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首先阐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然后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的策略,包括开放教学,加强社会实践;开展小组合作,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利用情境再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加强认知策略指导,使学生“会学”。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数学;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1-00-02
素质教育与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同,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能力的培养,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第一,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强调知识的探索和创新。在此基础上,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其学习兴趣。第二,增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相对比较高。在小学数学教育与素质教育,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将数学知识与实际内容联系到一起,抽象的内容变得通俗易懂,进而使得学生加深知识的理解。第三,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小学生正处于发展创造力的特殊阶段,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扼杀其创造力。而在素质教育模式下,学生可以通过直接参与、亲身体验、亲自动手等形式进行数学知识学习。第四,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在素质教育模式下,教师更加注重学生严谨、科学学习态度的培养,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学习意志和精神。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的策略
(一)开放教学,加强社会实践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要将课堂作为教学的主阵地,更要让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真正发挥知识的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实施开放课堂、开放教学,让学生走出课本,并且结合课堂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利用能力。例如,在“三角形、梯形”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利用废旧物品,根据自己所学的几何图形,将其制作成自己心目中的城堡、建筑等。如此,不仅变废为宝,还使学生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并锻炼自身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活跃其思维。
(二)开展小组合作,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对知识形成过程进行充分展示,深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与以往所学知识之间进行有效链接。例如,在“梯形面積公式”这一节内容教学中,教师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课堂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且无法实现小学数学的素质教育,而在小学数学素质教育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亲自动手做出两个相同梯形,并将其拼成一个四边形,接着让学生结合以往所学知识,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最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梯形面积公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在以往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自然而然掌握了新知识。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数学知识结构网,全面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三)利用情境再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小学数学的素质教育中,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尤为重要,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实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只有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才会有获得感。这些都有效促进了学生对于生活的热爱之情,增强了对于米来发展的信心,让学生树立了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也充分体会到了勤奋所带来的积极价值。但是教师在利用情境再现模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两点,第一,情境创设的目的应明确,教师必须要切实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确保所创设的情境与教学目标相符合,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第二,教学情境的设计必须紧跟时代,这就要求教师要用动态、发展的眼光创设具有时代性的教学情境。
(四)加强认知策略指导,使学生“会学”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过程中,鉴于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小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主要有两种认知途径,即从具体内容中发现规律、把未知的转化为已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些有难度的问题,这些有难度的问题看似是一个个陷阱,学生只要经努力跳出或越过问题“陷阱”,就会从成功的喜悦中看到自己的力量,学习数学的信心倍增。学生在欣赏自己成功的过程中就会不自觉地进行兴趣与情感的自我培养。基于此,教师在具体的素质教学中,首先,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材料,并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调动多个感官参与数学知识的学习,使其经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体会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然后逐步学会操作、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推理等方法;其次,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准确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生长点,并充分利用迁移规律、同化原理等,对新旧知识的“铺垫题”进行设计,使得学生运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学会知识的迁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五)言传身教的应用
教师在素质教育工作中要时刻牢记为人师表,要热爱教育、热爱生活,要在无形中给学生带去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学习的道路上会充满困难,充满各种挑战,学生很容易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产生对自己能力的怀疑,而且多次受挫之后,也可能会产生绝望无助的感觉。教师在学习和工作中坚韧不拔的意志就成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之中的榜样,不轻言放弃,也成了学生一个重要的人生价值观的座右铭。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发挥好自身的角色引领和榜样带头作用,让学生以自己作为榜样,用自己对于学习和生活的热情去感染和激发学生。要想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情感,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意充分表露自己的情感,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要素。
小学数学作为小学重要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在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新课标要求为指导,加强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崔卫.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新思路[J].河南农业,2008(12):48.
[2]陈秀珠.浅论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考试周刊,2013(27):67-68.
[3]林霞.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素质教育[J].雅安教育学院学报,1997(2):22-23.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数学;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1-00-02
素质教育与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同,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能力的培养,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第一,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强调知识的探索和创新。在此基础上,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其学习兴趣。第二,增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相对比较高。在小学数学教育与素质教育,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将数学知识与实际内容联系到一起,抽象的内容变得通俗易懂,进而使得学生加深知识的理解。第三,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小学生正处于发展创造力的特殊阶段,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扼杀其创造力。而在素质教育模式下,学生可以通过直接参与、亲身体验、亲自动手等形式进行数学知识学习。第四,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在素质教育模式下,教师更加注重学生严谨、科学学习态度的培养,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学习意志和精神。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的策略
(一)开放教学,加强社会实践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要将课堂作为教学的主阵地,更要让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真正发挥知识的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实施开放课堂、开放教学,让学生走出课本,并且结合课堂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利用能力。例如,在“三角形、梯形”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利用废旧物品,根据自己所学的几何图形,将其制作成自己心目中的城堡、建筑等。如此,不仅变废为宝,还使学生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并锻炼自身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活跃其思维。
(二)开展小组合作,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对知识形成过程进行充分展示,深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与以往所学知识之间进行有效链接。例如,在“梯形面積公式”这一节内容教学中,教师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课堂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且无法实现小学数学的素质教育,而在小学数学素质教育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亲自动手做出两个相同梯形,并将其拼成一个四边形,接着让学生结合以往所学知识,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最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梯形面积公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在以往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自然而然掌握了新知识。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数学知识结构网,全面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三)利用情境再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小学数学的素质教育中,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尤为重要,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实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只有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才会有获得感。这些都有效促进了学生对于生活的热爱之情,增强了对于米来发展的信心,让学生树立了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也充分体会到了勤奋所带来的积极价值。但是教师在利用情境再现模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两点,第一,情境创设的目的应明确,教师必须要切实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确保所创设的情境与教学目标相符合,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第二,教学情境的设计必须紧跟时代,这就要求教师要用动态、发展的眼光创设具有时代性的教学情境。
(四)加强认知策略指导,使学生“会学”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过程中,鉴于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小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主要有两种认知途径,即从具体内容中发现规律、把未知的转化为已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些有难度的问题,这些有难度的问题看似是一个个陷阱,学生只要经努力跳出或越过问题“陷阱”,就会从成功的喜悦中看到自己的力量,学习数学的信心倍增。学生在欣赏自己成功的过程中就会不自觉地进行兴趣与情感的自我培养。基于此,教师在具体的素质教学中,首先,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材料,并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调动多个感官参与数学知识的学习,使其经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体会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然后逐步学会操作、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推理等方法;其次,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准确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生长点,并充分利用迁移规律、同化原理等,对新旧知识的“铺垫题”进行设计,使得学生运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学会知识的迁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五)言传身教的应用
教师在素质教育工作中要时刻牢记为人师表,要热爱教育、热爱生活,要在无形中给学生带去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学习的道路上会充满困难,充满各种挑战,学生很容易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产生对自己能力的怀疑,而且多次受挫之后,也可能会产生绝望无助的感觉。教师在学习和工作中坚韧不拔的意志就成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之中的榜样,不轻言放弃,也成了学生一个重要的人生价值观的座右铭。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发挥好自身的角色引领和榜样带头作用,让学生以自己作为榜样,用自己对于学习和生活的热情去感染和激发学生。要想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情感,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意充分表露自己的情感,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要素。
小学数学作为小学重要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在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新课标要求为指导,加强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崔卫.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新思路[J].河南农业,2008(12):48.
[2]陈秀珠.浅论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考试周刊,2013(27):67-68.
[3]林霞.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素质教育[J].雅安教育学院学报,1997(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