学生阅读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强化剂,能调动内在潜力,所以要让很少有机会接触书籍的农村学生去课外阅读。首先要激发他们的兴趣,晓之以理,从而使他们有趣可得。可以印发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周恩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等。指明阅读的重要性,唤起学生对书的热爱和向往。并且号召张贴于教室,阅览室,书桌,书房等常去的地方,时时警策自己要多读书,要读好书。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认识到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如果没有浓厚的兴趣,也是不能持之以恒的。所以,想办法提高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为他们终身持之以恒的阅读学习打下了基础,也为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创造了前提条件。
二、教师在阅读时的适时指导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大都不大明确自己该读什么书籍,这就需要教师的适时指导:
(1)阅读内容的指导。
首先应选择思想健康、知识性强、符合学生年龄特征、有益于学习的读物。近年来的《中学生》《课外阅读》《读者》《中学生优秀作文选》《阅读与写作》等刊物均是值得向学生推荐的好书。只有读好书,才能陶冶情操,净化思想,提升修养,才能“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其次是选择文质兼美、针对性强的书籍,做到课内外结合,以一带十,相互促进。如学习了《笑》,可推荐学生阅读冰心的《寄小读者》《冰心全集》,学习了《真假美猴王》,推荐学生阅读《西游记》等。特别是与新课标相配套的课外《读本》中的美文,则更应重视阅读积累。最后,还可根据学生的爱好及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个别指导。这样可做到因材施教,学生也各有所获。
(2)阅读方法的指导。
要追求阅读的效果和效率就要讲究阅读方法,科学的阅读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清代教育家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曾把书分为五类,认为“有当读之书,有熟之书,有当看之书,有当再三细看之书,有当备以查考之书。”教师要正确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例如对经典性的书籍和文章,《荷塘月色》《绿》等朱自清的精品散文,要品味其中的优美文字,体会真情实感,应用细读和精读方法。对于一般性书籍和文章,如一些科普文章和时政文章,只需作一般了解,可让学生略读,或选读其中部分章节或片断进行阅读。
三、教会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伟人毛泽东也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老师要教会学生做摘录式笔记,摘录式笔记就是把我们从书上、报上看到的一些精辟的,富有哲理的,对我们很有启发的内容抄写下来。这种方法看起来比较费事,其实是一种省时省力积累知识的好办法。摘抄可以加深理解和记忆,丰富学生阅读后对知识的反馈和获取,从而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增加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把握,也会相应提高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以后学生面对茫茫的书海时,就能体会到作摘录笔记的优点了。还有一种笔记方式值得提倡——感想式笔记。读完一本好书或一篇好的文章,将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写出来,这种读书笔记就是感想式笔记,也叫读后感。学生课外阅读后,采用这个方式进行概括和总结,是一种比摘录笔记更高层次的活动,有益于他们的笔头概括、理解、分析、总结等能力训练。这种读书笔记重在训练同学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也是我们学生在写作时需要用到的。假如把每一篇好文章比喻成一朵花,写读书笔记就好像在万花丛中采集花蜜。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发现读书笔记对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充分发挥阅读课作用
目前,课标在阅读方面的重视也在课程设置上得到了体现。为了学生阅读面的扩大,现在的课程都设置了拓展课或阅读课,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好阅读课,阅读课可以采用两种形式进行:
(1)阅览室阅读。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学校阅览室进行集体阅读。要求每人阅读一本文本或一篇文章,对内容进行概括,对好的部分可以摘抄。遇到问题可以请求老师指导。课后会对阅读课的要求达成进行检查。或选取固定的文本或文章,带领同学在阅览室共同研读,读后同样写出自己的看法或心得,交流文本或文章可捅取部分的理由。此外,阅览室独特的阅读环境给予学生阅读极大地方便,有利于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阅览室的地点给学生培养阅读兴趣创造了条件。没有见过兴奋往学校跑的学生,只看到过兴奋往图书馆跑的学生。所以阅览室这个读书场所发挥着它独特的魅力和作用,老师要善于把握这个特点,有利于提高课外阅读效率。
(2)阅读课上与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对话。“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思维的拓展只有在对话中产生火花,智慧也只有在对话中得到生发。阅读的最终目的是提高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其主旨归在于。主张让学生在阅读过程的展开与阅读方法技能的运用中获得阅读能力,也是课外阅读的效果呈现。所以在阅读课上可以让学生拿出阅读做的笔记进行师生、生生对话,互补长短,从而展现各自在课外阅读中的收获,激发他们继续阅读的兴趣。老师也可以对做的好的同学进行激励和表扬,又让好的学生品尝到收获的喜悦,体会到榜样的自豪。从而带动整个班级的同学不断地去尝试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
总之,课外阅读不仅是学生开阔眼界、吸取知识、训练能力的有益桥梁,而且更是语文大课堂所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有序、有效的课外阅读学习,教会他们基本的课外阅读的方法,学会选择、学会取舍,既提高了他们的阅读分析综合能力,又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历了由被搀扶行走到独立行走的过程,对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率就更不在话下了。
(责任编校:青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