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1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307-02
1 病例摘要
患者29岁,孕2产1流1,因人工流產术后反复阴道大出血于2010年12月30日急诊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5-6/28-30天,量中等,无痛经。否认有急慢性传染病史、否认有高血压、糖尿病、产后大出血病史。2008年7月孕足月自娩一活女婴,现建在,无产后大出血。2010年3月20日早孕(宫内孕54天),在当地乡卫生院行人工流产术,术后因持续有少量阴道出血,尿HCG持续弱阳性,B超提示子宫内有异常回声,于2010年5月3日再次刮宫,刮宫术后病理诊断为‘残留绒毛组织’(病理号为53001),刮宫后血止。此后从7月起月经恢复正常。2010年11月14日,月经第5天,经量极少时,同房后突发阴道大量出血,出血量约350ml,去乡卫生院刮宫后血止,刮宫病理诊断为‘凝血及破碎的子宫内膜’(病理号为53206)。12月5日又开始阴道出血,初似月经量,但一直持续不净,曾给予抗炎止血治疗,但疗效欠佳,12月23日无明显诱因突然阴道大量出血伴头晕、心慌,当时妇科检查时发现大量鲜血自子宫颈涌出,子宫后位,正常大小,轻度压痛,活动度好,双附件区未触及异常。急诊行刮宫术时仍有大量鲜血自宫颈口喷涌,当时估计出鲜血量约1000ml,探宫腔深7.5cm,刮出少许子宫内膜组织,子宫颈注射缩宫素20IU,麦角新碱0.2mg,及输血输液抗休克治疗血止。从12月23日起每日口服妇康片18,2010年12月30日来我院就诊,妇科检查时见阴道内有少许血,宫颈肥大、轻糜,子宫正常大小,轻微压痛,附件区未触及异常,内诊后阴道开始流出鲜红色血,渐增多,立即肌注立止血1ku后急诊收入院。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尚可,神志清,自由体位,明显贫血貌,T36.9C,P76次/min,BP90/60mmHg,心肺(—),腹软,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辅助检查:肝功能正常,肾功能正常,TCT示良性反应性细胞改变(中度),血RBC3.3X10的12次方每升,WBC7.9X10的9次方每升,PLT106X10的9次方每升,Hb9g/L,血HCG12mu/ml(正常值小于25mu/ml).彩超示:子宫后位,5.4x4.8x3.7cm,肌层回声非均质,以 左前壁及左宫角处明显;宫腔中下段显示清楚,子宫内膜粗线状厚0.4cm,近宫底部宫腔略挤压、前移,宫底近子宫后壁见一极低回声2.1x1.8x1.5cm,左侧壁、左宫角及宫底近子宫左右壁均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呈低阻动脉型,RI=0.56左右卵巢回声均正常。超声提示:子宫回声不均(不均区血流及其丰富,待排子宫血管异常和滋养细胞病变)。入院后,组织妇产科主任及全科人员会诊,考虑患者可能存在子宫血管异常,鉴于我院的医疗设备有限,建议患者去上级医院进一步明确诊断,患者接受了建议,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在 协和医院行子宫血管造影,确诊为子宫动-静脉(A-V)瘘。并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愈。术后随访9个月,患者月经周期正常,经量中等,无异常阴道出血。
2 讨论
子宫血管异常子宫动-静脉(A-V)瘘,是一种临床少见的病,目前病因不明,一般分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性子宫动-静脉(A-V)瘘是由胚胎期原始的血管结构发育异常或停止发育所致,常有多条血管相互交通,且常累及其它临近器官;后天性主要与创伤(包括剖宫产手术、分娩、各种流产、刮宫等)、感染、肿瘤尤其是滋养细胞肿瘤等有关,常为单根A-V脉相通,并不累及周围其它组织。彩超对诊断子宫动-静脉(A-v)瘘有提示作用,子宫动-静脉(A-V)瘘的确诊需要子宫血管造影。
本例患者发病前月经正常,并孕足月分娩一活婴,在行人流术并多次刮宫(患者先后4次刮宫)后发生子宫动-静脉(A-V)瘘,考虑系刮宫所致。多次反复粗暴的刮宫,破坏了子宫内膜基底层,造成子宫血管损伤,在血管损伤修复过程中发生交通支,形成子宫动-静脉(A-V)瘘。本病发病率低,但是,一旦发生大出血时病情凶险,若诊断不及时,治疗措施不得当,很可能造成严重不良后果,严重威胁患者生命。本病可保守治疗,选择性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能准确阻断出血部位的血供,及时止血,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止血效果肯定、能保留生育功能等优点。对有子宫创伤史又有异常阴道出血,特别是人流后大出血病史的病人,应想道本病的可能,及时的相关检查(彩超、血管造影)不但可以明确诊断且可同时治疗,即可挽救患者的生命,又能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
刮宫是计划外妊娠后的补救措施,如何避免计划外妊娠是妇产科保健的重要课题。建议加大健康宣教,提供专业可实施的避孕措施,尽量避免计划外妊娠,减少创伤;建议加强基层妇产科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业务技能,人流术时在保证吸宫完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刮宫次数,避免损伤子宫内膜基底层,避免损伤子宫血管,以减少子宫动-静脉(A-V)瘘的发生。
1 病例摘要
患者29岁,孕2产1流1,因人工流產术后反复阴道大出血于2010年12月30日急诊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5-6/28-30天,量中等,无痛经。否认有急慢性传染病史、否认有高血压、糖尿病、产后大出血病史。2008年7月孕足月自娩一活女婴,现建在,无产后大出血。2010年3月20日早孕(宫内孕54天),在当地乡卫生院行人工流产术,术后因持续有少量阴道出血,尿HCG持续弱阳性,B超提示子宫内有异常回声,于2010年5月3日再次刮宫,刮宫术后病理诊断为‘残留绒毛组织’(病理号为53001),刮宫后血止。此后从7月起月经恢复正常。2010年11月14日,月经第5天,经量极少时,同房后突发阴道大量出血,出血量约350ml,去乡卫生院刮宫后血止,刮宫病理诊断为‘凝血及破碎的子宫内膜’(病理号为53206)。12月5日又开始阴道出血,初似月经量,但一直持续不净,曾给予抗炎止血治疗,但疗效欠佳,12月23日无明显诱因突然阴道大量出血伴头晕、心慌,当时妇科检查时发现大量鲜血自子宫颈涌出,子宫后位,正常大小,轻度压痛,活动度好,双附件区未触及异常。急诊行刮宫术时仍有大量鲜血自宫颈口喷涌,当时估计出鲜血量约1000ml,探宫腔深7.5cm,刮出少许子宫内膜组织,子宫颈注射缩宫素20IU,麦角新碱0.2mg,及输血输液抗休克治疗血止。从12月23日起每日口服妇康片18,2010年12月30日来我院就诊,妇科检查时见阴道内有少许血,宫颈肥大、轻糜,子宫正常大小,轻微压痛,附件区未触及异常,内诊后阴道开始流出鲜红色血,渐增多,立即肌注立止血1ku后急诊收入院。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尚可,神志清,自由体位,明显贫血貌,T36.9C,P76次/min,BP90/60mmHg,心肺(—),腹软,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辅助检查:肝功能正常,肾功能正常,TCT示良性反应性细胞改变(中度),血RBC3.3X10的12次方每升,WBC7.9X10的9次方每升,PLT106X10的9次方每升,Hb9g/L,血HCG12mu/ml(正常值小于25mu/ml).彩超示:子宫后位,5.4x4.8x3.7cm,肌层回声非均质,以 左前壁及左宫角处明显;宫腔中下段显示清楚,子宫内膜粗线状厚0.4cm,近宫底部宫腔略挤压、前移,宫底近子宫后壁见一极低回声2.1x1.8x1.5cm,左侧壁、左宫角及宫底近子宫左右壁均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呈低阻动脉型,RI=0.56左右卵巢回声均正常。超声提示:子宫回声不均(不均区血流及其丰富,待排子宫血管异常和滋养细胞病变)。入院后,组织妇产科主任及全科人员会诊,考虑患者可能存在子宫血管异常,鉴于我院的医疗设备有限,建议患者去上级医院进一步明确诊断,患者接受了建议,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在 协和医院行子宫血管造影,确诊为子宫动-静脉(A-V)瘘。并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愈。术后随访9个月,患者月经周期正常,经量中等,无异常阴道出血。
2 讨论
子宫血管异常子宫动-静脉(A-V)瘘,是一种临床少见的病,目前病因不明,一般分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性子宫动-静脉(A-V)瘘是由胚胎期原始的血管结构发育异常或停止发育所致,常有多条血管相互交通,且常累及其它临近器官;后天性主要与创伤(包括剖宫产手术、分娩、各种流产、刮宫等)、感染、肿瘤尤其是滋养细胞肿瘤等有关,常为单根A-V脉相通,并不累及周围其它组织。彩超对诊断子宫动-静脉(A-v)瘘有提示作用,子宫动-静脉(A-V)瘘的确诊需要子宫血管造影。
本例患者发病前月经正常,并孕足月分娩一活婴,在行人流术并多次刮宫(患者先后4次刮宫)后发生子宫动-静脉(A-V)瘘,考虑系刮宫所致。多次反复粗暴的刮宫,破坏了子宫内膜基底层,造成子宫血管损伤,在血管损伤修复过程中发生交通支,形成子宫动-静脉(A-V)瘘。本病发病率低,但是,一旦发生大出血时病情凶险,若诊断不及时,治疗措施不得当,很可能造成严重不良后果,严重威胁患者生命。本病可保守治疗,选择性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能准确阻断出血部位的血供,及时止血,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止血效果肯定、能保留生育功能等优点。对有子宫创伤史又有异常阴道出血,特别是人流后大出血病史的病人,应想道本病的可能,及时的相关检查(彩超、血管造影)不但可以明确诊断且可同时治疗,即可挽救患者的生命,又能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
刮宫是计划外妊娠后的补救措施,如何避免计划外妊娠是妇产科保健的重要课题。建议加大健康宣教,提供专业可实施的避孕措施,尽量避免计划外妊娠,减少创伤;建议加强基层妇产科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业务技能,人流术时在保证吸宫完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刮宫次数,避免损伤子宫内膜基底层,避免损伤子宫血管,以减少子宫动-静脉(A-V)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