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飞天梦”的起点
2020年4月24日,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50周年纪念日。
半个世纪前的那天晚上,酒泉卫星发射场凉风习习,繁星满天。21时35分,伴随着倒计时的口令声,操作员按下点火开关,发射塔架上的发动机猛然喷出橘红色的火焰,东方红一号卫星在长征一号火箭的托举下,冉冉升起,划破夜空。当晚,无数中国人在收音机前听到了《东方红》的乐曲声,浩瀚宇宙中第一次响起中国声音。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五个通过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
亲历者说东方红一号
“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1958年5月,毛泽东主席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掷地有声地说道。当年10月,一个以人造卫星和火箭为专门研究对象的机构在中国科学院秘密成立,代号为“581”小组。
1965年9月,中国科学院开始组建卫星设计院,总体目标概括为“上得去、抓得住、听得着、看得见”。但是,以当时的技术条件,谈何容易。中国当时面临严密的技术封锁,不要说完整的资料,就是卫星样品,科研人员也没看到过。
凭着“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信念,科研人员因陋就简,土法上马,攻克一系列关键技术和工艺难关,使得东方红一号卫星在跟踪手段、信号传输形式和星上温控系统等技术方面,均超过了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的首颗卫星的水平。东方红一号搭载的各种科学仪器的工作时间远远超过了设计额定要求,取得了大量的工程遥测参数,为后来的卫星设计和研制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为了确保卫星“上得去,抓得住”,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轨道的计算者宋庆元在接到卫星发射轨道的计算任务后,基本每天工作到深夜兩三点,有时一天只吃一顿饭。她说:“航天工作特别严谨,不能出半点差错,哪怕是小数点后的数字也需要计算精确。当时,计算站里使用的计算机容量小、速度慢、稳定性差,机器算过之后,我还会进行人工校对。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我完成了任务。”
戚发轫是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负责人之一。他说:“就拿实现‘听得着’来说,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要在太空奏响《东方红》乐曲有很大难度。考虑到地面的元器件没有经过在天上的考验,研制人员以6个高稳定度的音源振荡器代替‘音键’,用程控线路产生的节拍来控制发音,经过上百次试验,终于确保东方红一号奏出了乐曲。”
如何使卫星“看得见”也是一大技术难题,尽管七十二面体的外形设计能使卫星在旋转时闪闪发光,但由于卫星的直径只有1米,升空后其本体亮度只相当于六等星(衡量天体光度的等级)左右,肉眼根本无法识别。不过,由于第三级火箭跟卫星一起入轨,一前一后,距离不远,找到火箭,也就相当于找到了东方红一号。
潘厚任是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设计组副组长,他说:“我们在末级火箭上加装了一个由特殊材料制成的‘围裙’,卫星升空之后,末级火箭脱离,‘围裙’撑开,大面积地反射太阳光。所以大家当时用肉眼看到的是戴着‘围裙’的末级火箭,而非卫星本身。”
卫星发射成功的当晚,在陕西的一个山沟里,与许许多多的中国人一道,潘厚任收听到了来自卫星的乐曲声,他陷入一个伟大民族的同频共振中,这是一个国家腾飞的标志。
航天事业飞速发展
1970年4月24日晚的那次升空,是一个伟大征程的完美序章。此后,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迅猛,50年来,不断迈出有力步伐,一步一个脚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成就。
1975年11月26日,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在轨运行3天后成功返回。中国成为继美、苏之后,第三个掌握返回式卫星技术的国家。
1981年9月20日,我国采取一箭三星的方式,将实践二号、实践二号甲、实践二号乙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一箭多星发射技术的国家。
1988年9月7日,我国第一颗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一号A星,在山西太原发射成功。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收到中国最早的气象卫星信息。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震天撼地的轰鸣中腾空而起,宇航员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
2007年10月24日,我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
2011年9月29日,我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它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
50年来风雨兼程,中国航天人屡创佳绩。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工程接续实施,捷报频传: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任务圆满完成;嫦娥三号、嫦娥四号落月探测和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嫦娥四号首次实现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陆续投入使用,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长征五号火箭发射成功意味着中国具备探索更远深空能力,首次固体运载火箭海上发射试验成功标志着中国掌握两栖发射能力。
从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起,长征系列火箭已完成300多次发射任务,第一个100次发射用时37年,第二个100次用时7年,第三个100次仅用时4年多。截至2019年10月,中国正在运行的卫星多达301颗。从一开始的奋起直追,到后来的迎头赶上,我国航天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个探索无限宇宙的征途也将永无止境。
众说航天精神
为了让同学们对航天精神有更进一步的了解,班主任李老师组织班上学生观看东方红一号的相关纪录片,并让大家阅读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的相关材料。同学们就中国航天精神讨论起来。
小夏说:“常言道,万事开头难。研制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时候,国家还不富裕,国际上还面临着技术封锁,可以说是基础薄弱、条件简陋、无参照样本、无完整资料。创业之艰辛,难以想象。”
阿泽说:“是的,想到当时科学家们为了确保发射成功,通过大量的人工计算进行验证,就觉得不可思议。这需要怎样一丝不苟、认真钻研的精神啊!”
可谦说:“不光是技术上的难题。我看当年的资料图片,科研人员通过肩担人抬,蹚过河水,搬运固体发动机进山试验,这不光是脑力活,还是体力活。”
米乐说:“依我看,爱国主义才是航天精神的灵魂。为了实现卫星上天,钱学森、任新民、孙家栋等老一辈航天人不计名利,默默奉献,把青春和智慧献给了我国航天事业,诠释了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追求。”
最后,李老师作小结:“同学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值得点赞!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中国航天人在几十年的奋斗中,培育形成了‘航天三大精神’,分别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航天传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还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航天三大精神’反映着不同时期航天事业的特征,体现着一脉相承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航天事业之魂。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也能自觉传承并发扬这三大精神,努力学习,为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作出自己的贡献。”
结束语: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虽然东方红一号卫星早已停止工作,却一直在太空中飞行。当你们回顾中国卫星发展史的时候,永远不要忘了宇宙中最明亮的那颗东方红一号。
2020年4月24日,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50周年纪念日。
半个世纪前的那天晚上,酒泉卫星发射场凉风习习,繁星满天。21时35分,伴随着倒计时的口令声,操作员按下点火开关,发射塔架上的发动机猛然喷出橘红色的火焰,东方红一号卫星在长征一号火箭的托举下,冉冉升起,划破夜空。当晚,无数中国人在收音机前听到了《东方红》的乐曲声,浩瀚宇宙中第一次响起中国声音。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五个通过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
亲历者说东方红一号
“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1958年5月,毛泽东主席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掷地有声地说道。当年10月,一个以人造卫星和火箭为专门研究对象的机构在中国科学院秘密成立,代号为“581”小组。
1965年9月,中国科学院开始组建卫星设计院,总体目标概括为“上得去、抓得住、听得着、看得见”。但是,以当时的技术条件,谈何容易。中国当时面临严密的技术封锁,不要说完整的资料,就是卫星样品,科研人员也没看到过。
凭着“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信念,科研人员因陋就简,土法上马,攻克一系列关键技术和工艺难关,使得东方红一号卫星在跟踪手段、信号传输形式和星上温控系统等技术方面,均超过了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的首颗卫星的水平。东方红一号搭载的各种科学仪器的工作时间远远超过了设计额定要求,取得了大量的工程遥测参数,为后来的卫星设计和研制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为了确保卫星“上得去,抓得住”,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轨道的计算者宋庆元在接到卫星发射轨道的计算任务后,基本每天工作到深夜兩三点,有时一天只吃一顿饭。她说:“航天工作特别严谨,不能出半点差错,哪怕是小数点后的数字也需要计算精确。当时,计算站里使用的计算机容量小、速度慢、稳定性差,机器算过之后,我还会进行人工校对。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我完成了任务。”
戚发轫是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负责人之一。他说:“就拿实现‘听得着’来说,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要在太空奏响《东方红》乐曲有很大难度。考虑到地面的元器件没有经过在天上的考验,研制人员以6个高稳定度的音源振荡器代替‘音键’,用程控线路产生的节拍来控制发音,经过上百次试验,终于确保东方红一号奏出了乐曲。”
如何使卫星“看得见”也是一大技术难题,尽管七十二面体的外形设计能使卫星在旋转时闪闪发光,但由于卫星的直径只有1米,升空后其本体亮度只相当于六等星(衡量天体光度的等级)左右,肉眼根本无法识别。不过,由于第三级火箭跟卫星一起入轨,一前一后,距离不远,找到火箭,也就相当于找到了东方红一号。
潘厚任是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设计组副组长,他说:“我们在末级火箭上加装了一个由特殊材料制成的‘围裙’,卫星升空之后,末级火箭脱离,‘围裙’撑开,大面积地反射太阳光。所以大家当时用肉眼看到的是戴着‘围裙’的末级火箭,而非卫星本身。”
卫星发射成功的当晚,在陕西的一个山沟里,与许许多多的中国人一道,潘厚任收听到了来自卫星的乐曲声,他陷入一个伟大民族的同频共振中,这是一个国家腾飞的标志。
航天事业飞速发展
1970年4月24日晚的那次升空,是一个伟大征程的完美序章。此后,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迅猛,50年来,不断迈出有力步伐,一步一个脚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成就。
1975年11月26日,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在轨运行3天后成功返回。中国成为继美、苏之后,第三个掌握返回式卫星技术的国家。
1981年9月20日,我国采取一箭三星的方式,将实践二号、实践二号甲、实践二号乙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一箭多星发射技术的国家。
1988年9月7日,我国第一颗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一号A星,在山西太原发射成功。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收到中国最早的气象卫星信息。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震天撼地的轰鸣中腾空而起,宇航员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
2007年10月24日,我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
2011年9月29日,我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它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
50年来风雨兼程,中国航天人屡创佳绩。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工程接续实施,捷报频传: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任务圆满完成;嫦娥三号、嫦娥四号落月探测和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嫦娥四号首次实现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陆续投入使用,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长征五号火箭发射成功意味着中国具备探索更远深空能力,首次固体运载火箭海上发射试验成功标志着中国掌握两栖发射能力。
从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起,长征系列火箭已完成300多次发射任务,第一个100次发射用时37年,第二个100次用时7年,第三个100次仅用时4年多。截至2019年10月,中国正在运行的卫星多达301颗。从一开始的奋起直追,到后来的迎头赶上,我国航天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个探索无限宇宙的征途也将永无止境。
众说航天精神
为了让同学们对航天精神有更进一步的了解,班主任李老师组织班上学生观看东方红一号的相关纪录片,并让大家阅读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的相关材料。同学们就中国航天精神讨论起来。
小夏说:“常言道,万事开头难。研制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时候,国家还不富裕,国际上还面临着技术封锁,可以说是基础薄弱、条件简陋、无参照样本、无完整资料。创业之艰辛,难以想象。”
阿泽说:“是的,想到当时科学家们为了确保发射成功,通过大量的人工计算进行验证,就觉得不可思议。这需要怎样一丝不苟、认真钻研的精神啊!”
可谦说:“不光是技术上的难题。我看当年的资料图片,科研人员通过肩担人抬,蹚过河水,搬运固体发动机进山试验,这不光是脑力活,还是体力活。”
米乐说:“依我看,爱国主义才是航天精神的灵魂。为了实现卫星上天,钱学森、任新民、孙家栋等老一辈航天人不计名利,默默奉献,把青春和智慧献给了我国航天事业,诠释了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追求。”
最后,李老师作小结:“同学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值得点赞!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中国航天人在几十年的奋斗中,培育形成了‘航天三大精神’,分别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航天传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还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航天三大精神’反映着不同时期航天事业的特征,体现着一脉相承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航天事业之魂。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也能自觉传承并发扬这三大精神,努力学习,为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作出自己的贡献。”
结束语: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虽然东方红一号卫星早已停止工作,却一直在太空中飞行。当你们回顾中国卫星发展史的时候,永远不要忘了宇宙中最明亮的那颗东方红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