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中数学教学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去启发、指导和鼓励学生主动去探索问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
【关键词】 高中 数学课堂 探究活动
针对以往教学忽视学生实践的、感性的、操作的活动的状况,新课程提出要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亲身体验的机会,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因而现在课堂上呈现了较多的活动,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要以“以活动促学生发展”的指导思想来设计与组织教学,使数学活动真正具有教育价值取向并适合于学生,使活动真正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从而真正体会在活动中做,活动中学,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形成思想、方法、策略。
一、 把握探究的时机
只有使探究性学习落到实处,踏踏实实地将探究性学习的理念贯彻到平日课堂的教学中,及时抓住每一个有利时机(典形问题),让学生充分讨论,主动学习,在争辩中探究事物规律,揭开其本质,挖掘其结果。长此以往,不但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而且能逐步形成研究性学习的意识和锲而不舍的科学探索精神,而这点对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是他们一生的宝贵财富。有据于此,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运用探究性课堂教学方法。
1、数学概念的探究教学。在数学概念的探究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索概念的形成,剖析概念的内涵、外延及其在知识结构中的地位,从中领悟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所以概念的探究式教学不在于教师把数学概念讲得如何透彻,更不是把概念硬塞给学生,而是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去启发、指导和鼓励学生主动去探索问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
2、教材中的例题探究教学。教材中有一些典范性题目,它们有的是重要的结论,有的体现某种数学思想方法,有的是某个数学结论的具体形式。对这些题目的延伸和拓展,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数学内容,这往往是编拟高考试题的源泉。因此,在教学时必须充分重视对课本典型例题、练习题、习题的探究,认真挖掘题目中丰富的内涵,通过提出类似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扩展解题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3、课后作业的探究教学。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只有参与教育实践,参与课题探究,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数学知识、 数学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活动中理解和掌握,而不是单纯地依赖于教师的讲解,以机械、模仿的方式进行学习。在课题探究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积极创设问题情景,鼓励学生主动地参与问题的探究过程,教会学生 探究的方法,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设计具有探究性的课堂问题及课后 作业,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4、课本阅读材料的探究教学。数学语言可以清楚、简洁、准确地描述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让学生养成乐意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习惯,既可以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也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在教学中,需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开阔的视野,了解数学对于人类发展的应用价值。在知识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教师应主动地向学生展示现实生活中的数学信息和数学的广泛应用,向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让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与数学知识是密切相关,处处联系的。
二、关注探究的过程
高中数学探究性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是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的过程中有意把教与学的关系和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的关系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克服把教与学分离开来的倾向,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达到活化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其中的关键是对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角色进行正确的定位。
1、给足探究、交流活动的时间。课堂上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全班的探究和交流。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我只须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形成共识。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时帮助学生解决。这样才能促进小组间的良性竞争,激发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热情,使他们自觉地去交流与探究,增强了学生的团队荣誉感和责任感。
自从班级分组后,教师总是想办法、创造机会让学生自主学习,多给学生活动、交流、合作、探究的空间和时间。而且对教学方式的操作,教师不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积极地探索,以实现新的教学方式应有的价值。
2、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探究学习的策略和方法。高中数学教学应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主动发现、主动研究、主动探索的精神,逐步达到会想、会说、会做、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习惯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在具备一定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探究学习。指导“做”,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数学知识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严密的逻辑性和高度的抽象性,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
3、让学生充分展示探究性解决问题的过程。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确定的研究课题:学习的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的过程。因此,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不宜由教师指定某个材料让学生理解、记忆,而应引导、归纳、呈现一些需要学习、探究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由展示一个案例、介绍某些背景或创设一种情景引出,也可以直接提出。可以自教师提出,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自己得出结论。
4、对学生的探究应给予即时、激励性的评价。在探究过程中,要充分淡化结论的正与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要注意使用激励性语言,不但使学生普遍获得成功的体验,也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激励学生独立思考、有所创新。
在大力提倡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今天,只有结合高中数学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以辩证、冷静的眼光审视和改进探究性教学,走出形式探究、低效探究的误区,才能提升探究的有效性。
【关键词】 高中 数学课堂 探究活动
针对以往教学忽视学生实践的、感性的、操作的活动的状况,新课程提出要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亲身体验的机会,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因而现在课堂上呈现了较多的活动,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要以“以活动促学生发展”的指导思想来设计与组织教学,使数学活动真正具有教育价值取向并适合于学生,使活动真正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从而真正体会在活动中做,活动中学,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形成思想、方法、策略。
一、 把握探究的时机
只有使探究性学习落到实处,踏踏实实地将探究性学习的理念贯彻到平日课堂的教学中,及时抓住每一个有利时机(典形问题),让学生充分讨论,主动学习,在争辩中探究事物规律,揭开其本质,挖掘其结果。长此以往,不但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而且能逐步形成研究性学习的意识和锲而不舍的科学探索精神,而这点对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是他们一生的宝贵财富。有据于此,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运用探究性课堂教学方法。
1、数学概念的探究教学。在数学概念的探究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索概念的形成,剖析概念的内涵、外延及其在知识结构中的地位,从中领悟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所以概念的探究式教学不在于教师把数学概念讲得如何透彻,更不是把概念硬塞给学生,而是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去启发、指导和鼓励学生主动去探索问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
2、教材中的例题探究教学。教材中有一些典范性题目,它们有的是重要的结论,有的体现某种数学思想方法,有的是某个数学结论的具体形式。对这些题目的延伸和拓展,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数学内容,这往往是编拟高考试题的源泉。因此,在教学时必须充分重视对课本典型例题、练习题、习题的探究,认真挖掘题目中丰富的内涵,通过提出类似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扩展解题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3、课后作业的探究教学。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只有参与教育实践,参与课题探究,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数学知识、 数学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活动中理解和掌握,而不是单纯地依赖于教师的讲解,以机械、模仿的方式进行学习。在课题探究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积极创设问题情景,鼓励学生主动地参与问题的探究过程,教会学生 探究的方法,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设计具有探究性的课堂问题及课后 作业,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4、课本阅读材料的探究教学。数学语言可以清楚、简洁、准确地描述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让学生养成乐意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习惯,既可以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也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在教学中,需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开阔的视野,了解数学对于人类发展的应用价值。在知识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教师应主动地向学生展示现实生活中的数学信息和数学的广泛应用,向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让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与数学知识是密切相关,处处联系的。
二、关注探究的过程
高中数学探究性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是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的过程中有意把教与学的关系和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的关系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克服把教与学分离开来的倾向,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达到活化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其中的关键是对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角色进行正确的定位。
1、给足探究、交流活动的时间。课堂上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全班的探究和交流。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我只须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形成共识。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时帮助学生解决。这样才能促进小组间的良性竞争,激发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热情,使他们自觉地去交流与探究,增强了学生的团队荣誉感和责任感。
自从班级分组后,教师总是想办法、创造机会让学生自主学习,多给学生活动、交流、合作、探究的空间和时间。而且对教学方式的操作,教师不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积极地探索,以实现新的教学方式应有的价值。
2、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探究学习的策略和方法。高中数学教学应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主动发现、主动研究、主动探索的精神,逐步达到会想、会说、会做、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习惯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在具备一定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探究学习。指导“做”,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数学知识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严密的逻辑性和高度的抽象性,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
3、让学生充分展示探究性解决问题的过程。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确定的研究课题:学习的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的过程。因此,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不宜由教师指定某个材料让学生理解、记忆,而应引导、归纳、呈现一些需要学习、探究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由展示一个案例、介绍某些背景或创设一种情景引出,也可以直接提出。可以自教师提出,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自己得出结论。
4、对学生的探究应给予即时、激励性的评价。在探究过程中,要充分淡化结论的正与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要注意使用激励性语言,不但使学生普遍获得成功的体验,也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激励学生独立思考、有所创新。
在大力提倡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今天,只有结合高中数学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以辩证、冷静的眼光审视和改进探究性教学,走出形式探究、低效探究的误区,才能提升探究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