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国的各项事业取得了迅猛发展。变电站建筑基础复杂处理成为电力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变电站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工程的多变性,整个变电站建筑基础的工程相对复杂,为了切实保证变电站建筑的质量,确保变电站运行工作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需要我们从我国当前变电站建筑基础复杂处理的现实情况入手,加强理论和实践研究,为了本文将从变电站建筑基础施工的特点入手,分析变电站建筑基础复杂处理的设计分析,希望对我国变电站建筑基础施工建设起到一定的示范性意义。
【关键词】变电站;建筑基础;复杂处理;设计分析
1.前言
变电站建筑基础性施工是变电站建设的基础,同时也是我国变电站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切实做好变电站建筑基础复杂处理,我们需要从当前我国变电站建筑基础复杂处理的现实情况入手,着力解决变电站建筑物地基形式存在问题,分析变电站建筑物地基形式存在问题的原因,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案进行处理,从而更好的促进变电站建筑基础复杂处理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变电站建筑物地基形式及原因分析
2.1基础存在缝隙
建筑物地基存在缝隙是变电站建筑基础复杂处理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常见问题,设计施工、所用材料和温度等原因都有可能发生裂缝现象。基础设计不合理或钻探不到位,导致不均匀沉降而产生裂缝;因考虑资金问题而屋面不设计保温层,导致屋面结构层与墙体之间易产生温度差,从而产生温度应变差而产生裂变,门窗洞口窗台处没有设计过梁、窗台梁等导致这些应力薄弱处易产生裂缝,建筑物过长没有设计伸缩缝等。热胀冷缩是绝大数物体的基本物理性质。砌体也不例外。由于温度变化均匀使砌体产生不均匀收缩,或者砌体的伸缩受到不均匀的约束,温度应力超过砌体的强度而引起砌体开裂。房屋的全部荷载最终通过基础传给地基,由于应力的扩散作用,房屋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地基土上层温度降到0℃以下时,上部开始冻结,下部水由于毛细管作用不断上升在冻结层中形成冰晶,体积膨胀,使土体向上隆起。
2.2岩溶孔洞导致地基塌陷发情况
地基塌陷是变电站建筑基础复杂处理过程中遇到的又一个问题,这主要是由岩溶孔洞所造成的。岩溶作用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地表和地下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类、石膏及卤素岩类等)所进行的以化学溶解作用为主,机械侵蚀作用为辅的溶蚀作用、侵蚀——溶蚀作用以及与之相伴生的堆积作用的总称。在溶岩作用下所产生的地形和沉积物,称岩溶地貌和岩溶堆积物。岩溶孔洞使得变电站地基建设不牢固,对工程产生不良的影响。
3.变电站建筑基础复杂处理设计分析
3.1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原材料控制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中规定,对混凝土或集中搅拌混凝土,为了检查生产管理水平, 要求按月或季度统计其强度标准差 它是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的重要影响参数,也是保证混凝土强度达95%的重要条件,因此按实际统计值对施工配制强度进行动态管理是很有必要的。在根据设计要求和混凝土的工程特点,确认后的各种原材料,现场监理工程师应该现场进行见证取样,并填写见证取样清单。监理工程师检查具体属性并填写相应的列表,指导混凝土混制工作,以满足建筑工程要求。在混凝土的几种组成成份中,监理工程师、质量工程师应着重在工程资料和实物检查两方面。目前实行的监理见证取样送检制度值得肯定,但近几年只针对现场搅拌的混凝土原料进行了见证取样,而对于预拌混凝土来说,不少地区还是空白,因此,监理单位应对此领域加以监督。混凝土浇筑前,监理工程师、质量工程师应检查混凝土的浇筑方法是否合理、水电供应是否保证、各工种人员的配备情况;振捣器的类型、规格、数量是否满足混凝土的振捣要求;构件模具及数量是否合适;浇筑期间的气候、气温,夏季、雨季、冬期施工,覆盖材料是否准备好。在浇筑过程中,注意观察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等性能,若有問题,应及时要求混凝土厂家对配合比作合理调整;督促施工单位控制好每层混凝土浇筑厚度及振捣器的插点是否均匀,移动间距是否符合要求;对钢筋交叉密集的梁柱节点是否振捣到位,以防出现蜂窝、麻面。对大体积混凝土或厚度较大的部件,应采用低水化热水泥并强保温养护措施。
3.2加强工程地基建设
地基施工的重要性,突出地表现为对工程质量的高标准要求。强度高、稳定性和耐久性良好的地基将成为变电站建筑结构的良好支承体系,有利于提高变电站整体强度和使用性能。反之,若路基工程质量低劣,将给变电站建筑基础施工自身留下许多隐患,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地基施工,切实保证地基工程质量,为提高道路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切实的保障。当前,我国变电站建筑施工中的路基施工在控制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由于受到工程地质、地基填充材料的影响,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下沉的现象,这与边坡坡度、地基性质、地基压实情况和水文性质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地基施工过程容易出现的另一个现象为坍塌,这主要是因为施工中质量监控工作不到位所造成的。在施工过程中,缺乏专业性的技术团队,对于地基施工方式的考虑不完善,没有顾及影响地基施工效果的各个方面因素,使得地基施工优势没有真正发挥出来。此外,应有的监督不到位,使得地基施工随意性较大,没有充分考虑到科学性因素,因此发生坍塌现象。其次,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地基压实度达不到,这主要是由于道路设计过程中缺乏指导监控所造成的,施工随意性较大,缺乏适当的引导、调控,缺乏严格的施工标准和质量监督体系,使得整个施工过程中不同路段的压实度达不到要求。
3.3加强变电站排水系统设计
排水系统设计是变电站建筑基础施工的又一项重要内容,在变电站排水系统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要严格按照排水系统设计规范,综合考虑地形地势等实际因素,从施工规范着手,进一步加强施工基础性建设,切实做好变电站排水系统设计。
3.4做好隧洞施工安全控制
要做好隧洞施工安全管理,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加固工作,尤其是对于洞口的加固[3]。在对洞口加固时,我们要采用综合性的方式来实现。除了洞口的加固,还要注意地面的加固工作,我们可以采用对地表灌浆的方式,使得地面硬化,从而增强加固的效果。除此之外,还需要做好对隧道表面的加固工作,采用工字钢拱架的方式是一种常见的加固方式。除了对洞口、地面和隧道表面的加固外,我们还需要对洞身进行加固。只有不断规范加固方法和控制标准才能切实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此外隧洞施工过程中的相关管理人员必须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对员工进行系统性的安全教育,使员工在工作中时刻树立安全意识,养成安全的习惯。通过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使员工掌握基础性的安全技术和安全常识,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4.小结
变电站工程质量是整个电力工程生命的观点更加深入人心。在变电站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工程地质的多变性,因此整个变电站建筑基础的工程相对复杂,为了切实保证变电站建筑的质量,确保变电站运行工作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需要我们从我国当前变电站建筑基础复杂处理的实入手,着力解决变电站建筑物地基形式存在问题,从原因分析入手,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案进行处理,从而更好的促进变电站建筑基础复杂处理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荣发兵.某变电站110kV GIS电气设备基础处理方案论证.山西建筑,2011年,第06期:45-46
[2]曹懿友.珠江三角洲地区变电站基础设计原则及不良地基处理方法.广东建材,2010年,第11期:67-69
[3]陈晶晶.110kV变电站土建筑中的特殊问题处理.工程技术,2009年,第33期:122-123
【关键词】变电站;建筑基础;复杂处理;设计分析
1.前言
变电站建筑基础性施工是变电站建设的基础,同时也是我国变电站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切实做好变电站建筑基础复杂处理,我们需要从当前我国变电站建筑基础复杂处理的现实情况入手,着力解决变电站建筑物地基形式存在问题,分析变电站建筑物地基形式存在问题的原因,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案进行处理,从而更好的促进变电站建筑基础复杂处理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变电站建筑物地基形式及原因分析
2.1基础存在缝隙
建筑物地基存在缝隙是变电站建筑基础复杂处理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常见问题,设计施工、所用材料和温度等原因都有可能发生裂缝现象。基础设计不合理或钻探不到位,导致不均匀沉降而产生裂缝;因考虑资金问题而屋面不设计保温层,导致屋面结构层与墙体之间易产生温度差,从而产生温度应变差而产生裂变,门窗洞口窗台处没有设计过梁、窗台梁等导致这些应力薄弱处易产生裂缝,建筑物过长没有设计伸缩缝等。热胀冷缩是绝大数物体的基本物理性质。砌体也不例外。由于温度变化均匀使砌体产生不均匀收缩,或者砌体的伸缩受到不均匀的约束,温度应力超过砌体的强度而引起砌体开裂。房屋的全部荷载最终通过基础传给地基,由于应力的扩散作用,房屋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地基土上层温度降到0℃以下时,上部开始冻结,下部水由于毛细管作用不断上升在冻结层中形成冰晶,体积膨胀,使土体向上隆起。
2.2岩溶孔洞导致地基塌陷发情况
地基塌陷是变电站建筑基础复杂处理过程中遇到的又一个问题,这主要是由岩溶孔洞所造成的。岩溶作用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地表和地下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类、石膏及卤素岩类等)所进行的以化学溶解作用为主,机械侵蚀作用为辅的溶蚀作用、侵蚀——溶蚀作用以及与之相伴生的堆积作用的总称。在溶岩作用下所产生的地形和沉积物,称岩溶地貌和岩溶堆积物。岩溶孔洞使得变电站地基建设不牢固,对工程产生不良的影响。
3.变电站建筑基础复杂处理设计分析
3.1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原材料控制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中规定,对混凝土或集中搅拌混凝土,为了检查生产管理水平, 要求按月或季度统计其强度标准差 它是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的重要影响参数,也是保证混凝土强度达95%的重要条件,因此按实际统计值对施工配制强度进行动态管理是很有必要的。在根据设计要求和混凝土的工程特点,确认后的各种原材料,现场监理工程师应该现场进行见证取样,并填写见证取样清单。监理工程师检查具体属性并填写相应的列表,指导混凝土混制工作,以满足建筑工程要求。在混凝土的几种组成成份中,监理工程师、质量工程师应着重在工程资料和实物检查两方面。目前实行的监理见证取样送检制度值得肯定,但近几年只针对现场搅拌的混凝土原料进行了见证取样,而对于预拌混凝土来说,不少地区还是空白,因此,监理单位应对此领域加以监督。混凝土浇筑前,监理工程师、质量工程师应检查混凝土的浇筑方法是否合理、水电供应是否保证、各工种人员的配备情况;振捣器的类型、规格、数量是否满足混凝土的振捣要求;构件模具及数量是否合适;浇筑期间的气候、气温,夏季、雨季、冬期施工,覆盖材料是否准备好。在浇筑过程中,注意观察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等性能,若有問题,应及时要求混凝土厂家对配合比作合理调整;督促施工单位控制好每层混凝土浇筑厚度及振捣器的插点是否均匀,移动间距是否符合要求;对钢筋交叉密集的梁柱节点是否振捣到位,以防出现蜂窝、麻面。对大体积混凝土或厚度较大的部件,应采用低水化热水泥并强保温养护措施。
3.2加强工程地基建设
地基施工的重要性,突出地表现为对工程质量的高标准要求。强度高、稳定性和耐久性良好的地基将成为变电站建筑结构的良好支承体系,有利于提高变电站整体强度和使用性能。反之,若路基工程质量低劣,将给变电站建筑基础施工自身留下许多隐患,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地基施工,切实保证地基工程质量,为提高道路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切实的保障。当前,我国变电站建筑施工中的路基施工在控制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由于受到工程地质、地基填充材料的影响,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下沉的现象,这与边坡坡度、地基性质、地基压实情况和水文性质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地基施工过程容易出现的另一个现象为坍塌,这主要是因为施工中质量监控工作不到位所造成的。在施工过程中,缺乏专业性的技术团队,对于地基施工方式的考虑不完善,没有顾及影响地基施工效果的各个方面因素,使得地基施工优势没有真正发挥出来。此外,应有的监督不到位,使得地基施工随意性较大,没有充分考虑到科学性因素,因此发生坍塌现象。其次,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地基压实度达不到,这主要是由于道路设计过程中缺乏指导监控所造成的,施工随意性较大,缺乏适当的引导、调控,缺乏严格的施工标准和质量监督体系,使得整个施工过程中不同路段的压实度达不到要求。
3.3加强变电站排水系统设计
排水系统设计是变电站建筑基础施工的又一项重要内容,在变电站排水系统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要严格按照排水系统设计规范,综合考虑地形地势等实际因素,从施工规范着手,进一步加强施工基础性建设,切实做好变电站排水系统设计。
3.4做好隧洞施工安全控制
要做好隧洞施工安全管理,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加固工作,尤其是对于洞口的加固[3]。在对洞口加固时,我们要采用综合性的方式来实现。除了洞口的加固,还要注意地面的加固工作,我们可以采用对地表灌浆的方式,使得地面硬化,从而增强加固的效果。除此之外,还需要做好对隧道表面的加固工作,采用工字钢拱架的方式是一种常见的加固方式。除了对洞口、地面和隧道表面的加固外,我们还需要对洞身进行加固。只有不断规范加固方法和控制标准才能切实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此外隧洞施工过程中的相关管理人员必须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对员工进行系统性的安全教育,使员工在工作中时刻树立安全意识,养成安全的习惯。通过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使员工掌握基础性的安全技术和安全常识,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4.小结
变电站工程质量是整个电力工程生命的观点更加深入人心。在变电站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工程地质的多变性,因此整个变电站建筑基础的工程相对复杂,为了切实保证变电站建筑的质量,确保变电站运行工作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需要我们从我国当前变电站建筑基础复杂处理的实入手,着力解决变电站建筑物地基形式存在问题,从原因分析入手,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案进行处理,从而更好的促进变电站建筑基础复杂处理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荣发兵.某变电站110kV GIS电气设备基础处理方案论证.山西建筑,2011年,第06期:45-46
[2]曹懿友.珠江三角洲地区变电站基础设计原则及不良地基处理方法.广东建材,2010年,第11期:67-69
[3]陈晶晶.110kV变电站土建筑中的特殊问题处理.工程技术,2009年,第33期: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