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工文学的概念是1985年由评论家杨宏海最先提出的。打工文学根植于打工群体的生活,是由打工群体创作的、以自身打工生活为题材、反映打工群体生存境遇和思想变化历程的文学作品。30多年来,打工文学的发展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与中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相偕而生,承载着打工群体的梦想和追求,是打工群体发自内心的心灵呐喊。
一、打工文学的发展与梳理
30多年前,为了改变一穷二白的生活面貌,向往并追求大都市的生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怀揣各种梦想的年轻人背井离乡从各地涌入珠江三角洲,他们不仅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变,显示着开发者的蓬勃力量,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在融入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生活的巨大差异触发他们情感的错位,生活的困顿、心理的失衡、精神的焦虑、关爱的缺失,以及融入城市生活的渴望与不易,使他们开始审视并思索自身的现状,思考未来的生活走向,于是一部分打工者便利用文字来排遣内心的孤寂和失落,思考人生和社会,寄情于笔端,“打工文学”就此萌生。1984年对于打工文学的发展是一个关键节点,林坚的短篇小说《深夜,海边有一个人》在《特区文学》刊登,拉开了打工文学的序幕。之后,许多打工者纷纷尝试着将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变化书写下来,加入到打工文学创作之中,打工文学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成长。早期的打工文学作品,虽然从专业创作的角度来看语言还略显生涩、不够精致,架构还略显局促、不够大气,作品的文学性和故事的叙事性还不够丰满,但作品中的悲悯情怀却体现了一种新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表达出打工者的精神需求和渴望。
打工文学最初的创作主要集中在以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周边的开放城市,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打工文学创作者队伍不断扩大,各类作品不断涌现,写作技巧日渐成熟,外延进一步拓展,由南方扩展到内地,由深圳蔓延到全国,进入了全面加速发展时期。三十多年来,打工文学由青涩、成长到逐渐成熟,生命发展轨迹日渐清晰。它真实地再现了打工群体的人生境遇,反映了他们思想情感的起伏变化,表达了打工者的精神需求和渴望,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变迁和打工者心灵历程的一个见证。
打工文学的研究相伴着打工文学的产生而兴起,由个体关注和研究,到群体关注和研究,三十多年来人们对它的关注和研究始终没有停止过。
二、《打工文学纵横谈》的意义与价值
《打工文学纵横谈》一书由杨宏海主编,2009年10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杨宏海身处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作为深圳著名的文学与文化研究者,早在1985年就提出了“打工文学”的概念,并始倡“打工文学”的研究。杨宏海30多年来一直不遗余力地进行打工文学的推广和研究,使打工文学这种新的文学现象逐渐进入读者的视野,进而引发社会的关注。为促进打工文学的发展,他收集、整理、记录、保存打工文学的相关资料,梳理打工文学的發展脉络,跟踪打工群体的文学创作,有多部研究打工文学的作品问世,对于打工文学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同,并促进打工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该书是一本打工文学评论集,共收录打工文学早期研究与评论等各类文章52篇。李敬泽先生为本书作序,他深度分析了打工文学的价值与缺失,高度肯定了打工文学的贡献,认为其“可能是中国社会的底层与这个社会的知识分子之间罕见的直接对话”,并对这一文学形式的未来充满了期待。书中收录了陈建功、李敬泽等著名评论家的文章,他们敏锐地感受到了这种全新的、后劲十足的、带有时代特质和先锋特色的文学形式,在揭露社会问题并进行社会评判方面将为中国当代文坛带来全新的创作观念的改变,他们充分肯定了打工文学存在的价值以及对当代文坛带来的变化和贡献,高屋建瓴地对打工文学以及打工文学现象给予了精准的评价和期待。在这些评论的引领下,一些大学教师和中青年文学研究者也纷纷加入到对打工文学作品的研究之中,并在21世纪初出现了打工文学创作和研究的高潮。
在该书中,或对打工文学进行综述和分析,或从文化视阈和社会学视角审视打工文学的意义和价值,或对打工文学产生的背景以及未来的发展走向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或对打工文学作者的各类作品进行评论和研究……打工文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发轫于底层打工群体的打工文学受到了主流媒体和文坛的瞩目,打工文学逐渐由幕后走到了台前。胡经之、董小明、石一宁、谢有顺、彭学明、黄玉蓉等人也纷纷撰文,这些研究者为打工文学的发展和繁荣摇旗呐喊,使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左翼底层文学敢于直面现实的创作风格再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引起了读者的关注和强烈的情感共鸣。打工文学植根于现实社会,敢于直面社会转型期间的各种矛盾和现实,不矫情、不做作,真实还原,充分呈现,真情实感,令人震撼,极具批判的力量和先锋特色。透过这些,让人们看到现代化繁荣的城市背后打工阶层的艰辛、困惑、迷茫、挣扎、奋起,看到社会的变迁在他们身上留下的印记和影响,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了打工群体在心理和观念上的变化,也引发了社会对他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关注和关心。打工文学承载了打工群体的梦想和追求,记载了从第一代打工者到第二代甚至是第三代打工者一路走来的艰辛成长和复杂的心理发展历程。社会在发展,他们也在成长;社会在变革,他们也在蜕变;从最初只关注金钱和物质的需求,到如今也开始关注自身的发展以及精神等方面的需求,30多年打工文学的发展史,完成了由生存到生活的转变,眼前的苟且早已不再是他们的追求,怎样生活,怎样生活得更加美好、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成为如今新的年轻一代打工群体的思索和追求。
在小说创作领域,21世纪的到来,随着王十月等人的崛起,打工文学逐渐进入创作成熟期,作品的意境越来越深远,作者的胸怀也越来越阔达,多元化的创作态势彰显了打工文学的厚度和张力。作为打工文学的代表性人物和打工文学创作的探索者,王十月比其他打工文学作家更看重和关注对人的主观内心世界的探索,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20多年来打工文学的整体发展轨迹。从最早对打工群体物质生活贫困和生存环境艰辛的关注,到对打工群体的精神裂变和心理漂浮无依的关心,王十月一直在追求一种新的创作视野和叙述角度,将打工群体不同的生存环境与情感的悲欢离合呈现出来。从早期成名作《出租屋里的磨刀声》,到后来的《战栗》《纹身》《开冲床的人》《国家订单》《白斑马》等,他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共同经历、共同成长,感受着打工群体在社会转型期过程中的梦想、希望、追求、失落、悲伤;对关乎生存困惑、道德困扰、文化冲突、人性尺度、精神归宿等问题的探索,使他的作品能够直击人的心灵,给人以灵魂的震颤;感同身受的呈现使他的作品具有丰富而厚重的表现力,在打工文学作家中显得独树一帜。文学评论家贺绍俊说:“在王十月这里,打工文学发生了一次蜕变。蜕变之前,打工大于文学,打工统领着文学;蜕变之后,文学大于打工,文学溶解了打工”。
在诗歌创作领域,《黄麻岭》《深夜三点》《疼》《三十七岁的女工》《明亮而固执的心》等诗歌创作,使郑小琼成为打工诗歌的代表性人物。多年底层打工生活的经历和磨炼,使她比一般诗人更能体会打工生活的苦难和精神的苦痛,她敢于书写和发声,敢于挑战,敢于反抗,敢于批判,因此她的打工诗歌比一般的打工诗歌更具锋芒,表现出一种不同寻常的勇气和力量,更能击中人心,更具感染力。许许多多打工诗人的坚持和艺术化的呈现,使打工诗歌历经锤炼,不断升华,达到新的文学境界,被主流诗坛关注和接纳,从而登上了文学舞台。著名诗人杨牧给予打工诗歌很高的评价,他认为“打工诗歌拥有诗歌最重要的元素——真,他们的诗歌来自平民、来自底层、来自生活,他们不是坐在屋子里面写生活,而是本身就泡在生活里。打工诗歌是纯天然的文学形态,没有任何添加剂”。
该书对林坚、张明伟、安子等早期打工文学的代表性作者以及王十月、戴斌、郑小琼等中后期代表性作家和诗人的作品给予了客观的评价,对于打工文学的兴起和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打工文学写作中的硬伤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对于打工文学的发展也提出了自己的期望,希望打工文学一直保持批判的力量和先锋的特色,这些评论文章使打工文学能够进入读者的视野并得到人们的认可,并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在中国当代文坛掀起了一股打工文学热潮,它们功不可没。
该书的价值还在于梳理了打工文学的发展进程,肯定了打工文学的社会意义,彰显了打工文学的存在价值,为打工文学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大事记部分内容丰富,资料详实,脉络清晰,使我们对于打工文学的发轫和发展有了较清醒的认识,为我们研究打工文学提供了一个集中而清晰的样本,具有极大的阅读价值和研究价值。
打工文学的出现,并不是一种看似偶然的单纯的文学潮流或创作现象,是中国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中国社会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背景下特有的社会现象和文学现象,是打工群体在社会历史变革中对于自身的认知、需求、蜕变以及精神的追求,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鲜活而丰盈的创作经验。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一、打工文学的发展与梳理
30多年前,为了改变一穷二白的生活面貌,向往并追求大都市的生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怀揣各种梦想的年轻人背井离乡从各地涌入珠江三角洲,他们不仅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变,显示着开发者的蓬勃力量,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在融入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生活的巨大差异触发他们情感的错位,生活的困顿、心理的失衡、精神的焦虑、关爱的缺失,以及融入城市生活的渴望与不易,使他们开始审视并思索自身的现状,思考未来的生活走向,于是一部分打工者便利用文字来排遣内心的孤寂和失落,思考人生和社会,寄情于笔端,“打工文学”就此萌生。1984年对于打工文学的发展是一个关键节点,林坚的短篇小说《深夜,海边有一个人》在《特区文学》刊登,拉开了打工文学的序幕。之后,许多打工者纷纷尝试着将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变化书写下来,加入到打工文学创作之中,打工文学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成长。早期的打工文学作品,虽然从专业创作的角度来看语言还略显生涩、不够精致,架构还略显局促、不够大气,作品的文学性和故事的叙事性还不够丰满,但作品中的悲悯情怀却体现了一种新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表达出打工者的精神需求和渴望。
打工文学最初的创作主要集中在以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周边的开放城市,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打工文学创作者队伍不断扩大,各类作品不断涌现,写作技巧日渐成熟,外延进一步拓展,由南方扩展到内地,由深圳蔓延到全国,进入了全面加速发展时期。三十多年来,打工文学由青涩、成长到逐渐成熟,生命发展轨迹日渐清晰。它真实地再现了打工群体的人生境遇,反映了他们思想情感的起伏变化,表达了打工者的精神需求和渴望,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变迁和打工者心灵历程的一个见证。
打工文学的研究相伴着打工文学的产生而兴起,由个体关注和研究,到群体关注和研究,三十多年来人们对它的关注和研究始终没有停止过。
二、《打工文学纵横谈》的意义与价值
《打工文学纵横谈》一书由杨宏海主编,2009年10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杨宏海身处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作为深圳著名的文学与文化研究者,早在1985年就提出了“打工文学”的概念,并始倡“打工文学”的研究。杨宏海30多年来一直不遗余力地进行打工文学的推广和研究,使打工文学这种新的文学现象逐渐进入读者的视野,进而引发社会的关注。为促进打工文学的发展,他收集、整理、记录、保存打工文学的相关资料,梳理打工文学的發展脉络,跟踪打工群体的文学创作,有多部研究打工文学的作品问世,对于打工文学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同,并促进打工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该书是一本打工文学评论集,共收录打工文学早期研究与评论等各类文章52篇。李敬泽先生为本书作序,他深度分析了打工文学的价值与缺失,高度肯定了打工文学的贡献,认为其“可能是中国社会的底层与这个社会的知识分子之间罕见的直接对话”,并对这一文学形式的未来充满了期待。书中收录了陈建功、李敬泽等著名评论家的文章,他们敏锐地感受到了这种全新的、后劲十足的、带有时代特质和先锋特色的文学形式,在揭露社会问题并进行社会评判方面将为中国当代文坛带来全新的创作观念的改变,他们充分肯定了打工文学存在的价值以及对当代文坛带来的变化和贡献,高屋建瓴地对打工文学以及打工文学现象给予了精准的评价和期待。在这些评论的引领下,一些大学教师和中青年文学研究者也纷纷加入到对打工文学作品的研究之中,并在21世纪初出现了打工文学创作和研究的高潮。
在该书中,或对打工文学进行综述和分析,或从文化视阈和社会学视角审视打工文学的意义和价值,或对打工文学产生的背景以及未来的发展走向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或对打工文学作者的各类作品进行评论和研究……打工文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发轫于底层打工群体的打工文学受到了主流媒体和文坛的瞩目,打工文学逐渐由幕后走到了台前。胡经之、董小明、石一宁、谢有顺、彭学明、黄玉蓉等人也纷纷撰文,这些研究者为打工文学的发展和繁荣摇旗呐喊,使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左翼底层文学敢于直面现实的创作风格再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引起了读者的关注和强烈的情感共鸣。打工文学植根于现实社会,敢于直面社会转型期间的各种矛盾和现实,不矫情、不做作,真实还原,充分呈现,真情实感,令人震撼,极具批判的力量和先锋特色。透过这些,让人们看到现代化繁荣的城市背后打工阶层的艰辛、困惑、迷茫、挣扎、奋起,看到社会的变迁在他们身上留下的印记和影响,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了打工群体在心理和观念上的变化,也引发了社会对他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关注和关心。打工文学承载了打工群体的梦想和追求,记载了从第一代打工者到第二代甚至是第三代打工者一路走来的艰辛成长和复杂的心理发展历程。社会在发展,他们也在成长;社会在变革,他们也在蜕变;从最初只关注金钱和物质的需求,到如今也开始关注自身的发展以及精神等方面的需求,30多年打工文学的发展史,完成了由生存到生活的转变,眼前的苟且早已不再是他们的追求,怎样生活,怎样生活得更加美好、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成为如今新的年轻一代打工群体的思索和追求。
在小说创作领域,21世纪的到来,随着王十月等人的崛起,打工文学逐渐进入创作成熟期,作品的意境越来越深远,作者的胸怀也越来越阔达,多元化的创作态势彰显了打工文学的厚度和张力。作为打工文学的代表性人物和打工文学创作的探索者,王十月比其他打工文学作家更看重和关注对人的主观内心世界的探索,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20多年来打工文学的整体发展轨迹。从最早对打工群体物质生活贫困和生存环境艰辛的关注,到对打工群体的精神裂变和心理漂浮无依的关心,王十月一直在追求一种新的创作视野和叙述角度,将打工群体不同的生存环境与情感的悲欢离合呈现出来。从早期成名作《出租屋里的磨刀声》,到后来的《战栗》《纹身》《开冲床的人》《国家订单》《白斑马》等,他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共同经历、共同成长,感受着打工群体在社会转型期过程中的梦想、希望、追求、失落、悲伤;对关乎生存困惑、道德困扰、文化冲突、人性尺度、精神归宿等问题的探索,使他的作品能够直击人的心灵,给人以灵魂的震颤;感同身受的呈现使他的作品具有丰富而厚重的表现力,在打工文学作家中显得独树一帜。文学评论家贺绍俊说:“在王十月这里,打工文学发生了一次蜕变。蜕变之前,打工大于文学,打工统领着文学;蜕变之后,文学大于打工,文学溶解了打工”。
在诗歌创作领域,《黄麻岭》《深夜三点》《疼》《三十七岁的女工》《明亮而固执的心》等诗歌创作,使郑小琼成为打工诗歌的代表性人物。多年底层打工生活的经历和磨炼,使她比一般诗人更能体会打工生活的苦难和精神的苦痛,她敢于书写和发声,敢于挑战,敢于反抗,敢于批判,因此她的打工诗歌比一般的打工诗歌更具锋芒,表现出一种不同寻常的勇气和力量,更能击中人心,更具感染力。许许多多打工诗人的坚持和艺术化的呈现,使打工诗歌历经锤炼,不断升华,达到新的文学境界,被主流诗坛关注和接纳,从而登上了文学舞台。著名诗人杨牧给予打工诗歌很高的评价,他认为“打工诗歌拥有诗歌最重要的元素——真,他们的诗歌来自平民、来自底层、来自生活,他们不是坐在屋子里面写生活,而是本身就泡在生活里。打工诗歌是纯天然的文学形态,没有任何添加剂”。
该书对林坚、张明伟、安子等早期打工文学的代表性作者以及王十月、戴斌、郑小琼等中后期代表性作家和诗人的作品给予了客观的评价,对于打工文学的兴起和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打工文学写作中的硬伤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对于打工文学的发展也提出了自己的期望,希望打工文学一直保持批判的力量和先锋的特色,这些评论文章使打工文学能够进入读者的视野并得到人们的认可,并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在中国当代文坛掀起了一股打工文学热潮,它们功不可没。
该书的价值还在于梳理了打工文学的发展进程,肯定了打工文学的社会意义,彰显了打工文学的存在价值,为打工文学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大事记部分内容丰富,资料详实,脉络清晰,使我们对于打工文学的发轫和发展有了较清醒的认识,为我们研究打工文学提供了一个集中而清晰的样本,具有极大的阅读价值和研究价值。
打工文学的出现,并不是一种看似偶然的单纯的文学潮流或创作现象,是中国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中国社会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背景下特有的社会现象和文学现象,是打工群体在社会历史变革中对于自身的认知、需求、蜕变以及精神的追求,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鲜活而丰盈的创作经验。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