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现代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mev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6月将我院收治的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同时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情况和血脂变化情况,并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发作持续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慢于对照组,发作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明显(P<0.05)。治疗前,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脂各项指标比较差异不显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C、TC、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HDL-C水平显著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0%、75.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 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脂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不稳定型心绞痛;血脂
  [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7)13-0105-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clopidogrel combined with atorvastatin in the treatment of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Methods 8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from June 2015 to June 2016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symptomatic treatment,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combined with atorvastatin in the treatment of angina pectoris,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changes of blood lipids situation, and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frequency of angina attack and duration of attack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the frequency of angina pectori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uration of attack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dexes of blood lipi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TC, TC and LDL-C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the level of HDL-C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was 95% and 75% respectivel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Clopidogrel combined with atorvastatin in the treatment of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curative effec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reduce blood lipid level, improv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Key words] Ato Vatatin; Clopidogrel;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Blood lipid
  不穩定型心绞痛是介于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间的中间临床综合征,主要包括初发心绞痛、静息心绞痛伴心电图缺血改变、恶化劳力性心绞痛以及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1]。若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甚至导致出现猝死等严重的不良心血管事件[2]。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主要治疗方法为抗血小板、抗凝、改善内皮功能、稳定破裂的斑块等[3]。他汀类药物研究证实不仅具有调脂的作用,还具有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作用[4-5]。阿托伐他汀是他汀类药物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排除合并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伴有恶性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者、精神性疾病者。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42~72岁,平均(58.7±11.2)岁;观察组40例患者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41~70岁,平均(57.8±8.3)岁;两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休息、镇静、吸氧及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硝酸酯类、低分子肝素等常规对症治疗,硫酸氯吡格雷片首剂负荷量300 mg口服,维持量75 mg/d,其中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每晚1次。连续治疗6个月。
  1.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心绞痛症状消失,心绞痛分级改善≥2级和(或)心电图下移的ST段恢复≥0.1 mV;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心绞痛分级改善≥1级和(或)心电图下移的ST恢复≥0.05 mV;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无明显减少或恶化,心绞痛分级及心电图无改善[6]。
  1.4 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及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及血脂各项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晨空腹取肘静脉血5 mL室温下凝固后,分离血清,应用HITACH 7170型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TC、TG、HDL-C、LDL-C等血脂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SPSS12.0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发作持续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慢于对照组,发作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见表1。
  2.2 两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血脂指标的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脂各项指标比较差异不显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C、TC、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HDL-C水平显著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0%、75.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随着我国现代药物研究领域的迅速发展,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病机制有了的深刻认识和研究。研究认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致病原因是主要冠状动脉出现粥样斑块,血管狭窄甚至阻塞,导致心肌缺氧缺血、坏死,心肌血流量减少,斑块纤维帽裂开,引发血栓,冠状动脉会出现痉挛疼痛的不适症状,从而诱发缺血性心绞痛的发生[7-9]。氯吡格雷是一种强效新型的抗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口服给药起效快,从第1天开始即可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10-11]。
  阿托伐他汀是一种羟甲基戊二酰辅酶还原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肝脏内的HMG-CoA还原酶,从而抑制胆固醇的生物合成,起到降低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等调脂作用,还具有减少粥样斑块中的炎症细胞,降低巨噬细胞的数量,消除炎症反应、稳定粥样斑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从而达到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缓解患者病情的目的[12-14]。
  陈永东等[15]将8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42例,应用常规治疗,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的有效率达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80.95%,且治疗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证实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可靠,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在抗血栓和稳定冠脉粥样斑块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慢于对照组,发作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對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TC、TC、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HDL-C水平显著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组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与殷淑娟[16]报道的观点是相符的,说明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脂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魏方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5):151-152.
  [2] 谢向荣,汪茗,张厚军,等.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斑块退缩及其成分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9,14(4):438-439.
  [3] 韩荣萍.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50例[J].临床医学,2009,29(11):32.
  [4] 曹婉燕.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4):148,150.
  [5] 王东生.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血脂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1,23(2):164-165.
  [6] 陈荣松.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1,32(28):5902-5903.
  [7] 赵新杰,韭永军,宋毅.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心绞痛45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9):1965-1966.
  [8] 王振海.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3):75-76.
  [9] 曹刚,张伟霞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5,36(12):2460-2461.
  [10] 袁宝鸿.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脂、C-反应蛋白及乳酸脱氢酶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4(3):1182.
  [11] 郑创建,覃玉音.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23(4):22.
  [12] 袁平年.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7(4):107.
  [13] 叶毅敏.他汀类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4):332-333.
  [14] 施训仕,马骏,李阳.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7):124-125.
  [15] 陈永东。施德毅,周鱼,等.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3例临床观察[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31(6):976-977.
  [16] 殷淑娟。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7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0,7(32):35-36.
  (收稿日期:2017-02-01)
其他文献
通过对比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不同,对中国、印度两种规范的加载装置精度、加载程序、取值方法等进行了横向比较,为参与国内外工程的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世界首例“人类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引发世界关注的同时,也促使我们深入思考科技与法律、科技与人类尊严之间的关系。技术发展带来的系统性风险,使国家风险防控及社会治理任务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2017年信息经济报告》的主要结论指出,数字经济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衣食住行等所有方面,其发展速度和方式超出人们的想象.随着数字化进一步发展,数
对廊坊地区田间81种植物上烟粉虱的发生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烟粉虱可为害其中44种植物,且在不同的寄主植物上烟粉虱的种群密度有显著差异;而玉米、高粱和小米等37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药师窗口发药,这项看似极其平凡的工作,实际上蕴含了许多内容。发药药师不仅要与患者核对信息,进一步审核处方用药的适宜性,而且还要核对已调剂的药品是否完全正确,最后还要告知患
会议
2005年12月27日,由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举办“缩小数字鸿沟 构建信息社会”2005北京论坛,发布“北京市数字鸿沟研究报告(2005)”,探讨北京市缩小数字鸿沟、构建信息社会的举措
VA菌根是泡囊-丛枝内生菌根菌与高等植物根系形成的共生体.VA菌丝增加根系的吸收面积,促进植物对矿质养分(尤其是磷和微量元素)的吸收,增强植物抵抗养分胁迫的能力,减少氮、
为了解温度对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种群动态的影响,采用生命表方法研究了16、19、22、25、28℃共5个不同温度下麦长管蚜的实验种群生命表,并分析了温度对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