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配置防护林迎风林缘与背风林缘的防风蚀效能,为干旱区绿洲城市防护林建设、防沙治沙以及生态环境改善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托克逊县城郊区不同配置防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观测近地表风速、起沙风速、近地表粗糙度、输沙量、风沙流结构等指标,对比研究混交林1(胡杨68%+柽柳32%)、混交林2(柽柳65%+胡杨35%)、梭梭林迎背风林缘的防风蚀效能.[结果]不同配置防护林的地表粗糙度、起沙风速、风速廓线、防风阻沙效能都有差异.不同配置防护林地面粗糙度从高到底依次为:混交林2(0.569 cm
【机 构】
:
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新疆林业科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9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配置防护林迎风林缘与背风林缘的防风蚀效能,为干旱区绿洲城市防护林建设、防沙治沙以及生态环境改善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托克逊县城郊区不同配置防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观测近地表风速、起沙风速、近地表粗糙度、输沙量、风沙流结构等指标,对比研究混交林1(胡杨68%+柽柳32%)、混交林2(柽柳65%+胡杨35%)、梭梭林迎背风林缘的防风蚀效能.[结果]不同配置防护林的地表粗糙度、起沙风速、风速廓线、防风阻沙效能都有差异.不同配置防护林地面粗糙度从高到底依次为:混交林2(0.569 cm)>混交林1(0.378 cm)>梭梭林(0.123 cm).起沙风速从高到低依次为:混交林2(6.17 m/s)>梭梭林(6.02 m/s)>混交林1(5.98 m/s).防风效能从强到弱依次为:混交林2>混交林1>梭梭林.阻沙效能依次为:梭梭林(48.2%)>混交林2(45.6%)>混交林1(37.1%),各林地0-10 cm,10-20 cm垂直高度上的集沙量所占比例较高.[结论]混交林2有效降低不同垂直高度的风速及输沙量,混交林2的防风蚀效能较高.
其他文献
试验采用柱后衍生阳离子交换色谱技术建立同时测定动物源性饲料原料及饲料中组胺、腐胺、尸胺、亚精胺、精胺和酪胺的分析方法.样品以2%磺基水杨酸溶液提取,4%磺基水杨酸溶液和二氯甲烷净化提取样液,采用氨基酸分析仪用阳离子交换色谱柱(LCA K17)、以柠檬酸K液为流动相分离6种生物胺,茚三酮溶液衍生后,可见光检测器于570 nm条件下测定.结果 显示,6种生物胺在2~100 μmol/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方法的检出限为5.0 mg/kg,定量限为10.0mg/kg;3个加标水平
[目的]探究不同植被覆盖对边坡径流泥沙的削减作用,为改善道路路基边坡的植被配置,减少公路边坡的水土流失量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选取江苏省南通市境内在建的南京市—启东市铁路路基为研究对象.利用坡面观测小区,选取观测期内不同降雨强度(15,28,40,63,82 mm/h)的自然降雨条件,对3种植被覆盖(灌草坡面、植草坡面和裸坡坡面)的坡面产流与产沙进行分析,揭示植被覆盖对径流和泥沙的拦蓄作用.[结果]降雨强度对初始产流时间影响显著(p<0.05),3种植被覆盖的初始产流时间随降雨强度的增加逐渐减少,植草坡面
牛磺酸是一种游离氨基酸,广泛分布于动物体内,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脂质代谢调节、保护细胞和维持肠道健康等生理功能.文章介绍牛磺酸的生理功能及其作用机制,综述其在畜禽生产方面的应用效果,为牛磺酸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饲料原料经过微生物发酵,可以降解抗营养因子和毒素,提高饲料利用率.发酵饲料对提高家禽生产性能、调节肠道菌群、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及增强机体免疫力具有积极作用.文章对发酵饲料的作用机理及其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对发酵饲料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对发酵饲料与发酵工艺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为发酵饲料在家禽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茶皂素(TS)是从茶树的种子、叶子或根中提取获得,茶皂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可能是抑制甲烷排放的有效方式.文章综述茶皂素对甲烷排放的减缓趋势及其对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以期为TS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微生物发酵床不仅能够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改善肉品质,提高养殖经济效益,而且能够减少养殖废弃物排放,改善养殖环境,是一种绿色、环保、节能、高效的养殖模式.但在使用微生物发酵床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养殖户应合理选择微生物发酵床的垫料和发酵菌种,控制垫料的含水量和厚度,保证发酵的正常进行.为促进微生物发酵床的合理利用,文章对微生物发酵床技术的影响因素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探讨,论述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以期指导生产实践.
[目的]研究自然降雨条件下砒砂岩坡面细沟微形态及其侵蚀特征,为区域土壤侵蚀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择裸露砒砂岩坡面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径流小区原位监测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结合的方法,分析砒砂岩坡区13次降雨过程中坡面细沟数量、形态以及几何特征的动态变化特征,揭示细沟微形态变化过程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机制.[结果]观测期研究区总降雨量为267.40 mm,总降雨历时为5893 min,总径流量为294.05 L,总泥沙量为111.34 kg.降雨对径流和泥沙的贡献率表现为:中雨(10.0~24.9 m
[目的]探究塔里木河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转化关系,为该流域水资源形成机制研究和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氧同位素(δ18O)作为示踪剂,采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和水化学原理分析了塔里木河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2018年沿塔里木河上、中、下游采集了90组地表水样和地下水样,并测量相应的氘氧稳定同位素和水化学离子(Cl-,SO42-,HCO3-,Ca2+,Mg2+,Na+),运用Gibbs图和Piper三线图探测了塔里木河流域地上和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其转化关系.[结果]①地下水和河水的δ18
[目的]探究外来植物入侵对乡土植物土壤氮素及其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的微生物学机制,为中国入侵植物的有效防治和生态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田间小区控制试验,通过连续5 a的观测,研究了4种外来入侵植物(独行菜、紫茎泽兰、小飞蓬和黄顶菊)和乡土植物矮牵牛(对照)土壤氮素、酶活性及微生物学特征.[结果]①植物入侵降低了叶片、茎和根氮含量,其大小依次表现为:矮牵牛>紫茎泽兰>独行菜>黄顶菊>小飞蓬;②植物入侵降低了土壤氮素含量(包括全氮、硝态氮、铵态氮),其大小依次表现为:矮牵牛>紫茎泽兰>独行菜>小飞蓬>黄顶
[目的]研究川中丘陵区桤木、柏木树种对紫色土风化与养分特征的影响,为该区水土流失防治与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川中丘陵区万安小流域为研究区,以桤木、柏木为研究对象,运用野外调查、剖面挖掘采样等方法,研究桤木、柏木对紫色土剖面风化与养分的影响.[结果]①桤木、柏木下土壤剖面分形维数分别为2.07和2.13,较对照分别提高了6.47%和9.03%,其中柏木对物理风化的提升幅度高于桤木.②桤木、柏木、对照剖面的化学风化程度差异并不显著,桤木、柏木生长对土壤剖面化学风化的影响较小.③桤木、柏木下土壤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