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学习能力培养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意义和必要性,之后文章提出了基于学习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思路,包括:多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强化学生的英语使用能力培养;充分理解和运用元认知策略;因材施教利用差异化教学法;充分利用情景教学模式。本文拟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培养的探讨,为新时期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效率的提高,以及高职院校学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学习能力培养 高职院校 英语教学 教学思路
1 学习能力培养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意义和必要性
学习能力,是指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会学”。所以,学生只有懂得“会学”,才能实现“学会”,才能不断提高学习能力。而究竟如何提高学习能力,则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考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等等。对于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其目的就是在于要让学生掌握学习英语的方法,形成独立学习的能力。英语学习能力的形成,是高职院校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手段,只有具备了英语学习能力,学生才能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更快的适应,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在这其中,英语学习能力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因为任何教学方法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的身上,只有学生自己会学了,有了学习的能力了,英语的水平才能真正提高。当然,提高学生英语的学习能力,远比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困难得多,前者是一种内涵式的提高,而后者是一种表象式的发展,所以提高学习能力是英语学习的核心问题。
2基于学习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思路分析
2.1 多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学习动机与能力是自主学习的两大构建元素,而学习动机则是关键的第一步。所谓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没有学习动机,就谈不上能力的培养。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讲,首要做的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英语的重要性,这样可以从学生心底产生一种学习的动力,这非常有利于学习能力的培养。具体到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采取聘请企业人员来班级对人才需求做介绍,让已经毕业的学生回校对亲身经历的事情做报告,尤其是其中关于英语在工作和个人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性做详细的分析。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参加招聘会,看看社会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到底有多高。通过这些方法让学生更加直接的感受到英语的作用和地位,把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激发出来。
2.2 强化学生的英语使用能力培养
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和使用能力,是学生接受和掌握语言文化知识技能的重要前提,也是提高他们跨文化语言学习能力的基础。为此,教育部高教司在2004年新印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观念里,其教学的重点一般都会被定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或者是写作能力、解题的能力,其实这些都是比较片面的,而且这种想法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需要在进行英语教学实践中,加强对学生英语使用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实用英语创造更多的机会。比如对相关课文让学生分组编成情景剧,举行口语比赛,英语歌曲比赛。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聘请外教来校,增加学生的交流机会。同时发达的网络,也给我们加强学生英语使用能力提供了平台和便利条件,切实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自主性。比如,让学生通过MSN与外国朋友直接交流,甚至视频直接对话,这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2.3 充分理解和运用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是一种典型的学习策略,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从认知论的角度看,学生从获得语言输入到语言输出的感知、识别、选择、内化、提取和使用的过程都受到元认知水平的影响和制约。元认知策略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有很多方面。首先教师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因为高职学生的性格比较复杂,了解了心理才能安排学习方法;教师还要了解学生喜欢自己哪一种教学方法,喜欢大声讲课,还是小声讲课;喜欢教师踱步,还是喜欢静止。这些小小的细节,其实也会很容易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影响到学习能力的培养。另外,元认知策略还提出,需要开展合作学习,这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很关键的一条。教师预先按照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等进行划分,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学生按照小组划分围绕某一个知识点或者任务开展合作学习,组内成员相互帮助,组间有适当的竞争。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是本组内的学生特点互补,而且学生之间有共同语言,利于交流;另一方面,组间存在竞争,学生为了使本组获得好成绩,必然都会充分发掘自身潜力,以及集体凝聚力,使本组获胜。学生的学习能力都会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
2.4 因材施教利用差异化教学法
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问题,没有人能抹杀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差距,如果教学过程中不重视这种差异的话,必然会影响教学效率的生成。为此,我国一直倡导因材施教的思想,但针对目前高职院校的具体情况来说,如果每个学生都开展因材施教的话,这也肯定不现实。但我们可以围绕这一宗旨,探讨适合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比如差异化教学法。差异教学是采用差异化的教学策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差异化的教学内容、多样化的评价手段,尊重并保护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的一种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调查学生的具体情况,把班级的学生按照特定的指标进行分类,然后有的放矢的再按照学生的具体类别开展教学。比如能力强的,要注意“拔高”,能力差的,注意“巩固基础”,居中的注意“发掘潜力”。通过这种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获得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法,获得最适合自己的能力培养方式。
2.5 充分利用情景教学模式
情景教学,主要是某种富有感情色彩的活动而产生的一种特有的心理氛围,就是以生动形象的情境激起学生学习情绪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方法。情景教学的核心在于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各种仿真的而且能紧密结合知识的情景,让学生置身其中,这样可以将学生置于乐观的情感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学生求知欲望。比如针对教材中出现的一些小说、寓言、故事等,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排练成舞台剧或者情景剧,教师和学生都参与到其中。通过这种仿真的模拟,学生对于文章中的角色、内容、对白都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或者,教师也可以安排学生进行pair work(结对活动),group work(小组练习),role play(角色训练)等活动。学完一章的语法或者单词之后,教师也可以安排一两个同学上讲台做一个简短汇报,内容随意挑选,可以是新闻、笑话、谜语、异国风俗文化、日常生活中的人或事等,教师可要求学生发言不超过五分钟,鼓励脱稿背诵,也可自由结合自编对话等。
3 结语
英语学习,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很多学生都抱怨学了就忘,总是记不住。或者就是很多学生抱怨实在不知道怎么学,该看的也看了,该学的也学了,但还是学不好,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但显而易见的是,英语在大学生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不管是继续深造,还是就业,英语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门工具,学好英语对于每个大学生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势在必行。当然,提高英语水平,提高学习能力是关键,围绕高职院校英语学习能力培养的探讨也是数不胜数,但是落实到实践中,很多教师依然是摸不到头脑,总感觉把别人的方法拿过来之后效果不明显。的确,不同的学校,学生的水平、学习氛围,以及教师自身的素质都相去甚远,我们不可能通过套用别人的模式一下子就提高了我们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依然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摸索和总结,最终才能形成一套适合本校具体情况的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培养方法。
【参考文献】
[1]基于中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索[EB].
[2]李 旭. 浅谈大学英语大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6(4).
[3]郭应平. 浅析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3(108).
[4]刘绍龙,肖善香.认知、元认知与第二语言习得[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4).
[5](英)麦吉克里斯. 郑莉,刘大鹏,译. 教与学的变革[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6]贾 宁. 大学英语差异教学初探[J]. 考试周刊,2011(73).
[7]高 文. 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J]. 教育发展研究,2001(8).
[8]高曼莉.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J]. 中国电力教育,2008(5).
【关键词】学习能力培养 高职院校 英语教学 教学思路
1 学习能力培养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意义和必要性
学习能力,是指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会学”。所以,学生只有懂得“会学”,才能实现“学会”,才能不断提高学习能力。而究竟如何提高学习能力,则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考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等等。对于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其目的就是在于要让学生掌握学习英语的方法,形成独立学习的能力。英语学习能力的形成,是高职院校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手段,只有具备了英语学习能力,学生才能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更快的适应,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在这其中,英语学习能力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因为任何教学方法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的身上,只有学生自己会学了,有了学习的能力了,英语的水平才能真正提高。当然,提高学生英语的学习能力,远比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困难得多,前者是一种内涵式的提高,而后者是一种表象式的发展,所以提高学习能力是英语学习的核心问题。
2基于学习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思路分析
2.1 多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学习动机与能力是自主学习的两大构建元素,而学习动机则是关键的第一步。所谓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没有学习动机,就谈不上能力的培养。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讲,首要做的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英语的重要性,这样可以从学生心底产生一种学习的动力,这非常有利于学习能力的培养。具体到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采取聘请企业人员来班级对人才需求做介绍,让已经毕业的学生回校对亲身经历的事情做报告,尤其是其中关于英语在工作和个人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性做详细的分析。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参加招聘会,看看社会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到底有多高。通过这些方法让学生更加直接的感受到英语的作用和地位,把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激发出来。
2.2 强化学生的英语使用能力培养
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和使用能力,是学生接受和掌握语言文化知识技能的重要前提,也是提高他们跨文化语言学习能力的基础。为此,教育部高教司在2004年新印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观念里,其教学的重点一般都会被定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或者是写作能力、解题的能力,其实这些都是比较片面的,而且这种想法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需要在进行英语教学实践中,加强对学生英语使用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实用英语创造更多的机会。比如对相关课文让学生分组编成情景剧,举行口语比赛,英语歌曲比赛。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聘请外教来校,增加学生的交流机会。同时发达的网络,也给我们加强学生英语使用能力提供了平台和便利条件,切实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自主性。比如,让学生通过MSN与外国朋友直接交流,甚至视频直接对话,这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2.3 充分理解和运用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是一种典型的学习策略,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从认知论的角度看,学生从获得语言输入到语言输出的感知、识别、选择、内化、提取和使用的过程都受到元认知水平的影响和制约。元认知策略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有很多方面。首先教师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因为高职学生的性格比较复杂,了解了心理才能安排学习方法;教师还要了解学生喜欢自己哪一种教学方法,喜欢大声讲课,还是小声讲课;喜欢教师踱步,还是喜欢静止。这些小小的细节,其实也会很容易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影响到学习能力的培养。另外,元认知策略还提出,需要开展合作学习,这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很关键的一条。教师预先按照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等进行划分,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学生按照小组划分围绕某一个知识点或者任务开展合作学习,组内成员相互帮助,组间有适当的竞争。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是本组内的学生特点互补,而且学生之间有共同语言,利于交流;另一方面,组间存在竞争,学生为了使本组获得好成绩,必然都会充分发掘自身潜力,以及集体凝聚力,使本组获胜。学生的学习能力都会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
2.4 因材施教利用差异化教学法
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问题,没有人能抹杀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差距,如果教学过程中不重视这种差异的话,必然会影响教学效率的生成。为此,我国一直倡导因材施教的思想,但针对目前高职院校的具体情况来说,如果每个学生都开展因材施教的话,这也肯定不现实。但我们可以围绕这一宗旨,探讨适合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比如差异化教学法。差异教学是采用差异化的教学策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差异化的教学内容、多样化的评价手段,尊重并保护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的一种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调查学生的具体情况,把班级的学生按照特定的指标进行分类,然后有的放矢的再按照学生的具体类别开展教学。比如能力强的,要注意“拔高”,能力差的,注意“巩固基础”,居中的注意“发掘潜力”。通过这种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获得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法,获得最适合自己的能力培养方式。
2.5 充分利用情景教学模式
情景教学,主要是某种富有感情色彩的活动而产生的一种特有的心理氛围,就是以生动形象的情境激起学生学习情绪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方法。情景教学的核心在于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各种仿真的而且能紧密结合知识的情景,让学生置身其中,这样可以将学生置于乐观的情感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学生求知欲望。比如针对教材中出现的一些小说、寓言、故事等,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排练成舞台剧或者情景剧,教师和学生都参与到其中。通过这种仿真的模拟,学生对于文章中的角色、内容、对白都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或者,教师也可以安排学生进行pair work(结对活动),group work(小组练习),role play(角色训练)等活动。学完一章的语法或者单词之后,教师也可以安排一两个同学上讲台做一个简短汇报,内容随意挑选,可以是新闻、笑话、谜语、异国风俗文化、日常生活中的人或事等,教师可要求学生发言不超过五分钟,鼓励脱稿背诵,也可自由结合自编对话等。
3 结语
英语学习,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很多学生都抱怨学了就忘,总是记不住。或者就是很多学生抱怨实在不知道怎么学,该看的也看了,该学的也学了,但还是学不好,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但显而易见的是,英语在大学生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不管是继续深造,还是就业,英语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门工具,学好英语对于每个大学生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势在必行。当然,提高英语水平,提高学习能力是关键,围绕高职院校英语学习能力培养的探讨也是数不胜数,但是落实到实践中,很多教师依然是摸不到头脑,总感觉把别人的方法拿过来之后效果不明显。的确,不同的学校,学生的水平、学习氛围,以及教师自身的素质都相去甚远,我们不可能通过套用别人的模式一下子就提高了我们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依然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摸索和总结,最终才能形成一套适合本校具体情况的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培养方法。
【参考文献】
[1]基于中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索[EB].
[2]李 旭. 浅谈大学英语大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6(4).
[3]郭应平. 浅析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3(108).
[4]刘绍龙,肖善香.认知、元认知与第二语言习得[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4).
[5](英)麦吉克里斯. 郑莉,刘大鹏,译. 教与学的变革[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6]贾 宁. 大学英语差异教学初探[J]. 考试周刊,2011(73).
[7]高 文. 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J]. 教育发展研究,2001(8).
[8]高曼莉.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J]. 中国电力教育,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