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语文新课堂,塑造学生大人格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知识传授而忽略学生人格的塑造,是当前语文教学中较为突出的问题。语文教学注重学生人格的塑造,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需要,而且是语文教学和学校教育的需要。要培养新世纪的接班人,真正达到“科教兴国”的目的,就必须注重学生人格的塑造。教师要让学生正确地把握人格完善对人的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师必须用人类积累的智慧精神、心性精粹和阅历经验等人文科学的成果来培养学生,武装学生,使学生能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进而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
  一、注重学生人格的塑造
  不断增强学生的人格意识,是当今社会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于1996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并通过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里指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中起基础作用”,“要重视终身教育在铸造人格、发展个性以及增强批评精神和行为能力方面的意义”。人格的完善,与教育学知、学做、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这四大支柱的内涵密切相关。早在80年代,日本的教育改革就特别指出: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想方设法落实“人格完善”。进入新的世纪,语文教学仍然面临着困惑:一方面信息时代需要语文,每一个人只有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增强能力,提高能力,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语文教学还摆脱不了考试的束缚,平常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人格的塑造。而新的世纪要求培养新的人才,这种人才必须是富有创造精神和健全人格的,只有这样的人才能造福于社会和人类。
  二、注重学生人格的塑造是现实的需要
  由于社会上某些不健康风气的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市侩气息正在侵蚀校园文化的氛围。学生中的小头头们每天都有人送“礼”、“吃请”,小头头们“受贿”之后,当然会在检查作业、打扫卫生等方面都打开“绿灯”,甚至在考试时大家也要“互相帮助”。这类风气不但在小学生中普遍存在,在中学生中也很盛行,这无不表明学生人格的缺陷。因此,注重学生人格的塑造,刻不容缓。
  三、目前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偏颇现象
  尽管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并没有退居二线。因此,语文教学往往忽视语文教材的人文性而力图进行“客观”的理性的“分析”,致使教师和学生投入相当的精力去进行猜谜似的“标准化考试”的“模拟训练”,忽视了语文学科最重要的一点,即人格的塑造。同时,由于种种原因,至今某些语文教师脑海中还存在着封建文化专制的残余。有些教师教师在不知不觉中损害着学生的尊严和感情,有些教师未能以自己热忱的人文情怀和博大的胸襟去熏陶学生,影响了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和学生人格的塑造。
  四、塑造学生的人格,语文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语文教师更新观念。获取知识及钻研教材教法固然重要,但是,语文教师的人格完善尤为重要。因为语文教师的人格是完成语文教学的基石,语文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使自身人格日臻完善,力求自己成为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高尚灵魂的塑造者。
  其次,教师在塑造学生人格时,必须维护学生的尊严。不能因学生偶尔的过失,便不分场合、没有分寸地随意批评、挖苦,使学生觉得个人尊严尽失而产生逆反心理,以致教育效果适得其反。教师应不失时机,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包括爱国爱民、勤奋朴实、宽宏大量、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等道德品质为内容的人格塑造。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自然而然地把人格的塑造渗透到日常的语文教学和行为当中。
  第三,语文教学内容思想性强,这是对学生进行人格塑造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真正把塑造学生人格这一工作贯彻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丰富的思想内容,用范例来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和对完善人格的不断追求。
  总之,教师应根据学生及教材的特点,考虑塑造学生人格的具体措施。真诚地对待学生,让每个学生的人格日臻完善,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其他文献
离开城市的喧嚣与纷扰,我和妈妈、哥哥一起来到了久违的家乡——黑山。  早上,我和哥哥不到5点就起了床,不待吃完早饭,心就飞到了乡下的姥姥家。3个小时后,我们乘车走进了黑山边境,在通往北镇与黑山交界处的羊肠河大桥上,“黑山人民欢迎您”的几个大字映入眼帘。白色的底,蓝色的字,悠蓝深远,令人心生敬意。车子一跨入黑山境内,亲切感油然而生,我不禁忆起“山亲,水亲,人更亲”的俗语。  车行大约15分钟,我们来
期刊
思考是学习的开始,古人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即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问题”,问题是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思考的活水源头。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重视语文知识的讲解,把课文内容讲得清楚明了,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课堂效果也较好,但是课后学生对于学过的内容仍然理解得不到位,不能灵活应用。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让“问题”来激活语文
期刊
中国是诗的国度,五千年的中华文化熔铸了不胜枚举的优秀诗篇,是我国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初中语文教师,面对如此优秀的文化精髓,该如何引导学生去学好古诗词?下面,我简要谈谈自己在新课改中对古诗词教学的几点做法:  一、精心导入,巧激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诗词的审美心境  古诗词课堂导入可谓异彩纷呈,导入除了对诗人作必要的介绍外,還要把重点放在把学生带入对诗词的审美心境上。心境,是一种在较长时
期刊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民的思想观念也在改变,尤其是对教育的重视,为了寻求较好的教育资源,他们千方百计让孩子到县城上学,这就出现了大量农村学生集聚县城学校上学的现象,继而产生了一類特殊群体——“城市里的农村学生”。他们的组成也不是单一的,大部分是留守学生,也有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还有个别父母一方在家务农的孩子。无论哪一种,他们都是离开农村到县城就读,且和城市学生共处一个学校生活,共处一个教室学习,
期刊
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性因子孕育于童年期,小学阶段是创新的最佳时期。如果把握这一有利时期,对学生施加学习影响,他们内在的创新性因子就会滋长为一种强烈的创新欲望,成为一种巨大的创造潜力,从而为今后的科技创新、学习创新、生活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创造性人才,是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不容回避,并需亟待应答的现实课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期刊
想象能力是人类思维活动是内驱动力,人们能够通过借助丰富的想象能力进行文学创作与技术创造,从而实现不断进步与发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需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写作训练中自由联想,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让作文写的更加形象生动,尤其是对于思想意识处于启蒙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在作文教学中让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显得更加重要。  一、作文教学中锻炼观察能力,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张开
期刊
本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已22年,历经小学教学6年,初中教学6年,高中教学10年。在22年的教学生涯中,对小学、初中和高中的语文教学内容及这三个阶段知识体系的衔接和过渡的特点有所了解,特别是对文言文的教学,深有一些体会。  初中文言文篇目少,篇幅短小,易解易记,课时也较充足。教学要求较低,中考考查课内知识,学生只要把教师讲的全部背会,就能拿上高分。而高中文言文教学在教材编排和教学要求上均有较大的调整,
期刊
很多学生认为当今社会是科技发达的社会,文化领域、科技领域大多使用的是白话文,对文言文学习无须努力去死记硬背。他们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其实古代文化中有许多作品是值得我们去深刻研究、领会的。  一、编写“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习,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  新编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篇目的数量很多,涉及的文学体裁也非常多,字词句知识越来越丰富。学生学习时有较大困难,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期刊
生物科学起源于生活,是自然科学中渗透最广、作用最大、涉及面最宽的科学。它与人类生活、生存关系最为密切,因此,学好生物学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生物教学不仅仅要完成智育的任务,还要完成德育、体育、美育等各育的任务。  一、生物学科初中阶段德育目标  1.保护自然,维持生物之间和谐相处。2.维持环境卫生,加大环境污染的宣传。3.热爱祖国,为祖国的大好山河而自豪,并具有强烈的责任感。4
期刊
时代呼唤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呼唤创新人才。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而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以及该学科本身的性质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呢?  一、具有前瞻性的理论素养  首先,要有全面、系统的理论素养。如,心理学、教育学、哲学等基本理论,文章学、阅读学等专业理论。这些不仅可以为教学提供“肥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