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CD87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KA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尿激酶受体(uPAR, CD87)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了54例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及2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CD87的表达,还用FCM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了U937、HL-60、K562细胞在氟波酯(PMA)作用下诱导分化过程中CD87表达的改变。

结果

54例AML中33例(61%)CD87为阳性表达,20例ALL均为阴性表达。CD87阳性组与阴性组AML发生髓外浸润的比例分别为88%和19%(P<0.001);外周血幼稚细胞百分率分别为(61.0 ±21.5)%和(30.5 ± 15.2)%<(P< 0.001);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52%和86%(P<0.05);发生出血的比例分别为73%和62%(P > 0.05)。U937、HL-60、K56经PMA诱导分化后,CD87表达增高。

结论

CD87可作为白血病诊断、分型、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也可作为诱导分化的指标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从基因水平研究电磁场的非热效应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以高等真核细胞(人恶性淋巴瘤细胞)为模型,运用mRNA差异显示法(mRNA differential display,DD)技术分析受50 Hz极低频磁场(EFLMF)辐照及假辐照24小时后的细胞基因转录的差异。结果用75个引物组合获得11个对ELFMF显示差异反应的cDNA片段,表现为:(1)片段只出现在受辐照的细胞,而未出现在非辐照的细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