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委员会认为,《复函》内容较为全面、措施较为具体,体现了市政府和相关部门贯彻落实常委会《审议意见》的举措与效果。”这是今年3月底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书面审议关于《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请研究处理对<关于加强城市公共安全及风险防范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的函>的复函》评价意见中的总结性评价。至此,城市公共安全与风险防范工作监督画上了句号。
从一年多前市人大常委会确定选题,组织开展专项监督调研,形成清单式的审议意见,到市政府对照清单逐项整改、逐一落实,形成审议意见的复函,再到今年的跟踪整改,形成复函的评价意见,市人大常委会对城市公共安全及风险防范的工作监督环环相扣,形成了完整的“闭环”。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市人大常委会着眼推动人大工作与时俱进、提升行权履职整体效能,通过创新探索城市公共安全与风险防范工作监督,形成了确定选题、组织实施、报告问题、边审边问、跟踪整改、评价公开的“闭环”监督新模式,取得了积极的监督成效,从制度层面加大了人大监督的力度,增强了人大监督的刚性。
一份“意见清单”
城市公共安全是上海这座超大城市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和永恒主题,是代表和群众一直高度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历届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该领域的立法、监督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2018年,市人大常委會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有关加强城市安全的要求,回应人民群众对安全保障的关切,将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加强城市公共安全及风险防范的报告作为年度重点监督项目。7月27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副市长龚道安所作的《关于加强城市公共安全及风险防范情况的报告》,原市人大内司委(现为市人大监司委)、城建环保委向会议提交了调研报告。
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会议的代表们主要围绕“三合一”场所整改、地铁中的电梯安全隐患、老旧小区消防安全专项改造、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网络信息安全、高空坠物等重点问题,边审边问。会场气氛热烈,问题一个接一个,建议一条又一条。
有的直击最难啃的“硬骨头”——“对未通过消防安全审批的养老机构,整改主体是谁?有何打算?”
有的集中“炮轰”陈年旧账——“老旧小区的消防安全专项改造实事项目已覆盖多少?剩下的有无改造时间表?日常监管存在哪些突出问题和矛盾,如何解决?”
有的将矛头对准了“压力山大”的轨道交通安全(截至2018年6月30日,上海轨道交通出行在全市公共交通出行中的比例已经高达62%,日均客流、工作日客流和最高日客流分别达到989.28万人次、1112.77万人次和1235.47万人次。)——“上海地下轨道交通公共应急广播信号和车站安检是否实现全覆盖?有无时间表?” “针对地铁中的电梯安全隐患有何举措?”
会后,市人大相关委员会根据近2万字的现场发言速记稿,向政府开出了19条“意见清单”,“清单”逐条表述,简洁明了,有要求,也有目标,要求市政府逐项整改、逐件落实。
一份“整改清单”
监督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于整改是否落到了实处。
市人大常委会对城市公共安全与风险防范工作提出的针对性很强的19条审议意见,最终形成了《关于加强城市公共安全及风险防范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报市政府。市政府收悉后十分重视,对照19条审议意见提出整改措施,形成了一份对应的“整改清单”,并要求市公安局会同相关部门认真办理落实。2018年12月20日,市政府将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请研究处理对<关于加强城市公共安全及风险防范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的函》的复函提交市人大常委会,以书面形式逐条回应研究处理和整改落实情况。
根据复函,有些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如针对“问题清单”中提到的高空坠物风险问题,市政府迅速行动,真改实改,及时发布了《关于全面开展空中坠物安全隐患专项检查的通知》,由原市安全监管局会同市绿化市容、住房城乡建设管理等部门,对户外广告牌、空调外挂机、灯箱、玻璃幕墙、高楼装饰物等各类建筑附着物等安全风险因素,进行了一次全面体检。住房城乡建设管理、绿化市容部门还结合专项检查情况,对建筑附着物分类建档,强化了常态监管措施,提高了防范高空坠物风险的有效性。
有些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如针对“进一步推进车站相关设置升级改造”这一审议意见,多个部门在行动。原市应急办会同原市文广影视局专门编制了《上海公共安全(应急)广播系统轨道交通分线平台建设方案》,申通集团正按照要求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区域公共广播系统建设;市公安局会同申通集团持续推进智能安监系统建设应用,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自动识别预警7大类44种危险品、违禁品,智能判图准确率达91%,对枪支、刀具达100%,已在国家会展中心、火车站、地铁站等不同场景部署了13套。
有些工作还在攻坚克难。如针对全市10%左右养老机构尚未通过消防安全审批这一突出安全隐患,市政府明确表态,消防部门正积极协调民政部门加强对相关养老机构的工作指导,推动解决部分养老机构无规划许可证明文件、无房产证、土地或建筑性质被改变、不符合消防技术标准等问题,力争在2019年实现全市养老机构通过消防安全审批的目标。
一份评价意见
3月27日至28日举行的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对市人大监司委作出的评价意见进行了书面审议,并决定将市政府的复函和评价意见通过“一网通”发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各委员会成员。
经过一年的努力,市政府和政府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城市公共安全,针对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指出的问题积极采取了措施,防范和化解城市安全风险,注重摸清风险底数,建立健全风险评估、隐患排查、风险隐患举报、风险隐患信息管理、风险应急准备和隐患治理等工作机制,2018年全市共报备315项高风险登记危险源、危险区域,64项一级安全隐患;注重加强系统联动,打造协同治理模式,形成了智慧公安平台与网格化管理平台融为一体或互联互通两种较为成熟的模式;注重完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推进落实13项城市精细化管理重点任务和相关实施内容,不断提升城市设施、环境、交通、应急(安全)等方面的常态长效管理水平,夯实安全基础。
总体来看,评价意见对于市政府复函的结果是满意的,市人大常委会也将继续加强跟踪监督,督促和支持政府有关部门持之以恒抓安全,加强常态长效管理,及时发现、防范和处置各类安全隐患,确保超大城市安全。
城市公共安全与风险防范专项监督已告一段落,但安全工作永远在路上。
从一年多前市人大常委会确定选题,组织开展专项监督调研,形成清单式的审议意见,到市政府对照清单逐项整改、逐一落实,形成审议意见的复函,再到今年的跟踪整改,形成复函的评价意见,市人大常委会对城市公共安全及风险防范的工作监督环环相扣,形成了完整的“闭环”。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市人大常委会着眼推动人大工作与时俱进、提升行权履职整体效能,通过创新探索城市公共安全与风险防范工作监督,形成了确定选题、组织实施、报告问题、边审边问、跟踪整改、评价公开的“闭环”监督新模式,取得了积极的监督成效,从制度层面加大了人大监督的力度,增强了人大监督的刚性。
一份“意见清单”
城市公共安全是上海这座超大城市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和永恒主题,是代表和群众一直高度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历届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该领域的立法、监督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2018年,市人大常委會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有关加强城市安全的要求,回应人民群众对安全保障的关切,将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加强城市公共安全及风险防范的报告作为年度重点监督项目。7月27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副市长龚道安所作的《关于加强城市公共安全及风险防范情况的报告》,原市人大内司委(现为市人大监司委)、城建环保委向会议提交了调研报告。
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会议的代表们主要围绕“三合一”场所整改、地铁中的电梯安全隐患、老旧小区消防安全专项改造、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网络信息安全、高空坠物等重点问题,边审边问。会场气氛热烈,问题一个接一个,建议一条又一条。
有的直击最难啃的“硬骨头”——“对未通过消防安全审批的养老机构,整改主体是谁?有何打算?”
有的集中“炮轰”陈年旧账——“老旧小区的消防安全专项改造实事项目已覆盖多少?剩下的有无改造时间表?日常监管存在哪些突出问题和矛盾,如何解决?”
有的将矛头对准了“压力山大”的轨道交通安全(截至2018年6月30日,上海轨道交通出行在全市公共交通出行中的比例已经高达62%,日均客流、工作日客流和最高日客流分别达到989.28万人次、1112.77万人次和1235.47万人次。)——“上海地下轨道交通公共应急广播信号和车站安检是否实现全覆盖?有无时间表?” “针对地铁中的电梯安全隐患有何举措?”
会后,市人大相关委员会根据近2万字的现场发言速记稿,向政府开出了19条“意见清单”,“清单”逐条表述,简洁明了,有要求,也有目标,要求市政府逐项整改、逐件落实。
一份“整改清单”
监督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于整改是否落到了实处。
市人大常委会对城市公共安全与风险防范工作提出的针对性很强的19条审议意见,最终形成了《关于加强城市公共安全及风险防范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报市政府。市政府收悉后十分重视,对照19条审议意见提出整改措施,形成了一份对应的“整改清单”,并要求市公安局会同相关部门认真办理落实。2018年12月20日,市政府将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请研究处理对<关于加强城市公共安全及风险防范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的函》的复函提交市人大常委会,以书面形式逐条回应研究处理和整改落实情况。
根据复函,有些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如针对“问题清单”中提到的高空坠物风险问题,市政府迅速行动,真改实改,及时发布了《关于全面开展空中坠物安全隐患专项检查的通知》,由原市安全监管局会同市绿化市容、住房城乡建设管理等部门,对户外广告牌、空调外挂机、灯箱、玻璃幕墙、高楼装饰物等各类建筑附着物等安全风险因素,进行了一次全面体检。住房城乡建设管理、绿化市容部门还结合专项检查情况,对建筑附着物分类建档,强化了常态监管措施,提高了防范高空坠物风险的有效性。
有些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如针对“进一步推进车站相关设置升级改造”这一审议意见,多个部门在行动。原市应急办会同原市文广影视局专门编制了《上海公共安全(应急)广播系统轨道交通分线平台建设方案》,申通集团正按照要求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区域公共广播系统建设;市公安局会同申通集团持续推进智能安监系统建设应用,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自动识别预警7大类44种危险品、违禁品,智能判图准确率达91%,对枪支、刀具达100%,已在国家会展中心、火车站、地铁站等不同场景部署了13套。
有些工作还在攻坚克难。如针对全市10%左右养老机构尚未通过消防安全审批这一突出安全隐患,市政府明确表态,消防部门正积极协调民政部门加强对相关养老机构的工作指导,推动解决部分养老机构无规划许可证明文件、无房产证、土地或建筑性质被改变、不符合消防技术标准等问题,力争在2019年实现全市养老机构通过消防安全审批的目标。
一份评价意见
3月27日至28日举行的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对市人大监司委作出的评价意见进行了书面审议,并决定将市政府的复函和评价意见通过“一网通”发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各委员会成员。
经过一年的努力,市政府和政府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城市公共安全,针对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指出的问题积极采取了措施,防范和化解城市安全风险,注重摸清风险底数,建立健全风险评估、隐患排查、风险隐患举报、风险隐患信息管理、风险应急准备和隐患治理等工作机制,2018年全市共报备315项高风险登记危险源、危险区域,64项一级安全隐患;注重加强系统联动,打造协同治理模式,形成了智慧公安平台与网格化管理平台融为一体或互联互通两种较为成熟的模式;注重完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推进落实13项城市精细化管理重点任务和相关实施内容,不断提升城市设施、环境、交通、应急(安全)等方面的常态长效管理水平,夯实安全基础。
总体来看,评价意见对于市政府复函的结果是满意的,市人大常委会也将继续加强跟踪监督,督促和支持政府有关部门持之以恒抓安全,加强常态长效管理,及时发现、防范和处置各类安全隐患,确保超大城市安全。
城市公共安全与风险防范专项监督已告一段落,但安全工作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