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六大前后,中共中央对于革命的性质、形势、敌我力量的对比等中国革命的一系列根本问题的认识发生了较大变化。正确认识和理解这段认识过程,对于全面深入的研究土地革命时期的三次“左”倾错误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革命形势;革命认识;中六大前
在湖南“灰日暴动”和被中共中央寄予厚望的广州起义相继失败后,中共中央的多数领导人开始有了新的认识。他们不再对当前的革命形势抱以极其乐观的心态。对于革命浪潮的判断和实际工作的部署以更加谨慎的态度。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瞿秋白开始逐步修正自己的错误看法。1928年1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广州暴动之意义与教训》、《关于湖北党内问题的决议》。强调在反对“剩余的机会主义的遗毒”的同时,也要坚决清除“表面上革命的盲动主义”。批评了一部分同志不顾实际条件就决定盲目暴动,是“有玩弄暴动的危险的”。同月14日,周恩来在代中共中央起草的给湖北省委的信中指出“中央认为你们有无政府党与盲动主义的倾向,即是认为一切的斗争都是暴动,无往而不暴动,一切解决于暴动”。要求湖北省委深入到工农群众中去工作“在领导工农群众的日常的斗争中,去发动于创造群众的革命大潮”在实际工作部署方面,中共中央果断放弃了两湖年关总暴动的原定计划。“明确对湘、鄂、赣三省的暴动不是从占领中心城市开始,而是先从分区割据做起,同时加强城市工作。”
但是中共中央这些思想上的新认识和行动中的新变化仍具有很大局限性。只是在战术上的调整和改变而没有上升到战略层面,对于中国革命潮流高涨的判断并没有发生改变。1928年2月12日,在中共中央召开政治谈话会上,瞿秋白虽实事求是的承认了当前中国革命存在的严重困难。但一談到革命潮流是高涨还是低落时,他又说“我们可以肯定的说,整个的革命潮流是高涨的,农民自发的暴动是很多的。如果说低落,工农一定是很灰心的”。即便是多次反对盲动的周恩来也认为革命的势头是高涨的。“我以为中国工人中的革命潮流不见得是低落,同时广东暴动对各地工人是有影响的.农村中可以不必说,割剧局面还是继续发展.我们不能因为政策及运用政策的方法而怀疑到低落,(这)是不正确的.”四天后,为即将召开的六大做准备,又开了一次中央委员谈话会。周恩来在会上再次强调“中国革命是不平衡的发展。我认为依目前中国工农很需要革命的情形看,革命的潮流并未低落是高涨的,割据有长时间的可能,我们应有长期的准备”
粗看起来,革命的严重困难与革命潮流的高涨显然是自相矛盾的。但仔细玩味他们的发言,却不难发现与他们的讲话一样,此时他们的思想和心情也是复杂而矛盾的。一方面他们对于中国革命的艰巨性、长期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开始思考用更长的时间休整,以更大的力量争取群众,做艰苦的群众工作。另一方面,他们又有一个非常大的顾虑:害怕承认革命潮流的低落会滋长广州起义失败后党内出现的悲观情绪,阻碍中国革命事业的继续发展。
中国革命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广州起义的失败也引起了斯大林和共产国际的高度关注。1928年2月9日至25日,召开了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九次全会。全会通过了以苏联和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斯大林、布哈林、向忠发、李震浪四人名义提出的《共产国际关于中国问题的议决案》.这份决议明确指出:中国革命现时的阶段是资产阶级民权革命,认为它已生长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主张或“不断革命”的主张(共产国际执委会驻中国代表的)是不对的:中国工农广大的革命运动之第一个浪潮已经过去,现在还没有全国范围的新的群众革命运动之强有力的高潮,但是许多朕兆都指示工农革命正走向这种新的高潮;现时党的工作之中心是在争取几千百万的工农群众,准备革命之新的浪潮之高潮;必须坚决地反对盲动主义.值得注意的是,它还指出: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在各省是不平衡的,在城市与乡村之间也是不平衡的.在苏维埃化的农民区域中,党的主要任务是实行土地革命和组织红军军队。这些农民暴动可以变成全国暴动胜利的出发点.但又以为:这些只能在他们与无产阶级中心之新的革命高潮相结合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党的主要任务是在准备城市与乡村相配合相适应的发动,而必须反对对于游击战争的溺爱
1928年4月28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讨论这份国际决议。毫无疑问,决议对于中共中央正确认识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具有积极意义。它统一了中央对于中国革命性质问题的认识,即“革命性质以为是资产阶级民权革命”;认识到了盲动主义的危害,对反对盲动主义问题,明确表示了态度。但对革命形势的估计问题,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间仍存在着不同见解。如周恩来所说“中央的意见是革命潮流仍是高涨的,但不是一个最高潮。我以为现在还是这样解释”
正因为如此,虽然国际决议传达到中共中央时,“左”倾盲动主义错误在实际工作中已经停止了,但对于统一革命潮流的问题直到党的六大才解决。
参考文献
[1]勾令民.共产国际的反右倾斗争与中国共产党的“左”倾错误[J].常熟高专学报,1999(03):25-29.
[2]金冲及.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三次“左”倾错误的比较研究[J].党的文献,2000(02):65-81.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济南 250000
关键词:革命形势;革命认识;中六大前
在湖南“灰日暴动”和被中共中央寄予厚望的广州起义相继失败后,中共中央的多数领导人开始有了新的认识。他们不再对当前的革命形势抱以极其乐观的心态。对于革命浪潮的判断和实际工作的部署以更加谨慎的态度。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瞿秋白开始逐步修正自己的错误看法。1928年1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广州暴动之意义与教训》、《关于湖北党内问题的决议》。强调在反对“剩余的机会主义的遗毒”的同时,也要坚决清除“表面上革命的盲动主义”。批评了一部分同志不顾实际条件就决定盲目暴动,是“有玩弄暴动的危险的”。同月14日,周恩来在代中共中央起草的给湖北省委的信中指出“中央认为你们有无政府党与盲动主义的倾向,即是认为一切的斗争都是暴动,无往而不暴动,一切解决于暴动”。要求湖北省委深入到工农群众中去工作“在领导工农群众的日常的斗争中,去发动于创造群众的革命大潮”在实际工作部署方面,中共中央果断放弃了两湖年关总暴动的原定计划。“明确对湘、鄂、赣三省的暴动不是从占领中心城市开始,而是先从分区割据做起,同时加强城市工作。”
但是中共中央这些思想上的新认识和行动中的新变化仍具有很大局限性。只是在战术上的调整和改变而没有上升到战略层面,对于中国革命潮流高涨的判断并没有发生改变。1928年2月12日,在中共中央召开政治谈话会上,瞿秋白虽实事求是的承认了当前中国革命存在的严重困难。但一談到革命潮流是高涨还是低落时,他又说“我们可以肯定的说,整个的革命潮流是高涨的,农民自发的暴动是很多的。如果说低落,工农一定是很灰心的”。即便是多次反对盲动的周恩来也认为革命的势头是高涨的。“我以为中国工人中的革命潮流不见得是低落,同时广东暴动对各地工人是有影响的.农村中可以不必说,割剧局面还是继续发展.我们不能因为政策及运用政策的方法而怀疑到低落,(这)是不正确的.”四天后,为即将召开的六大做准备,又开了一次中央委员谈话会。周恩来在会上再次强调“中国革命是不平衡的发展。我认为依目前中国工农很需要革命的情形看,革命的潮流并未低落是高涨的,割据有长时间的可能,我们应有长期的准备”
粗看起来,革命的严重困难与革命潮流的高涨显然是自相矛盾的。但仔细玩味他们的发言,却不难发现与他们的讲话一样,此时他们的思想和心情也是复杂而矛盾的。一方面他们对于中国革命的艰巨性、长期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开始思考用更长的时间休整,以更大的力量争取群众,做艰苦的群众工作。另一方面,他们又有一个非常大的顾虑:害怕承认革命潮流的低落会滋长广州起义失败后党内出现的悲观情绪,阻碍中国革命事业的继续发展。
中国革命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广州起义的失败也引起了斯大林和共产国际的高度关注。1928年2月9日至25日,召开了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九次全会。全会通过了以苏联和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斯大林、布哈林、向忠发、李震浪四人名义提出的《共产国际关于中国问题的议决案》.这份决议明确指出:中国革命现时的阶段是资产阶级民权革命,认为它已生长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主张或“不断革命”的主张(共产国际执委会驻中国代表的)是不对的:中国工农广大的革命运动之第一个浪潮已经过去,现在还没有全国范围的新的群众革命运动之强有力的高潮,但是许多朕兆都指示工农革命正走向这种新的高潮;现时党的工作之中心是在争取几千百万的工农群众,准备革命之新的浪潮之高潮;必须坚决地反对盲动主义.值得注意的是,它还指出: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在各省是不平衡的,在城市与乡村之间也是不平衡的.在苏维埃化的农民区域中,党的主要任务是实行土地革命和组织红军军队。这些农民暴动可以变成全国暴动胜利的出发点.但又以为:这些只能在他们与无产阶级中心之新的革命高潮相结合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党的主要任务是在准备城市与乡村相配合相适应的发动,而必须反对对于游击战争的溺爱
1928年4月28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讨论这份国际决议。毫无疑问,决议对于中共中央正确认识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具有积极意义。它统一了中央对于中国革命性质问题的认识,即“革命性质以为是资产阶级民权革命”;认识到了盲动主义的危害,对反对盲动主义问题,明确表示了态度。但对革命形势的估计问题,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间仍存在着不同见解。如周恩来所说“中央的意见是革命潮流仍是高涨的,但不是一个最高潮。我以为现在还是这样解释”
正因为如此,虽然国际决议传达到中共中央时,“左”倾盲动主义错误在实际工作中已经停止了,但对于统一革命潮流的问题直到党的六大才解决。
参考文献
[1]勾令民.共产国际的反右倾斗争与中国共产党的“左”倾错误[J].常熟高专学报,1999(03):25-29.
[2]金冲及.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三次“左”倾错误的比较研究[J].党的文献,2000(02):65-81.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济南 2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