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犯罪主体的消解

来源 :法制博览(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qz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传统的犯罪构成理论,将犯罪主体作为犯罪构成要件要素,造成了逻辑上的矛盾和现实的重重困境。因此,对犯罪主体进行合理的消解,将犯罪主体资格和身份纳入该当性范畴,责任能力纳入有责性范畴,能够为理论的缺陷和实践的困境找到出路。 According to the traditional theory of constitution of crime, the criminal subject is taken as the element of crime constitutional element, which causes the logical contradiction and the serious difficulties in reality. Therefore, to reasonably eliminate the criminal subject, to include the qualification and identity of the criminal subject in the proper category, and to include the responsibility ability into the responsibility category, can find a way out for the theoretical flaws and the plight of practice.
其他文献
驰名商标作为品牌信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适当的运用影响着企业生存与发展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优化升级。驰名商标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市场主体对其趋之若鹜也加剧
信托财产是信托法律关系的核心,我国《信托法》对信托财产的所有权规定不明,理论上的争论也持续不断,对信托财产归属研究要从信托存续期间和信托终止两个方面来探讨,我国在此
时下网络空间中出现的一些涉法行为在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争议,部分新型涉法行为的法律适用问题也包括在内.我国现有的刑法规范对于调整传统意义上的各种社会
法律行为作为实现私法自治的手段,法律行为本质合法说,即我们不否认法律行为有合法性,但是对合法性的判断是在已经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法律后果时才有相关的判断,而不是直接
近年来,我国的渎职侵权犯罪行为有上升趋势,为了防止渎职侵权犯罪行为危害国家、人民的利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部门应对渎职犯罪行为进行一定的惩治。从犯罪防控机制的角度
随着转型时期社会矛盾的不断增加、人们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司法被给予了很高的期望.然而同时,对司法的诟病、不信任也比比皆是.固然,我国司法公信力较低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
配偶权是一种身份权,任何人都不得侵犯,目前法律法规仅对配偶权做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而对于夫妻之间特殊的身份所产生的权利义务的立法规定不够明确、具体,缺乏保护机制。
长期以来国内学者们热衷于欧美发达国家的国际私法研究,对于非洲国际私法缺乏兴趣,人们对于这个日益繁荣的经济共同体的国际私法的理论知之甚少,但这不意味着非洲国际私法的
我国在《税收征管法》中规定了税收优先权制度,在其他法律中也规定了税收债权的受偿顺序,但他们的规定之间是有矛盾和冲突之处的,且前者规定过于简单,给实践层面带来了操作困
加强刑事被害人程序权利保障意义重大,不仅可以改善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被动和不利地位,而且也可以保障刑事被害人得到公正的诉讼待遇,从而确保刑事被害人实体权利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