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道许江,是因为他画的葵,这样为向日葵赋予灵魂、人格的画法,堪称前无古人,但我相信,必然会后有来者,因为许江开创了一个流派。
第一次见到许江,有点晚,是在《卢浮宫遇到紫禁城》这部纪录片里,总能让我想到佩雷菲特的那本书,能够把中西文化的冲突、共存与交融在电视这个媒介中谈的那么有激情、有针对性的,实在不太容易。
再后来,在那本充满文化风情的《文与画》中,我读到了作为诗人的许江,他会用一种诗意的语言,来表达视觉上的冲击。这种情怀与眼光,不只属于一个画家,更属于一位诗人。
诗人与画家的关系,是中国美术史上一个恒久不衰的话题,正因此,我决定在许江身上,窥探这一经典性的美学特征。
“只有吴进老师,才可以让你的技艺更上一层楼”
1955年,许江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一个中学教师家庭。
与那个时代的许多同龄人相似,许江的父母因为政治运动而被“下放”,在福州七中任教的父亲只好将教育其他孩子的责任与精力,全部放到了许江的身上。
少年的许江在坎坷中成长,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在“文革”中,父亲又因为“历史问题”而被无休止地批斗,二十岁的许江,为了谋生,与其他大多数年轻人一样,选择到福州市红卫骨胶厂做学徒工,成为了“工人阶级”中的一员。
骨胶厂是污染极大的企业,这种工种不但艰苦,而且对身体有害。幼时的人文启蒙,似乎启迪着困境中的许江,让他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不自觉地对美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工作之余,他选择了自学美术。
在自学了一段时间之后,许江发现有些问题难以把握,于是选择向父亲的老同事——福州七中的一位美术老师请教,美术老师感念许江在如此的逆境中都对于美术的热爱,于是成为了他的辅导老师。但不久之后,这位老师发现,许江在美术创作上确有天赋,进步神速,老师已经无法辅导他了。
“你去纸品印刷厂,找到吴进,只有吴进老师,才可以让你技艺更上一层楼。”“出师”后的许江,在老师的推荐下,他一个人跑到纸品印刷厂,拜师吴进。
吴进何许人也?
吴进,又名吴高清,当代著名画家。1926年出生于浙江义乌,早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绘画系。曾任福建省文化厅创作室主任、福建省美术家协会筹备会主任,为福建美术家分会的筹建人之一。
只是当时的吴进,和黄永玉、吴冠中与李可染等画坛泰斗相似,在那个是非颠倒的岁月里,被“下放”到离家千里之外的乡村、工矿。许江得知,吴进在纸品印刷厂做工人。
“有人神秘而肯定地告诉我,这个只会从前面上(自行)车的老头,曾是省美协的头头。”许江所遇见的这个长期骑着一辆破自行车的老者就是吴进。多年以后,许江在一篇散文里如是回忆吴进在他眼里的第一印象,
在那个年代,一批“下放”在民间的学术泰斗、文化巨匠,正在用自己的责任与道义,默默地熏陶着身边的文学青年,并为未来的中国培养出了一大批卓有建树的文化领军人物。就像当年欧阳子隽老先生指导青年工人张隆溪研究外国文学一样,吴进成为了青年工人许江在美术道路上一个极其重要的引路人。
与那位中学美术老师的看法一致的是,吴进惊讶于许江的才华与热情,果断地收他为徒,在名家的辅导下,许江的绘画很快进入到了专业级的水平。正因他出色的美术创作,他初步改变了自身的命运,从骨胶厂的学徒工调为了福州市美术公司的一名青年职工。
跻身“专业画匠”的许江并未因此而原地踏步,他知道,前面还有一条更为宽广的路在等着他,等着中国。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
22岁的许江,已经在美术公司工作了一年,他决定,报考离家较近的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
成绩揭晓了,许江果然成绩不错,原本十拿九稳进美院的他,却遭遇到了人生中一个滑铁卢。
落榜!
原因,政审不合格。
这样的打击,对于一个对于美术怀着十二万分热情的人来说,实在是太不公平,这一棒子不但敲在许江心里,也给了他的辅导老师——吴进先生很大刺激。
这样一个热爱美术的好苗子,怎么能这样荒废掉?
吴进老师宽慰了许江几句之后,竟做出了一个影响许江一生的决定:他只身自费北上杭州,亲自找到了自己当年的老师,陈述了许江这几年对于美术的热爱,恳请自己的母校给许江一条进修之路。
在那个声讨左丑、激浊扬清的时代里,不幸的许江却也是幸运的。浙江美术学院有关领导、专家考虑到了许江的实际情况,对许江做出了破例的许诺:只要来年再考上,一定录取。
经历了一年的充分准备之后,许江在1978年终于考上了浙江美术学院,四年之后获得学士学位的他,开始考虑人生的第三份职业。
“我刚走出校门,便一头闯入《福建文学》编辑部。”十几年前,许江在一篇回忆文章中如是写道,“那是80年代初期,文学和其他艺术一样,度过了后文革的繁荣期,与干渴的社会有过短暂而浓烈的蜜月之后,面临新的思考和选择。”
那时的福建,因为舒婷、孙绍振与陈骏涛等一批诗坛名家而领军国内“朦胧诗”创作与研究。而《福建文学》也成为了当时中国诗人们心中的桃花源。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福建文学》开辟了一些关于诗歌讨论的专栏,而许江就负责给这些影响时代的激情文字,进行装帧设计。
可以这样说,今日被朋友戏称为“天上写诗,地下画画”的“诗人画家”许江,对于诗歌的热爱,很大程度受到了当时在《福建文学》工作时的影响,如何将诗歌的激情、热烈与时代感,融入到作为视觉的范畴当中,成为了许江一直关注的学术问题。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许江如是阐释自己的艺术理想,在许多人看来,许江的美术创作与理论研究有些反叛传统,甚至完全有别于先前既定的美术观念,但对于许江而言,他对于自身的追求,早已有了值得去追求的理想与目标。 “出众的艺术作品”
在中国现代文艺史上,有一个特定的年份:1985年。
这一年,朦胧诗逐渐开始退潮、实验戏剧也走向了光怪陆离,就连万众瞩目的先锋小说,在这一年里也有了写实主义的转折。有学者说,1985年,是中国文艺回归理性的转折点。
在这一年,在文学期刊社工作的许江也开始思考自己的前途,他在圈内已经小有名气,其作品还参加了1984年内的全国美展。已经而立之年的他,又开始思考了自己的职业选择——他决定离开曾经赋予他激情与梦想的杂志社,重新回到了校园。
回到浙江美术学院担任讲师的许江,开始踏踏实实地进行油画创作,并开始思考美术史、美术理论的基本问题,并关注西方美术界前沿动态。在美术学院执教的岁月里,他还在美术大师赵无极的“讲习班”上听过课,在这一时间里,他创作了一些写实主义作品,如《华侨姐妹》、《军队鼓号手》等等,在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正是西方前卫美术形态影响中国的时代,许江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些全新的艺术样式。在一九八八年,他在全国率先尝试用“象棋”这个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素材,设计创作出一种介于装置艺术与抽象艺术之间的作品,这在全国是首开先河的,获得了国内美术界的高度关注。
就在这个作品产生影响的时候,许江悄然出国,远赴德国汉堡美术学院进修,成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受到海外文化滋养的一批学人之一。
在德国留学期间,许江继续利用象棋这一中国元素,尝试进行将文化观念与艺术表现合二为一。譬如他利用《易经》里的古老理论,将装置艺术中的棋局进行中国文化的定义,以显示出古老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精神融合。这一展出在德国引起较大轰动,汉堡美术学院院长卡尔·福格赞其为“出众的艺术作品”、“它向人们展示了中国现代艺术的一个新的面。”
回国之后,许江围绕着“弈棋”这个概念,创作出了许多美术作品,开创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装置艺术形式交融之先河。而且,许江还为这些作品配以抒情的诗句,这在国内美术界几乎是绝无仅有的。
“我们这一代人生经历中有两把尺子,一把是上山下乡,土插队,另一把是西方留学,洋插队。”许江曾如是阐释自己这代人的人生,“其实我所做的,是希望在跨文化的远游中,寻找我们这个时代根源性的东西。”
“‘葵’代表着我们‘向阳花开’的一代人”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许江,既是国内油画界有名气的画家,也是有着影响力的中青年美术理论学者。
1992年,许江出任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副主任,并被评为副教授,37岁的副教授,在当时已经算是国内美术界最年轻的副高职称者之一。
次年,浙江美术学院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许江的作品也参加了“澳大利亚首届亚太当代美术三年展”。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许江的作品逐渐走出国门,受邀在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展出,为中国的画家获得了世界性的荣誉与影响力。
2001年,46岁的许江,出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作为一所大学的“领头羊”,如何践行自己的大学理想、重建中国的大学精神,成为了许江在绘画之余考虑的头等问题。
“今天的文艺创作、文化生产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时尚化、娱乐化、游戏化、商品化的考验。众多的大众媒体正在催生出一种以娱乐为唯一宗旨的‘娱乐至死’的说法。”在一篇谈论大学精神与艺术教育的文章中,许江如是沉重地写道,“面对这种现象艺术的创作必须坚守道德的力量,必须坚守人文关怀。尤其当我们面对年轻的一代,这种坚守就更具意义。”
在文章的结尾,许江表示:“艺术教育首先要传播的恰是关于艺术品评的能力,关于艺术品质的体验和认识。”
这篇文章,反映了作为大学校长的许江所具备的开放观念与作为艺术教育家的责任心。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曾评价:“他(许江)思想解放、西方的东西懂得多,有世界的视角,又能根植于民族的土地上,作风求新、勇于探索,年富力强正当年,他任我的母校院长我觉得很合适。在中国当代美术界,他给我的印象是相当突出的。”
此时的许江,不再是当年在骨胶厂青涩学艺的学徒,也不是激扬文字的青年编辑,而是一个以父辈身份来教育下一代人的师者。作为有过不同经历的一代人,应该把什么样的经验、品格与思想传递给下一代?
这种责任心,激发了许江心中的灵感。2003年的土耳其之行,开始让年近半百的许江对葵这种植物,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激情。
可以这样说,当下美术界,许江这个名字,与“葵”几乎产生了共生的联系。许江笔下的葵,少有单株,多为葵田。一片片的向日葵田,宛如一曲对生命与世界礼赞的史诗。不但气象万千,而且形式与内容上自成一家,形成了前无古人,后有来者的独创风格。
葵,这株向阳的独特植物,就这样在许江的画笔下被赋予了中国式的诗意,此类原产于北美洲的古老物种,竟然在华夏的艺术土壤中绽放出新的生命之花。许江笔下的葵,犹如齐白石笔下的虾、徐悲鸿笔下的马与傅抱石笔下的山一样,受到了全世界美术的瞩目。
“葵用她的垂垂老矣和对葵子的呵护,让一种逝去和未来并存,让一种感伤和庄严并存,让一种拯救的仪态注入植物凡常的现象之中,并从那里传递出一份沉甸甸的生机。”许江如是阐释自己笔下的葵,“‘葵’代表着我们‘向阳花开’的一代人,是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背负的理想乃至脸上严肃表情的映射,是责任传承、生命交替的写照。”
责任编辑 陈晰
第一次见到许江,有点晚,是在《卢浮宫遇到紫禁城》这部纪录片里,总能让我想到佩雷菲特的那本书,能够把中西文化的冲突、共存与交融在电视这个媒介中谈的那么有激情、有针对性的,实在不太容易。
再后来,在那本充满文化风情的《文与画》中,我读到了作为诗人的许江,他会用一种诗意的语言,来表达视觉上的冲击。这种情怀与眼光,不只属于一个画家,更属于一位诗人。
诗人与画家的关系,是中国美术史上一个恒久不衰的话题,正因此,我决定在许江身上,窥探这一经典性的美学特征。
“只有吴进老师,才可以让你的技艺更上一层楼”
1955年,许江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一个中学教师家庭。
与那个时代的许多同龄人相似,许江的父母因为政治运动而被“下放”,在福州七中任教的父亲只好将教育其他孩子的责任与精力,全部放到了许江的身上。
少年的许江在坎坷中成长,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在“文革”中,父亲又因为“历史问题”而被无休止地批斗,二十岁的许江,为了谋生,与其他大多数年轻人一样,选择到福州市红卫骨胶厂做学徒工,成为了“工人阶级”中的一员。
骨胶厂是污染极大的企业,这种工种不但艰苦,而且对身体有害。幼时的人文启蒙,似乎启迪着困境中的许江,让他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不自觉地对美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工作之余,他选择了自学美术。
在自学了一段时间之后,许江发现有些问题难以把握,于是选择向父亲的老同事——福州七中的一位美术老师请教,美术老师感念许江在如此的逆境中都对于美术的热爱,于是成为了他的辅导老师。但不久之后,这位老师发现,许江在美术创作上确有天赋,进步神速,老师已经无法辅导他了。
“你去纸品印刷厂,找到吴进,只有吴进老师,才可以让你技艺更上一层楼。”“出师”后的许江,在老师的推荐下,他一个人跑到纸品印刷厂,拜师吴进。
吴进何许人也?
吴进,又名吴高清,当代著名画家。1926年出生于浙江义乌,早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绘画系。曾任福建省文化厅创作室主任、福建省美术家协会筹备会主任,为福建美术家分会的筹建人之一。
只是当时的吴进,和黄永玉、吴冠中与李可染等画坛泰斗相似,在那个是非颠倒的岁月里,被“下放”到离家千里之外的乡村、工矿。许江得知,吴进在纸品印刷厂做工人。
“有人神秘而肯定地告诉我,这个只会从前面上(自行)车的老头,曾是省美协的头头。”许江所遇见的这个长期骑着一辆破自行车的老者就是吴进。多年以后,许江在一篇散文里如是回忆吴进在他眼里的第一印象,
在那个年代,一批“下放”在民间的学术泰斗、文化巨匠,正在用自己的责任与道义,默默地熏陶着身边的文学青年,并为未来的中国培养出了一大批卓有建树的文化领军人物。就像当年欧阳子隽老先生指导青年工人张隆溪研究外国文学一样,吴进成为了青年工人许江在美术道路上一个极其重要的引路人。
与那位中学美术老师的看法一致的是,吴进惊讶于许江的才华与热情,果断地收他为徒,在名家的辅导下,许江的绘画很快进入到了专业级的水平。正因他出色的美术创作,他初步改变了自身的命运,从骨胶厂的学徒工调为了福州市美术公司的一名青年职工。
跻身“专业画匠”的许江并未因此而原地踏步,他知道,前面还有一条更为宽广的路在等着他,等着中国。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
22岁的许江,已经在美术公司工作了一年,他决定,报考离家较近的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
成绩揭晓了,许江果然成绩不错,原本十拿九稳进美院的他,却遭遇到了人生中一个滑铁卢。
落榜!
原因,政审不合格。
这样的打击,对于一个对于美术怀着十二万分热情的人来说,实在是太不公平,这一棒子不但敲在许江心里,也给了他的辅导老师——吴进先生很大刺激。
这样一个热爱美术的好苗子,怎么能这样荒废掉?
吴进老师宽慰了许江几句之后,竟做出了一个影响许江一生的决定:他只身自费北上杭州,亲自找到了自己当年的老师,陈述了许江这几年对于美术的热爱,恳请自己的母校给许江一条进修之路。
在那个声讨左丑、激浊扬清的时代里,不幸的许江却也是幸运的。浙江美术学院有关领导、专家考虑到了许江的实际情况,对许江做出了破例的许诺:只要来年再考上,一定录取。
经历了一年的充分准备之后,许江在1978年终于考上了浙江美术学院,四年之后获得学士学位的他,开始考虑人生的第三份职业。
“我刚走出校门,便一头闯入《福建文学》编辑部。”十几年前,许江在一篇回忆文章中如是写道,“那是80年代初期,文学和其他艺术一样,度过了后文革的繁荣期,与干渴的社会有过短暂而浓烈的蜜月之后,面临新的思考和选择。”
那时的福建,因为舒婷、孙绍振与陈骏涛等一批诗坛名家而领军国内“朦胧诗”创作与研究。而《福建文学》也成为了当时中国诗人们心中的桃花源。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福建文学》开辟了一些关于诗歌讨论的专栏,而许江就负责给这些影响时代的激情文字,进行装帧设计。
可以这样说,今日被朋友戏称为“天上写诗,地下画画”的“诗人画家”许江,对于诗歌的热爱,很大程度受到了当时在《福建文学》工作时的影响,如何将诗歌的激情、热烈与时代感,融入到作为视觉的范畴当中,成为了许江一直关注的学术问题。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许江如是阐释自己的艺术理想,在许多人看来,许江的美术创作与理论研究有些反叛传统,甚至完全有别于先前既定的美术观念,但对于许江而言,他对于自身的追求,早已有了值得去追求的理想与目标。 “出众的艺术作品”
在中国现代文艺史上,有一个特定的年份:1985年。
这一年,朦胧诗逐渐开始退潮、实验戏剧也走向了光怪陆离,就连万众瞩目的先锋小说,在这一年里也有了写实主义的转折。有学者说,1985年,是中国文艺回归理性的转折点。
在这一年,在文学期刊社工作的许江也开始思考自己的前途,他在圈内已经小有名气,其作品还参加了1984年内的全国美展。已经而立之年的他,又开始思考了自己的职业选择——他决定离开曾经赋予他激情与梦想的杂志社,重新回到了校园。
回到浙江美术学院担任讲师的许江,开始踏踏实实地进行油画创作,并开始思考美术史、美术理论的基本问题,并关注西方美术界前沿动态。在美术学院执教的岁月里,他还在美术大师赵无极的“讲习班”上听过课,在这一时间里,他创作了一些写实主义作品,如《华侨姐妹》、《军队鼓号手》等等,在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正是西方前卫美术形态影响中国的时代,许江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些全新的艺术样式。在一九八八年,他在全国率先尝试用“象棋”这个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素材,设计创作出一种介于装置艺术与抽象艺术之间的作品,这在全国是首开先河的,获得了国内美术界的高度关注。
就在这个作品产生影响的时候,许江悄然出国,远赴德国汉堡美术学院进修,成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受到海外文化滋养的一批学人之一。
在德国留学期间,许江继续利用象棋这一中国元素,尝试进行将文化观念与艺术表现合二为一。譬如他利用《易经》里的古老理论,将装置艺术中的棋局进行中国文化的定义,以显示出古老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精神融合。这一展出在德国引起较大轰动,汉堡美术学院院长卡尔·福格赞其为“出众的艺术作品”、“它向人们展示了中国现代艺术的一个新的面。”
回国之后,许江围绕着“弈棋”这个概念,创作出了许多美术作品,开创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装置艺术形式交融之先河。而且,许江还为这些作品配以抒情的诗句,这在国内美术界几乎是绝无仅有的。
“我们这一代人生经历中有两把尺子,一把是上山下乡,土插队,另一把是西方留学,洋插队。”许江曾如是阐释自己这代人的人生,“其实我所做的,是希望在跨文化的远游中,寻找我们这个时代根源性的东西。”
“‘葵’代表着我们‘向阳花开’的一代人”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许江,既是国内油画界有名气的画家,也是有着影响力的中青年美术理论学者。
1992年,许江出任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副主任,并被评为副教授,37岁的副教授,在当时已经算是国内美术界最年轻的副高职称者之一。
次年,浙江美术学院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许江的作品也参加了“澳大利亚首届亚太当代美术三年展”。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许江的作品逐渐走出国门,受邀在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展出,为中国的画家获得了世界性的荣誉与影响力。
2001年,46岁的许江,出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作为一所大学的“领头羊”,如何践行自己的大学理想、重建中国的大学精神,成为了许江在绘画之余考虑的头等问题。
“今天的文艺创作、文化生产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时尚化、娱乐化、游戏化、商品化的考验。众多的大众媒体正在催生出一种以娱乐为唯一宗旨的‘娱乐至死’的说法。”在一篇谈论大学精神与艺术教育的文章中,许江如是沉重地写道,“面对这种现象艺术的创作必须坚守道德的力量,必须坚守人文关怀。尤其当我们面对年轻的一代,这种坚守就更具意义。”
在文章的结尾,许江表示:“艺术教育首先要传播的恰是关于艺术品评的能力,关于艺术品质的体验和认识。”
这篇文章,反映了作为大学校长的许江所具备的开放观念与作为艺术教育家的责任心。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曾评价:“他(许江)思想解放、西方的东西懂得多,有世界的视角,又能根植于民族的土地上,作风求新、勇于探索,年富力强正当年,他任我的母校院长我觉得很合适。在中国当代美术界,他给我的印象是相当突出的。”
此时的许江,不再是当年在骨胶厂青涩学艺的学徒,也不是激扬文字的青年编辑,而是一个以父辈身份来教育下一代人的师者。作为有过不同经历的一代人,应该把什么样的经验、品格与思想传递给下一代?
这种责任心,激发了许江心中的灵感。2003年的土耳其之行,开始让年近半百的许江对葵这种植物,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激情。
可以这样说,当下美术界,许江这个名字,与“葵”几乎产生了共生的联系。许江笔下的葵,少有单株,多为葵田。一片片的向日葵田,宛如一曲对生命与世界礼赞的史诗。不但气象万千,而且形式与内容上自成一家,形成了前无古人,后有来者的独创风格。
葵,这株向阳的独特植物,就这样在许江的画笔下被赋予了中国式的诗意,此类原产于北美洲的古老物种,竟然在华夏的艺术土壤中绽放出新的生命之花。许江笔下的葵,犹如齐白石笔下的虾、徐悲鸿笔下的马与傅抱石笔下的山一样,受到了全世界美术的瞩目。
“葵用她的垂垂老矣和对葵子的呵护,让一种逝去和未来并存,让一种感伤和庄严并存,让一种拯救的仪态注入植物凡常的现象之中,并从那里传递出一份沉甸甸的生机。”许江如是阐释自己笔下的葵,“‘葵’代表着我们‘向阳花开’的一代人,是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背负的理想乃至脸上严肃表情的映射,是责任传承、生命交替的写照。”
责任编辑 陈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