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是我国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阶段,而物理则是高中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从现阶段的教学来看,高中物理教学虽然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普遍重视,但是成绩提升并不显著。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高中物理教学的综合性比较强,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老师在应试教育的理念下忽视了物理教学的综合性培养,从而导致了学生物理综合素质水平的下降。为了打破这一现状,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探讨物理教学的改革十分必要。所以本文就素质教育指导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改革进行研究,旨在强化物理教学全面性的提升。
关键词:素质教育 高中物理教学 改革研究
素质教育作为现阶段教育教学的主要理念,在教学中的推广和普及度有了明显的提升。在素质教育理念充分运用的情况下,教学模式以及方法有了明显的改变,换言之就是素质教育的推进促进了教学改革的发展。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物理作为一项重要的科目,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普遍性重视,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因为应试教育理念的存在,物理教学的综合性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为了强化物理教学改革,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进行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探究分析,对于物理教学效果的提升帮助巨大。
一、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
1.综合性。综合性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增长,所以在素质教育指导下,高中物理教学改革要向综合性发展。高中物理改革要向综合性发展,主要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是做好物理综合性的分析,使物理教学中的综合性内容有更明确的显示。第二是在教学中进行各方面内容的教学体现。总而言之就是在总结综合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深入的探究,素质教育的综合性可以得到全面的推进。
2.实践性。实践性是素质教育的另一个基本原则。就目前的学生而言,普遍性表现是实践性比较弱,所以相关事件的思考、操作等能力提升都比较困难。所以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积极的进行实践性内容的强化,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其实践能力提升,再配合其他教学措施,综合素质明显提升,素质教育的目的也可以实现。
二、素质教育指导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改革措施
1.优化课程设置。优化课程设置是素质教育指导下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一项主要措施。要进行课程的优化,主要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第一是对课程的特点以及内容进行全面性的分析,明确课程理论性内容和实践性内容的占比,然后对相应的内容进行总结,这样就可以为课程的设计优化提供有利的参考。第二是积极的分析理论内容和实践内容的相关性,通过关系的确定将两者的内容进行整合,这样,在课程设置的时候可以通过辅助关系的建立来强化教学的效果。简言之就是强化课程的设置可以使得学生的逻辑构建能力与知识相关性分析的能力有所提升。
2.改变课程模式。改变课程模式也是素质教育指导下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一项主要措施。课程模式的改革一方面是进行课堂主体的转换。在传统物理教学中,老师是课堂的主导者,但是在素质教育下,要求学生的素质要有全面的提升,所以学生要充分发挥课堂主体的作用,而老师做好从旁指导即可。另一方面是要进行课堂氛围的积极营造。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情况下,高中物理教学的课堂氛围会有明显的改善,通过课堂氛围的改善来打造全新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性建设。简言之就是在素质教育指导下,课程模式的改革成为了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
3.强化课程实践。强化课程实践是素质教育指导下高中物理课程改革教育的另一项主要措施。强化课程实践其实就是进行物理课程实验的强化。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多项内容会涉及到实验教学,通过实验的积极利用,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实验内容有更深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这样,其理解能力、操作能力都会得到提升。比如在拉力、弹力以及周期运动的教学中,利用弹簧实验、钟摆实验等可以让学生对实践内容有更深的理解。
4.重视物理教学中的综合性探讨。重视物理教学中的综合性探讨也是素质教育指导下的一项重要改革策略。在物理教学的实践中,会涉及到思维的发散、理解的加深、实践操作的运用以及各学科知识的渗透,所以在教学的过程积极进行综合性内容的分析和探讨,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进行综合能力和水平的提升。简言之,在综合探讨的基础上,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的提升,整个物理教学的效果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结语
物理是我国高中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物理的综合性教学体现不明显。但是目前教育教学大力推近素质教育的情况下,物理教学的综合性提升显著加强,教学改革也在持续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改革措施对于物理教学的发展更加的有利。
参考文献:
[1]孙琳,徐桂庭.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脉络与变迁——基于教学政策文件的分析[J].职教论坛,2015,03:4-15.
[2]郭翔东,郭相成.学案导学高中物理课堂探究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16:64.
[3]申穎.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尝试与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03:151-152.
[4]崔波.素质教育观指导下江门市高中体育教学现状及改革发展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34:49-50.
关键词:素质教育 高中物理教学 改革研究
素质教育作为现阶段教育教学的主要理念,在教学中的推广和普及度有了明显的提升。在素质教育理念充分运用的情况下,教学模式以及方法有了明显的改变,换言之就是素质教育的推进促进了教学改革的发展。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物理作为一项重要的科目,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普遍性重视,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因为应试教育理念的存在,物理教学的综合性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为了强化物理教学改革,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进行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探究分析,对于物理教学效果的提升帮助巨大。
一、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
1.综合性。综合性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增长,所以在素质教育指导下,高中物理教学改革要向综合性发展。高中物理改革要向综合性发展,主要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是做好物理综合性的分析,使物理教学中的综合性内容有更明确的显示。第二是在教学中进行各方面内容的教学体现。总而言之就是在总结综合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深入的探究,素质教育的综合性可以得到全面的推进。
2.实践性。实践性是素质教育的另一个基本原则。就目前的学生而言,普遍性表现是实践性比较弱,所以相关事件的思考、操作等能力提升都比较困难。所以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积极的进行实践性内容的强化,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其实践能力提升,再配合其他教学措施,综合素质明显提升,素质教育的目的也可以实现。
二、素质教育指导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改革措施
1.优化课程设置。优化课程设置是素质教育指导下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一项主要措施。要进行课程的优化,主要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第一是对课程的特点以及内容进行全面性的分析,明确课程理论性内容和实践性内容的占比,然后对相应的内容进行总结,这样就可以为课程的设计优化提供有利的参考。第二是积极的分析理论内容和实践内容的相关性,通过关系的确定将两者的内容进行整合,这样,在课程设置的时候可以通过辅助关系的建立来强化教学的效果。简言之就是强化课程的设置可以使得学生的逻辑构建能力与知识相关性分析的能力有所提升。
2.改变课程模式。改变课程模式也是素质教育指导下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一项主要措施。课程模式的改革一方面是进行课堂主体的转换。在传统物理教学中,老师是课堂的主导者,但是在素质教育下,要求学生的素质要有全面的提升,所以学生要充分发挥课堂主体的作用,而老师做好从旁指导即可。另一方面是要进行课堂氛围的积极营造。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情况下,高中物理教学的课堂氛围会有明显的改善,通过课堂氛围的改善来打造全新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性建设。简言之就是在素质教育指导下,课程模式的改革成为了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
3.强化课程实践。强化课程实践是素质教育指导下高中物理课程改革教育的另一项主要措施。强化课程实践其实就是进行物理课程实验的强化。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多项内容会涉及到实验教学,通过实验的积极利用,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实验内容有更深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这样,其理解能力、操作能力都会得到提升。比如在拉力、弹力以及周期运动的教学中,利用弹簧实验、钟摆实验等可以让学生对实践内容有更深的理解。
4.重视物理教学中的综合性探讨。重视物理教学中的综合性探讨也是素质教育指导下的一项重要改革策略。在物理教学的实践中,会涉及到思维的发散、理解的加深、实践操作的运用以及各学科知识的渗透,所以在教学的过程积极进行综合性内容的分析和探讨,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进行综合能力和水平的提升。简言之,在综合探讨的基础上,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的提升,整个物理教学的效果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结语
物理是我国高中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物理的综合性教学体现不明显。但是目前教育教学大力推近素质教育的情况下,物理教学的综合性提升显著加强,教学改革也在持续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改革措施对于物理教学的发展更加的有利。
参考文献:
[1]孙琳,徐桂庭.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脉络与变迁——基于教学政策文件的分析[J].职教论坛,2015,03:4-15.
[2]郭翔东,郭相成.学案导学高中物理课堂探究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16:64.
[3]申穎.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尝试与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03:151-152.
[4]崔波.素质教育观指导下江门市高中体育教学现状及改革发展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34: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