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及其对林分的作用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ang89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简要论述了确定合理造林密度的原则,以及造林密度对林分的影响,指出合理的造林密度可以使林分达到速生、丰产、优质,并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林分;生长量;造林密度
  中图分类号:S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8-0240-01
  1 确定合理造林密度的原则
  合理的造林密度,应根据造林的目的、林种、树种特性、立地条件及经营条件等项因子来确定,同时还要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使林分达到速生、丰产、优质,并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是最终目标。
  1.1 根据造林目的、林种确定造林密度
  不同的造林目的、林种因其要求材种的规格不同,营造的林分结构不同,造林密度必然有异,防护林密度应大些,一般可采用株行距1m×1.5m或1m×1m的初植密度,加快郁闭成林,增加防护作用;用材林中培育大径材的密度应小些,一般可用株行距2m×2m或1.5m×5m的初植密度培育小径材,如作杆材、纸浆材及薪炭材的可用株行距1m×1m、1m×2m等初植密度;经济林要合理种植,有利于通风透光,保证树体的生长及果实成熟,更有利于果实的丰收,可用株行距3m×4m、2m×5m等初植密度。
  1.2 根据树种特性确定造林密度
  不同的树种有不同的生物特性,造林时要根据树种的喜光程度、生长快慢、树冠生长特点等确定造林密度。喜光、速生、分枝多的树种可稀些,如杨树等;耐荫、生长慢、分枝少的树种密度可大些,如云杉等。
  1.3 根据立地条件确定造林密度
  立地条件影响林木生长速度,一般在立地条件好的造林地上密度应较条件差的地方小些,但在降雨量少的干旱地区,因土壤水分不足,造林密度宜小些。
  1.4 根据经营条件确定造林密度
  交通方便木材缺乏的地方造林密度可适当大些,以便及早间伐,反之造林密度则应小些。
  2 造林密度对林分的作用
  造林密度与幼林郁闭早晚及林分生长有密切关系,并不是密度越大,产量越高,只有根据造林目的、林种及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并结合当地条件和具体要求确定合理造林密度,才能取得预期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
  2.1 造林密度决定林分郁闭的早晚
  密度与郁闭时间成反比关系,因为造林密度大,单位面积上株数多,则相邻植株的树冠互相衔接所需年限就短,郁闭就早;相反,密度小,则郁闭慢。林分的郁闭是人工林发展过程中一个主要转折阶段,它标志着成林开始,初步形成了森林环境,小气候发生明显变化,阳性杂草受到抑制,对林分生长均有影响。
  2.2 造林密度决定林分的生长量
  营造防护林只需考虑尽早发挥防护作用,而营造用材林和经济林,既要考虑到林木的生长速度,又要考虑到水肥供应,更要得到最佳的经济效益。在一定的幅度内,生长量随密度的减小而增大,因密度小营养面积就大,光照充足,生长发育良好;反之,光照缺乏,抑制了生长,但随着密度的减小,株数过少,整个林分的总产量会下降。
  2.2.1造林密度对径生长的影响 一般是树木胸径随密度的增大而递减,密度大,单位面积上株数就多,光照、营养不足,抑制生长;反之,则会增加胸径生长。
  2.2.2造林密度对高生长的影响 不同的树种在造林密度不同时,对树木高生长的影响可分三类。一类是密度越大,高生长也大,这类主要是树冠大、侧枝发达的树种,由于密度大,能抑制侧枝生长,因而促进了主干的高生长,如樟子松等;一类是稀植的树种能促进高生长,这类主要是速生树种,如杨树等;一类是高生长与密度无显著关系,密度对高生长影响不大,如红松等。此外还要考虑不同的立地条件对树高也有影响。
  2.2.3造林密度对根系生长的影响 不同密度的林分中林木根系生长有很大差异,总根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递减。密度越大,根系交错密集,发育细弱,影响地上部分生长。
  2.2.4造林密度对材积生长的影响 用材林的主要经济指标是出材率,密度增大,单株树木的材积就会随之递减。
  2.2.5造林密度对经济林产量的影响 密度过大,单株果树的光照营养面积不足,透风差,会影响树体的生长和果实的成熟,同时不便采摘果实,密度过小也会降低整个林分的产量。
  2.3 造林密度的大小影响林分的抚育与间伐
  造林密度不同,幼林郁闭早晚就不同,幼林抚育年限也就长短不一。密度大则幼林郁闭早,幼林抚育年限就短,可节省造林经费开支。但郁闭快,幼林的分化和自然的稀疏也开始得早,对于用材林就需要进行间伐,抚育间伐的次数增多,当然投资也会增加。当造林密度大时,不及时间伐以调整密度会导致林分生长量下降,对林分的产量、质量均有严重影响。
  2.4 造林密度与材质、材种也有密切关系
  适中的造林密度,既可提高树干通直度和圆满度,又能促进适当的天然整枝,培育无节或少节良材,并能增加大径材的比例。因此,造林密度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概念,而是保证人工林达到速生、丰产、优质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首先主要阐述了建筑工程管理的内容及管理的意义,其次就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问题进行探析,最后就建筑工程管理的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方法  中图分类号:TL3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8-0226-01  前言  现如今,我国即将进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各行各业将迎来重大变革期,针对建筑这类传统行业现状。2014年以来,国务
期刊
[摘 要]本文从立地条件特征、治理技术思路、技术要点及配套措施、模式成效以及适宜推广区域五方面叙述了齐齐哈尔市环城治沙防护林建设模式,为条件相似的中等城市环城绿化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实体。  [关键词]齐齐哈尔;环城治沙;防护林;建设模式  中图分类号:S7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8-0236-01  1 立地条件特征  环城治沙防护林建设区域位于齐齐哈尔
期刊
[摘 要]泵送混凝土,是个新兴的名词,是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进步的大环境下产生的,我国早在改革初期就开始使用这项技术了。它是指混凝土拌合物用混凝土泵随着管道进行输送并浇筑的一种技术。如今,泵送混凝土技术已经被人们熟知,并得到了普及与应用。本文在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泵送混凝土本身具有的特性与具体施工条件,分析了泵送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及种类,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预防与改善措施,为泵送混凝土施
期刊
[摘 要]针对如何提高杨树造林成活率,本文提出了细致合理整地、适地适树、密度适宜配置合理、造林方法科学技术要领得当及管护措施到位等一系列的栽培技术措施,对生产造林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杨树;造林成活率;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S9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8-0237-01  黑龙江省杨树栽培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又是杨树栽培大省,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
期刊
[摘 要]营林技术措施是一种即实用又环保高效的预防和治理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重要措施。林业虫害频发的区域大多位于森林覆盖面积小,并且遭受了人为的砍伐并重建的人工林地区。林业管理虫害的基础防治就是在种植新树苗时要对种植地区的环境进行严格的审查,尤其是要对土壤的质量进行检测,对于不合格的土壤进行相应的处理后再进行树苗的种植。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 防治措施 营林造林  中图分类号:S43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前提下,各种领域都在提高自身的生产技术,并且都在进一步的改革完善中,这有效的促进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并提高了什么的生产生活水平。本文就营养繁殖育苗技术对林业发展的影响,进一步阐述骑在林业中报告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营养繁殖;育苗技术;林业;具体应用  中图分类号:S7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8-0238-01  在保证环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化城市的不断发展,园林绿化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体现了城市建设的经济状况以及文化内容,是一种服务于社会、提升城市面貌、完善公共设施建设的公益性事业,可以有效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改善现代化城市环境。在新形势下对园林绿化管理工作进行创新,使其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就要分析园林绿化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尽量提高园林绿化管理的水平。本文以浙江桐乡市振东区的绿化建设为例,对创新园林管理以及绿化管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在不断的进步。实际上建筑行业是能源最大的消耗者,随着能源消耗的越来越多,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节约和有效的利用能源。为了能够让建筑很好的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需要对绿色节能建筑进行相应的思考。然而绿色节能建筑的设计离不开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两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把握好两者之间的联系才能够有效的节省和利用能源。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了风景园林施工质量控制,不同的环境施工要求不同,进行分析,保证工程质量合格,达到预期标准。  [关键词]园林 施工 技术 探析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8-0244-01  一、园林施工工作步骤  1、回填土方  选择肥力较好,排水性高的土壤进行回填,而且回填土方应比铺装面高15~25cm,建造出一个良好的植物生长基质。
期刊
[摘 要]新时期合肥城镇人口达486万人,城镇化率达64.6%,城市社区的地位、作用将更突出。本文拟对新时期合肥城市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社区管理体制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探寻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最终建立新型社区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关键词]城市社区、社区管理模式、社区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TU981-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8-0232-01  1、引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