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节约型景观应是城市景观建设未来的主导方向。通过对节约型景观国内外现状与相关理论的研究,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和景观生态学理论为基础,界定了节约型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提出了节约型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旨在为节约型景观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节能理念;园林景观;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EO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当前全社会都在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如何将节约理念应用到城市园林绿化中,创建节约型生态园林是一个崭新课题。节约型生态园林绿化首先应本着“以植物为主体,水土为要素”的宗旨,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科学配置,从园林绿化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等各个环节入手,在节地、节土、节水、节能等各方面抓落实,多方法多渠道,确保节约理念运用到园林绿化建设的方方面面,以最少的土地、最少的用水、最少的资金投入获得最大的综合效益,创造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宜居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现结合实际工作谈节约理念在园林绿化中的开展与应用。
一、节约型景观设计的内涵
1.1节约的内涵
从字面上讲,“节约”由“节”和“约”两个汉字组成,其中“节”是指节省、节制、限制,与浪费相对立;“约”则是指控制、约束、集约,与粗放相对立。从概念上讲,“节约”有狭义和广义两个层次。狭义的“节约”是指在消费领域内的节俭和其他经济活动中对人、财、物的节省或限制使用,其节约的对象主要是货币、机器、厂房、道路等人造资本,这是一种相对于消费的节约。广义上的节约是对土地肥力、森林资源、渔业资源、环境净化能力、石油、煤等自然资本的节约和对无形的劳动时间、空间等人力资源的节约,广义的节约不仅仅是单纯的节省,而且要提高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增加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改变资源利用模式,建立一种“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资源利用方式。
1.2节约型景观设计
节约型景观设计是指在景观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等各个环节中,用最少资金和资源投入,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最少干预的景观设计模式,以“因地制宜”为准则,以“资源与环境承载力”为原则,以“节地、节材、节水、节能”为途径的,为人类提供高效生态保障系统,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实现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的景观设计。
节约型景观设计不是因陋就简、简单行事、粗制滥造、盲目减少投入,而应以节约资源和能源、师法自然、强调对自然资本与生态环境的合理高效利用为原则,达到最佳的资金投入效益。节约型景观设计也不是追求零消耗,而应是在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存环境追求的同时,降低资源与环境的代价,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节约型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节约型景观设计是以景观生态学原理、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等理论为指导的景观设计,旨在解决在景观设计中出现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使设计更好地结合自然,创造舒适健康的室外人居环境。本文在对景观设计与建设的现状分析和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节约型景观设计的以下原则:
2.1减量与高效原则
减量与浪费相对,指有节制、有约束地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和利用。高效与粗放相对,指通过提高对资源的综合利用率,降低环境资源代价。节约型景观设计中的减量与高效,就是在满足基本的景观功能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节约资金和资源的投入,降低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天然资源和可再生资源,采用各种新的节能、节材、节水、节地等生态技术手段寻求以最低的建设成本,实现不同景观空间和景观要素应具备的功能,从而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2.2再用与循环原则
生态学观点认为,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由各种有机物质经过分解者分解后归还环境,再重复利用,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是一个头尾相接、闭合的循环流,在这个物质循环中,没有废物的存在。而在今天的科技高度发展的人类社会中,这种物质的流向在生产和消费中出现了问题,循环规律被局部停滞了,出现了垃圾和废物,产生了空气、水、和土壤的污染。因此,节约型景观设计要求设计师遵循自然规律以废弃物的再用为节材设计的重要途径,坚持废物再用、多角度运用、反复运用、循环利用的用材思路,开发各种巧用废物的设计方案,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使自然的物质重新循环流动。设计师应该改变传统的用材理念,充分了解废弃材料的性能,以非传统的方法运用传统,以不熟悉的方法组合熟悉,挖掘废弃材料新的使用价值,对它们重新加以整理、设计和提炼,赋予与废弃材料新的生命力,变废为宝让它们继续循环于我们的物质流中,达到资源节约的最终目的。
2.3让自然做功原则
自然环境是千百年来优胜劣汰的结果,有极强的自律性,不需要人工过多的维护,具有自我维持、自我调控、自我设计和自我管理的功能,其丰富性和复杂性远远超出人为的设计能力。让自然做功就是要开启自然的自我设计过程[2],让自然发挥最大的作用,让自然作为真正的设计者,设计中应考虑如何把人为的干扰降到最低。设计师要做的工作是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适当调整,而不是对自然的再一次破坏。让自然做功这一设计原则强调人与自然过程的共生与合作关系,减少设计对生态的影响。设计师更多的工作是尊重场地的原始肌理,充分利用自然所赋予的地形条件、光热条件、材料条件,最大限度地借助于自然再生能力和自我设计能力,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局部整合,使城市景观建设成为生态环境治理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实现可持续的节约。
2.4全寿命周期设计原则
全寿命周期设计是指景观设计涵盖景观项目策划、设计、材料、施工、使用、维护以及数年后废弃材料的处理等景观建设生命周期的所有环节,使景观建设全寿命周期中所有相关因素在设计阶段能得到综合规划和优化。节约型景观设计要求在景观规划设计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对资源和能源优化利用,消除或减少环境污染,全面实现更为完善的节约设计途径。全寿命周期设计要求景观建设项目从决策阶段开始就将节约型景观的理念灌输其中,合理、和谐的利用、开发自然资源,避免重复设计、过度设计、透支设计,避免因为决策的失误导致后续设计无法弥补的重大损失;在景观概念设计、景观施工图设计阶段更应以资源节约为基本原则,从设计思维、方法、手段、工艺到景观材料的选择,甚至施工过程中對于废弃材料的处理都应该给予充分考虑;在景观项目的使用阶段,对景观环境的运营与维护应充分考虑环保和节能的要求,对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个别场地废弃物如翻新、修补、加固后的废弃构建材料、死亡的废弃植物根茎等应有合理的处置方案。全寿命周期的节约型景观设计全方面、全过程、更为系统地诠释了节约型景观设计的内涵。
结束语
节约型景观设计不仅仅是修建一条道路,砌筑一个广场,美化一个花园,更重要的是能通过设计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其核心是为人类生存环境而进行设计。因此,它要求设计师必须具备保护生态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境界与价值取向,在设计中以节约资源和能源,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人、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遵循减量与高效、再用与循环、让自然做功和全寿命周期设计为原则,开拓新的设计思路、构成手法、组合形式、用材途径和工艺手段,构建顺应自然、反映自然的生态景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铁苗,等.节约型社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俞孔坚.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理论与实践[J].风景园林,2007(1):55~64.
[3]朱建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节约型园林[J].中国园林,2009,25(2):78~82.
[4]吴玉.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探讨.中外建筑,2011(1).
[5]彭峰,陈亮明.园林植物造景中的生态设计.现代农业科技,2013(17).
关键词:节能理念;园林景观;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EO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当前全社会都在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如何将节约理念应用到城市园林绿化中,创建节约型生态园林是一个崭新课题。节约型生态园林绿化首先应本着“以植物为主体,水土为要素”的宗旨,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科学配置,从园林绿化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等各个环节入手,在节地、节土、节水、节能等各方面抓落实,多方法多渠道,确保节约理念运用到园林绿化建设的方方面面,以最少的土地、最少的用水、最少的资金投入获得最大的综合效益,创造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宜居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现结合实际工作谈节约理念在园林绿化中的开展与应用。
一、节约型景观设计的内涵
1.1节约的内涵
从字面上讲,“节约”由“节”和“约”两个汉字组成,其中“节”是指节省、节制、限制,与浪费相对立;“约”则是指控制、约束、集约,与粗放相对立。从概念上讲,“节约”有狭义和广义两个层次。狭义的“节约”是指在消费领域内的节俭和其他经济活动中对人、财、物的节省或限制使用,其节约的对象主要是货币、机器、厂房、道路等人造资本,这是一种相对于消费的节约。广义上的节约是对土地肥力、森林资源、渔业资源、环境净化能力、石油、煤等自然资本的节约和对无形的劳动时间、空间等人力资源的节约,广义的节约不仅仅是单纯的节省,而且要提高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增加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改变资源利用模式,建立一种“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资源利用方式。
1.2节约型景观设计
节约型景观设计是指在景观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等各个环节中,用最少资金和资源投入,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最少干预的景观设计模式,以“因地制宜”为准则,以“资源与环境承载力”为原则,以“节地、节材、节水、节能”为途径的,为人类提供高效生态保障系统,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实现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的景观设计。
节约型景观设计不是因陋就简、简单行事、粗制滥造、盲目减少投入,而应以节约资源和能源、师法自然、强调对自然资本与生态环境的合理高效利用为原则,达到最佳的资金投入效益。节约型景观设计也不是追求零消耗,而应是在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存环境追求的同时,降低资源与环境的代价,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节约型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节约型景观设计是以景观生态学原理、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等理论为指导的景观设计,旨在解决在景观设计中出现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使设计更好地结合自然,创造舒适健康的室外人居环境。本文在对景观设计与建设的现状分析和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节约型景观设计的以下原则:
2.1减量与高效原则
减量与浪费相对,指有节制、有约束地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和利用。高效与粗放相对,指通过提高对资源的综合利用率,降低环境资源代价。节约型景观设计中的减量与高效,就是在满足基本的景观功能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节约资金和资源的投入,降低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天然资源和可再生资源,采用各种新的节能、节材、节水、节地等生态技术手段寻求以最低的建设成本,实现不同景观空间和景观要素应具备的功能,从而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2.2再用与循环原则
生态学观点认为,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由各种有机物质经过分解者分解后归还环境,再重复利用,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是一个头尾相接、闭合的循环流,在这个物质循环中,没有废物的存在。而在今天的科技高度发展的人类社会中,这种物质的流向在生产和消费中出现了问题,循环规律被局部停滞了,出现了垃圾和废物,产生了空气、水、和土壤的污染。因此,节约型景观设计要求设计师遵循自然规律以废弃物的再用为节材设计的重要途径,坚持废物再用、多角度运用、反复运用、循环利用的用材思路,开发各种巧用废物的设计方案,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使自然的物质重新循环流动。设计师应该改变传统的用材理念,充分了解废弃材料的性能,以非传统的方法运用传统,以不熟悉的方法组合熟悉,挖掘废弃材料新的使用价值,对它们重新加以整理、设计和提炼,赋予与废弃材料新的生命力,变废为宝让它们继续循环于我们的物质流中,达到资源节约的最终目的。
2.3让自然做功原则
自然环境是千百年来优胜劣汰的结果,有极强的自律性,不需要人工过多的维护,具有自我维持、自我调控、自我设计和自我管理的功能,其丰富性和复杂性远远超出人为的设计能力。让自然做功就是要开启自然的自我设计过程[2],让自然发挥最大的作用,让自然作为真正的设计者,设计中应考虑如何把人为的干扰降到最低。设计师要做的工作是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适当调整,而不是对自然的再一次破坏。让自然做功这一设计原则强调人与自然过程的共生与合作关系,减少设计对生态的影响。设计师更多的工作是尊重场地的原始肌理,充分利用自然所赋予的地形条件、光热条件、材料条件,最大限度地借助于自然再生能力和自我设计能力,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局部整合,使城市景观建设成为生态环境治理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实现可持续的节约。
2.4全寿命周期设计原则
全寿命周期设计是指景观设计涵盖景观项目策划、设计、材料、施工、使用、维护以及数年后废弃材料的处理等景观建设生命周期的所有环节,使景观建设全寿命周期中所有相关因素在设计阶段能得到综合规划和优化。节约型景观设计要求在景观规划设计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对资源和能源优化利用,消除或减少环境污染,全面实现更为完善的节约设计途径。全寿命周期设计要求景观建设项目从决策阶段开始就将节约型景观的理念灌输其中,合理、和谐的利用、开发自然资源,避免重复设计、过度设计、透支设计,避免因为决策的失误导致后续设计无法弥补的重大损失;在景观概念设计、景观施工图设计阶段更应以资源节约为基本原则,从设计思维、方法、手段、工艺到景观材料的选择,甚至施工过程中對于废弃材料的处理都应该给予充分考虑;在景观项目的使用阶段,对景观环境的运营与维护应充分考虑环保和节能的要求,对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个别场地废弃物如翻新、修补、加固后的废弃构建材料、死亡的废弃植物根茎等应有合理的处置方案。全寿命周期的节约型景观设计全方面、全过程、更为系统地诠释了节约型景观设计的内涵。
结束语
节约型景观设计不仅仅是修建一条道路,砌筑一个广场,美化一个花园,更重要的是能通过设计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其核心是为人类生存环境而进行设计。因此,它要求设计师必须具备保护生态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境界与价值取向,在设计中以节约资源和能源,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人、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遵循减量与高效、再用与循环、让自然做功和全寿命周期设计为原则,开拓新的设计思路、构成手法、组合形式、用材途径和工艺手段,构建顺应自然、反映自然的生态景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铁苗,等.节约型社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俞孔坚.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理论与实践[J].风景园林,2007(1):55~64.
[3]朱建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节约型园林[J].中国园林,2009,25(2):78~82.
[4]吴玉.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探讨.中外建筑,2011(1).
[5]彭峰,陈亮明.园林植物造景中的生态设计.现代农业科技,20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