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究电话随访在院外乳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乳癌患者70例,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35例,对照组均采用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均采用电话随访联合常规健康指导,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随访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和治疗依从率与对照组相比均较高(P<0.05),数据比较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于院外乳癌患者随访工作中采用电话随访,可准确、快速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并及时给予患者生活指导和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随访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乳癌 院外电话随访 应用
为进一步研究乳癌患者的最佳随访方法,我院选取70例患者展开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乳癌患者中任意选取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均符合乳癌的临床诊断标准,均选用适当治疗方法,如乳腺切除术、化疗或放疗,将患者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41.3±4.5)岁,观察组患者年龄(41.7±4.9)岁,均听力良好,具有接受电话随访的条件;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指导,由护士向患者详细讲解出院后各项注意事项,如饮食、运动、作息规律等,对其展开常规健康教育,加深患者对健康知识的了解,提高患者自保意识,鼓励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嘱咐患者按时用药并及时来院检查。于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电话随访,主要措施包括:①访前准备,随访人员认真阅读每位患者的病历,熟悉患者住址、病情、文化程度、社会背景以及生活习惯等各种情况,斟酌电话随访中的用语、交谈要点和谈话技巧等;②电话随访谈话技巧,与患者进行电话通话时,首先需以亲切问候开场,拉近二者之间的距离,建立良好交流氛围;向患者详细介绍此次电话随访的目的,保证患者知情同意且配合随访工作;用冷静、温和的态度引导患者讲话,了解患者近段时间病情变化,缓解浮躁情绪,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并将一些经过治疗完全治愈的患者作为典型病例,鼓励其树立自信心;对于患者提出的疑虑需耐心解答,不能敷衍了事,尊重患者,并注意谈话礼节;③健康教育,将健康宣教工作贯穿于整个电话随访过程中,询问患者日常生活中的各项与病情恢复有关的生活习惯或卫生习惯,根据每位患者的个性化特点采用多种交流方式展开健康教育,增强患者健康意识和自保能力,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适当参与运动训练,增强身体素质,预防并发症。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KPS)评分情况、患者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采用Karnofsky生活质量评分标准对随访后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评分内容包括患者健康状况、体力状况、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等多个项目,总分100分,得分越高,患者健康状况越好。采用随访满意度调查表通过问卷法调查患者对本次随访的满意情况,问卷内容简要分为不满意、满意和特别满意等3个项目,患者满意度=特别满意度+满意度;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情况,包括改善生活习惯、合理用药以及治疗态度的改变等3方面。
1.4 统计学分析
总结并整理本次研究数据,均利用SPSS18.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比较均通过t检验,计数数据比较均通过卡方检验,P<0.05为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KPS评分
对照组患者KPS评分为(67.3±5.1)分,观察组患者KPS评分为(89.6±5.5)分,两组患者KPS评分比较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2.2 患者满意度与治疗依从率
观察组中不满意2例,满意8例,特别满意25例,患者满意度为94.3%;对照组中不满意9例,满意11例,特别满意15例,患者满意度为74.3%;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观察组中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患者34例,不配合1例,患者治疗依从率为97.1%,对照组中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患者29例,不配合6例,患者治疗依从率为82.9%,两组患者治疗依从率比较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
3 讨论
乳癌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女性患者发病率高,尤其是近几年来患者发病率逐渐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1],大多数患者即便经过临床手术治疗,也会对形体造成很大破坏,严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2]。由于乳癌患者病程较缓,许多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往往选择出院,此时的院外随访工作就尤为重要,可影响到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为了积极推行现阶段各大医院倡导的院前、院中和院后的“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有目的的将医疗服务延伸至院后和患者家庭,使住院患者的院外康复和继续治疗得到科学、快捷的技术服务和专业人员指导,各医疗机构多采用电话随访的方式对院外患者开展病情追踪和健康教育,对帮助患者战胜疾病,改善生活具有重要作用。
院外电话随访属于医院治疗“售后服务”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方便、经济、快捷、有效的特点,也是一种良好的非广告模式营销手段,能够在为患者解决医疗售后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和社会经济效益。电话随访作为一种沟通手段,随访人员的语言和态度十分重要,首先随访者需要具备自信的态度,切忌似是而非,回答问题要正面;其次要善于询问和倾听,了解患者现在病情状态以及患者对自身疾病治疗的期望值,并体谅患者行为,体现出医院对患者的关怀;最后,对于特定患者,随访人员需要在电话机旁摆放一些纸和笔,可以边听电话边随手将重点记录下来,通话后整理重点内容,并计划下一步工作。为进一步研究电话随访在院外乳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我院选取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两种随访方式展开临床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KPS评分、满意度和治疗依从率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院外乳癌患者采用电话随访,患者对随访工作较满意,生活质量评分较高,且患者参与临床治疗积极性较高,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谢谦,唐珊珊,刘彦玲,等.乳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1):2770-2271.
[2]杨心一,刘晓艳,向家梅.新辅助化疗期乳癌患者心理护理[J].激光杂志.2011,32(04):56.
【关键词】 乳癌 院外电话随访 应用
为进一步研究乳癌患者的最佳随访方法,我院选取70例患者展开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乳癌患者中任意选取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均符合乳癌的临床诊断标准,均选用适当治疗方法,如乳腺切除术、化疗或放疗,将患者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41.3±4.5)岁,观察组患者年龄(41.7±4.9)岁,均听力良好,具有接受电话随访的条件;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指导,由护士向患者详细讲解出院后各项注意事项,如饮食、运动、作息规律等,对其展开常规健康教育,加深患者对健康知识的了解,提高患者自保意识,鼓励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嘱咐患者按时用药并及时来院检查。于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电话随访,主要措施包括:①访前准备,随访人员认真阅读每位患者的病历,熟悉患者住址、病情、文化程度、社会背景以及生活习惯等各种情况,斟酌电话随访中的用语、交谈要点和谈话技巧等;②电话随访谈话技巧,与患者进行电话通话时,首先需以亲切问候开场,拉近二者之间的距离,建立良好交流氛围;向患者详细介绍此次电话随访的目的,保证患者知情同意且配合随访工作;用冷静、温和的态度引导患者讲话,了解患者近段时间病情变化,缓解浮躁情绪,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并将一些经过治疗完全治愈的患者作为典型病例,鼓励其树立自信心;对于患者提出的疑虑需耐心解答,不能敷衍了事,尊重患者,并注意谈话礼节;③健康教育,将健康宣教工作贯穿于整个电话随访过程中,询问患者日常生活中的各项与病情恢复有关的生活习惯或卫生习惯,根据每位患者的个性化特点采用多种交流方式展开健康教育,增强患者健康意识和自保能力,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适当参与运动训练,增强身体素质,预防并发症。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KPS)评分情况、患者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采用Karnofsky生活质量评分标准对随访后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评分内容包括患者健康状况、体力状况、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等多个项目,总分100分,得分越高,患者健康状况越好。采用随访满意度调查表通过问卷法调查患者对本次随访的满意情况,问卷内容简要分为不满意、满意和特别满意等3个项目,患者满意度=特别满意度+满意度;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情况,包括改善生活习惯、合理用药以及治疗态度的改变等3方面。
1.4 统计学分析
总结并整理本次研究数据,均利用SPSS18.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比较均通过t检验,计数数据比较均通过卡方检验,P<0.05为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KPS评分
对照组患者KPS评分为(67.3±5.1)分,观察组患者KPS评分为(89.6±5.5)分,两组患者KPS评分比较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2.2 患者满意度与治疗依从率
观察组中不满意2例,满意8例,特别满意25例,患者满意度为94.3%;对照组中不满意9例,满意11例,特别满意15例,患者满意度为74.3%;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观察组中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患者34例,不配合1例,患者治疗依从率为97.1%,对照组中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患者29例,不配合6例,患者治疗依从率为82.9%,两组患者治疗依从率比较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
3 讨论
乳癌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女性患者发病率高,尤其是近几年来患者发病率逐渐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1],大多数患者即便经过临床手术治疗,也会对形体造成很大破坏,严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2]。由于乳癌患者病程较缓,许多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往往选择出院,此时的院外随访工作就尤为重要,可影响到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为了积极推行现阶段各大医院倡导的院前、院中和院后的“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有目的的将医疗服务延伸至院后和患者家庭,使住院患者的院外康复和继续治疗得到科学、快捷的技术服务和专业人员指导,各医疗机构多采用电话随访的方式对院外患者开展病情追踪和健康教育,对帮助患者战胜疾病,改善生活具有重要作用。
院外电话随访属于医院治疗“售后服务”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方便、经济、快捷、有效的特点,也是一种良好的非广告模式营销手段,能够在为患者解决医疗售后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和社会经济效益。电话随访作为一种沟通手段,随访人员的语言和态度十分重要,首先随访者需要具备自信的态度,切忌似是而非,回答问题要正面;其次要善于询问和倾听,了解患者现在病情状态以及患者对自身疾病治疗的期望值,并体谅患者行为,体现出医院对患者的关怀;最后,对于特定患者,随访人员需要在电话机旁摆放一些纸和笔,可以边听电话边随手将重点记录下来,通话后整理重点内容,并计划下一步工作。为进一步研究电话随访在院外乳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我院选取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两种随访方式展开临床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KPS评分、满意度和治疗依从率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院外乳癌患者采用电话随访,患者对随访工作较满意,生活质量评分较高,且患者参与临床治疗积极性较高,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谢谦,唐珊珊,刘彦玲,等.乳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1):2770-2271.
[2]杨心一,刘晓艳,向家梅.新辅助化疗期乳癌患者心理护理[J].激光杂志.2011,32(0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