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0年前,一位患“麻疹”的中国婴儿被遗弃在病床上,当时在中国工作的英国姑娘莎丽收养了她,后因国内及国际政治原因,莎丽忍痛母女分离。在其后的50年里,这位未婚的慈母时刻将孩子牵挂在心间,隔洋多次寻亲后,终于在80年代末找到了钟德爱的下落。她不顾高龄多病前来中国探望养女,并把外孙女带到了英国。莎丽祖孙三代的跨国真情故事,正在大洋两岸广为流传……
钟德爱和女儿与里昂及其父母
肖毅彪04年元旦刚过,在英国曼彻斯特国际机场,一位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年妇女即将结束她为期六个月的深情探访,返回养她的东方故里。
一位满头银发的英国老太太在一对年轻夫妇的搀扶下,前来机场为她送行。在分离的那一刻,两位异国女性紧紧相拥,百感交集,一任滚滚热泪在脸上流淌。老太太一再嘱咐中国妇女:“女儿啊,外孙女不在你身边,你一定要自己照顾好自己啊!”
这位80多岁的英国老妇人叫莎丽,她有一个中国名字——胡宝玉。那位中国妇女叫钟德爱,居住在湖南邵阳市,是莎丽收养的中国女儿,而那对年轻的夫妇,女的叫唐铮,男的叫里昂(Leon),他俩是钟德爱的女儿和女婿。50年来,莎丽和钟德爱这对异国母女之间上演了一幕绵延三代催人泪下的真情故事……
非常年代英国姑娘抚养中国弃婴
1949年9月,钟德爱出生在湖南邵阳一个普通的家庭里。由于营养不良,她出生2个月还不足6斤重。更可怕的是,她染上了当时很难治愈的“麻疹”。生父把她抱到城里一家英国人创办、取名为“普爱”的医院里就诊。但是,治疗了一个星期,小家伙不但不见好转,反而病情加重了。家中已有好几个小孩,本来就有点重男轻女思想的生父,看到她这样子失望极了,于是便在一个清晨,留下一个假地址和姓名,把她丢在医院的病床上,悄然地离去……在这家普爱医院担任妇儿科护士长的英国姑娘莎丽,见小孩好几天都无人过问,爱心和责任心驱使她抱起婴儿。她发现婴儿瘦瘦的小脸上,已布满了成片的玫瑰色斑丘疹,使人不忍再看,她知道,这时正临“麻疹”高峰期,如不及时治疗,小小的生命就会夭折。经诊断:婴儿“麻疹”并发成了肺炎,高烧40度,情况异常危急。当时毕业于英国利物浦大学医学院的普爱医院院长毕加造(G·H·Pearsen)闻讯后,立即组织医院的几位骨干,动用当时最先进的药物对婴儿进行治疗。命不该绝的钟德爱,经过一个月的精心治疗后,终于死里逃生。
病愈后的钟德爱,活泼聪明,深得外国医生们的喜爱,大家都管她叫“小宝贝”。特别是莎丽,更是喜欢她。但医院毕竟不能留下孩子,这个活泼可爱的“小宝贝”由谁来抚养,成了大家的一块心病。看到钟德爱乖巧活泼的样子,决意终生不嫁的莎丽,便动起了做母亲的念头,决定收养这个中国女弃婴,并把她取名为“懂得爱”,期望她长大后,懂得人间真爱,做个富有爱心的人。那时,邵阳城里没有牛奶买,医院里的英国人吃牛奶都得从外地限量购入。从小喝惯牛奶长大的莎丽宁愿自己不喝牛奶,把医院供给自己的那点少得可怜的牛奶,全部喂养了这个嗷嗷待哺的中国婴儿,有时,医院的一些英国医生,见小家伙长得实在挺可爱的,也无偿地将牛奶“挤”出一部分给婴儿吃。
当时,作为一个未婚的英国姑娘,要抚养一个未满周岁的婴儿,其难度可想而知:白天,莎丽既要上班,又要照看小孩;夜晚,自从有了这个“小宝贝”,她就从未睡过安稳觉。婴儿一哭,她便翻身起床,热奶、喂奶、更换尿片,一旦弄湿了被子、衣服,她又要动手搓洗,有时一个夜晚,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过去。由于经常睡眠不足,莎丽这个当时在医院称得上漂亮的洋姑娘,成了一个脸黑、人瘦的“丑小鸭”。但她依然觉得很快乐,因为她尽管体会到了做母亲的艰辛,还是品尝了做母亲的喜悦。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不知不觉,钟德爱长到一岁了。那是一个星期日,莎丽抱着钟德爱正在医院门口散步,院长毕加造看到母女俩的亲昵劲,便叫夫人玛利回家拿来从英国带来的照相机,并为她们母女拍摄了一张莎丽怎么也没有想到以后具有纪念意义的合影照。
1952年,钟德爱长到三岁时,因国际、国内的政治原因,这些远涉重洋的英国医生们,不得不回到自己的国家。看到一天天长大,越来越活泼可爱的女儿,莎丽实在不忍心把女儿留下,但在当时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为了女儿的幸福,回国前,莎丽开始在医院附近物色起合适人选,准备把女儿提前“嫁”出去。经过一番慎重选择,她决定把女儿送给在医院做厨师且为人忠厚老实的钟春生。于是,“懂得爱”又有了新的父母,她的名字也改为了现在的“钟德爱”。临走时,莎丽还特意到街上的缝纫店给女儿定做了几套一年四季的衣服。望着朝夕相处了三年的女儿,莎丽泪眼朦胧,实在不舍。她把女儿穿过的一双做工精致的蓝布面绣花鞋、一顶红色小花兔边毛帽子以及那张毕加造拍摄的照片都塞进行李中,以此作为一种对女儿永久的思念。
隔洋寻亲半个世纪才有音
英国妈妈一走,钟德爱整天都哭,她不明白朝夕相处的妈妈,为何不要她了。领养她的钟春生,自从英国人一走,由于他只长于做西餐,在邵阳城很难找到适宜自己做的工作。家中已有一个小男孩的他,又突然间增添了一张口,生活陷入了窘境中。为了生计,钟春生这个厚道的汉子,不得不领着全家回到乡下老家种田。就这样,钟德爱在农村生活了几年,1958年她随养父又回到了邵阳城。不知不觉,一晃十多年过去,她出落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从学校毕业不久,钟德爱便自愿申请到离家300多公里的城步南山牧场工作,但岁月的潮水并没有淘尽她对英国妈妈的思念,相反,却使这种思念更深更浓。
回到英国的莎丽,更是一直惦记着她的中国女儿。期间,她去印度工作了28年,尔后,又远赴非洲等国。但不论到哪里,她总是带着钟德爱一周岁时拍的那张照片,以及那双绣花鞋和那顶帽子。一有空闲,她就拿着女儿的照片看,抚摩着鞋子和帽子,并不停地喃喃自语:“我的乖女儿爱妹子,不知你现在过得好不好呢。”她总是千方百计打听来自中国方面的消息,关注中国的发展和变化。当得知中国50年代末期连续三年都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时,她心里特别着急,担心着女儿能否吃饱、穿暖,但她又不敢把女儿的处境往坏里去想,她相信经受了磨难的爱妹子,一定会活得好好的。
在漫长的思念和企盼中,莎丽迎来了中国的改革开放。1984年12月,中国领导人邓小平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进行了会晤。当时还在非洲工作的莎丽,得知这一消息后,高兴得一连几个晚上未睡好觉,她明白中英两国关系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她与爱妹子见面的时间已为时不远了。1985年10月,莎丽的一位朋友,被抽调参加一个医疗组赴中国进行为期15天的考察,莎丽得知后,迅速找到这位朋友,请他帮忙寻找女儿的下落。结果这个朋友回国后,使莎丽很失望,他告诉她:“没有找到你的爱妹子。”因为过去邵阳旧称宝庆,在如今的中国地图上,根本就找不到宝庆这个地名。那个朋友按照地图标志,却找到了陕西宝鸡,自然没有结果。
莎丽没有灰心,她坚信命运多舛的爱妹子一定会活得好好的,她相信母女俩总会有重逢的那一天。
1987年,在外奔波了近半个世纪、时近70高龄的莎丽,退休回到了英国。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思念女儿的心情愈来愈迫切。恰在此时,原普爱医院院长毕加造的儿子毕安德先生想故地重游。莎丽得知消息后,立即找到了他,并拿去那张发黄的照片,要他无论如何帮她找到她已思念了整整35年的爱妹子。
毕医生来到邵阳,来到了他曾工作了8年的普爱医院(今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当他看到医院已成为一所现代化的综合性医院时,内心十分高兴。同时,他没有忘记莎丽托付给他寻找爱妹子的任务。他找到在医院工作的中国医生,出示了那张浓缩着一个动人故事的照片……
其时,已从城步南山牧场调回市防疫站工作的钟德爱,得知自己日夜思念的英国妈妈正托人寻找她时,那份喜悦和激动无法言表。当她来到毕医生下榻的宾馆,看到毕医生手中那张已经发黄的照片,听着毕医生讲述英国妈妈思念自己的情形,泪水顿时像断了线的珠子……钟德爱当即托人用英语写了一封信,告知英国妈妈自己的近况和对她的浓浓思念之情,期待着母女会面的一天。
漂洋过海四十五年见一面
莎丽欣喜若狂地看了女儿写给她的信,得知她已拥有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还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后,她喜极而泣,并马上回信:“我很想得到你的一张全家福照片,特别是想看一看我那外孙女的模样。”
当时,女儿唐铮正在读初中,还不会用英语写信。钟德爱便鼓励着她:“你看你外婆多想你,你要下苦功夫把英语学好呀,以后多写信给外婆!外婆一个人在英国,年纪大了,今后还得要你去照顾她呢!”聪明的唐铮点了点头。一年后,她便能直接用英语给外婆写信了。从此,两地开始了频繁的通信联系。
钟德爱在信中得知,英国妈妈虽然退休了,但还在自愿参加各种社会公益义务活动,钟德爱很感动,也十分震惊,想不到英国妈妈退休了还在默默地奉献爱心。同时英国妈妈还告诉她:“我很想现在就看到外孙女活泼的样子,因为看到她就等于看到了你。”钟德爱考虑到英国妈妈年纪大了,又一个人远涉重洋很不容易,便决定自己去英国看望妈妈,并作好了前期准备,但只因女儿还在上学,日期被一拖再拖。1990年,已有70高龄的莎丽,曾不顾亲朋好友劝阻,执意要来中国看女儿,当时机票都订好了,然而,恰在此时,她的心脏病犯了,只好放弃。
1996年,普爱医院建院90周年,莎丽和曾在普爱医院工作过的同伴们都接到了中国方面的邀请函。10月28日,思女心切的莎丽终于和同伴们一起登上了飞往中国的飞机。飞机起飞不久,莎丽突感胸闷,脸色微微发白,机舱里的医师立即给她服了一点药,她心跳才稍微平缓。到达北京后,她的同伴陪她到医院检查,没有发现什么大问题,同伴这才放心。11月1日,从北京飞往长沙的客机在黄花机场安全降落。莎丽想到幸福的时刻就要来临,那份激动和喜悦,使她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但同伴极力地在提醒她:“你有心脏病,千万别过于激动!”
钟德爱带着正在长沙铁道学院读书的女儿唐铮,已经在机场站了好久、好久,她们也同样无法控制自己激动的心情。这时,钟德爱见一位英国老人在那些同伴们的搀扶下慢慢走下飞机舷梯,捧在手中的鲜花竟不由自主地微微颤动起来。
走下舷梯,莎丽极力地控制自己的情绪,面对手捧鲜花的女儿,她深情地叫了声:“爱妹子,我想了你45年啊!”钟德爱听到这亲切的呼喊,泪水顿时打湿了脸颊,她双手紧紧地抱住英国妈妈,也同样深情地叫了一句:“妈妈!我也想了您45年啊!”
在邵阳市有关部门举行的欢迎宴会上,当原邵阳市委书记周本顺在听说莎丽和钟德爱之间的这一亲情故事后,特意走过去,紧紧地握住这位英国妈妈的手,动情地说:“你真是一位世界级的伟大母亲啊!”
莎丽一生热心社会公益活动,积蓄不是很多,她带给女儿钟德爱的只是一些小小的纪念品。钟德爱很高兴,因为她收下的是英国妈妈浓浓的爱心,是母亲45年的刻骨思念和冒着生命危险来看她的那份深情、那份厚爱。
真情如歌两国传唱到永远
莎丽,这个一生以奉献爱心、自愿参加各种公益活动为己任的英国老人,在邵阳期间特意参观了邵阳一些敬老院、福利院,当她看到孤寡、残疾的中国老人生活非常自在、快乐,她内心十分喜悦。回到英国后,她一再写信叮嘱正在长沙铁道学院就读的外孙女唐铮学好英语,以早日来英国传播中国文化。她希望外孙女来到自己身边,陪伴自己度过愉快的晚年。
1998年7月,唐铮在长沙铁道学院毕业了。莎丽得知这一消息后高兴极了,立即为她办好了去英国班戈大学的留学手续。唐铮到英国后,莎丽对外孙女儿百般疼爱和呵护。
1999年3月,英国的《先锋报》和当地的电视台,报道了这祖孙三代人之间的充满人性真善美的亲情故事,使祖孙二人成了当地的“名人”,无论走到哪里,人们都能认出她们,并把她们之间的故事作为弘扬人间真善美的范例。
莎丽自从有了唐铮陪伴,整天快快乐乐的,心脏病也很少发作了。她经常打电话给钟德爱,说自从有了唐铮在身边,她生活得很快乐、很幸福,同时又担心自己似乎夺去女儿之爱,她在电话中充满歉意地问:“爱妹子,我要唐铮来英国是不是有点自私?”钟德爱连忙说:“怎么会呢,您是世界上伟大的母亲,只要您幸福,我们就很快乐。”
1999年11月,当新世纪的钟声就要敲响的时候,钟德爱要去英国看望英国妈妈和女儿唐铮。她明白,她和英国妈妈之间的亲情已无法割舍,况且,女儿在英国也找到了自己的白马王子。莎丽在信中也邀请女儿到英国看看:“来看看我的外孙女,看看你未来的女婿。”
11月29日,钟德爱踏上了异国的土地。唐铮和她的男朋友从科威贝驾车4个小时,已提前来到了伦敦。在机场,唐铮见到了一年多未曾相见的妈妈,心里非常高兴。钟德爱见女儿比在家里时,脸白了不少,人胖了不少,心里也美滋滋的。唐铮向妈妈介绍了自己的男朋友里昂(Leon)。钟德爱不禁打量起身边这个英国小伙,见他身高1.85米以上,高鼻梁、大眼睛,看上去挺帅的。也许是初次见面的缘故,在中国妈妈面前,这位英俊小伙在表现得很热情的同时,又显得有些腼腆。
不久,唐铮和里昂选择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重大节日,作为他们结婚的日子。已回到祖国的钟德爱,在英国妈妈和里昂父母的热情邀请下,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与丈夫唐际友再赴英伦岛,参加了女儿隆重的婚礼。在热闹的婚礼酒宴上,大家纷纷争着给英国妈妈敬酒。酒席上洋溢着一股浓浓的亲情。英国妈妈激动得热泪盈眶,这位浪迹天涯大半辈子,一生以奉献爱心为己任,终身未嫁的英国老人,今天总算有了一个圆圆满满的大家庭。
如今,已退休在家的钟德爱,几乎每年都要飞赴一次英伦岛,看望英国妈妈和女儿、女婿。元月3日,在曼彻斯特机场,英国妈妈和里昂一家都前来送行。此时,与英国妈妈朝夕相处了几个月的钟德爱,又要难舍难分了。望着英国妈妈期待的目光,钟德爱热泪长流,同时她在心里默默地祝愿妈妈健康长寿、永远快乐。
钟德爱和女儿与里昂及其父母
肖毅彪04年元旦刚过,在英国曼彻斯特国际机场,一位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年妇女即将结束她为期六个月的深情探访,返回养她的东方故里。
一位满头银发的英国老太太在一对年轻夫妇的搀扶下,前来机场为她送行。在分离的那一刻,两位异国女性紧紧相拥,百感交集,一任滚滚热泪在脸上流淌。老太太一再嘱咐中国妇女:“女儿啊,外孙女不在你身边,你一定要自己照顾好自己啊!”
这位80多岁的英国老妇人叫莎丽,她有一个中国名字——胡宝玉。那位中国妇女叫钟德爱,居住在湖南邵阳市,是莎丽收养的中国女儿,而那对年轻的夫妇,女的叫唐铮,男的叫里昂(Leon),他俩是钟德爱的女儿和女婿。50年来,莎丽和钟德爱这对异国母女之间上演了一幕绵延三代催人泪下的真情故事……
非常年代英国姑娘抚养中国弃婴
1949年9月,钟德爱出生在湖南邵阳一个普通的家庭里。由于营养不良,她出生2个月还不足6斤重。更可怕的是,她染上了当时很难治愈的“麻疹”。生父把她抱到城里一家英国人创办、取名为“普爱”的医院里就诊。但是,治疗了一个星期,小家伙不但不见好转,反而病情加重了。家中已有好几个小孩,本来就有点重男轻女思想的生父,看到她这样子失望极了,于是便在一个清晨,留下一个假地址和姓名,把她丢在医院的病床上,悄然地离去……在这家普爱医院担任妇儿科护士长的英国姑娘莎丽,见小孩好几天都无人过问,爱心和责任心驱使她抱起婴儿。她发现婴儿瘦瘦的小脸上,已布满了成片的玫瑰色斑丘疹,使人不忍再看,她知道,这时正临“麻疹”高峰期,如不及时治疗,小小的生命就会夭折。经诊断:婴儿“麻疹”并发成了肺炎,高烧40度,情况异常危急。当时毕业于英国利物浦大学医学院的普爱医院院长毕加造(G·H·Pearsen)闻讯后,立即组织医院的几位骨干,动用当时最先进的药物对婴儿进行治疗。命不该绝的钟德爱,经过一个月的精心治疗后,终于死里逃生。
病愈后的钟德爱,活泼聪明,深得外国医生们的喜爱,大家都管她叫“小宝贝”。特别是莎丽,更是喜欢她。但医院毕竟不能留下孩子,这个活泼可爱的“小宝贝”由谁来抚养,成了大家的一块心病。看到钟德爱乖巧活泼的样子,决意终生不嫁的莎丽,便动起了做母亲的念头,决定收养这个中国女弃婴,并把她取名为“懂得爱”,期望她长大后,懂得人间真爱,做个富有爱心的人。那时,邵阳城里没有牛奶买,医院里的英国人吃牛奶都得从外地限量购入。从小喝惯牛奶长大的莎丽宁愿自己不喝牛奶,把医院供给自己的那点少得可怜的牛奶,全部喂养了这个嗷嗷待哺的中国婴儿,有时,医院的一些英国医生,见小家伙长得实在挺可爱的,也无偿地将牛奶“挤”出一部分给婴儿吃。
当时,作为一个未婚的英国姑娘,要抚养一个未满周岁的婴儿,其难度可想而知:白天,莎丽既要上班,又要照看小孩;夜晚,自从有了这个“小宝贝”,她就从未睡过安稳觉。婴儿一哭,她便翻身起床,热奶、喂奶、更换尿片,一旦弄湿了被子、衣服,她又要动手搓洗,有时一个夜晚,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过去。由于经常睡眠不足,莎丽这个当时在医院称得上漂亮的洋姑娘,成了一个脸黑、人瘦的“丑小鸭”。但她依然觉得很快乐,因为她尽管体会到了做母亲的艰辛,还是品尝了做母亲的喜悦。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不知不觉,钟德爱长到一岁了。那是一个星期日,莎丽抱着钟德爱正在医院门口散步,院长毕加造看到母女俩的亲昵劲,便叫夫人玛利回家拿来从英国带来的照相机,并为她们母女拍摄了一张莎丽怎么也没有想到以后具有纪念意义的合影照。
1952年,钟德爱长到三岁时,因国际、国内的政治原因,这些远涉重洋的英国医生们,不得不回到自己的国家。看到一天天长大,越来越活泼可爱的女儿,莎丽实在不忍心把女儿留下,但在当时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为了女儿的幸福,回国前,莎丽开始在医院附近物色起合适人选,准备把女儿提前“嫁”出去。经过一番慎重选择,她决定把女儿送给在医院做厨师且为人忠厚老实的钟春生。于是,“懂得爱”又有了新的父母,她的名字也改为了现在的“钟德爱”。临走时,莎丽还特意到街上的缝纫店给女儿定做了几套一年四季的衣服。望着朝夕相处了三年的女儿,莎丽泪眼朦胧,实在不舍。她把女儿穿过的一双做工精致的蓝布面绣花鞋、一顶红色小花兔边毛帽子以及那张毕加造拍摄的照片都塞进行李中,以此作为一种对女儿永久的思念。
隔洋寻亲半个世纪才有音
英国妈妈一走,钟德爱整天都哭,她不明白朝夕相处的妈妈,为何不要她了。领养她的钟春生,自从英国人一走,由于他只长于做西餐,在邵阳城很难找到适宜自己做的工作。家中已有一个小男孩的他,又突然间增添了一张口,生活陷入了窘境中。为了生计,钟春生这个厚道的汉子,不得不领着全家回到乡下老家种田。就这样,钟德爱在农村生活了几年,1958年她随养父又回到了邵阳城。不知不觉,一晃十多年过去,她出落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从学校毕业不久,钟德爱便自愿申请到离家300多公里的城步南山牧场工作,但岁月的潮水并没有淘尽她对英国妈妈的思念,相反,却使这种思念更深更浓。
回到英国的莎丽,更是一直惦记着她的中国女儿。期间,她去印度工作了28年,尔后,又远赴非洲等国。但不论到哪里,她总是带着钟德爱一周岁时拍的那张照片,以及那双绣花鞋和那顶帽子。一有空闲,她就拿着女儿的照片看,抚摩着鞋子和帽子,并不停地喃喃自语:“我的乖女儿爱妹子,不知你现在过得好不好呢。”她总是千方百计打听来自中国方面的消息,关注中国的发展和变化。当得知中国50年代末期连续三年都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时,她心里特别着急,担心着女儿能否吃饱、穿暖,但她又不敢把女儿的处境往坏里去想,她相信经受了磨难的爱妹子,一定会活得好好的。
在漫长的思念和企盼中,莎丽迎来了中国的改革开放。1984年12月,中国领导人邓小平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进行了会晤。当时还在非洲工作的莎丽,得知这一消息后,高兴得一连几个晚上未睡好觉,她明白中英两国关系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她与爱妹子见面的时间已为时不远了。1985年10月,莎丽的一位朋友,被抽调参加一个医疗组赴中国进行为期15天的考察,莎丽得知后,迅速找到这位朋友,请他帮忙寻找女儿的下落。结果这个朋友回国后,使莎丽很失望,他告诉她:“没有找到你的爱妹子。”因为过去邵阳旧称宝庆,在如今的中国地图上,根本就找不到宝庆这个地名。那个朋友按照地图标志,却找到了陕西宝鸡,自然没有结果。
莎丽没有灰心,她坚信命运多舛的爱妹子一定会活得好好的,她相信母女俩总会有重逢的那一天。
1987年,在外奔波了近半个世纪、时近70高龄的莎丽,退休回到了英国。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思念女儿的心情愈来愈迫切。恰在此时,原普爱医院院长毕加造的儿子毕安德先生想故地重游。莎丽得知消息后,立即找到了他,并拿去那张发黄的照片,要他无论如何帮她找到她已思念了整整35年的爱妹子。
毕医生来到邵阳,来到了他曾工作了8年的普爱医院(今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当他看到医院已成为一所现代化的综合性医院时,内心十分高兴。同时,他没有忘记莎丽托付给他寻找爱妹子的任务。他找到在医院工作的中国医生,出示了那张浓缩着一个动人故事的照片……
其时,已从城步南山牧场调回市防疫站工作的钟德爱,得知自己日夜思念的英国妈妈正托人寻找她时,那份喜悦和激动无法言表。当她来到毕医生下榻的宾馆,看到毕医生手中那张已经发黄的照片,听着毕医生讲述英国妈妈思念自己的情形,泪水顿时像断了线的珠子……钟德爱当即托人用英语写了一封信,告知英国妈妈自己的近况和对她的浓浓思念之情,期待着母女会面的一天。
漂洋过海四十五年见一面
莎丽欣喜若狂地看了女儿写给她的信,得知她已拥有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还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后,她喜极而泣,并马上回信:“我很想得到你的一张全家福照片,特别是想看一看我那外孙女的模样。”
当时,女儿唐铮正在读初中,还不会用英语写信。钟德爱便鼓励着她:“你看你外婆多想你,你要下苦功夫把英语学好呀,以后多写信给外婆!外婆一个人在英国,年纪大了,今后还得要你去照顾她呢!”聪明的唐铮点了点头。一年后,她便能直接用英语给外婆写信了。从此,两地开始了频繁的通信联系。
钟德爱在信中得知,英国妈妈虽然退休了,但还在自愿参加各种社会公益义务活动,钟德爱很感动,也十分震惊,想不到英国妈妈退休了还在默默地奉献爱心。同时英国妈妈还告诉她:“我很想现在就看到外孙女活泼的样子,因为看到她就等于看到了你。”钟德爱考虑到英国妈妈年纪大了,又一个人远涉重洋很不容易,便决定自己去英国看望妈妈,并作好了前期准备,但只因女儿还在上学,日期被一拖再拖。1990年,已有70高龄的莎丽,曾不顾亲朋好友劝阻,执意要来中国看女儿,当时机票都订好了,然而,恰在此时,她的心脏病犯了,只好放弃。
1996年,普爱医院建院90周年,莎丽和曾在普爱医院工作过的同伴们都接到了中国方面的邀请函。10月28日,思女心切的莎丽终于和同伴们一起登上了飞往中国的飞机。飞机起飞不久,莎丽突感胸闷,脸色微微发白,机舱里的医师立即给她服了一点药,她心跳才稍微平缓。到达北京后,她的同伴陪她到医院检查,没有发现什么大问题,同伴这才放心。11月1日,从北京飞往长沙的客机在黄花机场安全降落。莎丽想到幸福的时刻就要来临,那份激动和喜悦,使她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但同伴极力地在提醒她:“你有心脏病,千万别过于激动!”
钟德爱带着正在长沙铁道学院读书的女儿唐铮,已经在机场站了好久、好久,她们也同样无法控制自己激动的心情。这时,钟德爱见一位英国老人在那些同伴们的搀扶下慢慢走下飞机舷梯,捧在手中的鲜花竟不由自主地微微颤动起来。
走下舷梯,莎丽极力地控制自己的情绪,面对手捧鲜花的女儿,她深情地叫了声:“爱妹子,我想了你45年啊!”钟德爱听到这亲切的呼喊,泪水顿时打湿了脸颊,她双手紧紧地抱住英国妈妈,也同样深情地叫了一句:“妈妈!我也想了您45年啊!”
在邵阳市有关部门举行的欢迎宴会上,当原邵阳市委书记周本顺在听说莎丽和钟德爱之间的这一亲情故事后,特意走过去,紧紧地握住这位英国妈妈的手,动情地说:“你真是一位世界级的伟大母亲啊!”
莎丽一生热心社会公益活动,积蓄不是很多,她带给女儿钟德爱的只是一些小小的纪念品。钟德爱很高兴,因为她收下的是英国妈妈浓浓的爱心,是母亲45年的刻骨思念和冒着生命危险来看她的那份深情、那份厚爱。
真情如歌两国传唱到永远
莎丽,这个一生以奉献爱心、自愿参加各种公益活动为己任的英国老人,在邵阳期间特意参观了邵阳一些敬老院、福利院,当她看到孤寡、残疾的中国老人生活非常自在、快乐,她内心十分喜悦。回到英国后,她一再写信叮嘱正在长沙铁道学院就读的外孙女唐铮学好英语,以早日来英国传播中国文化。她希望外孙女来到自己身边,陪伴自己度过愉快的晚年。
1998年7月,唐铮在长沙铁道学院毕业了。莎丽得知这一消息后高兴极了,立即为她办好了去英国班戈大学的留学手续。唐铮到英国后,莎丽对外孙女儿百般疼爱和呵护。
1999年3月,英国的《先锋报》和当地的电视台,报道了这祖孙三代人之间的充满人性真善美的亲情故事,使祖孙二人成了当地的“名人”,无论走到哪里,人们都能认出她们,并把她们之间的故事作为弘扬人间真善美的范例。
莎丽自从有了唐铮陪伴,整天快快乐乐的,心脏病也很少发作了。她经常打电话给钟德爱,说自从有了唐铮在身边,她生活得很快乐、很幸福,同时又担心自己似乎夺去女儿之爱,她在电话中充满歉意地问:“爱妹子,我要唐铮来英国是不是有点自私?”钟德爱连忙说:“怎么会呢,您是世界上伟大的母亲,只要您幸福,我们就很快乐。”
1999年11月,当新世纪的钟声就要敲响的时候,钟德爱要去英国看望英国妈妈和女儿唐铮。她明白,她和英国妈妈之间的亲情已无法割舍,况且,女儿在英国也找到了自己的白马王子。莎丽在信中也邀请女儿到英国看看:“来看看我的外孙女,看看你未来的女婿。”
11月29日,钟德爱踏上了异国的土地。唐铮和她的男朋友从科威贝驾车4个小时,已提前来到了伦敦。在机场,唐铮见到了一年多未曾相见的妈妈,心里非常高兴。钟德爱见女儿比在家里时,脸白了不少,人胖了不少,心里也美滋滋的。唐铮向妈妈介绍了自己的男朋友里昂(Leon)。钟德爱不禁打量起身边这个英国小伙,见他身高1.85米以上,高鼻梁、大眼睛,看上去挺帅的。也许是初次见面的缘故,在中国妈妈面前,这位英俊小伙在表现得很热情的同时,又显得有些腼腆。
不久,唐铮和里昂选择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重大节日,作为他们结婚的日子。已回到祖国的钟德爱,在英国妈妈和里昂父母的热情邀请下,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与丈夫唐际友再赴英伦岛,参加了女儿隆重的婚礼。在热闹的婚礼酒宴上,大家纷纷争着给英国妈妈敬酒。酒席上洋溢着一股浓浓的亲情。英国妈妈激动得热泪盈眶,这位浪迹天涯大半辈子,一生以奉献爱心为己任,终身未嫁的英国老人,今天总算有了一个圆圆满满的大家庭。
如今,已退休在家的钟德爱,几乎每年都要飞赴一次英伦岛,看望英国妈妈和女儿、女婿。元月3日,在曼彻斯特机场,英国妈妈和里昂一家都前来送行。此时,与英国妈妈朝夕相处了几个月的钟德爱,又要难舍难分了。望着英国妈妈期待的目光,钟德爱热泪长流,同时她在心里默默地祝愿妈妈健康长寿、永远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