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贝粘蛋白粘附性及抗氧化作用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ailswu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贻贝粘蛋白(MAP)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肠黏膜的影响,从粘附性及抗氧化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32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贻贝粘蛋白组(0.6 mg/kg),每组8只.正常组予普通饮用水,其余各组以5%葡聚糖硫酸钠(DSS)自由饮水7 d制备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造模后24 h分别每日给药,观察记录各组大鼠每日疾病活动指数(DAI)、体重变化,给药7 d后解剖取材,记录各组大鼠结直肠长度、重量、肠重比,行结直肠黏膜大体形态(CMDI)与病理组织学观察.取大鼠肠黏膜行体外试验,采取氯化硝基四氮唑蓝(NBT)染色法观察MAP对大鼠肠黏膜粘附性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从实验第5天开始DAI评分明显升高(P<0.05),体重下降(P<0.05),可见肠黏膜充血、水肿和溃疡形成,以及结肠隐窝肿胀变形,黏膜下组织大量炎细胞浸润;与模型组相比,美沙拉嗪组和贻贝粘蛋白组大鼠体重、结直肠长度均增加(P<0.05),DAI评分、肠重比、CMDI评分及病理组织学评分均降低(P<0.05).NBT实验中可见大鼠直肠黏膜出现染蓝现象,且随时间延长,染蓝程度进一步加深.结论 MAP通过对肠黏膜良好的粘附及抗氧化作用,能明显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症状,修护肠黏膜屏障损伤,可为MAP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规律性的有氧运动对脑缺血大鼠的脑组织的保护机制.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实验组、对照组,模型组、实验组、对照组大鼠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脑中动脉脑缺血(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动物模型,假手术组大鼠只进行穿线,不结扎;实验组大鼠每日进行有规律的有氧运动(跑台跑步):运动强度为20 m/min,每日3次,每次20 min,每次间隔2 h,对照组大鼠每日给以1.08 mg/mL的尼莫地平灌胃给药.激光
目的 探讨建立新西兰兔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模型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健康新西兰兔48只,随机分成3组:实验组(假体周围感染组)、对照组(假体未感染组)及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每组各16只;实验组左膝关节全膝关节置换术后7 d于新西兰兔关节腔内注射0.5 mL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1×107 CFU/mL),对照组左膝关节全膝关节置换术后7 d于新西兰兔关节腔内注射0.5 mL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左膝关节囊切开缝合术后未进行任何处理.各组分别于术前和术后7、21 d进行血液学检查,术后21 d进
目的 考察不同煎煮方法及人工胃液、肠液对栀子豉汤所含优势菌群的影响,基于芽胞杆菌的整肠作用探讨栀子豉汤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先煎栀子再煎淡豆豉(方法一)及两药同时煎煮(方法二)得到不同的栀子豉汤溶液,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培养及菌落计数,通过Biolog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并考察人工胃液、肠液对栀子豉汤所含优势菌群数量的影响.结果 方法一制备的栀子豉汤所含优势菌数量更多,为(2.55±0.02)×105 CFU/mL,以枯草芽胞杆菌为主;栀子豉汤经人工胃液、人工肠液作用后,优势菌又大量繁殖.
小型猪在生理、解剖结构、营养代谢、药物代谢以及疾病发生发展上与人类相似,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疾病研究中.我国小型猪资源丰富,不同种群遗传性状稳定并各具特色.但如何结合中国小型猪的特点,建立符合生物医药研究需要的人类疾病小型猪模型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对不同品种中国小型猪在人类疾病模型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概述,以期为进一步利用中国小型猪研究人类疾病提供参考和指导.
目的 本研究拟观察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后大鼠不同时期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上嘌呤受体(purinergic receptor subtype,P2X3)的表达情况及P2X3受体拮抗剂TNP-ATP对糖尿病神经痛(diabetic neuropathic pain,DNP)大鼠的干预作用.方法 (1)2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选取6只选取作为正常组,其余14只大鼠予以腹腔注射STZ,剔除未成模的2只大鼠,分别观察造模前(Base),造
目的 研究乳源性复合益生菌对db/db糖尿病小鼠白色脂肪棕色化细胞因子解偶联蛋白1(UCP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R结构域蛋白16(PRDM16)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6周龄的SPF级db/db糖尿病雄性小鼠适应性喂养1周,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罗格列酮组及复合益生菌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SC57BL/Ks雄性小鼠为正常对照组,每组8只.血糖仪检测不同时段空腹血糖(FBG)水平,ELISA法检测糖化血红蛋(HbA1c)含量,取各组小鼠皮下白色脂肪组织,HE染色观察脂肪组
目的 探究添加沙葱对牛瘤胃体外发酵和产气量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对照组(以玉米秸秆为发酵底物)和沙葱处理组(在发酵底物中添加沙葱),每组设置3个重复,于不同时间节点记录2组的产气量,并在发酵72 h后对发酵液的pH值、氨态氮以及挥发性脂肪酸进行测定.结果 12、24和72 h时,2组产气量具有一定差异,在12 h时沙葱处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t=3.717,P=0.020 5),而24 h及72 h时沙葱组产气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t=4.832,P=0.008 5;t=4.953,P=0.007 7).发酵
目的 研究外周炎性痛小鼠痛行为以及脊髓A1型星形胶质细胞的动态变化,为阐明炎性痛的病理机制提供实验基础及理论依据.方法 雄性C57BL/6小鼠16只,分为对照组8只和炎性痛组8只.小鼠右侧足底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FA)建立外周炎性痛模型,对照组右侧足底注射相同体积生理盐水.在造模前以及造模后第1、3、5、7天检测小鼠机械刺激缩足阈值(MWT)和辐射热刺激缩爪潜伏期(PWL)的变化.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A1、A2型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在炎性痛不同时程脊髓内的动态表达变化.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小鼠脊髓背角G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