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管理是关键。但目前教学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在教学管理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一)认真制定教学计划(二)认真备课(三)提高课堂效率(四)建立和践行校本教研制度(五)学校教学管理考核客观有力。
【关键词】 教学质量;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1
为了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全面增强办学活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加强有效教学管理,是促进教育教学水平提高的重要环节。
一、教学管理现状分析
教学常规管理指的是对教师个人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教学研究、专业成长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下面分别浅析存在的问题:
1、制度的制定与过程执行相脱节,不利于教学管理发展的需要。学校都会有一套套完整的常规制度,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落实却不到位,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也不利,未注重过程管理,导致教师教研意识淡化,工作态度转变,懒散、推诿的现象油然面生,从而出现教案书写随意,环节不到位、备课次数不达要求、作业没能及时批改,教师听课互相抄袭、业务学习走过场等不良常规现象。
2、新课改背景下制约教师专业成长的不利因素,主要表现为:
(1)备课:教师在课前没有认真钻研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学用书、教育书籍,没能对上述教学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只是按“自己的思想”单一地写出教案。
(2)上课:一是教师的角色定位还是停留在一本教科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上;二是教师讲的过多,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空间少,还未摒弃“教条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三是没有形成多元的课堂评价方式,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也难以落实。
(3)作业:学生作业的布置与教师批改存在的问题:一是作业没有体现层次性、坡度性;二是形式单一,大体上都是课本上的作业,缺乏补充一些课外实践性、探究性、拓展性的习题;三是批改形式单一,只有简单的等级评价与日期,缺乏鼓励性、人文性的评语。
(4)听评课:学校建立了听评课制度,规定了每位教师的听课次数,目的在于为教师们提供互相交流、互相探讨的机会,从而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但在具体实践时存在的问题:一是教师听课拘泥于形式,课后没有及时反馈交流;二是学校检查教师的听课记录没有什么措施,导致出现教师抄袭他人听课的现象。
(5)校本教研: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1、没有从时间上保证教师的校本教研学习;2、缺乏研究的问题意识,参与者显得很被动,很少自主提出研究问题;3、没有形成自上而下、立体式的校本教研机制,教师有效参与低。
二、针对当前现状应采取的对策
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是我们目的所在,抓好教师教学的常规工作,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核心。我们在“认真”两字上作文章、花功夫,可以采取了积极的管理措施。
(一)认真制定教学计划
每学期初,各学科教师均应写出学科计划或填写计划表一式两份,一份交教导处存档,一份贴于备课本首页,随时对照调整自己的教学。
(二)认真备课
1、备课的基本要求:以科学的态度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形成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设计课堂学与教的具体过程,充分体现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自身的教学特长。
2、教案的基本内容:每一课的教案应该包括:(1)教学目标。要科学、简明、可测。(2)教学重点、难点。(3)教时安排。(4)分课时教学目标。(5)分课时教学过程。要详细写明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习方法、达成度等,避免“八股文”式的备课。(6)练习设计。每位教师要根据自己班级的具体情况,设计学生练习内容及检测要求,以便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程度,并改进教学。(7)教学后记。学科课程的科任教师要求每周至少写一篇300字以上的教学后记,记录教学过程中的得失和心得,养成反思的习惯。作文备课随阅读单元教学,不再另外设置作文备课本。每次作文备课分两部分:作文指导(2课时一起备);作文评讲(2课时一起备)。
3、每位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要进行认真反思,积极撰写教学笔记,记录自己某一堂课或某一方面的教学经验或教训,为今后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应认真驾驭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处理好课堂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偶发教学事件等;注重课堂学生学习的方式,努力为学生营造快乐、和谐、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到学习是快乐的、有趣的。
(四)建立和践行校本教研制度
以教师课题为研究主渠道,以教学实际问题为研究出发点,采用校本教研运行机制组织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使每一个教学实际问题得以解决。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的主体作用和教研组、备课组的集体优势,具体环节如下:
1、教导处为每位教师制作“教学问题卡”,让教师把自我反思后提出的问题填在教学问题卡上,实现“教师与自我的对话”。
2、利用校本教研的时间,对教师教学问题卡上提出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并确定出校本教研研究的课题。
3、让所有教师对教研组确定出的课题进行方案设计,实现“教师与同行的对话”。
4、教研组对各教师课题方案设计进行分析汇总,然后把方案交给问题的提出者,让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论证、运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话”。
如此循环反复,按以上几个步骤逐一解决教师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利教学的发展。
(五)学校教学管理考核客观有力
1、上级教育管理部门要制定一套操作性强激励机制。
2、改革当前陈旧的业务学习,要注重过程活动的开展,应多向“质”做文章,提倡教师的自主学习,每周的业务学习应发挥教师的主动性,以教师教学中遇到的每一个实际问题为平台,多开展主题教研、主题论坛活动,创设大家齐参与、共研讨、交流共享的良好氛围,努力构建“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把课堂当阵地。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也是有效教学管理的突破口。为加快教师成长的步伐,学校推出了骨干教师示范课、徒弟汇报课,推行了“点课”制度,即由教务处每天随机抽取2-3位老师的课,组织校内听评课小组和空课老师走进课堂,推门听课,现场指导。听评课小组由校长、教导主任及校骨干教师成员组成,听课后随即对所听的课进行评课、提出改进意见。“点课”制是该校“有效教学管理,促进教室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加大对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举措。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而执行课改推进的教师也需要一个学习、掌握的过程,目前的教学管理只有在探索中前进,在具体的实践管理中汲取新方法、新思路,也只有管理跟上去了,才能更好地约束教师、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 教学质量;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1
为了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全面增强办学活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加强有效教学管理,是促进教育教学水平提高的重要环节。
一、教学管理现状分析
教学常规管理指的是对教师个人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教学研究、专业成长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下面分别浅析存在的问题:
1、制度的制定与过程执行相脱节,不利于教学管理发展的需要。学校都会有一套套完整的常规制度,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落实却不到位,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也不利,未注重过程管理,导致教师教研意识淡化,工作态度转变,懒散、推诿的现象油然面生,从而出现教案书写随意,环节不到位、备课次数不达要求、作业没能及时批改,教师听课互相抄袭、业务学习走过场等不良常规现象。
2、新课改背景下制约教师专业成长的不利因素,主要表现为:
(1)备课:教师在课前没有认真钻研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学用书、教育书籍,没能对上述教学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只是按“自己的思想”单一地写出教案。
(2)上课:一是教师的角色定位还是停留在一本教科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上;二是教师讲的过多,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空间少,还未摒弃“教条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三是没有形成多元的课堂评价方式,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也难以落实。
(3)作业:学生作业的布置与教师批改存在的问题:一是作业没有体现层次性、坡度性;二是形式单一,大体上都是课本上的作业,缺乏补充一些课外实践性、探究性、拓展性的习题;三是批改形式单一,只有简单的等级评价与日期,缺乏鼓励性、人文性的评语。
(4)听评课:学校建立了听评课制度,规定了每位教师的听课次数,目的在于为教师们提供互相交流、互相探讨的机会,从而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但在具体实践时存在的问题:一是教师听课拘泥于形式,课后没有及时反馈交流;二是学校检查教师的听课记录没有什么措施,导致出现教师抄袭他人听课的现象。
(5)校本教研: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1、没有从时间上保证教师的校本教研学习;2、缺乏研究的问题意识,参与者显得很被动,很少自主提出研究问题;3、没有形成自上而下、立体式的校本教研机制,教师有效参与低。
二、针对当前现状应采取的对策
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是我们目的所在,抓好教师教学的常规工作,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核心。我们在“认真”两字上作文章、花功夫,可以采取了积极的管理措施。
(一)认真制定教学计划
每学期初,各学科教师均应写出学科计划或填写计划表一式两份,一份交教导处存档,一份贴于备课本首页,随时对照调整自己的教学。
(二)认真备课
1、备课的基本要求:以科学的态度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形成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设计课堂学与教的具体过程,充分体现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自身的教学特长。
2、教案的基本内容:每一课的教案应该包括:(1)教学目标。要科学、简明、可测。(2)教学重点、难点。(3)教时安排。(4)分课时教学目标。(5)分课时教学过程。要详细写明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习方法、达成度等,避免“八股文”式的备课。(6)练习设计。每位教师要根据自己班级的具体情况,设计学生练习内容及检测要求,以便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程度,并改进教学。(7)教学后记。学科课程的科任教师要求每周至少写一篇300字以上的教学后记,记录教学过程中的得失和心得,养成反思的习惯。作文备课随阅读单元教学,不再另外设置作文备课本。每次作文备课分两部分:作文指导(2课时一起备);作文评讲(2课时一起备)。
3、每位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要进行认真反思,积极撰写教学笔记,记录自己某一堂课或某一方面的教学经验或教训,为今后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应认真驾驭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处理好课堂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偶发教学事件等;注重课堂学生学习的方式,努力为学生营造快乐、和谐、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到学习是快乐的、有趣的。
(四)建立和践行校本教研制度
以教师课题为研究主渠道,以教学实际问题为研究出发点,采用校本教研运行机制组织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使每一个教学实际问题得以解决。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的主体作用和教研组、备课组的集体优势,具体环节如下:
1、教导处为每位教师制作“教学问题卡”,让教师把自我反思后提出的问题填在教学问题卡上,实现“教师与自我的对话”。
2、利用校本教研的时间,对教师教学问题卡上提出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并确定出校本教研研究的课题。
3、让所有教师对教研组确定出的课题进行方案设计,实现“教师与同行的对话”。
4、教研组对各教师课题方案设计进行分析汇总,然后把方案交给问题的提出者,让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论证、运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话”。
如此循环反复,按以上几个步骤逐一解决教师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利教学的发展。
(五)学校教学管理考核客观有力
1、上级教育管理部门要制定一套操作性强激励机制。
2、改革当前陈旧的业务学习,要注重过程活动的开展,应多向“质”做文章,提倡教师的自主学习,每周的业务学习应发挥教师的主动性,以教师教学中遇到的每一个实际问题为平台,多开展主题教研、主题论坛活动,创设大家齐参与、共研讨、交流共享的良好氛围,努力构建“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把课堂当阵地。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也是有效教学管理的突破口。为加快教师成长的步伐,学校推出了骨干教师示范课、徒弟汇报课,推行了“点课”制度,即由教务处每天随机抽取2-3位老师的课,组织校内听评课小组和空课老师走进课堂,推门听课,现场指导。听评课小组由校长、教导主任及校骨干教师成员组成,听课后随即对所听的课进行评课、提出改进意见。“点课”制是该校“有效教学管理,促进教室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加大对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举措。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而执行课改推进的教师也需要一个学习、掌握的过程,目前的教学管理只有在探索中前进,在具体的实践管理中汲取新方法、新思路,也只有管理跟上去了,才能更好地约束教师、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