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社会政治经济以及科技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创新型人才的前提和根本,也是创新型社会发展所要求的基本条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能够帮助学生体验创新思维灵活性给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带来的便捷性,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人才能够满足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小学生正处在一个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逐渐过渡的阶段,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培养和训练才能形成和完善,小学数学教学则为这一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根据不同的课堂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掌握教学基础知识和技巧的同时,通过自身的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活动,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
一、利用兴趣,激发学生创新的动力
都说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能够注重这方面,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此能够在最大限度上调动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按照新课标要求,尊重并体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形成学生进行创新的动力。比如在五年级教学中,教师要想更好地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关于对数轴的概念了解,在对学生进行正负数比较大小这节内容教学时,可先以大树为起点,一个人往东走,一个人往西走,如何在一条直线上表示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引出数轴,使学生知道在数轴上,表示出正数、负数和0,然后借助数轴来比较数的大小。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深入观察,并让其说一说:向东行1米的位置在原点的什么方向?向西呢?小东向东走了5米在什么位置?小会向西走了10米,在什么位置?再观察 1.5米和-1.5米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通过教师的指引,让学生跟着其在数轴上来回的“走”了几趟以后,在学生的头脑中就会把数轴上的点与正数、负数对应起来。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更好地掌握关于这节知识,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创新能力。
二、营造自由活跃的课堂环境
一个好的环境能塑造一个人的性格和思维,性格能决定成败。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学习者在学习中保持愉快和轻松的心情,对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重要作用,达到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统一,释放强大的学习潜能,因此,塑造一个适合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环境显得尤为关键。而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是由教师强制性地灌输知识给学生、学生被动接受,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存在很多弊端:一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二来严重阻碍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自由轻松的教学环境,在课堂上,教师要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弊病,不要照本宣科,要多提问、多引导、多反思、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能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题目,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不同想法,对那些富有“创新性”想法的同学要加以表扬。保护学生自由想象和思考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言,并且都敢于发言,让他们享受在这种轻松而自由的教学环境,并充分发挥创新思维能力,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创新思维的积极性和“创新成果”的尊重。
三、鼓励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探究式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在各方面的引导,鼓励其在学习中敢于冒险、敢于犯错,促使其能够在失败的过程中学习总结经验。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也要通过多种方式,如激励或暗示等方式,扩展学习思维,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发挥自身所具有的创造潜能,以此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了能够完成该目标,教师要让学生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比如,教师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这节内容时,首先就让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问题。这时学生就开始提出自己的疑问:平行四边形的计算公式是怎样得来的?是怎样计算的?在这种方式的使用下,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同时还极大地增强了对这节内容学习的兴趣。
四、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在体验中创新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智慧的花朵开放在手指上。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们思维与活动的联系。在教学中,特别是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以及好动的心理特点,应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从中探索知识,进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掌握知識,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最好教育,要想它有效,须是教学做合一”,数学教学要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动手摸一摸,做一做,试一试,练一练,再想一想,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比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时,让学生用红薯切取若干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很多同学是先切一个,其余的再一个一个对照着切;也有同学先切一个长方体,然后把较小的面以较短的棱为标准切成正方体,然后再对着较长的棱切得一个个小方体。通过实际操作,他们找到了长方体切割成若干小正方体的简便方法,既完成了任务,又探索出新知。这样的认识过程,远比老师的费力讲解深刻得多,久而久之,学生由操作兴趣培养出操作习惯,从而达到启迪思维的效果,这种效果将推动创新能力向深层次发展。
总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给予学生充足思考的空间、加强小组学习优势的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现阶段的中国大力提倡创新创业,创新意识的培养要从小学抓起,希望通过无数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可以推进我国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单位:淮安市新区实验小学 江苏】
小学生正处在一个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逐渐过渡的阶段,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培养和训练才能形成和完善,小学数学教学则为这一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根据不同的课堂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掌握教学基础知识和技巧的同时,通过自身的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活动,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
一、利用兴趣,激发学生创新的动力
都说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能够注重这方面,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此能够在最大限度上调动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按照新课标要求,尊重并体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形成学生进行创新的动力。比如在五年级教学中,教师要想更好地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关于对数轴的概念了解,在对学生进行正负数比较大小这节内容教学时,可先以大树为起点,一个人往东走,一个人往西走,如何在一条直线上表示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引出数轴,使学生知道在数轴上,表示出正数、负数和0,然后借助数轴来比较数的大小。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深入观察,并让其说一说:向东行1米的位置在原点的什么方向?向西呢?小东向东走了5米在什么位置?小会向西走了10米,在什么位置?再观察 1.5米和-1.5米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通过教师的指引,让学生跟着其在数轴上来回的“走”了几趟以后,在学生的头脑中就会把数轴上的点与正数、负数对应起来。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更好地掌握关于这节知识,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创新能力。
二、营造自由活跃的课堂环境
一个好的环境能塑造一个人的性格和思维,性格能决定成败。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学习者在学习中保持愉快和轻松的心情,对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重要作用,达到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统一,释放强大的学习潜能,因此,塑造一个适合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环境显得尤为关键。而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是由教师强制性地灌输知识给学生、学生被动接受,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存在很多弊端:一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二来严重阻碍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自由轻松的教学环境,在课堂上,教师要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弊病,不要照本宣科,要多提问、多引导、多反思、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能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题目,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不同想法,对那些富有“创新性”想法的同学要加以表扬。保护学生自由想象和思考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言,并且都敢于发言,让他们享受在这种轻松而自由的教学环境,并充分发挥创新思维能力,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创新思维的积极性和“创新成果”的尊重。
三、鼓励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探究式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在各方面的引导,鼓励其在学习中敢于冒险、敢于犯错,促使其能够在失败的过程中学习总结经验。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也要通过多种方式,如激励或暗示等方式,扩展学习思维,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发挥自身所具有的创造潜能,以此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了能够完成该目标,教师要让学生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比如,教师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这节内容时,首先就让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问题。这时学生就开始提出自己的疑问:平行四边形的计算公式是怎样得来的?是怎样计算的?在这种方式的使用下,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同时还极大地增强了对这节内容学习的兴趣。
四、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在体验中创新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智慧的花朵开放在手指上。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们思维与活动的联系。在教学中,特别是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以及好动的心理特点,应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从中探索知识,进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掌握知識,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最好教育,要想它有效,须是教学做合一”,数学教学要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动手摸一摸,做一做,试一试,练一练,再想一想,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比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时,让学生用红薯切取若干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很多同学是先切一个,其余的再一个一个对照着切;也有同学先切一个长方体,然后把较小的面以较短的棱为标准切成正方体,然后再对着较长的棱切得一个个小方体。通过实际操作,他们找到了长方体切割成若干小正方体的简便方法,既完成了任务,又探索出新知。这样的认识过程,远比老师的费力讲解深刻得多,久而久之,学生由操作兴趣培养出操作习惯,从而达到启迪思维的效果,这种效果将推动创新能力向深层次发展。
总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给予学生充足思考的空间、加强小组学习优势的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现阶段的中国大力提倡创新创业,创新意识的培养要从小学抓起,希望通过无数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可以推进我国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单位:淮安市新区实验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