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节日文化如一条蜿蜒河流,自远古时代奔流而来,滋养着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生活。作为一种民间传承文化,节日文化的主体部分形成于过去,但其“根脉”一直延伸至今,并且将伴随大众的生活实践萌发“新芽”,不断发展、传承下去。
百节年为首。在我们的众多岁时民俗中,最隆重、最富有民族特色的节日,莫过于春节了。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一直延续到正月结束,数千年来形成的年节习俗在这一阶段得到了集中体现。
“糖瓜祭灶,新年来到。闺女要花,小儿要爆。”年节是人们享受幸福生活的日子,过年,呈现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民间文化和美好的精神期盼。年俗文化深刻影响着普通百姓的生产生活,影响着人民群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创造,具有重大的生活应用意义和深刻的文化审美价值。时至今日,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礼仪交际、吃穿住用、文娱艺术等诸多范畴,无不留有年俗文化深刻而丰富的智慧烙印。
年节起源:以人为本 敬天爱民
我国的年节,起源于祭告天地之日——元旦。元旦一词始于三皇五帝时代,唐代房玄龄等编写的《晋书》记载:“颛帝以孟春正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意为把正月称为元,初一称为旦。古代称正月初一为元旦,是我国最古老最隆重的农历节日。
相传,四千多年前尧舜盛世之时,尧天子勤政爱民、惠泽百姓,深受人民爱戴。因看准自己的儿子难成大器,他未将天子之位传给儿子,而是传给了德才兼备的舜。尧死后,舜帝非常感激尧对自己的信任及对黎民百姓的关爱,便选定一个日子,每年都带领部下祭告天地和尧帝。舜在位时也如同尧一样亲民爱民、政绩卓著,備受群众爱戴。后来,舜又把帝位传给了德高才富、治水有功的禹。人们为了纪念舜,就把舜祭告天地和尧帝之日当作一年的开始,即元旦,也就是我国的农历新年。
上述传说,意蕴深远。首先,舜规定日期每年祭天,体现了古人对“天道”的敬畏。先民把宇宙运行、万物生长的自然界视为“天”,它容括生命的整体,人是其中的一部分。“敬天命”“识天道”,强调人们敬畏、认识和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开展生产生活及其他社会活动而造福自身。《庄子》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天地宇宙产生了有生命的万物,故我们要祭告天地,感念天地的养育之恩。其次,尧舜帝位的更迭,体现了“人道”须符合“天道”的智慧。《易经》指出,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人是天地生成的,人类活动要遵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人的道德行为须符合自然界的本原和普遍规律。天地有大德大爱,人类与天地共德。尧天子勤政爱民,承践了天地大德;德才兼备的舜继承帝位后不负重托,努力使“人道”符合“天道”。可见,农历年节的起源凸显了中华民族以人为本、敬天爱民、德政亲民的政治理念,在这种意义上,春节就不仅仅是一种自然时序的节点,而成了中华先祖勤政爱民的重要文化符号。
团年守岁:企盼团圆 崇尚美好
农历腊月三十,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度过一年平淡、细琐、苦乐交织的日子,迎来快乐、祥和的除夕,这一天自然被人们寄托了很多寓意与愿望。传说在除夕日,天上诸神要降临人间,故民间都隆重举行祭祀活动,敬鬼神、祈福禄。到了晚上,各家各户都要办一桌丰盛的团年饭,老小几代人团坐在一起,和和美美地共进晚餐、共话新年。
呼吸着一年最后一夜的空气,沐浴着亲情,畅饮着美酒,在快乐美满中期盼着幸福。团年饭,给了神与人、生者与逝者、长辈与晚辈之间进行多重沟通与交流的绝佳契机,饱含着对世间美好情感的领悟和珍视。
大年夜,伴随守岁,家家户户还要吃夜宵。南方夜宵多吃“蹄鼓子”,也就是炖猪蹄。北方全家围炉或坐炕头包饺子。蒙古族人在守岁夜,还纷纷向长辈敬“辞岁酒”,祝他们健康长寿,新的一年幸福快乐。
“一夜逢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重视除夕,把守岁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大年夜看成团圆的时刻。千家万户浸润着喜庆,围坐在一起,祭神、拜祖、畅饮,话旧叙新,沉浸在无限的天伦之乐之中。
守岁习俗传承至今,部分继续保存,部分推陈出新。如今的除夕夜,人们多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春节联欢晚会等丰富的节目,欢度佳节,辞旧迎新。今天,炎黄子孙的团年守岁,在深厚的文化积淀中,注入了新的意义,昭示着“除旧布新”的精神面貌和时代风尚,凝集了人们的情感和意志,蕴涵着中华传统美德,有着历久弥新的文化力量。
拜年文娱:传承美德 万民齐乐
年俗文化在生活中形成、创新和传承,其根本在于过年的现实生活。年节期间,举行拜年仪式,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万民齐乐,华夏大地沐浴在喜庆祥和的氛围之中。
拜年送贺喜,是年节期间广泛流行的习俗。初一天刚亮,全家穿上新衣,子女给长辈拜年,家庭成员间相互拜年,之后,左邻右舍、家族老少相互串门拜年。
今天,随着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拜年方式正悄然发生变化。几年前,新兴的“手机短信拜年”方式曾独领风骚;现在,却因大量转发非原创的拜年“段子”而遭遇尴尬,有人将拜年短信称为“绿色垃圾”。相比之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青睐微信、自拍视频等更为时尚的拜年方式,精心录下视频、音频,让对方感受到浓浓的祝福。
春节,微博拜年依然火爆,百度贴吧等论坛也不断翻新花样,纷纷举办贺年“盖楼”大赛。越来越多青年人认为,用“盖楼”(发表主题网帖,引发跟帖讨论)的方式拜年,更能体现出喜庆热闹的气氛,也更为便捷灵活,互动性强。
拜年,是中华民族传承美德、播撒大爱和温情的文明标识,是炎黄子孙满载美好祝福、开启未来希望的文化符号。拜年习俗的发展变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善于继承勇于创新的可贵品质。
总之,统观年俗文化的各个环节,可得出一个结论——中华文明“天人合一”思想是年俗文化的重要渊源。年节是自然时序的体现,人要认识、掌握和遵循自然规律的“天”之道,调适自身行为,限制自我不当之举,排除不符实际的欲望,把握天地万物的内在尺度。可见,中华年俗文化认同“天”,尊重“人”。今天,倡扬“以人为本”理念,遵循大自然客观规律,我们同样憧憬着步入“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从而永远沉浸在和谐美满的氛围之中。
百节年为首。在我们的众多岁时民俗中,最隆重、最富有民族特色的节日,莫过于春节了。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一直延续到正月结束,数千年来形成的年节习俗在这一阶段得到了集中体现。
“糖瓜祭灶,新年来到。闺女要花,小儿要爆。”年节是人们享受幸福生活的日子,过年,呈现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民间文化和美好的精神期盼。年俗文化深刻影响着普通百姓的生产生活,影响着人民群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创造,具有重大的生活应用意义和深刻的文化审美价值。时至今日,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礼仪交际、吃穿住用、文娱艺术等诸多范畴,无不留有年俗文化深刻而丰富的智慧烙印。
年节起源:以人为本 敬天爱民
我国的年节,起源于祭告天地之日——元旦。元旦一词始于三皇五帝时代,唐代房玄龄等编写的《晋书》记载:“颛帝以孟春正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意为把正月称为元,初一称为旦。古代称正月初一为元旦,是我国最古老最隆重的农历节日。
相传,四千多年前尧舜盛世之时,尧天子勤政爱民、惠泽百姓,深受人民爱戴。因看准自己的儿子难成大器,他未将天子之位传给儿子,而是传给了德才兼备的舜。尧死后,舜帝非常感激尧对自己的信任及对黎民百姓的关爱,便选定一个日子,每年都带领部下祭告天地和尧帝。舜在位时也如同尧一样亲民爱民、政绩卓著,備受群众爱戴。后来,舜又把帝位传给了德高才富、治水有功的禹。人们为了纪念舜,就把舜祭告天地和尧帝之日当作一年的开始,即元旦,也就是我国的农历新年。
上述传说,意蕴深远。首先,舜规定日期每年祭天,体现了古人对“天道”的敬畏。先民把宇宙运行、万物生长的自然界视为“天”,它容括生命的整体,人是其中的一部分。“敬天命”“识天道”,强调人们敬畏、认识和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开展生产生活及其他社会活动而造福自身。《庄子》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天地宇宙产生了有生命的万物,故我们要祭告天地,感念天地的养育之恩。其次,尧舜帝位的更迭,体现了“人道”须符合“天道”的智慧。《易经》指出,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人是天地生成的,人类活动要遵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人的道德行为须符合自然界的本原和普遍规律。天地有大德大爱,人类与天地共德。尧天子勤政爱民,承践了天地大德;德才兼备的舜继承帝位后不负重托,努力使“人道”符合“天道”。可见,农历年节的起源凸显了中华民族以人为本、敬天爱民、德政亲民的政治理念,在这种意义上,春节就不仅仅是一种自然时序的节点,而成了中华先祖勤政爱民的重要文化符号。
团年守岁:企盼团圆 崇尚美好
农历腊月三十,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度过一年平淡、细琐、苦乐交织的日子,迎来快乐、祥和的除夕,这一天自然被人们寄托了很多寓意与愿望。传说在除夕日,天上诸神要降临人间,故民间都隆重举行祭祀活动,敬鬼神、祈福禄。到了晚上,各家各户都要办一桌丰盛的团年饭,老小几代人团坐在一起,和和美美地共进晚餐、共话新年。
呼吸着一年最后一夜的空气,沐浴着亲情,畅饮着美酒,在快乐美满中期盼着幸福。团年饭,给了神与人、生者与逝者、长辈与晚辈之间进行多重沟通与交流的绝佳契机,饱含着对世间美好情感的领悟和珍视。
大年夜,伴随守岁,家家户户还要吃夜宵。南方夜宵多吃“蹄鼓子”,也就是炖猪蹄。北方全家围炉或坐炕头包饺子。蒙古族人在守岁夜,还纷纷向长辈敬“辞岁酒”,祝他们健康长寿,新的一年幸福快乐。
“一夜逢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重视除夕,把守岁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大年夜看成团圆的时刻。千家万户浸润着喜庆,围坐在一起,祭神、拜祖、畅饮,话旧叙新,沉浸在无限的天伦之乐之中。
守岁习俗传承至今,部分继续保存,部分推陈出新。如今的除夕夜,人们多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春节联欢晚会等丰富的节目,欢度佳节,辞旧迎新。今天,炎黄子孙的团年守岁,在深厚的文化积淀中,注入了新的意义,昭示着“除旧布新”的精神面貌和时代风尚,凝集了人们的情感和意志,蕴涵着中华传统美德,有着历久弥新的文化力量。
拜年文娱:传承美德 万民齐乐
年俗文化在生活中形成、创新和传承,其根本在于过年的现实生活。年节期间,举行拜年仪式,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万民齐乐,华夏大地沐浴在喜庆祥和的氛围之中。
拜年送贺喜,是年节期间广泛流行的习俗。初一天刚亮,全家穿上新衣,子女给长辈拜年,家庭成员间相互拜年,之后,左邻右舍、家族老少相互串门拜年。
今天,随着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拜年方式正悄然发生变化。几年前,新兴的“手机短信拜年”方式曾独领风骚;现在,却因大量转发非原创的拜年“段子”而遭遇尴尬,有人将拜年短信称为“绿色垃圾”。相比之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青睐微信、自拍视频等更为时尚的拜年方式,精心录下视频、音频,让对方感受到浓浓的祝福。
春节,微博拜年依然火爆,百度贴吧等论坛也不断翻新花样,纷纷举办贺年“盖楼”大赛。越来越多青年人认为,用“盖楼”(发表主题网帖,引发跟帖讨论)的方式拜年,更能体现出喜庆热闹的气氛,也更为便捷灵活,互动性强。
拜年,是中华民族传承美德、播撒大爱和温情的文明标识,是炎黄子孙满载美好祝福、开启未来希望的文化符号。拜年习俗的发展变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善于继承勇于创新的可贵品质。
总之,统观年俗文化的各个环节,可得出一个结论——中华文明“天人合一”思想是年俗文化的重要渊源。年节是自然时序的体现,人要认识、掌握和遵循自然规律的“天”之道,调适自身行为,限制自我不当之举,排除不符实际的欲望,把握天地万物的内在尺度。可见,中华年俗文化认同“天”,尊重“人”。今天,倡扬“以人为本”理念,遵循大自然客观规律,我们同样憧憬着步入“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从而永远沉浸在和谐美满的氛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