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迹六朝

来源 :七彩语文·写字与书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zaiyigeshi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座城市都有一些充满文艺气息的街道,而提及南京最文艺的街,那莫过于长江路了,在这条路上,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林立。长江路302号,是六朝博物馆所在的位置,它既是长江路的起点,也是我们探寻六朝遗迹的起点,就让我们从这巧妙的时空重合点出发,开始一场六朝南京城的寻迹之旅。
  步入六朝博物馆,扑面而来的是强烈的现代主义气息。它由建筑大师贝聿铭之子——贝建中先生领衔的贝氏设计团队打造,将传统的建筑元素融入极简的现代几何主题中。白天,这里阳光充溢,宛如闹市里无花的花房;当暮色四合之际,月窗化身皎洁的满月,平地涌起粼粼的荷塘,日夜讲述着南京尘封的往事——
  城
  南京,习称六朝古都,公元三到六世纪,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先后在此建都。当时的南京(建康城),城市人烟稠密,宫殿巍峨壮丽,是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那么这样壮观的建康宫城,现在何处呢?在六朝博物馆的遗址厅。


  进入博物馆负一层的遗址厅,登上参观平台,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两个考古探方。在两个探方之间的考古隔梁北侧,残留着一段夯土墙墙基。这段墙基于2007年7月至2009年1月间,在原汉府街长途汽车站工地被发掘。现存墙根宽约25米,墙体为夯土外侧包砖,旁有步道和城壕(护城河),被鉴定为六朝时期建康宫城的东墙。为了保存这一段宫城墙墙基,在此原址上建立了六朝博物馆,因此可以说,这段墙根也是六朝博物馆的根。
  除了宫城墙的一角,在遗址厅,我们还能看到当年宫城的地下排水设施、桥梁木桩、铭文砖、水井、板瓦、筒瓦和瓦当等六朝城市建设的遗迹。我们可以想象这些物件还正当其用的时候,散落在建康城的角角落落,六朝时期的人们行走其间,勾勒出了一幕幕热闹的市井生活画面。
  住
  在六朝博物馆里初探建康城后,接下来我们不妨再“穿越”回六朝,体验一个六朝人的日常生活吧。
  清晨,阳光穿过直棂窗上的绢帛,冲淡了屋子里的暗调。你在榻上翻了个身,打量一下这个全新的环境:地上铺着席子,低矮的床榻趴在席上,前有案几,后立屏风,灯盏、虎子、火盆、唾壶,一应俱全。虽然我们现在用的是高桌大椅,垂足而坐,但六朝时期的人原来都是伏在案几前,读书、写字、饮食、休憩、清谈……
  你抑制不住自己的兴致,索性在这低矮的案几前席地而坐,展纸挥毫,打算也学古人赋诗一首抒发自己的新奇和喜悦之情。不过,你也不会篆隶书体,别担心,六朝时期,简洁明白的楷书正逐渐流行起来呢!


  不信?看看这方东晋的《高崧墓志》吧,它刻工精湛,书法俊秀,不少字体楷意浓厚,是罕见的东晋铭刻类书法佳作。作为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楷书实证资料,在中国书法史上意义重大。
  衣
  好奇地打量完毕,你一跃而起,是时候梳妆打扮了。在这个唯美的时代,连男人都是要傅粉涂脂熏香的。
  铜熨斗里的木炭已经冷却,薰炉孔隙间还香烟袅袅,你穿上新衣,揽镜自顾,看着宽袍大袖、褒衣博带的自己颇有几分道骨仙风。


  最后一道程序是穿木屐,在六朝时期,木屐可是男女老少居家旅行之必备品。烟雨蒙蒙、雨量充沛的江南地区,穿着木屐行走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行
  收拾停当,你整装待发,门口车马备好,不,是车牛备好,因为六朝是一个牛车盛行的时代。
  车、舆、辇(niǎn)是六朝的主要陆路交通工具,以牛车为主。除了因为战争频繁、黄河以北养马地沦丧,这些造成马资源匮乏的客观原因,人们青睐牛车也因为它自身的优点。你登上牛车,就会发现它重心低而平稳;负重大则可以配载更高大宽敞的车厢和可供斜倚倦靠的凭几;再加上佛教中释迦牟尼化身为牛,道教中老子骑牛的传说,所以坐牛车显得更有格调。
  在青砖铺成的驰道上,你在车内小憩,好不惬意……忽而车停,你身子一震,立时醒来,望向窗外,气派的现代建筑上,“六朝博物馆”五个大字熠熠生辉,爱书法的同学们可能已经认出来了,这五个大字都出自王羲之的集字。
  你会心一笑,告别梦境中六朝建康城的人间烟火,快步走入了博物馆。是的,馆藏1400多件(套)文物,两个国宝级镇馆之宝——釉下彩羽人纹盘口壶和青瓷莲花尊,六朝博物馆还有更多的惊喜等着你去发现。


  寻迹六朝,现在开始。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2016年1月4日,《七彩语文》冠名并承办的江苏省第九届中小学生软笔硬笔书法展示现场决赛在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圆满落幕。赛场上,四百多位选手挥毫泼墨,在规定的一个小时时间内,完成了大赛指定内容。经过评委们公平公正的现场评审,评出了特等奖和一等奖。评委们都是著名书法家,软笔的评委有李啸(江苏省书法院院长、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黄正明(江苏省直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卢力彬(江苏省书法院副院长)
期刊
鲸,篆文是由“鱼”和“京”(“京”代表高大)构成,造字本义是海洋哺乳动物中的超大鱼类。我们知道,鲸的前肢形成鳍,后肢完全退化后变成尾鳍,鼻孔在头的上部,用肺呼吸。鲸的种类很多,最让小朋友喜欢的鲸有以下几种。  口技演员——白鲸  白鲸,躯体粗壮,呈白色或黄色,头圆、喙(huì)短,没有背鳍,有“口技演员”之称。  白鲸是鲸类王国中最优秀的“口技”专家,能发出几百种声音,而且发出的声音变化多端。  
期刊
上一期我们讲到扇面、手卷、册页等多为文房把玩的书画小品,今天我们说说古代的大幅书画是怎么展示的。  屏风作为室内装饰,可追溯到商周时期,当时被称为“邸”,“屏风”之名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汉代以前屏风多为木板上漆,加以彩绘,造纸术发明以后,多为纸裱。唐朝在屏风上书写训诫警句的做法蔚然成风。唐太宗把魏征上书奏折里的警句写在屏风上,被称做“戒奢屏”。还亲自书写真草书屏风以示群臣,笔力遒劲为一时之绝。
期刊
我,孙钮添玺,今年9岁,就读于吴江屯村实验小学,是书法的铁杆粉丝。  我与书法的缘分,还得从三年前说起。那时的我背着书包走进小学的大门,跟着许老师开始涂鸦,从此便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  每次书法课,妈妈怕我弄脏衣服,便会给我套上一件爸爸的大汗衫。因为个子小,套上后就像穿上了“大道袍”。每次上完书法课,我都变成了一只小花猫,鼻子下面总是黑黑的。有时眼睛那也有,就升级成大熊猫了。每次奶奶看到我这个样
期刊
最美人间四月天,天朗气清,繁花似锦,草木葱茏,空气中弥漫着植物疯长的气息。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让我们在明媚的春光里尽情地歌唱,欢快地游戏!小羊也乐开了花,它一边美美地吃着青草,一边“咩咩”骄傲地对妈妈呼喊:我要快快长大!我要快快长大!  ——周润植
期刊
亲爱的同学,还记得我们杂志里的“文房珍宝”栏目吗?以前我们曾为大家介绍过书房里林林总总、各具特色的文房用具。除了最常见的笔墨纸砚,还有笔格、镇纸、砚滴……  其实,文房用具种类繁多,早在明代就有一个叫屠隆的人写过一本《考槃(pán)余事》,他在书中记载了具有代表性的四十五种文房器玩,有笔格、砚山、笔床、笔屏、水中丞、水注、砚匣、墨匣、印色池、糊斗、蜡斗、秘阁、贝光,等等。  读完这些名称,是不是有
期刊
《雁塔圣教序》为褚遂良五十八岁时书,是最能代表褚遂良楷书风格的作品,字体清丽刚劲,笔法娴熟老成。  《雁塔圣教序》的笔画纤细而俊秀,即使是复杂的波磔转笔,也是一丝不苟,毫无须发的遗憾。褚遂良秉承了文人书法家的笔法,在书写过程中却又能把握轻重、灌输力量。  此帖在运笔上则采用方圆兼施,逆起逆止;横画竖入,竖画横起,首尾之间皆有起伏顿挫,提按使转以及回锋出锋也都有了一定的规矩。  杨阳同学的临写作品,
期刊
冬天来了,漫天飞舞的雪花会飘到哪里去呢?你能读懂小雪花的心愿吗?诗人在这首诗的第一节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你猜,我会飘到什么地方去呢?”此刻,这小雪花已经化身为一个可爱的小精灵,它正在和我们对话呢!一句“你猜”,多么俏皮、多么活泼,我们不由猜测着,小雪花到底想飘到哪里呢?读完第二节,我们知道,哦,原来,它想飘到小河里,去小河里做什么呢?哦,它是和小鱼小虾做游戏呢!诗歌的第三、四小节和第二节一样,都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