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建吴与石鲁绘画语言之比较分析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sans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冯建吴与石鲁是现代中国画领域中具有重要影响的两位代表人物,二者的绘画语言在自身长期的探索和创造过程中都形成了独特的语言表现体系和绘画风格特征。通过对他们绘画语言的比较与分析,可以透视二者在绘画探索过程中的共同因素以及自身独特的认识与表现客观世界的视角与方式,同时也揭示出了二者在绘画领域的探索中所呈现的不同范式和审美特征。
  关键词:冯建吴 石鲁 绘画语言
  中图分类号:J20文献标识码:A
  
  在20世纪中国现代绘画发展历史上,冯建吴与石鲁是在中国画领域中卓有建树并具有重要影响的两位艺术创造者。他们在长期绘画中分别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绘画风格和语言表现体系,这对他们所处的地域画风及流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影响着一大批后继艺术创作者的绘画风格。对于冯建吴与石鲁绘画语言的比较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与认识二者在艺术风格与语言上的共性和差异,这对于研究冯建吴与石鲁的绘画风格与语言的纯化以及形成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一图式形态比较分析
  作为巴蜀地区现代绘画领域的具有重要影响的书画家,冯建吴在其艺术创作历程中,逐渐形成了其特有的浑厚奇崛、格韵雄强的风格特征和极具个人特色的艺术风貌。冯建吴曾师承于王一亭、王个、潘天寿等名家,对传统绘画与吴派风格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继承,潜心于传统书画篆刻艺术的研究和对自然生活的体悟,逐渐奠定了他深厚的文人传统功底与独特的绘画表现体系。“冯建吴可以说是中国现代艺术史上一个靠长期涵泳于传统艺术之中,积累了扎扎实实的传统功底后,最终冲破传统,自创新体,形成自家创作风格的典范。”
  对绘画图式形态的探索往往受制于地域特征以及个性化的提炼与独创。冯建吴在绘画图式形态的营构中,善于突破传统的绘画构图处理方式,坚持以生活、自然为师,能够“打破樊笼,独辟蹊径,冲破一家一派之藩篱,以写生为依据,自拓堂庑”,能够依据对现实与自然的深刻观察和体验,自出新意,出规矩于法度之中,而作出具有超越常规和普通审美趣味的画面新的形式,这与他提出的“能入,能出,能化”的艺术创作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作品在图式中善于取“奇”,取“简”,做到以少胜多,以简胜繁。如他的作品《巴江二月》、《黄山仙桃石》、《可以横绝峨眉颠》等作品,山石物象只占据画面一角,其余地方大量留白,或者布以云彩,给人以无限遐想和辽阔雄浑的意韵。冯建吴也善于在图式经营中以雄奇险绝取胜,能够平中见奇,静中寓动。其以峨眉山为主题的作品,大都体现了饱满、雄浑、气局宏大的图式风貌,如《峨岭朝晖》、《峨眉天下秀》,《峨眉秋色》等作品;即使反映生活闲趣、普通场景的作品,也颇有构思奇特、常中求变的趣味,如其作品《西瓜地》、《丰收在望》等。在自我全面而深厚的传统积淀与现实的影响下,冯建吴在绘画反映时代风貌与精神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创新,“创造出了合乎新内容的新形式”,最终冲破传统,自创新体,形成了自家独特的创作风格与范式。
  石鲁早期的绘画生涯得益于冯建吴的引导和指点,在其艺术创作历程中,他所提出的“生活为我出新意,我为生活传精神”等许多极富创造的观点,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后一大批艺术创造者的发展方向,“长安画派”的形成与发展,与其艺术思想和创作观念的影响紧密相关。
  同冯建吴相比,石鲁的绘画作品在图式布局和丘壑经营中,对于陕北黄土高原地域性的概括和把握具有十分独特的表现和创造。独特的北方地域特征与石鲁所倡导的表现时代精神、深入把握时代特征的观念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了匠心独运、构思独特、以主题性绘画和现实浪漫主义为价值追求的的格局和图式。石鲁是一位敏感与天才的形式创造者,其作品毫无繁琐和细枝末节的处理与表现,为了突出表现对社会对人生和对自然的歌颂,其画面形式布局以黄土高原为母题,以雄浑、奇崛的山峦丘壑作为主题,通过极富表现力的笔墨来塑造物象的雄浑和厚重之感,作品透露出的气息与格韵在富于张力的同时极具现代审美意味。如其《高山仰止》、《黄河两岸渡春秋》、《南泥湾途中》、《东渡》等作品,显示出作者独特的图式形态创造。石鲁认为,采用合理的绘画形式表现现实生活是艺术创造者的能力所在,“艺术形式应具有与新的时代生活内容相适应的新的民族形式”,其关键在于“发现适合于表现内容的形式”、“寻找表现新内容的新形式”,在这个时候,“形式就有相当决定性的意义”。在他看来,形式的创造“只能是从生活的源泉出发,沿着传统的河流去寻找;结果就可能是新的民族形式的出现”。从图式形态创造来看,冯建吴与石鲁,二者在图式表现中具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善于将瑰丽而雄奇的峰峦作为主要表现的对象而营造出奇崛、宏大的气概。石鲁画作更多的是北派山水的风格和特征,而冯建吴则在此基础上具有个人对南方特有的地域环境的表现和发挥,因而具有清雅、意蕴秀润的格调和特征。
  二笔墨语言比较分析
  古人云:“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山水悉从笔墨而成。”笔墨不仅作为造型的媒介,更能体现艺术创作者的审美情感和独特气质。冯建吴的笔墨语言体系与海派绘画风格的影响有关,与他对于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吸取及其长期所处的地域环境有关。其中,他对于中国传统姊妹艺术——书法与篆刻的探索和吸收对其语言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冯建吴的笔墨表达体系,初创于民国时期,成熟于解放后特别是60年代,至文革后臻于老辣纯熟的化境。他对于笔墨的深入探索和创造,对于自然与生活的感悟与提升,使得其笔墨呈现出笔力雄健、墨色苍润、具有传统底蕴而又不失时代精神的气韵特征。其作品中书法用笔特性与篆刻刀味的注入,更使画面呈现出浓厚的金石趣味与苍劲厚重、朴拙和润的风格。冯建吴自创的“战笔描”,用笔转折顿挫有力,方硬奇崛,极富金石意味与书法特性。在其作品《月涌大江流》中,其以篆法写出烟波浩渺的波涛,营造出了浩淼茫茫、无际无涯的宏大气象;《巫峡清秋》以瘦硬老辣的金石笔法表现出了雄奇的山势,展现出了大气而雄浑的笔墨气韵。在墨法的运用中,冯建吴深得古人法度与格韵,在山石的皴染与表现中,“运墨而五色具”,墨气灵动而秀润,厚重而清雅。对墨色的浓淡、精神、变化控制游刃有余,这得力于他对传统的深入理解和研究以及对笔墨的时代创新和提炼。
  作为长安画派的创始人,石鲁作品笔墨语言雄浑奔放,恣肆泼辣,流畅自如而不拘常形,具有浓烈的地域特征和主观情感,作品呈现出强烈的时代特征与个性特点。其艺术成就与贡献正如邓拓评论钱松所讲,“基本上解决了中国传统山水画如何表现时代的问题”,从而带来了山水画形态和境界的巨大变化。石鲁的笔墨特性不仅来源于生活,更是对生活的进一步认识和升华。“生活为我出新意,我为生活传精神。”他对生活的理解并不仅仅局限于对现实与自然的体验与表现,而是将他对生活和社会的情感与内心喷薄欲发的创作冲动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他独特的绘画语言与表现方式。这与石鲁把山水情怀融入骨髓里的创造意识和个人强烈的探索精神和表现意识不无相关,他的《南泥湾途中》、《激流》等作品,笔墨奔放、生动,老辣而纯熟,无论虚实与强弱,还是结构与张力,都让人感受到笔墨的奔涌以及作者内心充满激情与跃动的创造欲望。石鲁在创作中善于把握宏大叙事场景的描绘,在表现时代精神与审美上具有大手笔和大气魄的特点,这一点,是其同时代画家所无法比拟和超越的。
  石鲁对书法与篆刻的认识和探索也非常独特,不拘成法,敢于独造,风格奇崛刚硬,个人面目突出,与冯建吴具有极为相似的共通性。石鲁描绘黄土高原的拖泥带水皴,笔法厚重而凝练,气格雄健而恣肆。笔锋在转折提按中,充分运用了书法及篆刻的韵味,对物象的塑造和画面雄浑气魄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三色彩语言比较分析
  色彩语言无疑是最能体现和反映绘画创作者审美心理的语言因素之一。中国传统画论中对“随类赋彩”的阐释,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与民族审美心理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冯建吴对中国画色彩的探索和表现,一方面来源于他对传统设色方式的理解和体悟,传承并发展了传统设色的技巧与方式,例如对吴门绘画精髓的继承;另一方面,坚持直面现实与自然所带来的深刻体悟与蒙养,促使他采用新的语言与形式去表现地域风貌与时代精神;此外,石鲁设色的风貌对其也产生了一定影响,这可以从二者的相互交流中以及作品风格中得到观察和判断。冯建吴作品中的色彩语言,具有突出的视觉冲击力和突出的形式意味,其作品设色浓艳而不失清丽与雅致;单纯简洁而不失朴茂与厚重;在墨与色的对比与辉映中,其作品更显雄浑而大气。冯建吴对色彩的表现不仅是对中国画色彩特性的把握和领悟,更是对绘画意境与格调的升华与创造。其作品如《峨眉天下秀》,《横绝峨眉颠》、《黄山仙桃石》、《猴子观海》等,均是他在色彩语言运用上的高妙之作。这些代表作品,以朱砂为主色,以红色为主调,色彩绚丽夺目,厚重而沉稳,在着力表现宏伟的自然景观中注重主观印象的体验和感受,充分发挥了中国画色彩的表现特征,并对特定的自然环境作出了深入而充分的描绘,“很显然,这里的红色是冯建吴先生匠心独运的艺术表现手法。红色其实无关造化,全出人谋。”
  石鲁长期身处黄土高原,其“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创作思想给予他全新的绘画视觉面貌。其设色语言来源体现在:典型的地域特色与政治主题性的绘画风格为他的色彩语言的运用与表现带来了重要的影响和支撑;个性化与主观化的艺术思想和观念带来了其独特的色彩视觉表现的理解和运用;对时代精神和社会面貌的大力弘扬及对新的绘画内容的浪漫主义情怀的表现促成了其色彩语言的变革和探索。正如石鲁自己所思考的那样:没有自己的风格和语言,就没有自己对时代生活独到而深刻的见解。石鲁在作品中善于运用赭石、朱砂等石色进行大胆而主观的表现与运用,如他的作品《高山仰止》、《山区修梯田》、《高原人家》、《转战陕北》等,色彩表现单纯而统一,豪放而沉稳,给予观者以强烈的视觉震撼力和心理效应,体现出了中国画色彩语言的鲜明特征和时代情感,对石鲁独特的具有革命浪漫主义情怀与高扬现实主义旗帜的精神作出了深刻的诠释和注解。这对其作品风格的成熟与升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说冯建吴的色彩表现注重于地域特征与主观创造的话,那么,石鲁的设色则更多地摒弃了对自然与地域特色的模仿,转而对革命现实与浪漫主义进行深情的颂扬与描绘,使其作品超越了普通的审美,呈现出了独特的视觉感染力,进入了情感的升华与超越。石鲁认为:“从色彩问题来看,(色)并不只是技术问题,而是具有时代性的意义。”对色彩语言的独特创造与运用,构成了石鲁绘画语言生成过程中的重要特征,也成就了他的绘画风格的独特风貌。
  作为“长安画派”的主要创始人和开拓者,石鲁总结了绘画创作的精神实质在于“不断探索”,冯建吴也提出了“能入,能出,能化”的艺术创作主张,可以窥见,在对绘画语言的探索与表现过程中,二者具有非常相似的理解、认识与表现,对后继绘画创作者及其地域画风也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而他们彼此之间的深度交流和思想上的相互渗透,也促进了双方对绘画历程和语言风格的探索。有人这样评价:如果没有冯建吴,石鲁不可能成为画家;而没有石鲁,冯建吴也许将在传统中终其一生。这样的说法是很具说服力的。在领悟他们非凡的艺术创造能力与独特的绘画思想的同时,对于我们在当代环境下,对绘画语言如何进行个性化的探索与时代精神的表现也提供了思考和借鉴的方向,这也正是研究二者的价值与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 李晟、黄勇:《诗心画魄——冯建吴传》,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9年版。
   [2] 叶坚、石丹主编:《石鲁艺术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简介:祝正锋,男,1977—,四川万源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画技法及理论,工作单位:宜宾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其他文献
生产厂家爱多步步高先科康佳长虹型号IV一8608KAB一001AL一Pfi28V一28VD一3000水平清晰度250线250线250线250线250线亮度信噪比56dB61dB62dBfiodB60dB色度AM5 ldB66dB64dB64d
当前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把每一个新建农业社整顿好,使它合乎质量,合乎规格。而完成这一任务,需要各级党组织采取许多措施,其中有一条就是依靠老社去具体帮
本文尝试从实践教学目标和实践教学内容两方面探索新闻英语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笔者在新闻英语实践教学基础上,尝试从实践教学目标和实践教学内容两方面探索新闻英语实践教学创
本文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学习的现状,分析当代大学生学习的特点,结合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认为高校的教学改革应以适应大学生学习特点为基本的出发点,改进教学
会议
为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探索农村种植业增收途径,尽快推广立体高产栽培技术,本文介绍了金乡县近几年地膜大蒜高产栽培技术的发展,对地膜大蒜选用良种、合理密植、无害
2008年5月18日,在电阻焊控制器领域领先的天津商科数控设备有限公司举行了“数控中频电阻焊控制器”产品鉴定会。鉴定会专家组成员、天津市科委、天津开发区科技发展局、天津
本文详细介绍了深圳物流业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发展过程、物流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该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根据自身的情况,提出了创新
精实(lean)系透过排除浪费,提升流程速度,来降低成本;精实生产(lean production)则是将精实的方法落实到企业的经营,创造利润,永续生存.学习曲线(learning curve)系指随着生
安全生产是现代企业生产的经营基础,是创建一流企业的有力保障,也是搞好企业生产的决定因素。开展以人为本的职工安全培训和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促
双频技术是指GAM900兆移动通讯网络技术与GSM1800兆技术的相结合,在现实中,各大城市的GSM900兆网日趋饱和状态,网络繁忙,抢不上线,断话等现象时有发生,而GSM1800兆移动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