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结合高校大学生特点,设计并实现了在Android系统平台上,以课程表为基础的APP 应用。在此APP上,实现了自定义课程表,编辑课程信息,显示某课程的文本内容或者播放其视频文件,方便大学生实现自我管理学习生活,该研究对建设智慧高校有一定的意义。
[关 键 词] APP应用;课程表;设计;实现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1-0038-03
一、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在这个新时代,移动手机得到了极大普及,手机通话、手机上网、手机管理生活、手机管理生产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各种品牌的智能手机更是当代年轻人的必需品。作为新时代的弄潮儿,大学生更是人人拥有一部智能手机。学生应用手机打电话、社交、上网、游戏、娱乐,而在学习上应用还较少,在学习方面的应用APP也很少。
Android系统的开源性为移动终端厂商、用户和应用开发商加入到Android联盟中来,允许众多厂商推出各具特色的应用产品。调查显示,2015年在第二季度Android市场全球占有率上涨到86.2%。我们的应用是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开发高校大学生应用的学习管理应用系统。
二、研究现状
在教育方面,由于中小学生年龄相对较小,自控能力较差,手机普及率低,其应用领域的研究较少。而移动互联网与高校管理的结合,使高校管理智能化正逐步成为研究热点。于海龙设计了学生与教师信息管理、学籍管理、成绩管理、教学管理、移动终端等模块。刘滢实现了高校应用系统中学生选课系统在智能终端上的应用。刘奇付提出了对大学生生活费进行管理的系统。高校大学生大多是通过手机上网查阅资料、观看视频课程,而以手机为管理日常学习的工具还较少。硅谷李天放创建了课程格子,通过这种“课程格子APP”,导入课程表后,可以查看课程表,共享课程笔记,但没有自行设置课程名称功能,不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化。
本应用以手机为依托,以课程表为操作对象,以Android为系统平台,开发出能自定义课程的管理日常学习的应用系统。
三、需求分析
(一)能够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应用习惯
在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中,手机为其主要的交流工具,学生喜欢手指输入、网上交流,本应用应该满足学生独立操作完成任务的需求。
(二)满足当代大学生DIY的心理
DIY是英文Do It Yourself的缩写,意思是自己动手做。学生愿意自我设计而不愿意直接接受成品,希望体现个性化和自我意识。
(三)操作简单,速度快
过于繁琐、反应迟钝的应用不能赢取学生的喜爱,对于学习软件应该在简洁的平台界面上高效率地完成操作。
(四)查找一目了然
点击课程表中的某一科目时,应能够实现编辑、显示课程名称、内容的功能,课程表应能记录、查阅作业。
四、应用的设计
(一)操作流程设计
本应用设计的出发点力求突出自主性,让学生自己通过操作课程表——修改、删除、更新等来管理学习。这既符合高校大学生的培养目标,也符合高校“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的理念。在课程表功能区点击某一门课程时,平台能够播报本门课程简介,上课时间等信息,同时,用户也可编辑本科目的信息,设置课程表内容。具体流程用UML图表示(如图一)。打开课程表,判断是否为设置好的课程表,如课程未设置,则设置课程表课程名称、课程内容简介。如果课程表已设置完毕,当点击某一节课时,我们可以选择显示课程内容简介、播放该门课程的视频。
(二)数据存储方式的设计
结合移动设备操作系统的普及状况,我们选择android手机。在Android操作系统中,有五种数据存储方式:(1)使用Shared Preferences共享偏好的存储方式。(2)文件存储方式。将数据保存为文件。(3)SQLite数据库存储方式。SQLite为一种轻量级、嵌入式的关系数据库,针对有限的资源提供高效的数据库引擎服务。(4)Content Provide存储数据。(5)网络存储数据。结合本应用的特点,课程名称采用Shared Preferences共享方式存储,而对于视频文件采用数据库方式存储。
(三)类图设计
创建Course类,该类用于设计课程表界面、实现自定义接口的On kemu Completed Listenner的On kemu Completed()方法。创建对话框,该对话框中定义了接口及其方法,创建对话框界面,从而实现对话框与课程表的交互。创建CourseSays类,该类主要实现对某一门课程的细节说明,保存课程信息、设置课程信息的显示与播放等功能(如图二)。
五、应用的实现
(一)课程表界面
结合大学生每日六节课,两节课连上的情况,课程表设计如图三,界面布局设置为表格布局,能够使各课程实现自动对齐。在界面上我們可以设定每一次课的课程名称,当我们点击该按钮时,我们可以获取该课程的简介。
(二)设置信息交互的对话框
当长按某一课程按钮时,能够弹出对话框,用于设置该按钮的科目名称(如图四)。单击提交,可以将科目名称以xml文件的形式保存起来,当再次打开课程表时,能够显示设置的课程名称。科目名称采用Shared Preference方式保存,主要是因为Shared Preference采用了Map数据结构存储数据,可以实现简单地读取和写入。实现步骤如下:(1)根据Context获取Shared Preference对象;(2)利用Shared Preference对象的edit()方法获取Editor对象;(3)Editor对象应用put String(key,value)方法存储键值对;(4)应用commit方法保存提交数据。同时,在该对话框类中还实现了On kemu Completed Listenner接口,用于和课程界面的信息交互共享。 (三)科目简介的编辑
为便于课程简介的编辑,应用界面设置为编辑区域和显示区域两部分。在编辑区域,设置文本域,当编辑完成后,单击右侧“管理”下拉列表,弹出,选择“简介保存”选项即可将编辑内容保存到数据库中(见图五)。
(四)课程简介内容的清空、显示及其视频的播放
在科目简介界面,单击“管理”,弹出基于Spinner的下拉列表,见图五。
简介显示:在下拉列表中选择“显示”选项,即打开数据库,从数据库中调出内容,在“内容区域”处将课程简介的文本信息显示出来。
清空:当选择“清空”选项时,即可将内容显示区域中的文本信息全部清空。
视频播放:当选择“视频播放”选项时,将从数据库中筛选出本门课程的视频文件,打开文件即可播放视频。见图六。
(五)界面的转换方案
Android系统中,活动界面的转换大致分为显式转换和隐式转换两种。该APP应用中界面跳转时都有明确的目标,故采用显式Intent实现界面的转换。格式为
Intent intent=new Intent(this,Object.class);
startActivity(intent);
第一行代码时创建Intent对象,并设置好当前环境this和目标程序的类文件Object.class,第二行代码为启动应用,实现从当前界面到目标界面的转换。
六、结论
文章结合高校大学生的特点,在Android系统上,设计并实現了一个基于课程表的管理学习的应用APP,该应用在Android手机上应用Shared Preferences和SQLite数据库的保存技术实现了学生自助服务。该应用没有在线服务,但也保证了其小巧灵活的特点。
参考文献:
[1]杨杰,张蒙蒙,罗艺东,等.基于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的高校学生自主管理平台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5(22):109-111.
[2]于海龙.基于工作流技术的职业院校教务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4.
[3]刘滢.基于ANDROID平台学生选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民营科技,2013(10).
[4]刘奇付.基于Android平台的大学生生活费手机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软件导刊,2015(9).
[5]卢玉.基于Android的高校学生选课查询系统的设计[J]企业技术开发,2015(30):15.
[6]孙丽娜.Java语言程序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7]余平,张建华.Android基础教程[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3.
[8]谢景明.Android移动开发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关 键 词] APP应用;课程表;设计;实现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1-0038-03
一、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在这个新时代,移动手机得到了极大普及,手机通话、手机上网、手机管理生活、手机管理生产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各种品牌的智能手机更是当代年轻人的必需品。作为新时代的弄潮儿,大学生更是人人拥有一部智能手机。学生应用手机打电话、社交、上网、游戏、娱乐,而在学习上应用还较少,在学习方面的应用APP也很少。
Android系统的开源性为移动终端厂商、用户和应用开发商加入到Android联盟中来,允许众多厂商推出各具特色的应用产品。调查显示,2015年在第二季度Android市场全球占有率上涨到86.2%。我们的应用是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开发高校大学生应用的学习管理应用系统。
二、研究现状
在教育方面,由于中小学生年龄相对较小,自控能力较差,手机普及率低,其应用领域的研究较少。而移动互联网与高校管理的结合,使高校管理智能化正逐步成为研究热点。于海龙设计了学生与教师信息管理、学籍管理、成绩管理、教学管理、移动终端等模块。刘滢实现了高校应用系统中学生选课系统在智能终端上的应用。刘奇付提出了对大学生生活费进行管理的系统。高校大学生大多是通过手机上网查阅资料、观看视频课程,而以手机为管理日常学习的工具还较少。硅谷李天放创建了课程格子,通过这种“课程格子APP”,导入课程表后,可以查看课程表,共享课程笔记,但没有自行设置课程名称功能,不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化。
本应用以手机为依托,以课程表为操作对象,以Android为系统平台,开发出能自定义课程的管理日常学习的应用系统。
三、需求分析
(一)能够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应用习惯
在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中,手机为其主要的交流工具,学生喜欢手指输入、网上交流,本应用应该满足学生独立操作完成任务的需求。
(二)满足当代大学生DIY的心理
DIY是英文Do It Yourself的缩写,意思是自己动手做。学生愿意自我设计而不愿意直接接受成品,希望体现个性化和自我意识。
(三)操作简单,速度快
过于繁琐、反应迟钝的应用不能赢取学生的喜爱,对于学习软件应该在简洁的平台界面上高效率地完成操作。
(四)查找一目了然
点击课程表中的某一科目时,应能够实现编辑、显示课程名称、内容的功能,课程表应能记录、查阅作业。
四、应用的设计
(一)操作流程设计
本应用设计的出发点力求突出自主性,让学生自己通过操作课程表——修改、删除、更新等来管理学习。这既符合高校大学生的培养目标,也符合高校“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的理念。在课程表功能区点击某一门课程时,平台能够播报本门课程简介,上课时间等信息,同时,用户也可编辑本科目的信息,设置课程表内容。具体流程用UML图表示(如图一)。打开课程表,判断是否为设置好的课程表,如课程未设置,则设置课程表课程名称、课程内容简介。如果课程表已设置完毕,当点击某一节课时,我们可以选择显示课程内容简介、播放该门课程的视频。
(二)数据存储方式的设计
结合移动设备操作系统的普及状况,我们选择android手机。在Android操作系统中,有五种数据存储方式:(1)使用Shared Preferences共享偏好的存储方式。(2)文件存储方式。将数据保存为文件。(3)SQLite数据库存储方式。SQLite为一种轻量级、嵌入式的关系数据库,针对有限的资源提供高效的数据库引擎服务。(4)Content Provide存储数据。(5)网络存储数据。结合本应用的特点,课程名称采用Shared Preferences共享方式存储,而对于视频文件采用数据库方式存储。
(三)类图设计
创建Course类,该类用于设计课程表界面、实现自定义接口的On kemu Completed Listenner的On kemu Completed()方法。创建对话框,该对话框中定义了接口及其方法,创建对话框界面,从而实现对话框与课程表的交互。创建CourseSays类,该类主要实现对某一门课程的细节说明,保存课程信息、设置课程信息的显示与播放等功能(如图二)。
五、应用的实现
(一)课程表界面
结合大学生每日六节课,两节课连上的情况,课程表设计如图三,界面布局设置为表格布局,能够使各课程实现自动对齐。在界面上我們可以设定每一次课的课程名称,当我们点击该按钮时,我们可以获取该课程的简介。
(二)设置信息交互的对话框
当长按某一课程按钮时,能够弹出对话框,用于设置该按钮的科目名称(如图四)。单击提交,可以将科目名称以xml文件的形式保存起来,当再次打开课程表时,能够显示设置的课程名称。科目名称采用Shared Preference方式保存,主要是因为Shared Preference采用了Map数据结构存储数据,可以实现简单地读取和写入。实现步骤如下:(1)根据Context获取Shared Preference对象;(2)利用Shared Preference对象的edit()方法获取Editor对象;(3)Editor对象应用put String(key,value)方法存储键值对;(4)应用commit方法保存提交数据。同时,在该对话框类中还实现了On kemu Completed Listenner接口,用于和课程界面的信息交互共享。 (三)科目简介的编辑
为便于课程简介的编辑,应用界面设置为编辑区域和显示区域两部分。在编辑区域,设置文本域,当编辑完成后,单击右侧“管理”下拉列表,弹出,选择“简介保存”选项即可将编辑内容保存到数据库中(见图五)。
(四)课程简介内容的清空、显示及其视频的播放
在科目简介界面,单击“管理”,弹出基于Spinner的下拉列表,见图五。
简介显示:在下拉列表中选择“显示”选项,即打开数据库,从数据库中调出内容,在“内容区域”处将课程简介的文本信息显示出来。
清空:当选择“清空”选项时,即可将内容显示区域中的文本信息全部清空。
视频播放:当选择“视频播放”选项时,将从数据库中筛选出本门课程的视频文件,打开文件即可播放视频。见图六。
(五)界面的转换方案
Android系统中,活动界面的转换大致分为显式转换和隐式转换两种。该APP应用中界面跳转时都有明确的目标,故采用显式Intent实现界面的转换。格式为
Intent intent=new Intent(this,Object.class);
startActivity(intent);
第一行代码时创建Intent对象,并设置好当前环境this和目标程序的类文件Object.class,第二行代码为启动应用,实现从当前界面到目标界面的转换。
六、结论
文章结合高校大学生的特点,在Android系统上,设计并实現了一个基于课程表的管理学习的应用APP,该应用在Android手机上应用Shared Preferences和SQLite数据库的保存技术实现了学生自助服务。该应用没有在线服务,但也保证了其小巧灵活的特点。
参考文献:
[1]杨杰,张蒙蒙,罗艺东,等.基于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的高校学生自主管理平台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5(22):109-111.
[2]于海龙.基于工作流技术的职业院校教务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4.
[3]刘滢.基于ANDROID平台学生选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民营科技,2013(10).
[4]刘奇付.基于Android平台的大学生生活费手机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软件导刊,2015(9).
[5]卢玉.基于Android的高校学生选课查询系统的设计[J]企业技术开发,2015(30):15.
[6]孙丽娜.Java语言程序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7]余平,张建华.Android基础教程[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3.
[8]谢景明.Android移动开发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