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历史发展到隋唐时期,实现了南北统一,为文学创作开辟了一个全新时代。南朝诗歌重音色的清绮文风,与北朝贞刚雄浑重气质的文风相互融合,创造出了辉煌的成就。唐代国势强盛,文化发达,教育水平高,整个时代徜徉在诗的海洋中,唐代诗歌被公认为中国诗歌的顶峰,我们通常所说的“盛唐气象”,就集中体现在唐诗里。唐诗的题材内容非常广泛,描写的对象比南北朝时期的诗歌更加丰富,帝王将相、边塞将士、劳动人民、闺阁女子、白头宫女,无不入诗,而且留下了数不胜数的经典名篇,涌现了大量的优秀诗人。
壹
“盛唐气象”自然少不了儿童,最著名的一首描写唐代儿童的诗歌,就是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首诗通俗浅易,家喻户晓,诗中的儿童纯真自然,不假雕饰,可视为唐代描写儿童诗的代表作之一。
唐代是诗的国度,出现了大量聪颖早慧的“诗童”。著名的“初唐四杰”,大多幼而能文,文名早发,流传下了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经典诗作。四杰之首的王勃六岁能文,杨炯十岁童子举及第,骆宾王七岁能诗,都是著名的“神童”。传说那首著名的《咏鹅》就是骆宾王的作品: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这首诗的语气完全出自童稚之口,把鹅的叫声、神态、游动划水的情形描绘得纯真自然,清新脱俗,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读来仿佛碧波荡漾的河面上有一群自由自在的白鹅在戏水、觅食。这样的诗歌只能产生在充满活力、国力蒸蒸日上的初唐时期。
文学史上,将描写盛唐山水田园风光的诗歌称为山水田园诗,在诗人的笔下,大唐王朝的江山宁静祥和,风景秀美:“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二首之一)春暖花开时节,燕子忙着筑巢,鸳鸯懒洋洋地卧在沙窝里,普通人家更是莺歌燕舞,繁花似锦:“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徒步寻花》其六)生活在荣华盛景中的唐人,无论王侯将相还是平民百姓,恣意自适,往来种作,皆和乐融融:“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这比起东晋诗人陶渊明笔下乱世中的“世外桃源”梦,显得更加真实、祥和、秀美。唐代虽然有“安史之乱”,有乱后的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牛李党争等历史大事件,势必会影响到儿童的生活,但这属于“大人的游戏”,属于以家国天下为己任的读书人关心的对象,对唐代的儿童来说,他们关心的是游戏,是吃喝玩乐,是上树打枣、下水捉鱼的快乐生活。终唐一世,和平与安宁依然是时代的主流,所以唐代的儿童是幸运的,他们能够自由自在地舒展天性,也不乏能够欣赏和观察他们的诗人群体,用饱含情感的笔墨写塑造了一个个神气活现的少年儿童形象。
大诗人杜甫回忆少年时期的生活,描述当年的自己如同健壮的小黄牛,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百忧集行》)十五岁正是读书应试的年纪,杜甫尚且童心未泯,等不及门前果树成熟,一日之间上上下下能有千遍。这种描写纯真自然,有此经历的人生,读罢自然会心莞尔。中唐诗人白居易笔下的女童,更是纯真可爱: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池上》)
一个女孩子经不住清香白莲的诱惑,驾着小船去偷采。但她毕竟年纪太小了,还不懂得掩藏自己的行蹤,回来的路上,小船划过,在碧绿的浮萍上留下一道水线——被大人发现了。当然这样暴露行迹并不会遭遇什么责罚,白居易以观察小孩子捉迷藏般的视角描绘这个场景,充满童趣。跟白居易同时代的诗人刘禹锡,也写过儿童的生活情态:
何处深春好,春深稚子家。
争骑一竿竹,偷折四邻花。
笑击羊皮鼓,行牵犊颔车。
中庭贪夜戏,不觉玉绳斜。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同用家花车斜四韵)》第二十首)
深春时节,一群儿童正在打闹玩耍,偷摘邻居家的花朵,闹哄哄击打羊皮鼓,牵着“犊颔车”四处奔跑。特别是“争骑一竿竹”饶有兴味,这大约是唐代儿童经常玩的“过家家”游戏。大诗人李白在《长干行》中也写过这个场景:“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发初覆额”指头发刚刚盖过额头。童稚时代男、女两个小童就一起骑竹马、攀折门前花枝,一起长大,并成为结发夫妻,这是“青梅竹马”成语的由来。“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的感情非常天真、纯洁,有尘世的生活气息,又清新脱俗,令人心驰神往。
在偷偷摸摸“搞破坏”方面,无论是唐代的儿童还是宋代的儿童,并没有什么区别。宋代山水田园诗人杨万里在《宿新市徐公店》就描写了“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情景,词人张镃也借促织儿之口回忆了儿时“呼灯灌穴”的顽劣生活(《满庭芳·促织儿》)。这些生活场景和我们今天没有什么差别,都是出乎天性、发于自然的“纯真年代”必有的现象,更是出自“童心”的人生必不可少的阶段。晚唐诗人韦庄《与小女》笔下描摹的小女儿,则是一个刚牙牙学语的幼童:
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韦庄的女儿还不会说话,更不喜欢安睡,经常哭闹一个通宵,大人后来才明白,她是为了衣服上缺少一朵金光闪闪的针绣花朵而哭。喜欢玩具小车,喜欢华丽的衣服,这是儿童的天性,韦庄诗歌将这一点表现得活灵活现,淋漓尽致。
贰
唐诗里最引人入胜的是四时田园风光里“牧童”形象,也是唐人诗歌中最动人的形象之一。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中国历代“清明诗”数量不少,唯独这首诗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细究起来,恐与诗的后两句关系重大:在细雨迷蒙的清明时节,天气依然阴冷,路上的行人失魂落魄一般。诗人亟须投宿,喝杯酒驱寒除湿,牧童告诉他,远远的地方就是杏花村。“杏花村”就是好酒的代名词,“酒家”“牧童”“杏花村”几个意象的组合,扭转了诗歌上两句营造的凄惨凝重气氛,顷刻之间一丝醉意朦胧之感扑面而来。特别是牧童形象的出现,更让这首诗充满诗情画意,意境超然。因此,在唐诗宋词中,出现“牧童”的地方,往往象征着诗意的田园风光,惬意的乡野生活。再如晚唐诗人崔道融《牧竖》: 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
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
牧竖,即牧童。这首诗中的牧童身穿蓑衣头戴斗笠,遇到人故意装得很神气。放牧时卧在牛背上吹短笛,牛耕田时就在溪边田头悠闲地玩耍。牧童为什么要装出“气傲然”的样子?我们不得而知,这或许就是儿童心理使然,遇到成人他展现出“傲然”的一面,与他的牛在一起时,他展现出的是恬淡自适的一面。这无疑是一位个性鲜明的牧童,是诗人人格理想的寄托。唐末五代的吕岩,也即吕洞宾,也作有一首《牧童》: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吕洞宾是著名道士,故而其笔下牧童的精神境界和人生追求,也似有道士的情致:绿草如茵的旷野上,晚风习习,远处传来三四声牧笛声,牧童放牧归来,吃饱晚饭之后,合着蓑衣卧在床头,在明亮的月辉中睡去。这是一幅静美的田园风光画图,一切均发于自然,复归于自然,毫无人世的纷扰和浮躁气息,读罢顿生尘外之志。所以我们说,在唐诗里“牧童”这个意象不仅仅是个简单的童子的问题,是“牧而童者”的象征,它有牧者和童子的双重特征,前者在古代文学视野里常常是隐者的具象化,而后者与生俱来带有童真纯朴的气息,两相结合,无疑是纯真自然的象征,而这正是厌倦俗世喧嚣的文士们的精神寄托所在。所以我们看到唐诗中关于“牧童”的吟唱和描摹绵延不绝,直到五代宋初诗人刘兼《莲塘霁望》,依然对牧童的生活热情歌颂:
新秋菡萏发红英,向晚风飘满郡馨。
万叠水纹罗乍展,一双鸂鶒绣初成。
采莲女散吴歌阕,拾翠人归楚雨晴。
远岸牧童吹短笛,蓼花深处信牛行。
当然,打枣掏鸟、攀折花枝,抑或田园牧歌般的生活,并不是唐代儿童的全部,唐诗中也有在我们今天看来可以归入“幼教”“儿童教育”一类的学习活动。跟白居易同时代的诗人、道士施肩吾(780-861)创作的《幼女词》,讲述了一个六岁女童憨态可掬的“学习”生活: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七月七日乞巧在唐玄宗时期就传布到宫廷内外,白居易《长恨歌》提到“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这首诗中六岁的幼女尚且分不清“巧”与“拙”的区别,却受到节日气氛的感染,依样画葫芦,学成人拜新月乞巧。此外如贞元、元和时期的诗人胡令能《小儿垂钓》,则记载了“蓬头稚子”学习垂钓的过程: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诗中的孩童,生怕惊走了水中的鱼儿,遇到远远招手问路的行人,假装没有听到,不作回应。这样的描写,观察细致贴切,对儿童神态的刻画传神入画,读来如在眼前一般。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夏日田园杂兴》其七,也提到儿童对生存技能的基本学习和掌握: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首诗中的儿童还不懂得男耕女织的生活,尚未掌握这些生产技能,但他们可以跟着大人学习种瓜的技巧。
叁
当然,唐代儿童的生活并非全都如此充满诗情画意,他们也有辛苦勤奋的学习生活,需要学习儒家经典,学习《文选》等文学作品。对此,杜甫诗歌中有明确的记载。《宗武生日》:
小子何时见,高秋此日生。
自从都邑语,已伴老夫名。
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
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
凋瘵筵初秩,欹斜坐不成。
流霞分片片,涓滴就徐倾。
宗武是杜甫的幼子。杜甫在诗歌中曾多次提到并称赞他,在《忆幼子》诗中说:“骥子春犹隔,莺歌暖正繁。别离惊节换,聪慧与谁论。涧水空山道,柴门老树村。忆渠愁只睡,炙背俯晴轩。”在《遣兴》中说:“骥子好男儿,前年学语时。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鹿门携不遂,雁足系难期。天地军麾满,山河战角悲。傥归免相失,见日敢辞迟。 ”杜甫骄傲地宣布:“诗是吾家事”,他要求宗武熟读梁照明太子萧统编选的《文选》。这是因为唐代以诗赋取士,参加科举考试,精通和熟读《文选》是必修的课程,杜甫要求宗武必须数量掌握。另据五代宋初诗人刘兼《贻诸学童》,这时期的儿童还要学习儒家经典:
横经叉手步还趋,积善方知庆有余。
五个小雏离学院,一行新雁入贫居。
诗中的五个进入学校学习的小童,学习老师“横经叉手”的神态,亦步亦趋,像模像样,毕竟学习是一件严肃的事情。
当然,唐人诗歌描写儿童,也时有寄托,间或有寓意深远的诗歌,值得我们仔细玩味。如白居易《观游鱼》: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異,我来施食尔垂钩。
诗人爱鱼,儿童也爱鱼。诗人爱鱼是为了赏鱼,因而给鱼施食;儿童爱鱼却是为了得到它们,所以架起了钓钩开始垂钓,这就是所谓的“一种爱鱼心各异”,一方是施舍养育,一方是设术索取。这是诗人观赏游鱼看到儿童垂钓场景时的感发。如果说其中的寓意还不是很明显的话,唐宪宗、文宗时期的李涉(约806年前后在世)创作的《牧童词》,则比较直观: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前几句均为纯景物描写,“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已经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客观写照了。再如唐懿宗咸通年间诗人刘驾的《牧童》诗:
牧童见客拜,山果怀中落。
昼日驱牛归,前溪风雨恶。
因为前溪有恶风大雨,所以牧童大白天就赶着牛回家了。唐懿宗统治时期虽然比较太平,但政治形势逐渐恶化,危机不断酝酿,所以诗人在已经感觉到了疾风骤雨近在眼前的气氛。在危机面前,忧国者有之,放弃幻想,意志消沉者亦有之。有些方外之士就借助牧童形象,表达了“无是无非”、心无挂碍的态度。如唐昭宗时期的僧人栖蟾的《牧童》诗:
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
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
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
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
诗人在自由自在、恬淡闲适的田园牧歌中寄托了“无是亦无非”的人生信条,这种观念既是身份使然,也是唐末动荡社会现实中的自保道路。
(作者系文学博士,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研究员。)
壹
“盛唐气象”自然少不了儿童,最著名的一首描写唐代儿童的诗歌,就是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首诗通俗浅易,家喻户晓,诗中的儿童纯真自然,不假雕饰,可视为唐代描写儿童诗的代表作之一。
唐代是诗的国度,出现了大量聪颖早慧的“诗童”。著名的“初唐四杰”,大多幼而能文,文名早发,流传下了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经典诗作。四杰之首的王勃六岁能文,杨炯十岁童子举及第,骆宾王七岁能诗,都是著名的“神童”。传说那首著名的《咏鹅》就是骆宾王的作品: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这首诗的语气完全出自童稚之口,把鹅的叫声、神态、游动划水的情形描绘得纯真自然,清新脱俗,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读来仿佛碧波荡漾的河面上有一群自由自在的白鹅在戏水、觅食。这样的诗歌只能产生在充满活力、国力蒸蒸日上的初唐时期。
文学史上,将描写盛唐山水田园风光的诗歌称为山水田园诗,在诗人的笔下,大唐王朝的江山宁静祥和,风景秀美:“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二首之一)春暖花开时节,燕子忙着筑巢,鸳鸯懒洋洋地卧在沙窝里,普通人家更是莺歌燕舞,繁花似锦:“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徒步寻花》其六)生活在荣华盛景中的唐人,无论王侯将相还是平民百姓,恣意自适,往来种作,皆和乐融融:“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这比起东晋诗人陶渊明笔下乱世中的“世外桃源”梦,显得更加真实、祥和、秀美。唐代虽然有“安史之乱”,有乱后的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牛李党争等历史大事件,势必会影响到儿童的生活,但这属于“大人的游戏”,属于以家国天下为己任的读书人关心的对象,对唐代的儿童来说,他们关心的是游戏,是吃喝玩乐,是上树打枣、下水捉鱼的快乐生活。终唐一世,和平与安宁依然是时代的主流,所以唐代的儿童是幸运的,他们能够自由自在地舒展天性,也不乏能够欣赏和观察他们的诗人群体,用饱含情感的笔墨写塑造了一个个神气活现的少年儿童形象。
大诗人杜甫回忆少年时期的生活,描述当年的自己如同健壮的小黄牛,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百忧集行》)十五岁正是读书应试的年纪,杜甫尚且童心未泯,等不及门前果树成熟,一日之间上上下下能有千遍。这种描写纯真自然,有此经历的人生,读罢自然会心莞尔。中唐诗人白居易笔下的女童,更是纯真可爱: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池上》)
一个女孩子经不住清香白莲的诱惑,驾着小船去偷采。但她毕竟年纪太小了,还不懂得掩藏自己的行蹤,回来的路上,小船划过,在碧绿的浮萍上留下一道水线——被大人发现了。当然这样暴露行迹并不会遭遇什么责罚,白居易以观察小孩子捉迷藏般的视角描绘这个场景,充满童趣。跟白居易同时代的诗人刘禹锡,也写过儿童的生活情态:
何处深春好,春深稚子家。
争骑一竿竹,偷折四邻花。
笑击羊皮鼓,行牵犊颔车。
中庭贪夜戏,不觉玉绳斜。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同用家花车斜四韵)》第二十首)
深春时节,一群儿童正在打闹玩耍,偷摘邻居家的花朵,闹哄哄击打羊皮鼓,牵着“犊颔车”四处奔跑。特别是“争骑一竿竹”饶有兴味,这大约是唐代儿童经常玩的“过家家”游戏。大诗人李白在《长干行》中也写过这个场景:“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发初覆额”指头发刚刚盖过额头。童稚时代男、女两个小童就一起骑竹马、攀折门前花枝,一起长大,并成为结发夫妻,这是“青梅竹马”成语的由来。“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的感情非常天真、纯洁,有尘世的生活气息,又清新脱俗,令人心驰神往。
在偷偷摸摸“搞破坏”方面,无论是唐代的儿童还是宋代的儿童,并没有什么区别。宋代山水田园诗人杨万里在《宿新市徐公店》就描写了“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情景,词人张镃也借促织儿之口回忆了儿时“呼灯灌穴”的顽劣生活(《满庭芳·促织儿》)。这些生活场景和我们今天没有什么差别,都是出乎天性、发于自然的“纯真年代”必有的现象,更是出自“童心”的人生必不可少的阶段。晚唐诗人韦庄《与小女》笔下描摹的小女儿,则是一个刚牙牙学语的幼童:
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韦庄的女儿还不会说话,更不喜欢安睡,经常哭闹一个通宵,大人后来才明白,她是为了衣服上缺少一朵金光闪闪的针绣花朵而哭。喜欢玩具小车,喜欢华丽的衣服,这是儿童的天性,韦庄诗歌将这一点表现得活灵活现,淋漓尽致。
贰
唐诗里最引人入胜的是四时田园风光里“牧童”形象,也是唐人诗歌中最动人的形象之一。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中国历代“清明诗”数量不少,唯独这首诗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细究起来,恐与诗的后两句关系重大:在细雨迷蒙的清明时节,天气依然阴冷,路上的行人失魂落魄一般。诗人亟须投宿,喝杯酒驱寒除湿,牧童告诉他,远远的地方就是杏花村。“杏花村”就是好酒的代名词,“酒家”“牧童”“杏花村”几个意象的组合,扭转了诗歌上两句营造的凄惨凝重气氛,顷刻之间一丝醉意朦胧之感扑面而来。特别是牧童形象的出现,更让这首诗充满诗情画意,意境超然。因此,在唐诗宋词中,出现“牧童”的地方,往往象征着诗意的田园风光,惬意的乡野生活。再如晚唐诗人崔道融《牧竖》: 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
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
牧竖,即牧童。这首诗中的牧童身穿蓑衣头戴斗笠,遇到人故意装得很神气。放牧时卧在牛背上吹短笛,牛耕田时就在溪边田头悠闲地玩耍。牧童为什么要装出“气傲然”的样子?我们不得而知,这或许就是儿童心理使然,遇到成人他展现出“傲然”的一面,与他的牛在一起时,他展现出的是恬淡自适的一面。这无疑是一位个性鲜明的牧童,是诗人人格理想的寄托。唐末五代的吕岩,也即吕洞宾,也作有一首《牧童》: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吕洞宾是著名道士,故而其笔下牧童的精神境界和人生追求,也似有道士的情致:绿草如茵的旷野上,晚风习习,远处传来三四声牧笛声,牧童放牧归来,吃饱晚饭之后,合着蓑衣卧在床头,在明亮的月辉中睡去。这是一幅静美的田园风光画图,一切均发于自然,复归于自然,毫无人世的纷扰和浮躁气息,读罢顿生尘外之志。所以我们说,在唐诗里“牧童”这个意象不仅仅是个简单的童子的问题,是“牧而童者”的象征,它有牧者和童子的双重特征,前者在古代文学视野里常常是隐者的具象化,而后者与生俱来带有童真纯朴的气息,两相结合,无疑是纯真自然的象征,而这正是厌倦俗世喧嚣的文士们的精神寄托所在。所以我们看到唐诗中关于“牧童”的吟唱和描摹绵延不绝,直到五代宋初诗人刘兼《莲塘霁望》,依然对牧童的生活热情歌颂:
新秋菡萏发红英,向晚风飘满郡馨。
万叠水纹罗乍展,一双鸂鶒绣初成。
采莲女散吴歌阕,拾翠人归楚雨晴。
远岸牧童吹短笛,蓼花深处信牛行。
当然,打枣掏鸟、攀折花枝,抑或田园牧歌般的生活,并不是唐代儿童的全部,唐诗中也有在我们今天看来可以归入“幼教”“儿童教育”一类的学习活动。跟白居易同时代的诗人、道士施肩吾(780-861)创作的《幼女词》,讲述了一个六岁女童憨态可掬的“学习”生活: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七月七日乞巧在唐玄宗时期就传布到宫廷内外,白居易《长恨歌》提到“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这首诗中六岁的幼女尚且分不清“巧”与“拙”的区别,却受到节日气氛的感染,依样画葫芦,学成人拜新月乞巧。此外如贞元、元和时期的诗人胡令能《小儿垂钓》,则记载了“蓬头稚子”学习垂钓的过程: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诗中的孩童,生怕惊走了水中的鱼儿,遇到远远招手问路的行人,假装没有听到,不作回应。这样的描写,观察细致贴切,对儿童神态的刻画传神入画,读来如在眼前一般。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夏日田园杂兴》其七,也提到儿童对生存技能的基本学习和掌握: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首诗中的儿童还不懂得男耕女织的生活,尚未掌握这些生产技能,但他们可以跟着大人学习种瓜的技巧。
叁
当然,唐代儿童的生活并非全都如此充满诗情画意,他们也有辛苦勤奋的学习生活,需要学习儒家经典,学习《文选》等文学作品。对此,杜甫诗歌中有明确的记载。《宗武生日》:
小子何时见,高秋此日生。
自从都邑语,已伴老夫名。
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
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
凋瘵筵初秩,欹斜坐不成。
流霞分片片,涓滴就徐倾。
宗武是杜甫的幼子。杜甫在诗歌中曾多次提到并称赞他,在《忆幼子》诗中说:“骥子春犹隔,莺歌暖正繁。别离惊节换,聪慧与谁论。涧水空山道,柴门老树村。忆渠愁只睡,炙背俯晴轩。”在《遣兴》中说:“骥子好男儿,前年学语时。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鹿门携不遂,雁足系难期。天地军麾满,山河战角悲。傥归免相失,见日敢辞迟。 ”杜甫骄傲地宣布:“诗是吾家事”,他要求宗武熟读梁照明太子萧统编选的《文选》。这是因为唐代以诗赋取士,参加科举考试,精通和熟读《文选》是必修的课程,杜甫要求宗武必须数量掌握。另据五代宋初诗人刘兼《贻诸学童》,这时期的儿童还要学习儒家经典:
横经叉手步还趋,积善方知庆有余。
五个小雏离学院,一行新雁入贫居。
诗中的五个进入学校学习的小童,学习老师“横经叉手”的神态,亦步亦趋,像模像样,毕竟学习是一件严肃的事情。
当然,唐人诗歌描写儿童,也时有寄托,间或有寓意深远的诗歌,值得我们仔细玩味。如白居易《观游鱼》: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異,我来施食尔垂钩。
诗人爱鱼,儿童也爱鱼。诗人爱鱼是为了赏鱼,因而给鱼施食;儿童爱鱼却是为了得到它们,所以架起了钓钩开始垂钓,这就是所谓的“一种爱鱼心各异”,一方是施舍养育,一方是设术索取。这是诗人观赏游鱼看到儿童垂钓场景时的感发。如果说其中的寓意还不是很明显的话,唐宪宗、文宗时期的李涉(约806年前后在世)创作的《牧童词》,则比较直观: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前几句均为纯景物描写,“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已经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客观写照了。再如唐懿宗咸通年间诗人刘驾的《牧童》诗:
牧童见客拜,山果怀中落。
昼日驱牛归,前溪风雨恶。
因为前溪有恶风大雨,所以牧童大白天就赶着牛回家了。唐懿宗统治时期虽然比较太平,但政治形势逐渐恶化,危机不断酝酿,所以诗人在已经感觉到了疾风骤雨近在眼前的气氛。在危机面前,忧国者有之,放弃幻想,意志消沉者亦有之。有些方外之士就借助牧童形象,表达了“无是无非”、心无挂碍的态度。如唐昭宗时期的僧人栖蟾的《牧童》诗:
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
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
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
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
诗人在自由自在、恬淡闲适的田园牧歌中寄托了“无是亦无非”的人生信条,这种观念既是身份使然,也是唐末动荡社会现实中的自保道路。
(作者系文学博士,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