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对慢性胃炎患者行幽门螺杆菌检测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于2018年1月~2018年12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将其设为研究组,共72例。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到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体检者设为参照组,共72例。收集并统计两组的临床资料,均给予胃镜检查和病理检测,对比两组Hp的检测结果。结果:经过胃镜以及病理检验,确诊为慢性胃炎的患者为71例(98.61%)。研究组Hp检测结果显示,61例(84.72%)患者显示为阳性,6例(8.33%)患者为阴性,其余5例(6.94%)患者为检查无效。参照组中Hp的阳性检出率为13例(18.06%)。研究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患者而言,幽门螺杆菌作为主要的致病因素,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十分有效。
【关键词】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0-0074-01
慢性胃炎作为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种消化内科疾病,主要是由于多种原因共同所致,出现的一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症,其作为中常见和多发疾病,近年来,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并且由其导致的胃癌疾病发生几率逐渐升高,严重危害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幽门螺杆菌作为一种微厌氧细菌,存在患者的十二指肠以及胃部当中,这一类细菌将会使得胃黏膜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变,由此引发的胃炎、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等疾病。目前,临床认为,慢性胃炎主要是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幽门螺杆菌感染几率越高,则慢性胃炎的发生几率越高[1]。因此,检测幽门螺杆菌对于慢性胃炎患者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于2018年1月~2018年12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将其设为研究组,共72例。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到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体检者设为参照组,共72例。其中,研究组男性40例,女性32例,年龄为18到70岁,平均年龄(52.12±12.28)岁;参照组男性38例,女性34例,年龄为18到74岁,平均年龄(52.84±12.53)岁。纳入标准:纳入自愿接受本次研究的患者;排除标准:排除资料不全患者。两组资料可以比较,P〉0.05。
1.2检验方法
均给予胃镜以及病理检查。①胃镜和病理检查。使用日本GIF-XQ40电子胃镜进行检测,检测患者胃黏膜的情况,并且提取患者胃窦、胃体以及球部的新鲜组织,将提取组织送检验中心进行病理检测;②Hp检测。使用胶体金法进行幽门螺杆菌尿素酶抗体的检测,将实验室的温度控制在15到28摄氏度之间,反应孔中则放置100μl的血清样本,静置15min后观察检测结果。
1.3临床观察指标
收集并统计两组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检测结果。检验结果:①阳性。检验后,反应窗内同时显示出质控线以及测试线;②阴性。检验后,反应窗内显示紫红色质控线;③无效。检验后,反应窗并未显示任何质控线和测试线。
1.4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均行统计学软件(SPSS17.0)计算,其中,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通过卡方对其予以检验,如果结果显示P<0.05,则可以判定本次实验存在十分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胃镜检验和病理检验结果
经过胃镜以及病理检验,72例慢性胃炎患者中,确诊为慢性胃炎的患者为71例(98.61%)。
2.2 Hp检验结果
研究组Hp检测结果显示,61例(84.72%)患者显示为阳性,6例(8.33%)患者为阴性,其余5例(6.94%)患者为检查无效。参照组中Hp的阳性检出率为13例(18.06%)。研究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卡方值=64.049,P值=0.000,P<0.05。
3 讨论
临床认为,该类疾病通常发生于40岁以上的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刺激性物质、胆汁反流以及口腔感染等作为可能引发的致病因素,加之受到环境、生活和饮食不规律、长期用药以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患者在患病期间将会表现出上腹疼痛、消瘦、餐后饱腹感强烈以及腹泻等临床症状,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将会表现出呕血、黑便、剧烈疼痛的不良反应,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幽门螺杆菌包括泌尿素酶等,将会对胃上细胞产生一定的毒性,加之幽门螺杆菌的黏附活性较强,将会与糖蛋白结合后严重损伤患者的人体黏膜屏障以及胃黏膜[2]。患者一旦出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炎性反应,使得患者胃黏膜萎缩,发生慢性胃炎甚至胃癌等有关疾病,因此,对于慢性胃炎患者而言,采取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十分重要,能够了解患者的感染情况以及患病情况[3-4]。本次研究得出:研究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61例(84.72%)显著高于参照组13例(18.06%),P<0.05。由此可见,幽门螺杆菌存在于人体胃部当中,将会出现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以及胃癌等疾病,对于人体的危害相对较大,其具有一定的隐匿性,并且通过多种不同的途径进行感染,本次研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作为引发慢性胃炎的主要原因,患病情况与幽门螺杆菌存在正比关系,临床上需要结合患者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程度决定治疗方案和具体措施等,对于患者的临床治疗十分重要。
结 语
总的来说,对于慢性胃炎患者而言,通过检验幽门螺杆菌,能够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张文斌. 幽门螺杆菌检测在慢性胃炎临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2):79-81.
[2] 王立辉. 艾普拉唑联合铋剂标准四联对比序贯方案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性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31):170-171.
[3] 黄仁爱. 阿莫西林与胶体铋剂联用对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幽门螺杆菌清除的影响[J]. 抗感染药学,2018,15(08):1452-1454.
[4] 王瓊瑛. 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的效果分析[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9,3(03):70-71.
【关键词】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0-0074-01
慢性胃炎作为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种消化内科疾病,主要是由于多种原因共同所致,出现的一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症,其作为中常见和多发疾病,近年来,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并且由其导致的胃癌疾病发生几率逐渐升高,严重危害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幽门螺杆菌作为一种微厌氧细菌,存在患者的十二指肠以及胃部当中,这一类细菌将会使得胃黏膜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变,由此引发的胃炎、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等疾病。目前,临床认为,慢性胃炎主要是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幽门螺杆菌感染几率越高,则慢性胃炎的发生几率越高[1]。因此,检测幽门螺杆菌对于慢性胃炎患者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于2018年1月~2018年12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将其设为研究组,共72例。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到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体检者设为参照组,共72例。其中,研究组男性40例,女性32例,年龄为18到70岁,平均年龄(52.12±12.28)岁;参照组男性38例,女性34例,年龄为18到74岁,平均年龄(52.84±12.53)岁。纳入标准:纳入自愿接受本次研究的患者;排除标准:排除资料不全患者。两组资料可以比较,P〉0.05。
1.2检验方法
均给予胃镜以及病理检查。①胃镜和病理检查。使用日本GIF-XQ40电子胃镜进行检测,检测患者胃黏膜的情况,并且提取患者胃窦、胃体以及球部的新鲜组织,将提取组织送检验中心进行病理检测;②Hp检测。使用胶体金法进行幽门螺杆菌尿素酶抗体的检测,将实验室的温度控制在15到28摄氏度之间,反应孔中则放置100μl的血清样本,静置15min后观察检测结果。
1.3临床观察指标
收集并统计两组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检测结果。检验结果:①阳性。检验后,反应窗内同时显示出质控线以及测试线;②阴性。检验后,反应窗内显示紫红色质控线;③无效。检验后,反应窗并未显示任何质控线和测试线。
1.4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均行统计学软件(SPSS17.0)计算,其中,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通过卡方对其予以检验,如果结果显示P<0.05,则可以判定本次实验存在十分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胃镜检验和病理检验结果
经过胃镜以及病理检验,72例慢性胃炎患者中,确诊为慢性胃炎的患者为71例(98.61%)。
2.2 Hp检验结果
研究组Hp检测结果显示,61例(84.72%)患者显示为阳性,6例(8.33%)患者为阴性,其余5例(6.94%)患者为检查无效。参照组中Hp的阳性检出率为13例(18.06%)。研究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卡方值=64.049,P值=0.000,P<0.05。
3 讨论
临床认为,该类疾病通常发生于40岁以上的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刺激性物质、胆汁反流以及口腔感染等作为可能引发的致病因素,加之受到环境、生活和饮食不规律、长期用药以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患者在患病期间将会表现出上腹疼痛、消瘦、餐后饱腹感强烈以及腹泻等临床症状,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将会表现出呕血、黑便、剧烈疼痛的不良反应,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幽门螺杆菌包括泌尿素酶等,将会对胃上细胞产生一定的毒性,加之幽门螺杆菌的黏附活性较强,将会与糖蛋白结合后严重损伤患者的人体黏膜屏障以及胃黏膜[2]。患者一旦出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炎性反应,使得患者胃黏膜萎缩,发生慢性胃炎甚至胃癌等有关疾病,因此,对于慢性胃炎患者而言,采取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十分重要,能够了解患者的感染情况以及患病情况[3-4]。本次研究得出:研究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61例(84.72%)显著高于参照组13例(18.06%),P<0.05。由此可见,幽门螺杆菌存在于人体胃部当中,将会出现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以及胃癌等疾病,对于人体的危害相对较大,其具有一定的隐匿性,并且通过多种不同的途径进行感染,本次研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作为引发慢性胃炎的主要原因,患病情况与幽门螺杆菌存在正比关系,临床上需要结合患者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程度决定治疗方案和具体措施等,对于患者的临床治疗十分重要。
结 语
总的来说,对于慢性胃炎患者而言,通过检验幽门螺杆菌,能够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张文斌. 幽门螺杆菌检测在慢性胃炎临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2):79-81.
[2] 王立辉. 艾普拉唑联合铋剂标准四联对比序贯方案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性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31):170-171.
[3] 黄仁爱. 阿莫西林与胶体铋剂联用对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幽门螺杆菌清除的影响[J]. 抗感染药学,2018,15(08):1452-1454.
[4] 王瓊瑛. 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的效果分析[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9,3(03):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