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综合性实验教学改革实践

来源 :职业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rtualboxscd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进行综合性实验教学改革,选择合适的综合检测项目,主要目的是培养和考察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合理选用量具确定测量方法能力以及检测尺寸、形位和表面粗糙度的能力。
  关键词:高职;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综合性实验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1)07-0130-02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是高职机械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进行机械产品精度设计和技术检测能力,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实用性和实践性。为了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强化学生的检测技能,除了精心安排课程实验外,我院还安排了具有综合性质的检测训练,并在课程结束后进行综合性实验考核。通过实验教学改革,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测量方法,提高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综合测量项目的确定
  零件的几何参数、形状和位置误差的测量需用各种不同的量具、仪器。对于绝大多数缺少实践经验的学生来说,能熟练运用量具、仪器进行单项检测比较容易,对一个零件进行完整的综合性检测较为困难,因此,选择的被测件不能过于复杂,既要体现时间性,使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又要体现准确性,测得的结果较为合理和准确。考虑到学生已经完成了三周的金工实训,故选择学生加工过的工件为检测件。如图1所示,选择钳工工件为检测对象,检测主要项目有尺寸精度、孔精度、形位公差和螺纹孔精度。图2为车工工件,主要检测项目有尺寸精度、孔精度、螺纹精度、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等。
  选择的检测件每个项目不一定都在公差范围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把每个工件的所有项目检测作为评判的标准。
  综合测量项目的主要训练点
  读图识图能力每个被测工件都有一张图纸,学生首先要通过对视图的分析掌握零件的形体结构。分析各视图由哪些表面组成,如平面、圆柱面、圆弧面、螺旋面等,组成表面的特征,如孔、槽等,它们之间的位置都要看懂、记清楚。其次要认真看图纸中的尺寸,通过看尺寸可以了解零件的大小,分清定形尺寸、定位尺寸、关键尺寸,分清精加工面、粗加工面和非加工面,了解表面粗糙度等级及所起的作用。
  合理选用量具、确定测量方法的能力一个完整的检测过程包括被测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精度。根据被测工件的几何形状和精度要求,在现有检测条件下,选取恰当的检测方法和恰当的量具进行零件检测是做好测量的关键。如测量圆柱台阶轴带公差的装轴承部位时,应选用卡尺、千分尺、钢板尺等,测量带公差的内孔尺寸时,应选用内径百分表或内径千分尺等。有些被测零件用现有的量具不能直接检测,需要间接测量,这就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理论知识,确定检测对象和参数。如图2所示的零件,要检测M24×2-8g的外螺纹,在没有螺纹通止规而只有螺纹千分尺的条件下,要想检测螺纹的合格性,只有检测螺纹的中径。学生首先要查出8级外螺纹的中径公差和基本偏差代号为g的上偏差,然后计算出中径的两个极限值。这个过程可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知识,提高查阅标准的能力。
  检测形位公差能力对于形位公差检测,测量基准应尽量与设计基准、工艺基准重合。在任选基准时,要选用精度高,能保证测量时稳定可靠的部位作为检验的基准。如测量垂直度、平行度应以大面为基准,图1中的平行度公差0.08就是以大端面C为基准。在测量同轴度时应以中心孔为基准,但是,中心孔有时不好确定,可采用测圆跳动的方法,如测量图2中的同轴度,将零件放置于“v”型铁上,用百分表测内孔和外圆的圆跳动,基准虽然变了,但是圆跳动是一个综合检测项目,一般可以代替同轴度。
  检测尺寸公差能力测量时应尽量采用直接测量法,对检查形状复杂、尺寸较多的零件时,按照测量清单,一个尺寸一个尺寸地测量,并将测量结果直接填入实际尺寸一栏,待测量完后,根据清单汇总的尺寸判断零件合格与否,这样既不会漏检一个尺寸,又能保证检测质量。
  检测表面粗糙度能力对于表面糙度值较大的工件采用粗糙度样块对比的方法。如果表面粗糙度值较小,要选用粗糙度测量仪。在教学中,样块对比和粗糙度测量仪知识都应让学生掌握,综合考核时,则采用样块对比法。要先确定“规定”部位,再确定“其余”部位,还要注意不要漏检。
  综合测量项目考核评价
  综合测量项目考核评价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公差理论,通过对具体零件的尺寸、形位、表面粗糙度三项基本几何精度中具体项目的测量,加深对课堂上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考核评价指标包括考核内容、考核要求、检测结果和评价得分等。考核项目分为主要项目检测和一般项目检测,如对图1检测件的评分共分14项,见表1。
  教学改革的效果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综合性实验教学改革,在学生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过程中得以体现,学生对配合的选择、零件粗糙度的确定、形位误差项目的确定等把握较好。为了向社会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高职院校必须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完善课程综合性实验,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胡风兰.看图学形位精度设计与形位误差检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2]周文玲.互换性与测量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赵晴.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实验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12):89-90.
  [4]程学珍.关于《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实训教学的探讨[J].大众科技,2005,(9):139-140.
  [5]姜玉学.浅谈机械零件的检测技术[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55-56.
  作者简介:
  马宪亭(1961—),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高级工程师,机械制造室主任,研究方向为机械检测技术。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其他文献
对预测控制算法的发展作了回顾,介绍了预测控制和其它控制方法的结合.分析了热工过程对象的特点以及传统PID控制存在的问题.总结了近年来预测控制在热工过程控制中的研究成果
校园文化安全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维护校园稳定的基础性工程。针对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文化选择的困惑、网络文化话语权偏弱、主导权的缺失、文化自觉
本着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知识够用、实用"原则,突出创新能力培养的课改理念,对《Pro/Engineer三维CAD应用技术》课程进行了为期三年的研究与探索,设计出了20多个项目作为实践教学研发的对象,以案例教学为主要教学方法,构建了该课程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导向式、三维立体化教学设计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研究了不同公司、不同颜色的种衣剂对不同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同时运用6 Sigma试验设计工具和统计工具优选出最佳的组合,并验证国产的颜色色浆与进口的颜色色浆是否存在显著性
根据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的设计经验,通过实例,依据规范对如何调整电算结果中的梁、柱截面尺寸、配筋率、裂缝宽度和梁、柱配筋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设计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