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慕不朽的灵魂

来源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lvet_fl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家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是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世人评价】
  郭沫若:“鲁迅是革命的思想家,是划时代的文艺作家,是实事求是的历史学家,是以身作则的教育家,是渴望人类解放的国际主义者。”
   毛泽东:“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人物趣话】
  不重手稿:鲁迅对手稿的保存并不在意,常常乱丢,有时还分发给来访的客人擦手,甚至当废品卖掉。一次,作家萧红在上海拉都路买油条吃,无意中发现那张包油条的纸居然是鲁迅翻译《死魂灵》的手稿,萧红大为吃惊并写信告诉鲁迅,鲁迅知道后却不以为然。萧红无奈,只得把这一见闻如实地告诉许广平,许广平听后,狠狠地批评了鲁迅。
   爱好美食:鲁迅很喜欢吃糕饼、糖果等甜食。有一回,有人送了柿饼给他,他喜欢得不行,就藏起来自己偷偷享用,只有在女士来做客时,才会“大方”地拿出来,因为女士们胃口小,只能吃个一两片而已!
   鲁迅还喜欢吃辣椒。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有一次,他期末考试成绩优异,学校发给他一枚金质奖章。鲁迅并没有把奖章作为自我炫耀的标志,而是跑到鼓楼街,把它卖了,买了一大串红辣椒回来。每每读书至夜深人静、天寒人困时,就摘下一只辣椒,分成几截,放进嘴里咀嚼,嚼得额头直冒汗,眼里流泪,嘘唏不已,只觉周身发暖,睡意顿消,于是捧书再读。
  【经典掠影】
  秋 夜
   在我的后園,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
   我不知道那些花草叫什么名字,人们叫他们什么名字。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蝴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的,仍然瑟缩着。
   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别人打剩的枣子,现在是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然而脱了当初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但是,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
   “哇”的一声,夜游的恶鸟飞过了。
   我忽而听到夜半的笑声,吃吃地,似乎不愿意惊动睡着的人,然而四围的空气都应和着笑。夜半,没有别的人,我即刻听出这声音就在我嘴里,我也即刻被这笑声所驱逐,回进自己的房。灯火的带子也即刻被我旋高了。
   后窗的玻璃上丁丁地响,还有许多小飞虫乱撞。不多久,几个进来了,许是从窗纸的破孔进来的。他们一进来,又在玻璃的灯罩上撞得丁丁地响。一个从上面撞进去了,他于是遇到火,而且我以为这火是真的。两三个却休息在灯的纸罩上喘气。那罩是昨晚新换的罩,雪白的纸,折出波浪纹的叠痕,一角还画出一枝猩红色的栀子。
   猩红的栀子开花时,枣树又要做小粉红花的梦,青葱地弯成弧形了……我又听到夜半的笑声;我赶紧砍断我的心绪,看那老在白纸罩上的小青虫,头大尾小,向日葵子似的,只有半粒小麦那么大,遍身的颜色苍翠得可爱,可怜。
   我打一个呵欠,点起一支纸烟,喷出烟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
  (选自《名家散文典藏版——鲁迅散文集:秋夜》)
  赏析
  作者通过对秋夜所见所感的抒写,刻画了枣树敢于正视现实、反抗恶势力的韧性战斗精神,表达了作者对恶势力的憎恶和蔑视、对弱小的被压迫者的同情以及对追求光明的奋斗者的热诚赞颂。
   艺术上,作者刻意将景物人格化,并借景物所赋予的特定象征意义,触及时事,借景抒怀,托物寓意,着力塑造枣树的形象,从而深化了文章主题,增强了作品的思想性。
  思考
  你还知道哪些写“秋”的名家散文?不妨搜集起来,好好读一读。
  【写作之道】
   1.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第二是要看别人的作品,但不可专看一个人的作品,以防被他束缚住,必须博采众家,取其所长,这样创作才能够独立。
   2.不要看了就写,观察了又观察,研究了又研究,精益求精,哪怕是平凡的事物也能创造出它的生命力来。
   3.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
其他文献
【作家名片】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18年5月,首次采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1年出版中篇小说《阿Q正传》。其主要作品还有回忆性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二心集》等。  【作品简介
期刊
【话题导入】  雨是诗词中常见的主题之一。有了雨,诗人眼中的世界便变得灵动起来。点点涟漪化作只言片语,冲淡了一丝烦忧,平添了几分深沉。“渭城朝雨”“寒雨连江”“空山新雨”……每场雨都有它独特的韵致。  请同学们好好回忆一下,身边发生的哪些事、景、人、情是和“雨”有关的呢?请以“雨”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角度自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期刊
遇见,是一个美妙的词汇。然而,那一次邂逅,却让我看见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题记   清晨六点半,薄雾还未退尽,我眼前一片朦胧。我朝着小公园的一条人迹罕至的小道走去,耳边断断续续地传来悠扬的二胡声。是谁,来与我共赴这场与夏天的无约之约?悠扬的琴声,听似凄凉,像是在和谁轻轻地诉说着什么?却又让人感觉到对生活的向往与期望。只可惜,我不知道弹奏者是何许人也。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答案,于是,我沿着曲
期刊
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是一种经过历史积淀而形成的精神尺度。它是包罗文化密码的中国书本,是建立在中华文化之根上的集体认同,是每个个体成长的精神足印。   今天,我们谈家风,并没有世易时移的陌生感,因为家风早已是当代人不可或缺的精神命脉,是社会生活的丰富内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  【片段示例】  一   “吃饭啦!
期刊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徐志摩先生的这首《再别康桥》让我对剑桥大学产生了深深的向往……②。。。。。。。。。  。。我们从伦敦出发,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到剑桥镇。漫步在骄阳下,道路两旁充满欧洲风情的建筑令我陶醉。居民住宅、街边小店、教堂古堡,为整个剑桥镇平添了一份独特而典雅的魅力。步行半晌儿,剑桥大学的身影渐渐清晰起来……③。。。。。。。。。。。  。。一路款款前行,一泓碧水映入我
期刊
【左读名家经典】  一  果然,此时从花瓣格子窗的圆洞伸出来的那个怪相,巧夺天工,举世无双。狂欢激发了民众的各种想象力,什么才算是最理想的怪诞面相,他们心目中都有个谱,但是至今从窗洞钻出来的那些五角形、六角形、不规则形状的面相,不能符合他们的心理要求,此时突然出现了一个奇妙无比的丑相,把全场观众看得眼花缭乱。我们不想在这里向看官描述那个四面体的鼻子,那张马蹄形的嘴巴,那只被茅草似的棕色眉毛所堵塞的
期刊
古往今来,人们寄予了明月以无限的情思。  明月是失意学子的一声轻叹:“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是身处他乡的游子的一句感慨:“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两地离人的点点愁思:“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今夜,我漫步于曲折小道,抬头望见一轮明月高悬空中。月光淡淡,如流水般静静泻下。路旁的池水像是被牛乳洗过般,异常柔美。望着这月下美景,我不由得忆起了遥远的故乡。  记得小时候,我和爸爸
期刊
小时候,倘若穿一件新衣服,坐哪里前总会不自觉地擦拭一下。  走一条新路时,心中总会充满期待,想象着自己未来会有什么奇遇。  这,就是新的魅力。“新”,总会引发很多遐想,平添很多情趣,激发很多憧憬。  亲爱的同学们,当你们告别童年、推开初中的大门时,当你们坐在新座位上时,当你们打开飘着墨香的崭新的课本时,一定要暗暗告诫自己:这是一场新的征途,继续努力吧,因为你流过的汗从来不会辜负走过的路!  【老师
期刊
【课内选段】   1.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
期刊
。。我很早就想为我的家乡写点什么,却始终没能写出一个字来。偶然间,我读到了贾平凹先生的《秦腔》,这才发现,我对家乡的情感与秦腔是密不可分的。①。。。。  。。打小,我就是个秦腔迷,或许是受到了爷爷的影响吧,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个个曲折的故事,装饰了我童年的梦。和爷爷一起看《王宝钏》,我对“寒窑”兴趣顿生,便央求爷爷带着我去探访王宝钏生活了十八年的地方;听爷爷讲《法门寺》,我又萌生了去扶风县的想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