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3-044-02
案例背景:
教者尝试在初中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去造一些精致的句子,从而达到搭建学生写作台阶的目的。教者通过韵造句、三言韵造句、短章小诗韵造句、学董桥并列韵造句系统地进行韵造句写作训练,教学生由浅入深、由短句到段再成文,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从而撕开初小小的韵造句练习就成为微型的写作训练,目的一样,但形式完全不同。传统作文训练的难题是作文学生凑字数,而韵造句要求学生减字;传统作文训练严防学生抄袭,而韵造句鼓励学生去模仿、去改变;传统的作文关注成段成篇,而韵造句关注学生瞬间灵感的迸发。从而改变学生缺乏协作兴趣和写作激情的现状,教学生方法,为学生写作开方便之门,让学生爱上写作,从而学会写作。撕开作文教学的一道口子,给作文教学以生命力。
这节课回归书本,要求学生运用教材中的人物故事作为素材去造句。教材是一座宝库,过去常常被忽略。本次造句的载体运用教材中的人物故事,旨在让学生回归课本,运用自己所熟知的名篇佳作,同时借助手段发表自己的感悟,一举多得。
案例描述:
本节课是教材人物造句的作业讲评,旨在教会学生从简单概括到别样概括再到深刻思考,学会运用情节和画面去表达观点,培养学生语言的精致和思想的深刻。
师:老师先解释一下上一次作业:这次我们要求运用教材人物造句,当然人形象我要求是个宽泛的概念,毕竟他仅是一个载体。跟人物相关的事、景、情都可以。句子的形式不限,可以又能用我们以前训练过的格式,也可以进行创造,鼓励用韵。
总结:1.我们学会了运用教材,并且选择了恰当的方式概括人物。2. 同学造句有情节、有画面、有情感,而且融入了自己独特的看法。当然,还有几个同学进步较小,希望这节课后能找到方向。
师:重申一下我们造句系列训练的目的,造句的追求:1.敏锐的目光审视教材,期待有新的发现。2.培养语言的敏感,让语言更精致;培养思想的敏感,让思想更深刻。
当然,造句只是一个载体 ,以上才是我们的目的。
师:先评讲的是第一类,这一类老师取个标题:别样的概括,因为这些同学用一种新的方式对人物和他们的故事进行了概括和提炼
师:请潘锦程同学朗诵自己的作品,
生:京城一奇人,叫泥人张,手艺精湛,把式真。
天津一地主,称张五爷,飞扬跋扈,架势牛。
师:虽然不是工对,但也很精彩,那他做个引子,引出今天同学们的优秀作品。
师:请倪科同学朗诵自己的作品,
生:戏,鲁镇,船头前,水面上,盼到了满载的归航。
笔,朱砂,水门汀,柳树下,画出了竹影的清香。
鼓,后生,高粱地,茂腾腾,响出了高原的铿锵。
字只几行,可回忆更长,留给我们,星空的畅想。
师:三幅画面,跃然纸上。我最喜欢“满载的归航,竹影的清香”两句,请问作者,如何满载,为何竹影有清香?
生:“满载的归航”是运用《社戏》里迅哥儿他们虽然没看到精彩的戏曲,但他们归航中偷豆子,收获了友情。
师:还欣赏到了美丽的夜景。那竹影为何有清香呢?
生:竹影是没有香味的,但画很神似,让我们好像看到竹林,都能闻到竹子的清香了。
师:我尤其欣赏最后一句,他在说言有尽却意无穷啊啊,很有更多更美好的回忆,让我们畅想。
请同学们集体朗诵这首作品,感受一下竹影的清香。
学生朗诵
师:请庞乐琴同学朗诵自己的作品
生:《父亲》
胖身材,爬月台,只盼儿归来。
黑夜来,将灯开,一针一线补教材。
父亲爱深如海。
师:巧妙运用了《背影》和《我的第一本书中》的两个父亲形象,太精彩了!
师:下面这个同学啊,视野广阔,有请杨晨。
生: 《读四大名著》
贾宝玉,林黛玉,封建社会真可怕?。
花和尚,黑旋风,一身武艺本领大。
诸葛亮,周公瑾,明刀暗箭算计他。
唐三藏,观世音,慈悲心肠为大家。
中国诗,中国史,代代相传满天下。
师:杨晨同学的视野很宽,尤其最后的总结句,与前面倪科同学的异曲同工。
生:百草园,矮墙边,画影连篇。悬崖上,峭壁前,羚飞描线。芦苇荡,白洋淀,鬼子上天。高粱地,黄土原,壮丽奇观。火车站,人海间,背影蹒跚。
师:语言精练典雅。读起来朗朗上口,用了韵。
师:有请周安康同学
生:《父亲》
父亲的坚强如石,敲出星星之火;
父亲的热情如火,点燃熄灭的灯;
父亲的希望如灯,帮我一步一步走向人生的台阶;
父亲的教诲如台阶,引我走向黎明。
师:周安康发现了这次作业的意义,模仿了《理想》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所学即所用。我们要善于模仿,创造是在模仿的基础之上。
师小结:这一部分同学以教材为载体,运用了画面和情节,概括得工整,语言精练。
师:接下来这部分同学啊,在读教材过程中抒发自己特有的感悟,所以老师将这部分作品命名为“独特感悟”。还是有请潘锦程同学,他写了两篇作品,都精彩。
生:酒是引子,唯有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引出的是豪气干云。
愁是血液,只能望高堂明镜,昔日青丝已成雪。流淌的是怀才不遇。
狂是脊梁,却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坚挺的是诗人风骨。
师:写得大气,写得精彩,请允许我大声朗诵一遍。 师朗诵。
师:很大气,写出了豪情 ,不禁让我会想起我们一起背诵余光中《寻李白》时的时光,谁能背一下。
生:—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 ,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留给杜二去细细的苦吟, 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 认你做谪仙,便更加佯狂 ,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把自己藏起来 连太太也寻不到你 ,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 ,会突然水遁,或许就在明天, 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 ,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 ,肝硬化怎杀得死你?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
师:余光中写的太好,李凡同学备用的也好。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
师:以前我在表扬男生的作品写得豪气时,女生很不服,说豪气不是男生的专利,经过不让须眉。
欣赏女生的作品。
生:
《苏东坡》
一位长衫飘飘的士人,一位造福一方的官员。
他是月夜游寺的痴者,他是风流多情的雅士。
“大江东去,浪淘尽。”数不尽的豪放俊逸;
“小轩窗,正梳妆。”诉不完的哀婉缠绵;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讲不尽的高洁傲岸。
他既是一个豪放的智者,也是一个柔情的仁者。
师:写得丰满,女生的视角多了几分细腻。
师:有部分同学不再仅仅旧教材谈教材,教材成为他们表达思想的素材,借助教材的人物形象,他们很好的阐释了自己。这一部分,老师称之为“巧妙的运用”,达到了思想的深刻。
还是有请沈玥
生:《告别是一种胆魄》
诸葛孔明身居隆中,以躬耕为乐,吟唱为趣,但他告别隆中安逸投身三国乱世,不失为一种胆魄。
陶渊明本为朝廷官吏,有功名利禄,荣华富贵,但他告别权贵,抛弃世俗,投身秀丽山水,绝对是一种胆魄。
鱼儿告别池塘,你认为他会没命?不,她在追求属于自己的江河;
鸟儿告别竹笼,你认为他会饿死?不,他在追求属于自己的山林;
石子告别高山,你认为他会孤独?不,他在追求属于自己的天地。
告别是一种舍得,更是一种胆魄。
师:我们造句的终极目标是追求思想的深刻,沈玥用精致的语言明白了什么告别。写得精彩,掌声送给她。
师:思想深刻的还有张倩同学,有请。
生:桥,沟通了两地,永不停止。
建造赵州桥的李春,是建造了沟通的匠师。
赵匡胤借助了陈桥,望见了桥那边的落日。
徐志摩告别了康桥,创造了文学历程上的新史。
师:张倩的思想开始敏感起来,由赵州桥写到了陈桥兵变,到再别康桥,呼应他沟通的主题,我是见证了这一过程,反复修改得来的,推敲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最后一句非常精彩。
师:有的同学写得诙谐,体裁独特,欢迎耿卓雅同学。
生:审判长:现在开庭,由公诉人宣读起诉书!
公诉人:“高邮咸蛋”,籍贯高邮,其地汪曾祺先生,尤爱高邮咸蛋,嗜蛋成性,不仅爱吃,也爱玩,兴挂“鸭蛋络子”。若吃鸭蛋小心点,保留完整蛋壳,可在晚上捉萤火虫装进去,好看极了。他还介绍,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致使更多人爱上高邮咸蛋,严重偏食,请合议定罪。
师:有趣,精致,精彩。
案例反思:
目前初中的作文教学对于每个语文老师来说都是个难题,原因是投入很多而收效甚微。原因是没有点燃学生,点燃学生内心深处创造的热情。造句就是要把作文训练简单化,让学生写少写精,让学生去关注诗词歌赋,关注传统经典,关注教材实例。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关注每个学生(因为写的篇幅短可以做到),肯定每个学生的创造,允许模仿,让学生放开束缚,抒发对于生活的独特感悟。
有意思与有意义。
造句无疑是有意思的,韵造句朗朗上口,三字句有势,四字句有味。我常跟学生说,三言活血,四言养颜。课上每个学生的作品都要读,既是鼓励也是压力,好作品层出不穷。一个学生写道,“洗衣机,选美的,省电又省力。买空调,选格力,全场都是一折起,苏宁欢迎你”,有意思,作为苏宁的广告语也不为过。所以我给他的一句话点评是,苏宁需要你。现在想来,不禁莞尔。
但是,造句仅仅是有意思吗?
我觉得语言训练首先在于继承我们语言的精华,在接受,在理解,在看好,然后是学习、模仿,传承是在模仿中进行的,创新是在发展中获得的。造句是无时无处不在的,我们为什么不也随时随地追求造句呢?作文肯定要造句,平时的段落大意、人物分析、主题思想也应该追求造句;写计划小结、表决心态度、做数学物理、日常表达、登台表演哪里不要造句呢?如果我们真的注意到了,哪里不是训练呢?造句不只是为了考试。
造句的过程其实是反复修改的过程。
古人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古人还说,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无不在说推敲、修改的重要性。目前学生正是缺少这样的耐性,更缺少这样的兴趣。而造句的训练引导学生主动去修改,去推敲。每次作业上来,很多同学几易其稿,而且优秀的作品大都是一遍遍修改得来,他们逐渐明白修改斟酌的重要性,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
越是写作水平差的同学写作好作品,越要大声表扬。
课上,我放在前面讲评的作品都不是最优秀同学的,他们在创作时,我手把手教,手把手改,当他们稍有成绩时,重点表扬,大声表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树立他的信心,比教给他知识更重要。
这节课上完,坚定了我继续往下走的决心。这节课只是拉开了研究的序幕,接下来造句练习进行系统的训练,主要以从以下几个面入手,首先进行学生韵造句入门研究。通过“U”韵入手,研究诗文的声律,初步带领学生体会欣赏诗文的平仄对仗之美,目的引发学生对于这方面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兴趣。
其次,引导学生对造句“三音节”和“四音节”的结构和意义的理解。三言有势,如《三字经》,读来朗朗上口。四言有味,如《与朱元思书》,含义隽永,回味无穷。学生进行模仿创作,提升语文魅力。
再次,开展韵造句运用于初中作文写作中的研究。以短章和小诗,由句到段落扩展。这是造句的递进性深入,段落由造的句子组成,表达更丰富的思想。
最后,以韵造句培养学生写作思维的研究。
语言训练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地工程,不能指着一朝一夕完成。需要教者不断研究,不断创新,打破常规,使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手段。让学生不再想到作文就苦大仇深,让中学生写作变得有意思,也有意义。
案例背景:
教者尝试在初中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去造一些精致的句子,从而达到搭建学生写作台阶的目的。教者通过韵造句、三言韵造句、短章小诗韵造句、学董桥并列韵造句系统地进行韵造句写作训练,教学生由浅入深、由短句到段再成文,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从而撕开初小小的韵造句练习就成为微型的写作训练,目的一样,但形式完全不同。传统作文训练的难题是作文学生凑字数,而韵造句要求学生减字;传统作文训练严防学生抄袭,而韵造句鼓励学生去模仿、去改变;传统的作文关注成段成篇,而韵造句关注学生瞬间灵感的迸发。从而改变学生缺乏协作兴趣和写作激情的现状,教学生方法,为学生写作开方便之门,让学生爱上写作,从而学会写作。撕开作文教学的一道口子,给作文教学以生命力。
这节课回归书本,要求学生运用教材中的人物故事作为素材去造句。教材是一座宝库,过去常常被忽略。本次造句的载体运用教材中的人物故事,旨在让学生回归课本,运用自己所熟知的名篇佳作,同时借助手段发表自己的感悟,一举多得。
案例描述:
本节课是教材人物造句的作业讲评,旨在教会学生从简单概括到别样概括再到深刻思考,学会运用情节和画面去表达观点,培养学生语言的精致和思想的深刻。
师:老师先解释一下上一次作业:这次我们要求运用教材人物造句,当然人形象我要求是个宽泛的概念,毕竟他仅是一个载体。跟人物相关的事、景、情都可以。句子的形式不限,可以又能用我们以前训练过的格式,也可以进行创造,鼓励用韵。
总结:1.我们学会了运用教材,并且选择了恰当的方式概括人物。2. 同学造句有情节、有画面、有情感,而且融入了自己独特的看法。当然,还有几个同学进步较小,希望这节课后能找到方向。
师:重申一下我们造句系列训练的目的,造句的追求:1.敏锐的目光审视教材,期待有新的发现。2.培养语言的敏感,让语言更精致;培养思想的敏感,让思想更深刻。
当然,造句只是一个载体 ,以上才是我们的目的。
师:先评讲的是第一类,这一类老师取个标题:别样的概括,因为这些同学用一种新的方式对人物和他们的故事进行了概括和提炼
师:请潘锦程同学朗诵自己的作品,
生:京城一奇人,叫泥人张,手艺精湛,把式真。
天津一地主,称张五爷,飞扬跋扈,架势牛。
师:虽然不是工对,但也很精彩,那他做个引子,引出今天同学们的优秀作品。
师:请倪科同学朗诵自己的作品,
生:戏,鲁镇,船头前,水面上,盼到了满载的归航。
笔,朱砂,水门汀,柳树下,画出了竹影的清香。
鼓,后生,高粱地,茂腾腾,响出了高原的铿锵。
字只几行,可回忆更长,留给我们,星空的畅想。
师:三幅画面,跃然纸上。我最喜欢“满载的归航,竹影的清香”两句,请问作者,如何满载,为何竹影有清香?
生:“满载的归航”是运用《社戏》里迅哥儿他们虽然没看到精彩的戏曲,但他们归航中偷豆子,收获了友情。
师:还欣赏到了美丽的夜景。那竹影为何有清香呢?
生:竹影是没有香味的,但画很神似,让我们好像看到竹林,都能闻到竹子的清香了。
师:我尤其欣赏最后一句,他在说言有尽却意无穷啊啊,很有更多更美好的回忆,让我们畅想。
请同学们集体朗诵这首作品,感受一下竹影的清香。
学生朗诵
师:请庞乐琴同学朗诵自己的作品
生:《父亲》
胖身材,爬月台,只盼儿归来。
黑夜来,将灯开,一针一线补教材。
父亲爱深如海。
师:巧妙运用了《背影》和《我的第一本书中》的两个父亲形象,太精彩了!
师:下面这个同学啊,视野广阔,有请杨晨。
生: 《读四大名著》
贾宝玉,林黛玉,封建社会真可怕?。
花和尚,黑旋风,一身武艺本领大。
诸葛亮,周公瑾,明刀暗箭算计他。
唐三藏,观世音,慈悲心肠为大家。
中国诗,中国史,代代相传满天下。
师:杨晨同学的视野很宽,尤其最后的总结句,与前面倪科同学的异曲同工。
生:百草园,矮墙边,画影连篇。悬崖上,峭壁前,羚飞描线。芦苇荡,白洋淀,鬼子上天。高粱地,黄土原,壮丽奇观。火车站,人海间,背影蹒跚。
师:语言精练典雅。读起来朗朗上口,用了韵。
师:有请周安康同学
生:《父亲》
父亲的坚强如石,敲出星星之火;
父亲的热情如火,点燃熄灭的灯;
父亲的希望如灯,帮我一步一步走向人生的台阶;
父亲的教诲如台阶,引我走向黎明。
师:周安康发现了这次作业的意义,模仿了《理想》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所学即所用。我们要善于模仿,创造是在模仿的基础之上。
师小结:这一部分同学以教材为载体,运用了画面和情节,概括得工整,语言精练。
师:接下来这部分同学啊,在读教材过程中抒发自己特有的感悟,所以老师将这部分作品命名为“独特感悟”。还是有请潘锦程同学,他写了两篇作品,都精彩。
生:酒是引子,唯有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引出的是豪气干云。
愁是血液,只能望高堂明镜,昔日青丝已成雪。流淌的是怀才不遇。
狂是脊梁,却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坚挺的是诗人风骨。
师:写得大气,写得精彩,请允许我大声朗诵一遍。 师朗诵。
师:很大气,写出了豪情 ,不禁让我会想起我们一起背诵余光中《寻李白》时的时光,谁能背一下。
生:—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 ,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留给杜二去细细的苦吟, 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 认你做谪仙,便更加佯狂 ,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把自己藏起来 连太太也寻不到你 ,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 ,会突然水遁,或许就在明天, 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 ,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 ,肝硬化怎杀得死你?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
师:余光中写的太好,李凡同学备用的也好。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
师:以前我在表扬男生的作品写得豪气时,女生很不服,说豪气不是男生的专利,经过不让须眉。
欣赏女生的作品。
生:
《苏东坡》
一位长衫飘飘的士人,一位造福一方的官员。
他是月夜游寺的痴者,他是风流多情的雅士。
“大江东去,浪淘尽。”数不尽的豪放俊逸;
“小轩窗,正梳妆。”诉不完的哀婉缠绵;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讲不尽的高洁傲岸。
他既是一个豪放的智者,也是一个柔情的仁者。
师:写得丰满,女生的视角多了几分细腻。
师:有部分同学不再仅仅旧教材谈教材,教材成为他们表达思想的素材,借助教材的人物形象,他们很好的阐释了自己。这一部分,老师称之为“巧妙的运用”,达到了思想的深刻。
还是有请沈玥
生:《告别是一种胆魄》
诸葛孔明身居隆中,以躬耕为乐,吟唱为趣,但他告别隆中安逸投身三国乱世,不失为一种胆魄。
陶渊明本为朝廷官吏,有功名利禄,荣华富贵,但他告别权贵,抛弃世俗,投身秀丽山水,绝对是一种胆魄。
鱼儿告别池塘,你认为他会没命?不,她在追求属于自己的江河;
鸟儿告别竹笼,你认为他会饿死?不,他在追求属于自己的山林;
石子告别高山,你认为他会孤独?不,他在追求属于自己的天地。
告别是一种舍得,更是一种胆魄。
师:我们造句的终极目标是追求思想的深刻,沈玥用精致的语言明白了什么告别。写得精彩,掌声送给她。
师:思想深刻的还有张倩同学,有请。
生:桥,沟通了两地,永不停止。
建造赵州桥的李春,是建造了沟通的匠师。
赵匡胤借助了陈桥,望见了桥那边的落日。
徐志摩告别了康桥,创造了文学历程上的新史。
师:张倩的思想开始敏感起来,由赵州桥写到了陈桥兵变,到再别康桥,呼应他沟通的主题,我是见证了这一过程,反复修改得来的,推敲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最后一句非常精彩。
师:有的同学写得诙谐,体裁独特,欢迎耿卓雅同学。
生:审判长:现在开庭,由公诉人宣读起诉书!
公诉人:“高邮咸蛋”,籍贯高邮,其地汪曾祺先生,尤爱高邮咸蛋,嗜蛋成性,不仅爱吃,也爱玩,兴挂“鸭蛋络子”。若吃鸭蛋小心点,保留完整蛋壳,可在晚上捉萤火虫装进去,好看极了。他还介绍,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致使更多人爱上高邮咸蛋,严重偏食,请合议定罪。
师:有趣,精致,精彩。
案例反思:
目前初中的作文教学对于每个语文老师来说都是个难题,原因是投入很多而收效甚微。原因是没有点燃学生,点燃学生内心深处创造的热情。造句就是要把作文训练简单化,让学生写少写精,让学生去关注诗词歌赋,关注传统经典,关注教材实例。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关注每个学生(因为写的篇幅短可以做到),肯定每个学生的创造,允许模仿,让学生放开束缚,抒发对于生活的独特感悟。
有意思与有意义。
造句无疑是有意思的,韵造句朗朗上口,三字句有势,四字句有味。我常跟学生说,三言活血,四言养颜。课上每个学生的作品都要读,既是鼓励也是压力,好作品层出不穷。一个学生写道,“洗衣机,选美的,省电又省力。买空调,选格力,全场都是一折起,苏宁欢迎你”,有意思,作为苏宁的广告语也不为过。所以我给他的一句话点评是,苏宁需要你。现在想来,不禁莞尔。
但是,造句仅仅是有意思吗?
我觉得语言训练首先在于继承我们语言的精华,在接受,在理解,在看好,然后是学习、模仿,传承是在模仿中进行的,创新是在发展中获得的。造句是无时无处不在的,我们为什么不也随时随地追求造句呢?作文肯定要造句,平时的段落大意、人物分析、主题思想也应该追求造句;写计划小结、表决心态度、做数学物理、日常表达、登台表演哪里不要造句呢?如果我们真的注意到了,哪里不是训练呢?造句不只是为了考试。
造句的过程其实是反复修改的过程。
古人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古人还说,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无不在说推敲、修改的重要性。目前学生正是缺少这样的耐性,更缺少这样的兴趣。而造句的训练引导学生主动去修改,去推敲。每次作业上来,很多同学几易其稿,而且优秀的作品大都是一遍遍修改得来,他们逐渐明白修改斟酌的重要性,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
越是写作水平差的同学写作好作品,越要大声表扬。
课上,我放在前面讲评的作品都不是最优秀同学的,他们在创作时,我手把手教,手把手改,当他们稍有成绩时,重点表扬,大声表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树立他的信心,比教给他知识更重要。
这节课上完,坚定了我继续往下走的决心。这节课只是拉开了研究的序幕,接下来造句练习进行系统的训练,主要以从以下几个面入手,首先进行学生韵造句入门研究。通过“U”韵入手,研究诗文的声律,初步带领学生体会欣赏诗文的平仄对仗之美,目的引发学生对于这方面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兴趣。
其次,引导学生对造句“三音节”和“四音节”的结构和意义的理解。三言有势,如《三字经》,读来朗朗上口。四言有味,如《与朱元思书》,含义隽永,回味无穷。学生进行模仿创作,提升语文魅力。
再次,开展韵造句运用于初中作文写作中的研究。以短章和小诗,由句到段落扩展。这是造句的递进性深入,段落由造的句子组成,表达更丰富的思想。
最后,以韵造句培养学生写作思维的研究。
语言训练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地工程,不能指着一朝一夕完成。需要教者不断研究,不断创新,打破常规,使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手段。让学生不再想到作文就苦大仇深,让中学生写作变得有意思,也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