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情日记”应新时期农村社会发展而生,应新时期党建工作的实践而生,是新时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的具有创意的好活动
【关键词】“民情日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发展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强调发展要坚持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既要求我们的工作不能停留在现有的水平上,又要求我们工作必须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和任务提出新思路。“民情日记”是以日记为载体,以解决农民群众的实际要求和意见为核心,以一切为了群众为出发点和归宿,以高度的责任心为基础的对农民群众动之以情的一种农村社会工作的新举措,是乡镇干部和农民群众相联系的桥梁。本文作者阅读了相当大数量的“民情日记”,对我来讲一个最直接也最深切的感受是:“民情日记”是我国农村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益探索。
一、“民情日记”应运而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民情日记”,一方面是新时期农村社会矛盾运动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产物,是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在新形势下的实践和体现。另一方面,也是当地党组织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要求,以提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为突破口,切实加强乡镇思想政治建设而开展几次大的教育活动的产物。
“民情日记”应新时期而生,应新时期农村社会发展而生,应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新实践而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二、“民情日记”活动扎实开展具有鲜明的特征
政治原则上的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从政治原则看,“民情日记”的阶级性就是工人阶级的党性。“党性是高度发展的阶级对立的结果和政治表现。”它是工人阶级革命斗争实践的结果,是工人阶级利益的集中反映,是工人阶级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反映了工人阶级的根本要求。
思想内容上的时代性和针对性的统一。“民情日记”活动的开展顺应了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通过“记民情——想民心——议民意——办民事——帮民富”的活动拉近了党和群众之间的距离,沟通了干部和群众之间的思想,帮助解决了群众的困难和问题。因此,“民情日记”折射出市场经济条件下乡镇干部的思想、形象和作风的转变和改善,具有现实的针对性。
工作方法上的务实性和创新性的统一。“民情日记”要求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情况,查找症结,寻找对策,全面掌握农村的社情民意。既要串干部家,更要串群众门;既要串示范户、专业户、富裕户,也要走困难户、贫困户。在串户中,记民情。记只是形式和手段,办才是内容和目的。记的事情要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应,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使我们每个党员和干部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民情日记”的这种务实性要求转变乡镇机关的工作作风,转换乡镇政府的工作职能,从中也体现出了一种创新精神。
三、“民情日记”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益探索
“民情日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走来,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具体实践了“三个代表”的思想,生动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民情日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旨在为农民致富,是探索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实践。
帮助农民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党在农村工作的中心,也是农民最迫切的愿望,更是“民情日记”活动根本目的所在。“民情日记”以广大农民群众为直接服务对象,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原则,听忧民之音,思益民之策,兴富民之举,办利民之事。乡镇干部下基层,探索了致富办法,开拓了致富门路,维护了社会稳定,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民情日记”实践了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民情日记”立足本乡本土,在“六百”的同时教育农民,是探索发展社会主义农村新文化的实践。
“民情日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一致性。认识论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和哲学依据,思想路线则是认识论在具体实践中的具体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决定了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其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核心。“民情日记”的创新性,坚持了思想与实际的符合,主观同客观的统一,即坚持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务实性,坚持从实际出发,探求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即坚持了实事求是。
“民情日记”以党性原则为指导,加强党风建设,是探索新时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政党是具有鲜明阶级性的政治组织,判断一个政党的性质,归根到底是看它代表什么人的利益,是为人民谋利益还是只为少数人谋私利。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推动了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
开展“民情日记”活动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群众路线,保持和发扬党的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作风的重要举措。“民情日记”不仅记出了乡镇干部的良好形象,而且还记出了党群、干群之间的“鱼水情”,更记出了党的优良作风,总之是记出了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代表最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作者单位:浙江省上虞市小越镇中学)
【关键词】“民情日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发展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强调发展要坚持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既要求我们的工作不能停留在现有的水平上,又要求我们工作必须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和任务提出新思路。“民情日记”是以日记为载体,以解决农民群众的实际要求和意见为核心,以一切为了群众为出发点和归宿,以高度的责任心为基础的对农民群众动之以情的一种农村社会工作的新举措,是乡镇干部和农民群众相联系的桥梁。本文作者阅读了相当大数量的“民情日记”,对我来讲一个最直接也最深切的感受是:“民情日记”是我国农村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益探索。
一、“民情日记”应运而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民情日记”,一方面是新时期农村社会矛盾运动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产物,是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在新形势下的实践和体现。另一方面,也是当地党组织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要求,以提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为突破口,切实加强乡镇思想政治建设而开展几次大的教育活动的产物。
“民情日记”应新时期而生,应新时期农村社会发展而生,应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新实践而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二、“民情日记”活动扎实开展具有鲜明的特征
政治原则上的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从政治原则看,“民情日记”的阶级性就是工人阶级的党性。“党性是高度发展的阶级对立的结果和政治表现。”它是工人阶级革命斗争实践的结果,是工人阶级利益的集中反映,是工人阶级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反映了工人阶级的根本要求。
思想内容上的时代性和针对性的统一。“民情日记”活动的开展顺应了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通过“记民情——想民心——议民意——办民事——帮民富”的活动拉近了党和群众之间的距离,沟通了干部和群众之间的思想,帮助解决了群众的困难和问题。因此,“民情日记”折射出市场经济条件下乡镇干部的思想、形象和作风的转变和改善,具有现实的针对性。
工作方法上的务实性和创新性的统一。“民情日记”要求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情况,查找症结,寻找对策,全面掌握农村的社情民意。既要串干部家,更要串群众门;既要串示范户、专业户、富裕户,也要走困难户、贫困户。在串户中,记民情。记只是形式和手段,办才是内容和目的。记的事情要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应,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使我们每个党员和干部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民情日记”的这种务实性要求转变乡镇机关的工作作风,转换乡镇政府的工作职能,从中也体现出了一种创新精神。
三、“民情日记”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益探索
“民情日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走来,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具体实践了“三个代表”的思想,生动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民情日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旨在为农民致富,是探索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实践。
帮助农民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党在农村工作的中心,也是农民最迫切的愿望,更是“民情日记”活动根本目的所在。“民情日记”以广大农民群众为直接服务对象,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原则,听忧民之音,思益民之策,兴富民之举,办利民之事。乡镇干部下基层,探索了致富办法,开拓了致富门路,维护了社会稳定,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民情日记”实践了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民情日记”立足本乡本土,在“六百”的同时教育农民,是探索发展社会主义农村新文化的实践。
“民情日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一致性。认识论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和哲学依据,思想路线则是认识论在具体实践中的具体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决定了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其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核心。“民情日记”的创新性,坚持了思想与实际的符合,主观同客观的统一,即坚持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务实性,坚持从实际出发,探求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即坚持了实事求是。
“民情日记”以党性原则为指导,加强党风建设,是探索新时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政党是具有鲜明阶级性的政治组织,判断一个政党的性质,归根到底是看它代表什么人的利益,是为人民谋利益还是只为少数人谋私利。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推动了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
开展“民情日记”活动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群众路线,保持和发扬党的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作风的重要举措。“民情日记”不仅记出了乡镇干部的良好形象,而且还记出了党群、干群之间的“鱼水情”,更记出了党的优良作风,总之是记出了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代表最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作者单位:浙江省上虞市小越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