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基于《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的教学现状,本文探讨了在混合学习环境下《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的教学,尝试以活动的形式组织教学内容,把课堂教学实践和网络学习相结合,创建学习共同体,在较好地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的同时,培养学习者的协作能力、责任心、求知欲等非智力因素。
关键词: 混合学习 《教育技术学导论》 教学现状 设计模式 实践过程
教育技术学专业是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发展而新兴的一个专业。《教育技术学导论》是教育技术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是教指委规划的八门核心课程之首。它也是本专业一年级的基础性入门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与掌握本
专业基本概念、理论体系[1]。
一、《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教学现状
《教育技术学导论》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教育技术意识,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内涵,希望学生初步形成良好的专业素养,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领域和职业取向,为专业学习和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关于《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教学的探讨也有不少,但更多的是单纯的课堂讲授。通过分析和调查,我们发现单纯地使用课堂讲授难以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学生对专业的认知水平和层次不够;其次是课程的性质,本门课程的性质是导入性和介绍性,因此知识是开放性的,需要通过讨论、交流和反思建构知识。基于这些原因,在展开后继课程前,有必要帮助学习者了解什么是教育技术,什么是教育技术学。
目前,多数学校将本课程规划为36课时,除去新生军训,实际为30课时,选用的教材多为黄荣怀老师主编的《教育技术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设计模式
基于课程教学的这些现状,我们尝试采用混合学习的方式,以活动形式组织教学内容,采取知识模块和拓展课程模块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综合使用多种评价方式。具体来说,对《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的设计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混合学习
所谓混合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2]。
因此本课程在课堂教学中除了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外,更注重充分运用多媒体网络支持教学。通过Moodle开源软件搭建课程学习平台,从而辅助和拓展课程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是师生交流、合作和共享的平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2.内容设计:知识模块+拓展课程
学习目的主要通过学习内容的学习实现,本课程我们采用活动的形式展开,其中主要的知识模块通过课堂多媒体教学讲授,而在网络平台中则开展拓展课程模块。根据教学内容,本课程的内容模块总体分为八个章节,具体知识模块和拓展课程模块及其顺序如表1所示。
在這些模块中,知识模块是关于本课程的理论知识,而拓展模块则是具体应用或实践,引导学习者从不同的视角感悟教育技术,通过多方交流、协作、会话,初步领略该领域的文化特点,思考自己将来可能扮演的角色,确定学习目标。
3.学习共同体设计
共同体是指人们在共同条件下结成的集体,在学习共同体中,活动者在公共的学习环境中,围绕共同的主题内容,通过参与、会话、协作、反思、适应等活动建构的一个具有独特“文化氛围”和“知识脉络”的动态结构,期间学习者相互支持,相互交流,相互竞争,力图达到有意义的学习的目的[3]。
在本课程混合学习环境下,学生在课堂上形成一个班级共同体,而在网络平台上,生生之间又形成不同的虚拟学习共同体,共同体内部成员及共同体之间相互影响,从而构建一种动态的学习过程,通过参与者之间的多方互动,帮助学习者了解自己的专业领域。
三、《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实践过程
在上述设计理念的指导下,我们选取了我院08级教育技术学专业55个学生参与课程实践。
1.前期的准备和培训
由于本门课程教学对象是大一新生,入校时,许多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不高,全班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因此,在课程正式开始前,针对计算机水平较差的学生进行培训和辅导,培训内容主要包括Windows,Office系列软件的基本应用。同时,将课程开展和实施的计划告诉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对自己的薄弱环节提前学习。
2.课堂教学实践
课堂教学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主要手段和表现形式。尽管本门课程采取基于混合学习的方式,课堂教学仍是主要的实施过程,主要完成内容设计中的知识模块的学习。在课堂中,结合教材内容和课程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
对于一些基本知识点,如教育技术的产生与发展,理论基础等内容主要采用讲授的方式进行;而对于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更多地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如针对教育技术的四大领域这个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组建小组,小组成员相互合作,搜集资料,通过课堂或网络讨论交流,最后以作品的形式展示小组研究成果,同时将作品上传到网络平台供他人共享;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在实践中学习。
3.网络学习扩展
《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除了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外,更注重充分运用多媒体网络平台支持教学。该平台以学习资源为基础,以任务活动为中心,辅之以学习指导和在线答疑等,注重开放性、交互性和协作性。平台包括六个模块:学习资源、网络教学、学习反思、学习制品、教学录像和精彩链接等。
每个学生拥有自己的帐号和登录密码,可以跟踪记录其活动,形成电子学档。学生也可以方便地在学习资源模块中下载教师课堂教学中的提供的所有资源,在学习反思模块中与其他师生进行交流,或者写反思日记;在学习制品模块中上传自己或小组的成果作品,与他人分享和讨论;在教学录像和精彩链接中提供与课程相关的多媒体资料。
4.评价立体化
学习评价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教学工作具有诊断和调控功能,对学习者本身也具有激励和教学的作用[4]。
本课程的评价考虑混合学习的特点,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形成立体化的评价体系: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50%,在网络平台中提交的作品和作业占30%,包括电子制品、反思日记等,而在课堂和网络中的参与程度占20%,主要通过课堂考勤、电子学档、行为观察、课堂和网络的师生交流等表现进行评价。
四、《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教学效果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结合平常对学生的观察与访谈,阅读平台上学生的讨论记录和反思日记,最后期末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整理和分析数据,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
第一,有94.5%的学习者对使用混合学习的必要性投赞成票,有95.7%的学习者认为,混合学习有助于他们了解教育技术学专业;第二,有91.3%的学习者认同通过共同体的活动,学到了新知识和技能,大部分学习者认为通过对活动的参与,不但学会了查找各种资料,而且促使其思考了许多问题;第三,有89.1%的学习者认为在共同体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是积极主动的。多数学习者肯定了活动中反思过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四,有43.5%的学习者认为采取混合学习的方式,参与共同体活动花费了较多的精力,部分学习者反映太多、太难,因此,以后共同体中具体的活动内容、形式的设计应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和环境进一步综合考虑。
总之,在混合学习环境下,通过一个学期《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的学习,学生积极参与共同体的实践活动,反响良好,实现了课程的教学目标,促进了学习者对专业领域的了解,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信息素养、交流能力和共享意识等非智力因素。
参考文献:
[1]黄荣怀.教育技术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黄荣怀.混合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戴维·H·乔纳森.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5.
[4]林雯.“教育技术学导论”内容分析及教学策略优化[J].广西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105-109.
关键词: 混合学习 《教育技术学导论》 教学现状 设计模式 实践过程
教育技术学专业是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发展而新兴的一个专业。《教育技术学导论》是教育技术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是教指委规划的八门核心课程之首。它也是本专业一年级的基础性入门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与掌握本
专业基本概念、理论体系[1]。
一、《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教学现状
《教育技术学导论》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教育技术意识,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内涵,希望学生初步形成良好的专业素养,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领域和职业取向,为专业学习和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关于《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教学的探讨也有不少,但更多的是单纯的课堂讲授。通过分析和调查,我们发现单纯地使用课堂讲授难以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学生对专业的认知水平和层次不够;其次是课程的性质,本门课程的性质是导入性和介绍性,因此知识是开放性的,需要通过讨论、交流和反思建构知识。基于这些原因,在展开后继课程前,有必要帮助学习者了解什么是教育技术,什么是教育技术学。
目前,多数学校将本课程规划为36课时,除去新生军训,实际为30课时,选用的教材多为黄荣怀老师主编的《教育技术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设计模式
基于课程教学的这些现状,我们尝试采用混合学习的方式,以活动形式组织教学内容,采取知识模块和拓展课程模块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综合使用多种评价方式。具体来说,对《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的设计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混合学习
所谓混合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2]。
因此本课程在课堂教学中除了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外,更注重充分运用多媒体网络支持教学。通过Moodle开源软件搭建课程学习平台,从而辅助和拓展课程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是师生交流、合作和共享的平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2.内容设计:知识模块+拓展课程
学习目的主要通过学习内容的学习实现,本课程我们采用活动的形式展开,其中主要的知识模块通过课堂多媒体教学讲授,而在网络平台中则开展拓展课程模块。根据教学内容,本课程的内容模块总体分为八个章节,具体知识模块和拓展课程模块及其顺序如表1所示。
在這些模块中,知识模块是关于本课程的理论知识,而拓展模块则是具体应用或实践,引导学习者从不同的视角感悟教育技术,通过多方交流、协作、会话,初步领略该领域的文化特点,思考自己将来可能扮演的角色,确定学习目标。
3.学习共同体设计
共同体是指人们在共同条件下结成的集体,在学习共同体中,活动者在公共的学习环境中,围绕共同的主题内容,通过参与、会话、协作、反思、适应等活动建构的一个具有独特“文化氛围”和“知识脉络”的动态结构,期间学习者相互支持,相互交流,相互竞争,力图达到有意义的学习的目的[3]。
在本课程混合学习环境下,学生在课堂上形成一个班级共同体,而在网络平台上,生生之间又形成不同的虚拟学习共同体,共同体内部成员及共同体之间相互影响,从而构建一种动态的学习过程,通过参与者之间的多方互动,帮助学习者了解自己的专业领域。
三、《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实践过程
在上述设计理念的指导下,我们选取了我院08级教育技术学专业55个学生参与课程实践。
1.前期的准备和培训
由于本门课程教学对象是大一新生,入校时,许多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不高,全班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因此,在课程正式开始前,针对计算机水平较差的学生进行培训和辅导,培训内容主要包括Windows,Office系列软件的基本应用。同时,将课程开展和实施的计划告诉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对自己的薄弱环节提前学习。
2.课堂教学实践
课堂教学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主要手段和表现形式。尽管本门课程采取基于混合学习的方式,课堂教学仍是主要的实施过程,主要完成内容设计中的知识模块的学习。在课堂中,结合教材内容和课程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
对于一些基本知识点,如教育技术的产生与发展,理论基础等内容主要采用讲授的方式进行;而对于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更多地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如针对教育技术的四大领域这个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组建小组,小组成员相互合作,搜集资料,通过课堂或网络讨论交流,最后以作品的形式展示小组研究成果,同时将作品上传到网络平台供他人共享;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在实践中学习。
3.网络学习扩展
《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除了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外,更注重充分运用多媒体网络平台支持教学。该平台以学习资源为基础,以任务活动为中心,辅之以学习指导和在线答疑等,注重开放性、交互性和协作性。平台包括六个模块:学习资源、网络教学、学习反思、学习制品、教学录像和精彩链接等。
每个学生拥有自己的帐号和登录密码,可以跟踪记录其活动,形成电子学档。学生也可以方便地在学习资源模块中下载教师课堂教学中的提供的所有资源,在学习反思模块中与其他师生进行交流,或者写反思日记;在学习制品模块中上传自己或小组的成果作品,与他人分享和讨论;在教学录像和精彩链接中提供与课程相关的多媒体资料。
4.评价立体化
学习评价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教学工作具有诊断和调控功能,对学习者本身也具有激励和教学的作用[4]。
本课程的评价考虑混合学习的特点,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形成立体化的评价体系: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50%,在网络平台中提交的作品和作业占30%,包括电子制品、反思日记等,而在课堂和网络中的参与程度占20%,主要通过课堂考勤、电子学档、行为观察、课堂和网络的师生交流等表现进行评价。
四、《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教学效果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结合平常对学生的观察与访谈,阅读平台上学生的讨论记录和反思日记,最后期末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整理和分析数据,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
第一,有94.5%的学习者对使用混合学习的必要性投赞成票,有95.7%的学习者认为,混合学习有助于他们了解教育技术学专业;第二,有91.3%的学习者认同通过共同体的活动,学到了新知识和技能,大部分学习者认为通过对活动的参与,不但学会了查找各种资料,而且促使其思考了许多问题;第三,有89.1%的学习者认为在共同体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是积极主动的。多数学习者肯定了活动中反思过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四,有43.5%的学习者认为采取混合学习的方式,参与共同体活动花费了较多的精力,部分学习者反映太多、太难,因此,以后共同体中具体的活动内容、形式的设计应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和环境进一步综合考虑。
总之,在混合学习环境下,通过一个学期《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的学习,学生积极参与共同体的实践活动,反响良好,实现了课程的教学目标,促进了学习者对专业领域的了解,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信息素养、交流能力和共享意识等非智力因素。
参考文献:
[1]黄荣怀.教育技术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黄荣怀.混合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戴维·H·乔纳森.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5.
[4]林雯.“教育技术学导论”内容分析及教学策略优化[J].广西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10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