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在世界的最南端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MrF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志愿者Jenny Hadfield
  南极马拉松被选为世界上最残酷的马拉松之一。我两次参赛,五次服务,经验不仅来自比赛本身,而且还有极地和情绪的因素。
  对参赛者来说,首先要面对最难熬的是赛前减量周。带着激动紧张上路的跑者,要坐三四次飞机,飞上15~24小时,才能到达地球最南端的城市—乌斯怀亚(Ushuais)。在那里,跑者还得换乘俄罗斯的科考船,在船上待上两天半,穿越地球上最凶险海域—德雷克海峡,其间,有的人会被晕船搅得生不如死—早在比赛前几天,某些人已经连走都走不稳了。
  最后,还要搭乘20分钟充气舟,才能抵达南极海岸。在那里,你得换上防潮服,希望自己在赛前别湿身就好。好了,别忘了你已经身处没有wifi网络,不能实时自拍共享的信息孤岛—尽管多数跑者认为这是件好事。
  基本上,从你离开安乐窝的那一刻算起,这场比赛就开始了—等到你越过了南极马拉松终点线的那一分钟,才算是胜利。
  比赛路况可以用恶劣来形容。包括没过脚踝的烂泥、冰雪、起伏不平的山丘,以及持续而使人筋疲力尽的顶风—风速可达到每小时32~65公里。
  当你完成南极马拉松后,你会记得比赛中的每一步。这一分钟你还在泥泞的山丘上挣扎,下一分钟,你就要努力趟过溪流,甚至是小河。
  这绝不仅仅是惊心动魄,更重要的是跑者们都要战胜险途,突破身心的极限,完成一件对个人来说真正具有“史诗”意义的事情。这样说来,看客们似乎都忍不住想要试一试,不是吗?其实,到南极去跑马拉松并非神话,这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比赛—就连2016年的名额也已经销售一空。
  每年,比赛都会吸引来自全球的探险跑者。2014年,共有来自22个国家的200名跑者参赛。这就像是探险跑步界的奥运会。
  在他们中,有的人立志完成“七大洲马拉松”,也有人已经跑完了数百场马拉松赛。事实上,我们光是把船上100位参赛者跑过的马拉松和超级马拉松加起来,就超过了4000场。
  视障跑者海恩·瓦格纳(Hein Wagner)
  在长期合作的陪跑员麦克·贝利(Mike Bailey)缺席的情况下,佩戴1号参赛号码簿的视障跑者海恩·瓦格纳(Hein Wagner)完成了世界上最难最崎岖的马拉松
  比赛前三周,麦克受伤了。幸好另一位参赛者的兄弟,尼克·克里斯坎普(Nick Kruiskamp)也报名参赛,并且自愿带领瓦格纳。南极马拉松是克里斯坎普和瓦格纳的第一次共同奔跑。
  地形,是这一对搭档面临的意料之中的挑战。“当我开始为参加比赛训练时,我决定不去跑那些越野小道,因为每次跑的时候,伤到脚踝的风险都很高。”瓦格纳解释道。他在较为平缓的丘陵,以及土石路上训练,这样就可以适应土石路面,同时降低受伤的危险。
  成为探险运动员的关键前提是适应能力。这是瓦格纳最大的财富,也是他在探险界扬名的基础。面对崎岖不平的赛道,视力健全的跑者可以通过视力导航,瓦格纳只能通过听力,或是方位感去确定方向。
  “参加路跑赛,我可以听前方跑者的声音,来判断自己该如何运动。而在南极,风太大了,我就不能这么做了,我只能更多地依靠尼克的肢体动作。”瓦格纳如是说。
  当他们跑在起伏不断的丘陵上时,他必须去感觉尼克抬脚的方式。当尼克需要抬高脚时,他也会同时抬高手臂,发出信号,示意道路的倾斜度有变化。
  南极马拉松的路线是在一条闭合赛道上跑三圈,这也有助于瓦格纳了解赛道。尼克带领瓦格纳跑完第一圈,在学着为视障者领跑的同时,还向瓦格纳解释了赛道上的每一处障碍物。尼克很快发现,跑步、讲述路线以及帮助瓦格纳三项任务同时进行,是多么艰难,他的心率也因此飙升。
  瓦格纳说:“我俩跑完第一圈,我就知道了路线。然后就开始想办法帮着尼克把心率降下来,好完成比赛。”
  瓦格纳告诉克里斯坎普,光把那些明显的障碍告诉他就行了,这样可以让两个人的跑步节奏都感觉舒服些。
  “我带领瓦格纳跑完第一圈,当我们再跑第二、第三圈的时候,他说他已经认路了。”克里斯坎普说,“太让人意外了,瓦格纳在比赛的后半段还能指导我。在领跑时,我由于步幅变化过大导致后来抽筋,我完成了比赛,也有他帮助的功劳!”
  当他们越过终点后,瓦格纳情绪激动,充满骄傲,他感谢每个帮助他成为首位完成南极马拉松视障跑者的友善人士。
  如果这还不能让你对瓦格纳肃然起敬,那么再告诉你一件事:他为了他的基金会“视觉信托”(VisionTrust)筹集了10万美元。2007年,他创立了这家基金会,来帮助残疾人融入工作场所,运动以及艺术领域。
  赛后,瓦格纳乘坐皮划艇在南极探险,他聆听冰块撞击船的声音,抚摸水中浮冰,感受天堂湾(Paradise Bay)的寂静,还画了幅南极题材的画。他说:“南极大陆的景色就如我想像中那样。寂静湮没了一切,感觉不到方位。但我可以听出南极的广袤。”
  华裔跑者于大潍
  2005年完成了第一个马拉松之后,我就有了完成七大洲马拉松的想法。美洲、亚洲、南美洲一一完成后,2013年,我果断填写了2017年南极马拉松的报名表,在等候名单上排队。结果,幸福来得有点早,2014年新年,主办方—马拉松旅行(Marathon Tour)发邮件告诉我有人放弃,参赛资格可以向前递补。我思考了五分钟,欣然决定提前三年参赛—我不年轻了,能在尽可能早的时间里完成南极马拉松就是莫大的幸运。
  比赛日期是3月10日,我们需要在3月2日抵达阿根廷集合,留给我的训练准备时间只剩两个月了。幸运的是,2014年的1月和2月,我居住的美国亚特兰大市每周都有暴风雪。所以,我用不着特意模拟天气,轻轻松松直接在雪地里开练—跑步时里外穿了好几层衣服,训练结束后再记下天气和服装的感觉体验。启程前,我根据积累的经验选好了南极跑步服装。
  从阿根廷坐船经过德雷克海峡的那一夜,我的床铺一直在随着海浪晃动—还好,我没有晕船。德雷克海峡是大西洋与太平洋交汇处,以风高浪急著称。当我们在南极洲的一个岛上登陆时,那里是那么的寂静和安宁。我们看到了成群的企鹅和海豹,还遇到了抵达南极后的第一场暴风雪。雪粒儿被风从眼镜侧面吹进来,打到眼球上,真疼!
  比赛沿途没有补水点,我们需要把水和能量胶放在防水包里。这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路,不过有属于俄罗斯、中国、乌拉圭和智利的四个科考站。比赛路线都是用推土机临时清理出来的。“路”况包括泥地、冰雪、溪流和石头路。想踩实脚步,盼望地面回弹力?别做梦了。我花了2小时43分跑到半程,就觉得小腿肌肉发紧,抽筋厉害。后半程只能放慢脚步,以走代跑,总用时为6小时40分(我的马拉松成绩一般为四个半小时左右)。
  这里的比赛没有观众,跑者相互超越时,都不忘鼓励彼此。赛后,组织者一一帮助我们脱下沾满泥的鞋子,换上防水服装,回到船上。
  在常规的马拉松赛中,通常情况是跑完就撤了。但是南极马拉松不一样。我们在船上一起过了10天,对彼此都有了深入了解。我的室友特伦特·莫洛(Trent Morrow)来自澳大利亚,他参加马拉松是为了纪念不幸患癌病故的母亲,并创下了16个月里跑200场比赛的世界纪录。一群希腊跑者带来了希腊的马拉松圣火;一位加拿大参赛者完成了180次铁人赛;南非的盲人跑者海恩·瓦格纳(Heinz Wegener),也跑完了南极马拉松全程……
  这是我参加过的最艰巨的比赛。但是我觉得我做到了只有少数幸运者才有机会体验的事情。这不是一个出成绩的比赛,却是一场教人学会尊重自然的奇异之旅。
其他文献
雨崩是外界的叫法,雨崩人则自称为“鲁崩”。你若是问一个雨崩人:“你是哪个村的?”答曰:“我是鲁崩哇(鲁崩村人)。”  雨崩村的地名含义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堆放着经函的地方”,一种是“绿松石堆积的地方”。雨崩人则说“雨崩”这个地名来源于村中一个头顶着一很高的锥形“帽子”的叫做“些里崩”的石柱。些里崩意为“经箧”。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在卡瓦格博地区建立了胜乐的净土世界(坛城)。这片净土世界分为内宫和外宫,
最近视点  突然之间,“裸辞去旅行”就变成一个话题了。  跟“辞职去旅行”相比,裸辞这件事情显得更加义无反顾。每次看到这个词,眼前的画面都是偶像剧里的模式:一个刚从大学毕业一两年的人把一叠文件摔在桌上,对那个70后的未老先衰老总说:“老子来这里不是为了干这些鸡毛蒜皮事的,老子不干了!”第一季结束,请看第二季。  户外探险观察员评论  工资要不要结?社保怎么办?下一个工作在哪里?……考虑这些事情就不
刚刚结束的古典公路赛季,我们可以看到:新闻报环赛(Omloop Het Nieuwsblad)、根特-韦弗尔海姆赛(Gent – Wevelgem)、E3-哈雷尔贝克赛(E3 Prijs Vlaanderen – Harelbeke)、穿越法兰德斯赛(Dwars door Vlaanderen)、环法兰德斯赛(Ronde van Vlaanderen)、布拉班特之箭赛(De Brabantse P
在写我这篇总结文章的时候,2012全国汽车越野系列赛(China Cross-Country Rally,简称为CCR)收官之战—环塔拉力赛刚好结束了一个月,此时的北疆已经飘起了雪花,而彩云之南的东川,依旧繁花似锦,生机盎然。从春节刚过的漠河冰雪赛、到5月的东川泥石流、8月的巴丹吉林沙漠赛,再到环塔拉力赛,四站比赛也恰好经历了春夏秋冬,在这“四季”的轮转里,中国的分站式长距离越野拉力赛,似乎并没有
无论老少,户外这件小事永远都在迎来一茬茬春草般的突破。小小少年滑顺了双黑,年轻的岩友完成了中国人第一条V13线路,伤退的单板选手勇战户外摄影……只要有爱,没什么突破不可完成。  本刊编辑陈霞在贵州紫云格凸观摩国际攀岩节期间,在安顺市紫云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格凸河景区遇上了一位苗族阿妈,她告诉我们她家就住在景区旁边,从阿妈的服饰可以看出她是青苗族。在紫云县主要居住的是布依族和苗族,而苗族又细分为白苗、青
褐凤蝶的发现使我对这里的蝴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决定按海拔高度对高黎贡山的蝴蝶进行一次抽样调查。在高黎贡山百花岭保护站,我先顺着山路向下,沿着一条沟谷采集标本。一路上,不时见到红缘斑粉蝶,奥古斑粉蝶、报喜斑粉蝶、红腋斑粉蝶等热带地区标志性的蝶种,虽然它们的族群密度不是很高。但这已经足够说明南北走向的大河谷使一些原本生活在热带的蝴蝶沿着它分布到了高黎贡山脚下。这些粉蝶科的蝴蝶与温带地区的同类相比,色
灾害事件: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玉树地震    震后六个月,历尽干辛万苦我们终于到达了玉树结古镇。刚一进城天空突然下起了雨,黑沉沉的挺吓人。站在镇中心了,却见不到一处完整的建筑,更不要说楼房了。街道两旁,搭设着一顶顶印着“民政救灾”的蓝色帐篷,开设有餐馆,商店甚至旅馆,这里就是玉树最繁华的商业街了。在大片堆满瓦砾的空地上,遍布着各种大型建筑机械,建筑工人们正在雨中作业。不时有满载建筑材料
outdoor:你什么时候发现自己速登的天赋的?  Stangl:这是在90年代初期,那时候我们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攀登了一些6000米高度的山峰。我就一直问自己,为什么我们要假设这么多中间营地。因此必须背负很多的物资,比如帐篷、睡袋、炉具、食物等等,这让我觉得很沉,也很没意义。我于是决定尝试不设立中间营地直接冲顶的方式。1995年的时候,我用这种方式在秘鲁攀登了海拔6768米的Huascaran峰
2012年7月,风子户外一行从温州出发,经过中国的12个省份和欧亚腹地六国,用自驾、攀登的方式,完成“重走丝绸之路,攀登欧洲最高峰”之旅。在充满惊险和未知的路途中,那上上下下的76位乘客有着不同的故事和性格,无意中为他们枯燥危险的旅程增添了色彩和滋味。  本期链接:乘客请上车  本刊创意总监图丁和装备编辑陆阳正在为《装备》手册拍摄产品组图,为了保持平衡,陆阳必须在图丁按下快门时扶住脚凳,并不时地趴
第五届金冰镐终身成就奖授予了奥地利登山家Kurt Diemberger。简述Diemberger的登山成就便是:两座八千米首登。能首登两座八千米山峰的另一人是Diemberger的同胞及搭档Hermann Buhl。Buhl在首登布洛阿特后随即和Diemberger搭档攀登乔戈里萨峰,因雪檐塌陷遇难。因此Diemberger也成为在世的惟一一人。  Diemberger1932年出生于奥地利V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