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总结我科成功救治的5例横纹肌溶解并急性肾功能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经过,为类似患者的救治提供经验依据。方法 分析5例横纹肌溶解并急性肾功能损伤临床资料和护理经过。结果 患者入院后给予激素、抗过敏、抗炎症介质、水化、碱化尿液和血液透析等治疗,同时予心理护理、皮肤护理,积极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给予恰当处理,护理重点为防止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及护理后康复出院。结论 对于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并急性肾功能损伤的患者,积极的综合治疗和细致的护理是患者成功救治的关键。
【关键词】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急性肾功能损伤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5-0006-01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M)是由物理、化学或中毒性损伤等因素导致骨骼肌破坏产生的肌肉细胞毒性物质(肌红蛋白、肌酸激酶)释放入循环系统,进一步引起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约15%~40%患者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1]。临床表现为肌肉疼痛、无力,尿色异常。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急诊科共收治5例横纹肌溶解征患者,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后均康复出院。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例患者中男4例,女1例,年龄24~56岁,平均年龄40岁,5例患者入院时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868~2200U/L,肌红蛋白134.60~230ng/ml,肌酐(Cr)505~980 umol/L。本组患者中昆虫咬伤2例,蛇咬伤、酒精中毒、重症肺炎各1例,其中4例患者既往体健,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病。
1.2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为肢体肌肉肿胀、疼痛、无力,尿量、尿色异常。本组5例患者其中1例少尿,2例茶色尿,3例单侧肢体肿胀、疼痛,2例出现双下肢酸痛、无力,有3例患者并发急性肾功能损伤,1例急性肾衰竭(ARF)。
1.3 治疗方法
给予积极抗感染、抗炎症反应、补液、碱化尿液、血液透析等治疗,针对患者病情特点,护士制订了一整套护理措施:保持皮肤清洁、保护患肢,动态观察病情、提高护理预见性,针对性心理护理。有效控制了感染的恶化,保护肝、肾功能,维持了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本组5例患者均痊愈。
2 护理
2.1 疼痛的护理
急性期嘱患者卧床休息,避免肌肉运动加重疼痛。严重时在患肢下垫一软枕,予33%硫酸镁溶液湿敷,每1~2h更换一次湿敷棉垫。每2h协助患者翻身一次,翻身时避免拖拉患者,翻身动作轻柔,防止皮肤擦伤及发生压疮。每天两次用温水轻轻擦拭皮肤,保持患者皮肤清洁,禁用刺激性碱液或沐浴露擦洗皮肤。医护人员尽可能集中治疗及化验检查项目,减少患者的疼痛。
2.2 动态观察病情,提高护理预见性
2.2.1 密切观察尿色,准确记录尿量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主要并发症有ARF、电解质、酸碱代谢紊乱,而ARF是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严重并发症,占4%~33%,其中5%~50%患者死亡[2]。当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发生时,大量肌红蛋白入血,肌红蛋白水平超过5~15mg/L时开始从肾脏排出,少量肌红蛋白不足以改变尿的颜色,当尿色变深时,提示RM已发生,预示即将发生肾功能衰竭[3]。护士严密观察患者尿色及尿量的变化,做好详细记录。鼓励患者多饮水,促进肌红蛋白从尿中排出,每h尿量不少于200ml。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2.2.2 水化、碱化尿液的护理
患者尽早进行水化治疗是关键,也是防止发生并发症唯一的重要手段。静脉输入大量生理盐水等晶体液,维持循环血量,增加肾脏灌注,冲洗肾小管内的肌红蛋白,尽快恢复血容量及尿量[4]。为预防肾功能恶化,遵医嘱予静脉输注含电解质溶液水化治疗,持续予5%碳酸氢钠溶液20ml/h缓慢静脉输注,以碱化尿液。护士在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有无急性左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并做好随时抢救的准备。护士动态监测血及尿的PH值,维持PH>7,防止静脉输注过多的碳酸氢钠。如果上述措施无效,则需血液净化治疗。
2.2.3 血液净化治疗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不仅能清除毒素、炎症介质、维持内环境稳定,还有助于清除肌红蛋白[5]。对于凝血功能异常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在CBP治疗时,应注意无肝素透析以免加重出血。在CBP治疗期间,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神志变化,每30分钟监测血压一次,必要时10~15分钟一次,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血透结束后及时复查血清电解质、BUN、Cr、Ck以及出凝血功能。本组有1例RM并发ARF患者,我们在ARF早期阶段即开始床边CBP治疗,在CBP治疗48h后,BUN、Cr、Ck明显下降。
2.2.4 监测生命体征
横纹肌溶解容易诱发多脏器功能不全,因此生命体征的监测非常重要。护理人员在遵医嘱用药的同时,及时给予吸氧、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病情并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每15~30分钟巡视患者一次,每h记录一次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使患者得到尽早治疗避免多脏器损伤。
2.3 针对性心理护理
因起病急、病情重,患者及家属担心疾病的发展及预后,加之肌肉肿胀、疼痛、茶色尿,患者及家属表现出紧张、焦虑情绪,关心各种检查结果、治疗方案及预后。护士在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入院宣教时,通过评估了解患者的需求,及时向患者及家属耐心讲解疾病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治疗效果,及时向患者提供心理疏导,给予心理支持。加强沟通,鼓励患者及家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3 小结
对于横纹肌溶解并急性肾功能损伤的患者,积极的综合治疗和细致的护理是患者成功救治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马志宇,苏靖翠,佟淼等.124例横纹肌溶解征诊治体会[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3,42(10):953.
[2]杨学青.1例感染诱发横纹肌溶解症患儿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2):250.
[3]刘萍,于桂香.非创伤性横纹肌溶解症的病因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9,23(7):1705.
[4]陈春霞.12例横纹肌溶解症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3,8(4):191.
[5]李 珺.横纹肌溶解症与急性肾损伤[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3,22(1):79.
【关键词】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急性肾功能损伤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5-0006-01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M)是由物理、化学或中毒性损伤等因素导致骨骼肌破坏产生的肌肉细胞毒性物质(肌红蛋白、肌酸激酶)释放入循环系统,进一步引起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约15%~40%患者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1]。临床表现为肌肉疼痛、无力,尿色异常。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急诊科共收治5例横纹肌溶解征患者,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后均康复出院。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例患者中男4例,女1例,年龄24~56岁,平均年龄40岁,5例患者入院时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868~2200U/L,肌红蛋白134.60~230ng/ml,肌酐(Cr)505~980 umol/L。本组患者中昆虫咬伤2例,蛇咬伤、酒精中毒、重症肺炎各1例,其中4例患者既往体健,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病。
1.2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为肢体肌肉肿胀、疼痛、无力,尿量、尿色异常。本组5例患者其中1例少尿,2例茶色尿,3例单侧肢体肿胀、疼痛,2例出现双下肢酸痛、无力,有3例患者并发急性肾功能损伤,1例急性肾衰竭(ARF)。
1.3 治疗方法
给予积极抗感染、抗炎症反应、补液、碱化尿液、血液透析等治疗,针对患者病情特点,护士制订了一整套护理措施:保持皮肤清洁、保护患肢,动态观察病情、提高护理预见性,针对性心理护理。有效控制了感染的恶化,保护肝、肾功能,维持了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本组5例患者均痊愈。
2 护理
2.1 疼痛的护理
急性期嘱患者卧床休息,避免肌肉运动加重疼痛。严重时在患肢下垫一软枕,予33%硫酸镁溶液湿敷,每1~2h更换一次湿敷棉垫。每2h协助患者翻身一次,翻身时避免拖拉患者,翻身动作轻柔,防止皮肤擦伤及发生压疮。每天两次用温水轻轻擦拭皮肤,保持患者皮肤清洁,禁用刺激性碱液或沐浴露擦洗皮肤。医护人员尽可能集中治疗及化验检查项目,减少患者的疼痛。
2.2 动态观察病情,提高护理预见性
2.2.1 密切观察尿色,准确记录尿量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主要并发症有ARF、电解质、酸碱代谢紊乱,而ARF是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严重并发症,占4%~33%,其中5%~50%患者死亡[2]。当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发生时,大量肌红蛋白入血,肌红蛋白水平超过5~15mg/L时开始从肾脏排出,少量肌红蛋白不足以改变尿的颜色,当尿色变深时,提示RM已发生,预示即将发生肾功能衰竭[3]。护士严密观察患者尿色及尿量的变化,做好详细记录。鼓励患者多饮水,促进肌红蛋白从尿中排出,每h尿量不少于200ml。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2.2.2 水化、碱化尿液的护理
患者尽早进行水化治疗是关键,也是防止发生并发症唯一的重要手段。静脉输入大量生理盐水等晶体液,维持循环血量,增加肾脏灌注,冲洗肾小管内的肌红蛋白,尽快恢复血容量及尿量[4]。为预防肾功能恶化,遵医嘱予静脉输注含电解质溶液水化治疗,持续予5%碳酸氢钠溶液20ml/h缓慢静脉输注,以碱化尿液。护士在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有无急性左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并做好随时抢救的准备。护士动态监测血及尿的PH值,维持PH>7,防止静脉输注过多的碳酸氢钠。如果上述措施无效,则需血液净化治疗。
2.2.3 血液净化治疗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不仅能清除毒素、炎症介质、维持内环境稳定,还有助于清除肌红蛋白[5]。对于凝血功能异常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在CBP治疗时,应注意无肝素透析以免加重出血。在CBP治疗期间,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神志变化,每30分钟监测血压一次,必要时10~15分钟一次,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血透结束后及时复查血清电解质、BUN、Cr、Ck以及出凝血功能。本组有1例RM并发ARF患者,我们在ARF早期阶段即开始床边CBP治疗,在CBP治疗48h后,BUN、Cr、Ck明显下降。
2.2.4 监测生命体征
横纹肌溶解容易诱发多脏器功能不全,因此生命体征的监测非常重要。护理人员在遵医嘱用药的同时,及时给予吸氧、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病情并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每15~30分钟巡视患者一次,每h记录一次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使患者得到尽早治疗避免多脏器损伤。
2.3 针对性心理护理
因起病急、病情重,患者及家属担心疾病的发展及预后,加之肌肉肿胀、疼痛、茶色尿,患者及家属表现出紧张、焦虑情绪,关心各种检查结果、治疗方案及预后。护士在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入院宣教时,通过评估了解患者的需求,及时向患者及家属耐心讲解疾病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治疗效果,及时向患者提供心理疏导,给予心理支持。加强沟通,鼓励患者及家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3 小结
对于横纹肌溶解并急性肾功能损伤的患者,积极的综合治疗和细致的护理是患者成功救治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马志宇,苏靖翠,佟淼等.124例横纹肌溶解征诊治体会[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3,42(10):953.
[2]杨学青.1例感染诱发横纹肌溶解症患儿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2):250.
[3]刘萍,于桂香.非创伤性横纹肌溶解症的病因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9,23(7):1705.
[4]陈春霞.12例横纹肌溶解症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3,8(4):191.
[5]李 珺.横纹肌溶解症与急性肾损伤[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3,22(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