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月繁花似锦,娇艳绽放,芬芳满园。
如此缤纷的景色怎能不透过数码相机的镜头记录下来?
不过,在你怀着冲动与兴奋按下快门之前,
还是不妨先找寻一些花卉摄影的门道吧!
视角

广角呈现的大视野
利用广角镜头拍摄花草树木会让人感到耳目一新,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可以很好地表现出枝叶伸展、挺拔茂密的姿态和张力。当然广角通常更适于大场景的拍摄,例如开满鲜花的树木或大面积的花海,如果你想通过广角镜头来记录花卉的局部,也许并不是个明智的选择。
微距洞察微观精彩
微距是拍摄花卉常用的手段,尤其是在拍摄诸如花蕊、花瓣的局部特写之时。拍好微距花卉,你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部微距功能出色的数码相机,能实现游刃有余的近距离拍摄;稳定的支撑,无论是花卉还是相机,微小的晃动都会让照片变得模糊;精准的对焦,建议使用手动对焦模式,这样你能随心控制焦点的位置,从而突出主体。
逆光表现花卉的通透
光线的选择对于拍摄十分重要,而逆光拍摄最能表现出花瓣的通透与纯洁之感,而且花瓣的纹路清晰毕现。测光是对逆光拍摄提出的最大要求,如果是大场景的拍摄,建议选择平均测光方式,而如果是局部的特写,点测光则是更佳的选择。当然你也要善用曝光补偿功能,根据画面呈现和心中想要达到的效果做出正确的曝光补偿调整。
TIPS
拍摄花卉的时间选择
在室外拍摄花卉尽量选择阳光充足的日子,因为光线会对花卉在照片中所呈现的状态起着关键作用。另外要选择无风的时间,若是面对随风摇摆的花草,是很难拍摄出清晰的照片的。
构图

平均分布满铺构图
这种平均分配满铺构图的方法很能表现出花卉繁多密集、茂盛的感觉。虽然看似画面没有主体,但其实整个画面就是一个主体。花卉在这种构图方式下的排列通常在两种形式下会比较舒服,一种是横平竖直的分布,而另一种是按对角线的斜向分布。
在画面中找到主体
当取景窗口内有很多花卉时,除了平均分布满铺构图的方式外,有时也需要在画面中确认一个主体,尤其是当花卉分布较为无序的时候。寻找主体的依据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判断:形态突出、色彩突出以及位置突出。另外你可以通过使用浅景深的方式来弱化画面的其它元素,从而达到突出主体的目的。
方形画幅的构图
1:1的构图方式虽然在如今的数码相机中并不多见,但这种源自6x6中画幅的照片规格确实值得尝试。在拍摄或裁剪方形画幅照片时,可以参照画面中心点、对角线以及四角作为构图的参照,在平衡中找到变化。
其它画面元素的融入
在进行花卉照片的构图时,有时添加一些其它元素是可以很好地增添画面的生动感。例如你可以刻意地寻找一些落有昆虫的花卉拍摄对象,这样昆虫的动与花卉的静便形成了有趣的对比,令照片不再单调。
TIPS
后期的裁剪也很重要
好的照片除了拍摄前期的构图外,后期的裁剪也很有必要,这样可以令一些前期构图并不理想的照片重获新生。当然这就需要在前期拍摄时不要过于局部,要留有足够的画面空间,以便于后期裁剪的需要。
背景

黑色背景的运用
加入黑色背景是拍摄花卉时常用的一种手段,可以通过色彩上的反差,强烈突出花卉的艳丽色彩。若是在户外拍摄,你通常需要带上一块黑色背景板以便拍摄时使用,同时在曝光上需要减2-3档,这样才能获得足够黑的背景效果。而如果是在室内,做法也大致相同,而通过更好的布光,效果一般会更好一些。
色彩对比
除了使用人工背景外,一些天然的背景有时也可以很好地突出画面的主体。例如繁茂的绿色枝叶、天空或树木的枝干。在选择时要尽量找一些颜色单一,没有太多杂乱元素的背景,否则很容易令画面变得凌乱,同时也影响主体的突出效果。
TIPS
手工搭建拍摄环境
即使不是专业人士,在家中你也可以布置出一个简单而实用的人工拍摄环境。找一个足够大的平台,例如书桌,再准备几张不同颜色的背景纸以及两盏冷光节能灯,你就可以尝试一下静物拍摄的乐趣了。
技巧

过度曝光的运用
当你在拍摄一些白色花卉时,也许标准的曝光并不会令你满意,花朵黯淡,甚至有些脏脏的感觉。这时何不尝试一下过曝的效果?虽然也许在高光的细节上会多少有些损失,不过却能够很好地将白色花卉纯洁、高贵的感觉充分表现出来,从而赢得更多人的好感。当然要记住,过曝效果只适用于白色、粉色这些浅色的花卉哦!
景深的控制
通过设定光圈来合理地控制画面的景深,这对于花卉拍摄格外重要。并不是说光圈越大越适合花卉拍摄,有时过小的景深甚至会让画面的主体也得不到完整的呈现。因此你必须要找到一个最佳的景深效果。如果你使用的是数码单反相机,千万别忘记景深预览功能按钮哦,它可以让你的拍摄事半功倍。
必要的防抖保障
在拍摄花卉,尤其是采用微距拍摄时,必要的防抖措施可以让你不留有任何遗憾。除了使用三脚架保障稳定外,建议使用自拍模式或使用快门线控制快门,而如果你的数码相机提供了反光板预升功能,最好也把它开启,这样就能将快门开合的一瞬间,机身所产生的震动降至最低。
如此缤纷的景色怎能不透过数码相机的镜头记录下来?
不过,在你怀着冲动与兴奋按下快门之前,
还是不妨先找寻一些花卉摄影的门道吧!
视角

广角呈现的大视野
利用广角镜头拍摄花草树木会让人感到耳目一新,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可以很好地表现出枝叶伸展、挺拔茂密的姿态和张力。当然广角通常更适于大场景的拍摄,例如开满鲜花的树木或大面积的花海,如果你想通过广角镜头来记录花卉的局部,也许并不是个明智的选择。
微距洞察微观精彩
微距是拍摄花卉常用的手段,尤其是在拍摄诸如花蕊、花瓣的局部特写之时。拍好微距花卉,你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部微距功能出色的数码相机,能实现游刃有余的近距离拍摄;稳定的支撑,无论是花卉还是相机,微小的晃动都会让照片变得模糊;精准的对焦,建议使用手动对焦模式,这样你能随心控制焦点的位置,从而突出主体。
逆光表现花卉的通透
光线的选择对于拍摄十分重要,而逆光拍摄最能表现出花瓣的通透与纯洁之感,而且花瓣的纹路清晰毕现。测光是对逆光拍摄提出的最大要求,如果是大场景的拍摄,建议选择平均测光方式,而如果是局部的特写,点测光则是更佳的选择。当然你也要善用曝光补偿功能,根据画面呈现和心中想要达到的效果做出正确的曝光补偿调整。
TIPS
拍摄花卉的时间选择
在室外拍摄花卉尽量选择阳光充足的日子,因为光线会对花卉在照片中所呈现的状态起着关键作用。另外要选择无风的时间,若是面对随风摇摆的花草,是很难拍摄出清晰的照片的。
构图

平均分布满铺构图
这种平均分配满铺构图的方法很能表现出花卉繁多密集、茂盛的感觉。虽然看似画面没有主体,但其实整个画面就是一个主体。花卉在这种构图方式下的排列通常在两种形式下会比较舒服,一种是横平竖直的分布,而另一种是按对角线的斜向分布。
在画面中找到主体
当取景窗口内有很多花卉时,除了平均分布满铺构图的方式外,有时也需要在画面中确认一个主体,尤其是当花卉分布较为无序的时候。寻找主体的依据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判断:形态突出、色彩突出以及位置突出。另外你可以通过使用浅景深的方式来弱化画面的其它元素,从而达到突出主体的目的。
方形画幅的构图
1:1的构图方式虽然在如今的数码相机中并不多见,但这种源自6x6中画幅的照片规格确实值得尝试。在拍摄或裁剪方形画幅照片时,可以参照画面中心点、对角线以及四角作为构图的参照,在平衡中找到变化。
其它画面元素的融入
在进行花卉照片的构图时,有时添加一些其它元素是可以很好地增添画面的生动感。例如你可以刻意地寻找一些落有昆虫的花卉拍摄对象,这样昆虫的动与花卉的静便形成了有趣的对比,令照片不再单调。
TIPS
后期的裁剪也很重要
好的照片除了拍摄前期的构图外,后期的裁剪也很有必要,这样可以令一些前期构图并不理想的照片重获新生。当然这就需要在前期拍摄时不要过于局部,要留有足够的画面空间,以便于后期裁剪的需要。
背景

黑色背景的运用
加入黑色背景是拍摄花卉时常用的一种手段,可以通过色彩上的反差,强烈突出花卉的艳丽色彩。若是在户外拍摄,你通常需要带上一块黑色背景板以便拍摄时使用,同时在曝光上需要减2-3档,这样才能获得足够黑的背景效果。而如果是在室内,做法也大致相同,而通过更好的布光,效果一般会更好一些。
色彩对比
除了使用人工背景外,一些天然的背景有时也可以很好地突出画面的主体。例如繁茂的绿色枝叶、天空或树木的枝干。在选择时要尽量找一些颜色单一,没有太多杂乱元素的背景,否则很容易令画面变得凌乱,同时也影响主体的突出效果。
TIPS
手工搭建拍摄环境
即使不是专业人士,在家中你也可以布置出一个简单而实用的人工拍摄环境。找一个足够大的平台,例如书桌,再准备几张不同颜色的背景纸以及两盏冷光节能灯,你就可以尝试一下静物拍摄的乐趣了。
技巧

过度曝光的运用
当你在拍摄一些白色花卉时,也许标准的曝光并不会令你满意,花朵黯淡,甚至有些脏脏的感觉。这时何不尝试一下过曝的效果?虽然也许在高光的细节上会多少有些损失,不过却能够很好地将白色花卉纯洁、高贵的感觉充分表现出来,从而赢得更多人的好感。当然要记住,过曝效果只适用于白色、粉色这些浅色的花卉哦!
景深的控制
通过设定光圈来合理地控制画面的景深,这对于花卉拍摄格外重要。并不是说光圈越大越适合花卉拍摄,有时过小的景深甚至会让画面的主体也得不到完整的呈现。因此你必须要找到一个最佳的景深效果。如果你使用的是数码单反相机,千万别忘记景深预览功能按钮哦,它可以让你的拍摄事半功倍。
必要的防抖保障
在拍摄花卉,尤其是采用微距拍摄时,必要的防抖措施可以让你不留有任何遗憾。除了使用三脚架保障稳定外,建议使用自拍模式或使用快门线控制快门,而如果你的数码相机提供了反光板预升功能,最好也把它开启,这样就能将快门开合的一瞬间,机身所产生的震动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