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真悟美, 做有“语文味”的语文老师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xuaner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听过这么一句话:“不管吹来怎样的风,语文始终姓‘语’,可别跟风跟掉了自己!”听后当真是感慨颇深,犹如当头棒喝,引起了我内心强烈的震撼。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经常这样暗暗地问自己:我的教学将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起来了吗?我在教学之前真的“吃透教材、吃透了学生”了吗?我是一个称职的语文教师吗?我“真正”热爱语文吗?愈问愈觉不安。
  记得在最初踏入语文课堂时,想的最多的自然是怎样在语文课堂中落实听、说、读、写的训练;后来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在人文性和工具性之间摇摆不定,确切地说,是心中没底,无所适从,留下了许许多多的遗憾;新课程实施后,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于是,很多时候,我们便在教学中过分地强调“人文性”,而对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一时间似乎有些避之不及,该讲的不讲,该练的不练,脱离文本,舍弃语言,只重人文关怀,恰如吴忠豪先生所言,有些“得意忘言”了。其实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谁又离得开谁呢?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是人文性的载体;人文性则是工具性的“精、气、神”所在,离开工具性谈“人文性”,有舟无水,寸步难行;同样,只有工具性,没有人文性,则如有水无舟,亦无法欣赏到“小小竹筏江中游,悠悠青山两岸走”的绝妙景致。
  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落实工具性,同时突出人文性,努力追求二者的水乳交融,让语文课有“语文味”,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协调发展呢?
  语言文字训练要和内容理解相结合。曾听一位教师执教《军神》一课,整堂课教师精心设计了三部曲——初读:军神是谁?为什么称他为军神?再读:你从刘伯承身上看到了什么?用一句话来赞颂他。拓展:学完课文,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有何收获。整节课孩子们根据老师的问题,理智地读文,学文,回答问题紧扣“意志坚定”,不越雷池半步。课后,老师大谈设计如何着力体现语文的人文性。那么纵观这堂课,到底是语文课还是思品课?其实这篇课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的描写十分精彩,很值得探究一番。沃克医生的“冷冷”、“楞住”、“惊呆”甚至“肃然起敬”都隐藏着太多故事,而这节课却就此止步。一篇课文学完,学生对字里行间精妙之处知之甚少,品位不出其中的奥妙。这样的语文课教学,又如何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的语文课又怎么有“语文味呢?在这里,我们没有看到水乳交融的统一和悄然无声的浸润。又如《给家乡孩子的信》中“无论如何,我不能使家乡的孩子们失望,我终于拿起了笔”,这里的“终于”可以省略吗?通过揣摩比较,学生就从中理解到巴金爷爷在重病缠身的情况下仍然是那么关心、爱护孩子们,从而受到感染。这样安排教学,即使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到实处,又使学生理解得到深化,达到了学习语言和熏陶情感的同步和统一。
  朗读的训练要和深入体会情感相结合。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常见、最重要的训练方式。在进行此类训练时,应与深入体会情感结合起来。一般可先通过读来理解文本,然后再通过读来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情感。我在教学《倔强的小红军》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自由读文,然后说说最想对小红军说的一句话,再通过默读全文对表现小红军坚强品质的语句进行重点学习体会,在交流提升以后,引導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表达各自的理解和感受。这样可以避免为读而读的枯燥和乏味,使课堂情景交融,生趣盎然,学生朗读能力也会得到锻炼和提高。
  学习方法的掌握要和思维训练相结合。曾经看过一节关于《鸬鹚》的教学,当师生共同理解到“渔人赶鸬鹚下水捕鱼的时候,渔人用竹竿轻轻地在船舷上一抹”这句话时,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的同时问学生,渔人这一抹,“抹”出了什么?有的孩子说,竹竿轻轻地抹出了“波纹粼粼”和“浪花跳跃”;有的说,抹出了一条条的“大鱼”;有的说抹出了渔人的喜悦;有的说抹出了渔人一家的幸福生活。而教师的这一抹,则“抹”出了学生思维和语言的精彩,“抹”出了学生对文本意境的深入感悟。这样的训练点就是我们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抓手”。有了这些“抓手”,就可以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品味与咀嚼中对文本了然与心,从而获得文本的精神滋养。我们在教学中把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和思维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而且能放飞学生的想象。
  我在教学《征友启事》一课时,注重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方法的积极引导。如在教学“和、跟、陪、同”时这一部分时,我先故意犯了一个错误,将这四个字都读成了“和”字,学生听后对我说“老师,您读错了。”我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错误;再让孩子在语言环境中去体会这四个字的意思到底一样不一样;最后让学生再去对比读句子,对语言进行比较和品位,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汉字的丰富多彩,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表达。这样一步一步的巧妙设计,既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精妙、有趣,又让学生明白遣词造句的艺术,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表达,这样使课文变得生动有趣、丰富多彩。这种简短的引导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汉民族语言的兴趣,使学生喜欢汉字喜欢语文,从而让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也把学习方法的引导和思维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综上所述, 工具性使语文教学有了理性美和实用性,人文性使之有了情感美和趣味性,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趋向阅读教学的完美境界。语文课当有“语文味”,而要使语文课有“语文味”,教师必先有“语文味”。教材钻研要深,课堂语言要美,环节设计要精,教学形式要活,意境蕴味要雅。一个有语文味的语文老师,她的课堂,必是有“语文味”的课堂,“读”是线索,“品”是亮点,“美”是灵魂,所以其必如诗,如歌,余韵深长;有“语文味”的课堂,“平等”是基础,“对话”是手段,“体验”是目的,所以其必如行云,如流水,自然而流畅。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就会有语味、有韵味、有情味,语文学习就会成为一种享受,我们就可以为学生奉献有“语文味”的课堂。
其他文献
随着新理念的不断深化,人们普遍达成了“课堂教学过程是生命活动过程”的共识。  我国著名学者黄克剑先生曾把教育的使命归结为三大层面:授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或润泽生命,并就三者关系发表了精神论断:“知识若没有智慧烛照其中,即使再多也是外在的牵累,智慧若没有生命隐含其间,那或可动人的智慧只不过是飘忽不定鬼火萤照。”字里行间,透出了一种发人深省的辩论理念,回归生命才意味着找到课堂的本源。本人对此也略有所
期刊
合作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又是一种教学方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有别于传统教学的双边互动观,强调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多边互动,不仅要求教师对整个课堂教学设计进行整体把握,分配学习任务,控制教学进程,同时要求教师关注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我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下面我简单谈谈我的做法及思考。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意义  小组
期刊
作为学生学习英语的启蒙阶段,小学低年级是学生初步产生英语学习兴趣、养成英语学习习惯、奠定语音语调基础、形成基本语言能力的关键时期。对于一年级孩子而言,他们处于语言感知的关键期,我们为学生开设了丰富的英语课程,如:国家标准课程,英语绘本课程,英语语音课程等,期中语音教学具有特殊性,其重要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语音语调是口语的基础,语音语调学得怎么样,将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口语能力。第二,语
期刊
诗人白居易曾写过这样一句诗:“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好一个此时无声胜有声,留给人无限的想象,无尽的回味。而在数学课堂中也需要达到这种效果,便有了留白艺术,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留出“不讲”的时间,让学生有独立“看、思、做”的更多机会,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让学生对教师的理解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解释和说明,使教学内容更加周密、清楚、完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标。  小学阶段,正是学
期刊
数学家G·波利亚曾说过:“画一个假设图形,假设它的各个部分都满足题目条件,也许是迈出解题的重要一步。”初中平面几何图形的丰富变化,为我们“图解”各类问题提供了无限可能。把一个具体数学问题图形化,然后借助新的几何模型进行求解的方法,叫做构图法。作为一种特殊的技巧,构图法在初中数学解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借助数轴构图  例1 求 的最小值  析: 的含义为数轴上表示x的点到表示-2和4两点的距离
期刊
一、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学习主动性  小学语文课堂的增效减负工作,少不了教师将课堂教学结构适当优化,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小学语文中涉及到的基础知识较多,且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连接程度较差,没有一定的连贯性,这导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跟不上,许多学生甚至只能在教师一遍遍的督促下才能稍微认真点学习,这导致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变成了课堂的主导者而不是知识的引导者,这样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学习的能力逐渐下降,对学生今
期刊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不仅让学生学到更多的文化知识,在语文素养上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使用正确和高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创新的思维和意识。在课堂上,语文老师要正确地把握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体,课前引导他们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课堂上增加师生间互动交流与对话,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切实
期刊
高中数学讲评课是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课型,但当前数学讲评课教学普遍存在机械地采用逐题对答案、改正错误和讲解法,就题论题、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的现象。为此,本文结合作者讲评课的实际,现浅述如下:  一、 目前教师对数学讲评课的处理形式及其弊端  1.有些教师分析学生成绩的三种形式及其弊端  (1)不公布学生分数的形式,其弊端是学生不能知已知披,更不能起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  (2)将测试分数张
期刊
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都特别重视和强调了要培养学生运用史料来认识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在现行中学历史教科书里引用大量原始文献资料,加入了大量的图片资料。中考、高考文综卷的题里,教材、教辅的练习题里,也都有大量的材料分析题,因此史料教学已成为中学历史教学和测评的重要方法之一。  一、史料教学的基本内涵  (一)史料及其分类  1.史料  所谓史料,即“历史资料”,可以将其概括为人类遗留下来的生活、
期刊
一、榜样示范法及其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关于榜样示范法的概念和定义有很多,在我收集的资料中就发现不同的表述归纳起来具体分为两种:一是就在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编著的《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一书中第124页中有提到榜样示范法是:“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用来示范的榜样主要有家长和教师、同学、英雄人物、革命领袖、历史伟人、文艺形象等。”二是就在《德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