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除了和教学进度同步的作业之外,语文能否有一项持续的、长期的、有较强针对性的课外作业呢?三年来,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和实践,学生们称这种语文作业是“三个一”。
1. 这“三个一”中的“一”是从以下几项中组合出来的 一个成语;一篇读书笔记;一句文言文加译;一首诗歌的鉴赏;一段你欣赏的文字;一个值得你记的病句;一则新闻的评论;一篇作文的题目、开头或结尾。
2. 指导思想 我们这种课外作业的布置主要是依照、贯彻《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选修”这一项的要求和建议。其次是针对高考进行积累和训练。
2.1 诗歌与散文:(1) 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提高文学修养。(2) 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厚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3) 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4) 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2.2 小说和戏剧:(1) 培养阅读古今中外各类小说、戏剧作品(包括影视剧本)的兴趣,从优秀的小说、戏剧作品中汲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2) 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态,学会尊重、理解作品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恰当的评价。(3) 学习鉴赏小说、戏剧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小说、戏剧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戏剧作品,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学写小说、戏剧评论,力求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新颖见解。
2.3 新闻与传记:(1) 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关心国内外大事及社会生活,能准确、迅速地捕捉基本信息,就所涉及的事件和观点作出自己的评判。(2) 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回忆录等作品,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并形成有一定浓度的思考和判断。
2.4 语言文字运用:(1) 增强语言规范意识,学会辨析和纠正错误,提高语言文字应用的正确性和有效性。(2) 观察语言文字应用中的新现象,思考语言文字发展中的新问题,努力在语言文字应用过程中有所创新。
3. 每个“一”都是有具体内容和要求的
成语:原词(个别还要注音)+解词+造句。
病句:病句+病因+修改。
你欣赏的文字:摘抄;不少于50字。
作文:作文原题+题目+开头(或结尾)。
诗歌:原诗(词、曲)+赏析(不少于100字)。
文言文:原句(不少于20个字)+翻译。
新闻:必须是当天的或当天的报纸或新闻报道中的。
读书笔记:《必修》推荐名著、《选修》的《中(外)传记作品选》、《中(外)小说欣赏》、 《中(外)戏剧作品选》、《中国文化经曲选读》、《古文观止》等;不少于200字。
4. “三个一”的“三”在不同的学段有不同的组合建议和要求
高一(学段1):成语+读《大卫 科波菲尔》+《论语》之句和译;
高一(学段2):病句 +读《家》《巴黎圣母院》+《论语》之句和译;
高一(学段3):成语+读《高老头》《红楼梦》(前6回)+课内文言文或《孟子》;
高一(学段4):病句 +读莎士比亚戏剧、《谈美》+课内文言文或《孟子》;
高二(学段1):成语+《堂吉诃德》《三国演义》(前50回)+一段自己欣赏的文字;
高二(学段2):成语+诗歌赏析+一段自己欣赏的文字;
高二(学段3):成语(或病句)+诗歌赏析+《中国文化经曲选读》句子和翻译;
高二(学段4):成语+读《古文观止》+一段自己欣赏的文字;
高三:成语+《中(外)传记作品选》、《中(外)小说欣赏》、《中(外)戏剧作品选》+任意文言句子翻译;或者搭配作文训练。
5. “三个一”作业的效果是显著的
5.1 它保证了不论有没有语文课,学生都会学语文,生活时时处处有语文。我们把这项作业戏称为语文“律动”。
5.2 良好的口語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用课前反馈或读书报告会等形式中,请某位同学来给大家赏析一首诗或谈文学作品中的某个人物或评价一则新闻或谈自己写的作文,首先是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了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和语言素养,如有自信心、有独立见解、相互尊重和理解、谈吐文雅等。有几位同学在市里的读书报告会上侃侃而谈,轻松折冠,在同学们中就有较好的示范作用。其次是拓宽、加深了语文课。最后,教师课堂的在这个课前活动中的适时点拨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教师和语文课程的同步发展。新课标也要求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要认真读书,精心钻研,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实现教学相长。
总之,课外作业最终为高考进行了强大而有效的积累和练习。“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方法与技巧固然重要,但只有结合实践并熟练指导实践,才能发挥其无穷的威力,一如卖油翁的“无它,手熟尔”。否则,高三的专项技巧训练就成了架空分析、无源之水。进入高三,当各科都开足马力时,语文能不沦为副科都是奇迹,更何谈去广泛地积累课外呀。所以,先下手为强!才能夺取高考好成绩。
1. 这“三个一”中的“一”是从以下几项中组合出来的 一个成语;一篇读书笔记;一句文言文加译;一首诗歌的鉴赏;一段你欣赏的文字;一个值得你记的病句;一则新闻的评论;一篇作文的题目、开头或结尾。
2. 指导思想 我们这种课外作业的布置主要是依照、贯彻《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选修”这一项的要求和建议。其次是针对高考进行积累和训练。
2.1 诗歌与散文:(1) 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提高文学修养。(2) 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厚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3) 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4) 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2.2 小说和戏剧:(1) 培养阅读古今中外各类小说、戏剧作品(包括影视剧本)的兴趣,从优秀的小说、戏剧作品中汲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2) 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态,学会尊重、理解作品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恰当的评价。(3) 学习鉴赏小说、戏剧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小说、戏剧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戏剧作品,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学写小说、戏剧评论,力求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新颖见解。
2.3 新闻与传记:(1) 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关心国内外大事及社会生活,能准确、迅速地捕捉基本信息,就所涉及的事件和观点作出自己的评判。(2) 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回忆录等作品,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并形成有一定浓度的思考和判断。
2.4 语言文字运用:(1) 增强语言规范意识,学会辨析和纠正错误,提高语言文字应用的正确性和有效性。(2) 观察语言文字应用中的新现象,思考语言文字发展中的新问题,努力在语言文字应用过程中有所创新。
3. 每个“一”都是有具体内容和要求的
成语:原词(个别还要注音)+解词+造句。
病句:病句+病因+修改。
你欣赏的文字:摘抄;不少于50字。
作文:作文原题+题目+开头(或结尾)。
诗歌:原诗(词、曲)+赏析(不少于100字)。
文言文:原句(不少于20个字)+翻译。
新闻:必须是当天的或当天的报纸或新闻报道中的。
读书笔记:《必修》推荐名著、《选修》的《中(外)传记作品选》、《中(外)小说欣赏》、 《中(外)戏剧作品选》、《中国文化经曲选读》、《古文观止》等;不少于200字。
4. “三个一”的“三”在不同的学段有不同的组合建议和要求
高一(学段1):成语+读《大卫 科波菲尔》+《论语》之句和译;
高一(学段2):病句 +读《家》《巴黎圣母院》+《论语》之句和译;
高一(学段3):成语+读《高老头》《红楼梦》(前6回)+课内文言文或《孟子》;
高一(学段4):病句 +读莎士比亚戏剧、《谈美》+课内文言文或《孟子》;
高二(学段1):成语+《堂吉诃德》《三国演义》(前50回)+一段自己欣赏的文字;
高二(学段2):成语+诗歌赏析+一段自己欣赏的文字;
高二(学段3):成语(或病句)+诗歌赏析+《中国文化经曲选读》句子和翻译;
高二(学段4):成语+读《古文观止》+一段自己欣赏的文字;
高三:成语+《中(外)传记作品选》、《中(外)小说欣赏》、《中(外)戏剧作品选》+任意文言句子翻译;或者搭配作文训练。
5. “三个一”作业的效果是显著的
5.1 它保证了不论有没有语文课,学生都会学语文,生活时时处处有语文。我们把这项作业戏称为语文“律动”。
5.2 良好的口語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用课前反馈或读书报告会等形式中,请某位同学来给大家赏析一首诗或谈文学作品中的某个人物或评价一则新闻或谈自己写的作文,首先是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了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和语言素养,如有自信心、有独立见解、相互尊重和理解、谈吐文雅等。有几位同学在市里的读书报告会上侃侃而谈,轻松折冠,在同学们中就有较好的示范作用。其次是拓宽、加深了语文课。最后,教师课堂的在这个课前活动中的适时点拨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教师和语文课程的同步发展。新课标也要求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要认真读书,精心钻研,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实现教学相长。
总之,课外作业最终为高考进行了强大而有效的积累和练习。“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方法与技巧固然重要,但只有结合实践并熟练指导实践,才能发挥其无穷的威力,一如卖油翁的“无它,手熟尔”。否则,高三的专项技巧训练就成了架空分析、无源之水。进入高三,当各科都开足马力时,语文能不沦为副科都是奇迹,更何谈去广泛地积累课外呀。所以,先下手为强!才能夺取高考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