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职业学校来说,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是增强其就业竞争力的根本。本文借鉴冰山理论,从工学结合的角度,探讨在职业环境中,如何促进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养成。
关键词:冰山理论;工学结合;职业素养;养成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0)12-0013-02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认为,人的人格有意识的层面只是冰山的尖角,其实人的心理行为当中的绝大部分是冰山下面那个巨大的三角形底部,那是看不见的,但正是这看不见的部分决定着人类的行为。这就是著名的“冰山理论”。
1973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里兰提出了著名的“素质冰山模型”,对素质的概念进行了非常形象和深刻的解释。他把人的素质模型形象地描绘成一座冰山,浮在水面上的是他所拥有的知识、行为和技能,这些就是人的“显性素质”,占冰山的1/8,这些可以通过各种学历证书、职业证书来证明,或者通过专业考试来验证。而潜在水面之下的东西,在职业活动中体现为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称之为“隐性素质”,占冰山的7/8。通常,我们把显性素质称为“职业技能”,而把隐形素质称之为“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总和就构成了一个人所具备的全部职业化素质(如图1)。
一个人就像冰山,呈现在人们视野中的部分往往只有1/8,而被别人看不到的则占7/8。对一名企业员工来说,外在的1/8是其知识、行为和技能,内在的7/8则是由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三个方面形成的基石。要培养优秀的职业化素质,就要重视这三个隐性方面的内容,因为它占员工素质的7/8,同时还深刻地影响着员工职业技能的形成。(其作用机理如图2)。
由此可知,员工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一样,都是企业赖以取得成功的基本要素。对企业来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无论在传统行业、服务行业,还是在高科技行业,人力资源总归是第一资源,提升员工的职业素养必然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事实上,不少企业在招聘员工时都十分注重应聘者的职业素养;在企业内训中,除提高员工的岗位技能素质外,企业越来越重视职业素养的培训。
对中等职业学校来说,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是增强他们就业竞争力的根本。但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着重技能培养、轻职业素养培养的问题,“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目标往往只落实在“学生马上有工作”上,“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教学往往只注重“技能胜任”的最基本要求。应该说,办学初级阶段,学校生存压力大,似乎可以理解。但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对职业教育目标、职业人才规格必须有准确的把握。要给学生“干粮”(职业技能),也要给学生“猎枪”(职业素养),更要给学生“指南针”(以敬业诚信为核心的职业道德价值观)。没有“干粮”,无法上路;没有“猎枪”,难以为继;没有“指南针”,难以找对方向,可能会寸步难行。
2006年,有一本让人深思的书——《我为什么不要应届毕业生》发行,该书实录了11位老板、CEO、人事干部叙述辞退应届毕业生的缘由,表达了这些老总们“恨铁不成钢”的懊丧和无奈的感叹。这些被用人单位在半年不到的时间内辞退的学生,没有一个专业能力不达标,而他们被辞退的根本原因却是:“不了解工作的意义,缺乏对工作、对他人、对社会所应该具备的责任感”;“常常心浮气躁,缺少踏实、努力、谦虚、耐心的工作态度”;“没有创新精神和工作的主动性”;“协调性弱,不善于与他人交流合作”等等。这些事例反映了我们的毕业生专业对路,但不少毕业生由于职业素养差,职业生涯刚刚起步就遭受失败。因此,毕业生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激发其工作的责任感,才能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才能有创新激情和发展动力,才能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科尔伯格(L.Kohlberg)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认为,道德是主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建构的。职业道德是职业素养的主要组成部分,职业素养的养成同样离不开具体的职业环境。职业环境使行为者置身其中,成为其相互理解的背景,进而产生各种复杂的心理冲突和值得反思的情感体验。而职业生活中的很多内容是隐含的,良好职业素养的养成源于对职业生活的体验与感悟。对中等职业学校来说,只有为学生创设具体的职业环境,在与实际职业环境相类似的情境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让学生学会在职业生活中领悟职业素养内涵,才是提高其职业素养的关键。由此,工学结合无疑为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提供了一个真实的情境平台。
工学结合是职业素养培养的最有效途径
工学结合是一种将理论知识学习、职业技能训练和实际工作经历三者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复杂且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教育方法。在工学结合中,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得到相关的工作体验,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这一本质特征为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提供了职业环境。学生在企业生产的真实环境、企业管理的规范环境、企业文化的人文环境、人际交往的社会环境中,按照实际的生产项目、工艺、规范和操作要求等进行产品制造,经历从“学生”向“职业人”的转换过程。在这一真实过程中,学生不仅能进行职业技能的训练,而且有利于学生去认识社会,学会做人,学会团队合作,培养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严谨求实的职业态度。这种身临其境的教育轻松自然、水到渠成,其效果绝不是学校中几节德育课能够轻易达到的。
充分利用工学结合优势引导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
(一)利用工学结合实习学生角色转换过程中产生的内心冲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在工学结合过程中,学生在由“学生”到“职业人”角色转换时必然产生内心冲突。这种内心冲突常常产生于工学结合前期。学生刚到企业,难免有各种各样的不适应,从而对企业产生异己感,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对角色转换以及企业生产管理制度和工作强度感到不适应学生从学生角色到职业人角色的转换,必然伴随着角色冲突、角色学习和角色协调等一系列过程。另外,学生从八小时上课变成八小时上班、宽松的校园生活变成紧张的企业工作,必然对企业生产管理制度和工作强度感到不适应。
对职业理想与现实工作岗位之间矛盾感到不适应由于现代化的企业集约化程度很高,每个员工每天的工作重复性很强,学生工作一段时间后就会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感到枯燥、乏味,不像自己预想的那样具有挑战性,与自己理想的工作环境相去甚远。
对学习方式改变感到不适应工学结合后以前的课堂学习习惯被打破,学生在掌握了基本操作技能后就会感到迷惘,不知道还应该学什么,也不知道怎样去学。
对人际关系处理感到不适应由于中职生涉世不深,缺乏社会经验,不能正确认识自我、评价他人和全面了解社会,人格发展不完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进入企业后部分学生不适应工人师傅为人处事的方式,不知道如何与工人师傅沟通交流、和谐相处,不能正确对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对生活方式转变感到不适应学生在消费上时常表现出捉襟见肘,不仅闯荡社会力不从心,而且谋求生活自立时还经常表现出对学校生活的单向依恋和对家庭的经济依赖,学校和家庭还是他们打心底里希望投靠的温馨港湾。
以上五点,导致中职生在工学结合初期必然会因各种不适造成心理健康水平下降,并产生系列的心理问题。这时候,带队指导教师可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咨询、专业调适、学业辅导等形式对学生进行适时的辅导,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严谨求实的职业态度。
(二)利用企业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仅仅通过知识和技能培训是无法形成的。在工学结合过程中,利用企业文化进行陶冶,是养成学生良好职业素养不可缺少的途径。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包括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思想意识、工作态度、员工文化素质以及蕴含在企业制度、企业形象和企业产品之中的文化形态。其中,价值观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企业文化所需达到的目标是培育高效能的企业经营团队,以实现价值共守、精神共通、情感共融和命运共担。例如,江苏华朋集团“公司有名气,干部有勇气,职工有志气”的企业“三气”精神,江苏上上电缆集团“人诚品优”、“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与“行业领先与国际接轨”、“企业强、职工富”的工作愿景等,将催人奋发与进取的企业精神通过工作渗透于企业员工的人生价值观中,不仅有效地激励了员工的进取精神,而且激发了参与工学结合的学生自强不息、创新进取、勇于开拓的职业态度与职业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未来在我手中”(全球通的品牌理念)的职业取向和职业理念。学生在工学结合过程中同员工打成一片,学习企业员工优秀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企业员工也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敬业奉献精神,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促进了学生良好职业道德习惯的养成。由此,学生逐渐形成了符合企业职业岗位要求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及职业态度,使学生的职业素养有了更高层次的发展。
(三)利用STAR训练法,搭建总结评估平台,帮助学生形成日趋成熟的职业素养
工学结合是一种体验性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面临真实的工作情境,但他们会做出不同的反应,产生不同的结果。此时,带队指导教师可通过STAR训练,帮助学生对工作过程进行有效的总结评估,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健康发展。具体操作如下:要求学生回顾整个事件发生的过程,将其完整、详细地记录下来。将记录的事情按以下格式进行归纳整理,如表1所示。
学生通过对表中问题进行回顾和整理,及时对自身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改进,进而形成日趋成熟的职业素养。
工学结合的有效实施对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近几年,我校积极利用区域优势,大力推行机电专业二年级学生赴企业进行1~2个月的工学结合,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9年,我校机电、机械、数控专业通过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近300名顶岗实习学生在三天内被企业抢聘一空,其中近60%的学生凭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过硬的职业技能被相关企业在工学结合期间定聘,无须学校进行推荐。当然,这仅仅是一个起步,一个好的开端。在工学结合中,我们还要不断探索职业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将学生头脑中潜藏的意识和态度激发出来,将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养培养协同起来,更大程度上发挥职业素养的核心作用,形成学生优良的职业化素质,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谢振伟.基于素质模型的招聘体系设计探讨——以J企业为例[OL]. [2009-03-23].http://www.docin.com/p-11922520.html.
[2]徐剑.冰山理论与职业化素质[OL].[2005-11-22]. 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5/11/22/14398_2.html.
[3]童山东.加强价值观教育:职业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与必然趋势[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
作者简介:
史志洪(1970—),男,江苏溧阳人,江苏省溧阳市职业教育中心就业指导处主任、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指导。
(本栏责任编辑:杨在良)
关键词:冰山理论;工学结合;职业素养;养成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0)12-0013-02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认为,人的人格有意识的层面只是冰山的尖角,其实人的心理行为当中的绝大部分是冰山下面那个巨大的三角形底部,那是看不见的,但正是这看不见的部分决定着人类的行为。这就是著名的“冰山理论”。
1973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里兰提出了著名的“素质冰山模型”,对素质的概念进行了非常形象和深刻的解释。他把人的素质模型形象地描绘成一座冰山,浮在水面上的是他所拥有的知识、行为和技能,这些就是人的“显性素质”,占冰山的1/8,这些可以通过各种学历证书、职业证书来证明,或者通过专业考试来验证。而潜在水面之下的东西,在职业活动中体现为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称之为“隐性素质”,占冰山的7/8。通常,我们把显性素质称为“职业技能”,而把隐形素质称之为“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总和就构成了一个人所具备的全部职业化素质(如图1)。
一个人就像冰山,呈现在人们视野中的部分往往只有1/8,而被别人看不到的则占7/8。对一名企业员工来说,外在的1/8是其知识、行为和技能,内在的7/8则是由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三个方面形成的基石。要培养优秀的职业化素质,就要重视这三个隐性方面的内容,因为它占员工素质的7/8,同时还深刻地影响着员工职业技能的形成。(其作用机理如图2)。
由此可知,员工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一样,都是企业赖以取得成功的基本要素。对企业来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无论在传统行业、服务行业,还是在高科技行业,人力资源总归是第一资源,提升员工的职业素养必然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事实上,不少企业在招聘员工时都十分注重应聘者的职业素养;在企业内训中,除提高员工的岗位技能素质外,企业越来越重视职业素养的培训。
对中等职业学校来说,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是增强他们就业竞争力的根本。但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着重技能培养、轻职业素养培养的问题,“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目标往往只落实在“学生马上有工作”上,“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教学往往只注重“技能胜任”的最基本要求。应该说,办学初级阶段,学校生存压力大,似乎可以理解。但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对职业教育目标、职业人才规格必须有准确的把握。要给学生“干粮”(职业技能),也要给学生“猎枪”(职业素养),更要给学生“指南针”(以敬业诚信为核心的职业道德价值观)。没有“干粮”,无法上路;没有“猎枪”,难以为继;没有“指南针”,难以找对方向,可能会寸步难行。
2006年,有一本让人深思的书——《我为什么不要应届毕业生》发行,该书实录了11位老板、CEO、人事干部叙述辞退应届毕业生的缘由,表达了这些老总们“恨铁不成钢”的懊丧和无奈的感叹。这些被用人单位在半年不到的时间内辞退的学生,没有一个专业能力不达标,而他们被辞退的根本原因却是:“不了解工作的意义,缺乏对工作、对他人、对社会所应该具备的责任感”;“常常心浮气躁,缺少踏实、努力、谦虚、耐心的工作态度”;“没有创新精神和工作的主动性”;“协调性弱,不善于与他人交流合作”等等。这些事例反映了我们的毕业生专业对路,但不少毕业生由于职业素养差,职业生涯刚刚起步就遭受失败。因此,毕业生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激发其工作的责任感,才能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才能有创新激情和发展动力,才能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科尔伯格(L.Kohlberg)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认为,道德是主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建构的。职业道德是职业素养的主要组成部分,职业素养的养成同样离不开具体的职业环境。职业环境使行为者置身其中,成为其相互理解的背景,进而产生各种复杂的心理冲突和值得反思的情感体验。而职业生活中的很多内容是隐含的,良好职业素养的养成源于对职业生活的体验与感悟。对中等职业学校来说,只有为学生创设具体的职业环境,在与实际职业环境相类似的情境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让学生学会在职业生活中领悟职业素养内涵,才是提高其职业素养的关键。由此,工学结合无疑为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提供了一个真实的情境平台。
工学结合是职业素养培养的最有效途径
工学结合是一种将理论知识学习、职业技能训练和实际工作经历三者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复杂且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教育方法。在工学结合中,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得到相关的工作体验,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这一本质特征为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提供了职业环境。学生在企业生产的真实环境、企业管理的规范环境、企业文化的人文环境、人际交往的社会环境中,按照实际的生产项目、工艺、规范和操作要求等进行产品制造,经历从“学生”向“职业人”的转换过程。在这一真实过程中,学生不仅能进行职业技能的训练,而且有利于学生去认识社会,学会做人,学会团队合作,培养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严谨求实的职业态度。这种身临其境的教育轻松自然、水到渠成,其效果绝不是学校中几节德育课能够轻易达到的。
充分利用工学结合优势引导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
(一)利用工学结合实习学生角色转换过程中产生的内心冲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在工学结合过程中,学生在由“学生”到“职业人”角色转换时必然产生内心冲突。这种内心冲突常常产生于工学结合前期。学生刚到企业,难免有各种各样的不适应,从而对企业产生异己感,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对角色转换以及企业生产管理制度和工作强度感到不适应学生从学生角色到职业人角色的转换,必然伴随着角色冲突、角色学习和角色协调等一系列过程。另外,学生从八小时上课变成八小时上班、宽松的校园生活变成紧张的企业工作,必然对企业生产管理制度和工作强度感到不适应。
对职业理想与现实工作岗位之间矛盾感到不适应由于现代化的企业集约化程度很高,每个员工每天的工作重复性很强,学生工作一段时间后就会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感到枯燥、乏味,不像自己预想的那样具有挑战性,与自己理想的工作环境相去甚远。
对学习方式改变感到不适应工学结合后以前的课堂学习习惯被打破,学生在掌握了基本操作技能后就会感到迷惘,不知道还应该学什么,也不知道怎样去学。
对人际关系处理感到不适应由于中职生涉世不深,缺乏社会经验,不能正确认识自我、评价他人和全面了解社会,人格发展不完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进入企业后部分学生不适应工人师傅为人处事的方式,不知道如何与工人师傅沟通交流、和谐相处,不能正确对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对生活方式转变感到不适应学生在消费上时常表现出捉襟见肘,不仅闯荡社会力不从心,而且谋求生活自立时还经常表现出对学校生活的单向依恋和对家庭的经济依赖,学校和家庭还是他们打心底里希望投靠的温馨港湾。
以上五点,导致中职生在工学结合初期必然会因各种不适造成心理健康水平下降,并产生系列的心理问题。这时候,带队指导教师可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咨询、专业调适、学业辅导等形式对学生进行适时的辅导,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严谨求实的职业态度。
(二)利用企业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仅仅通过知识和技能培训是无法形成的。在工学结合过程中,利用企业文化进行陶冶,是养成学生良好职业素养不可缺少的途径。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包括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思想意识、工作态度、员工文化素质以及蕴含在企业制度、企业形象和企业产品之中的文化形态。其中,价值观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企业文化所需达到的目标是培育高效能的企业经营团队,以实现价值共守、精神共通、情感共融和命运共担。例如,江苏华朋集团“公司有名气,干部有勇气,职工有志气”的企业“三气”精神,江苏上上电缆集团“人诚品优”、“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与“行业领先与国际接轨”、“企业强、职工富”的工作愿景等,将催人奋发与进取的企业精神通过工作渗透于企业员工的人生价值观中,不仅有效地激励了员工的进取精神,而且激发了参与工学结合的学生自强不息、创新进取、勇于开拓的职业态度与职业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未来在我手中”(全球通的品牌理念)的职业取向和职业理念。学生在工学结合过程中同员工打成一片,学习企业员工优秀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企业员工也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敬业奉献精神,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促进了学生良好职业道德习惯的养成。由此,学生逐渐形成了符合企业职业岗位要求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及职业态度,使学生的职业素养有了更高层次的发展。
(三)利用STAR训练法,搭建总结评估平台,帮助学生形成日趋成熟的职业素养
工学结合是一种体验性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面临真实的工作情境,但他们会做出不同的反应,产生不同的结果。此时,带队指导教师可通过STAR训练,帮助学生对工作过程进行有效的总结评估,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健康发展。具体操作如下:要求学生回顾整个事件发生的过程,将其完整、详细地记录下来。将记录的事情按以下格式进行归纳整理,如表1所示。
学生通过对表中问题进行回顾和整理,及时对自身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改进,进而形成日趋成熟的职业素养。
工学结合的有效实施对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近几年,我校积极利用区域优势,大力推行机电专业二年级学生赴企业进行1~2个月的工学结合,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9年,我校机电、机械、数控专业通过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近300名顶岗实习学生在三天内被企业抢聘一空,其中近60%的学生凭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过硬的职业技能被相关企业在工学结合期间定聘,无须学校进行推荐。当然,这仅仅是一个起步,一个好的开端。在工学结合中,我们还要不断探索职业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将学生头脑中潜藏的意识和态度激发出来,将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养培养协同起来,更大程度上发挥职业素养的核心作用,形成学生优良的职业化素质,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谢振伟.基于素质模型的招聘体系设计探讨——以J企业为例[OL]. [2009-03-23].http://www.docin.com/p-11922520.html.
[2]徐剑.冰山理论与职业化素质[OL].[2005-11-22]. 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5/11/22/14398_2.html.
[3]童山东.加强价值观教育:职业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与必然趋势[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
作者简介:
史志洪(1970—),男,江苏溧阳人,江苏省溧阳市职业教育中心就业指导处主任、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指导。
(本栏责任编辑:杨在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