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社会反响强烈。防治校园欺凌与违法犯罪,一是“防”,二是“治”,重点在一个“防”字上,把预防工作做到位了,才能治本。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友谊里小学加强法制教育,建立防治校园欺凌与违法犯罪的长效机制,通过四个“走进”——走进课堂、走进校园、走进活动、走进家庭,让学生通过学习法律知识,养成良好习惯,塑造健全人格,以达到防治校园欺凌与违法犯罪前置性教育预防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法制教育;预防校园欺凌与违法犯罪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21-016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1.157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社会反响强烈。通过调查,在小学阶段,最容易出现的欺凌行为就是侮辱他人及中伤、讥讽他人的行为。如叫受害者侮辱性绰号、指责受害者无用;粗言秽语、喝骂、画侮辱画;讽刺评论受害者的外貌等等。这些都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伤害,也给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防治校园欺凌与违法犯罪,一是“防”,二是“治”,重点在一个“防”字上,把预防工作做到位了,才能治本。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友谊里小学加强法制教育,建立防治校园欺凌与违法犯罪的长效机制,通过四个“走进”——走进课堂、走进校园、走进活动、走进家庭,让学生通过学习法律知识,养成良好习惯,塑造健全人格,以达到防治校园欺凌与违法犯罪前置性教育预防的目的。
为建立防治校园欺凌与违法犯罪长效机制,我校采取了以下四项措施:
1.成立一个小组。我校成立了防治校园欺凌与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学校校长担任,副组长由德育副书记、法制副校长、大队辅导员组成,下设以年级组长、班主任为组员的工作实施小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任课教师课堂抓”的工作格局。
2.制度一套制度。学校建立了一套防治校园欺凌与违法犯罪工作的制度,如监控报告制度、回访教育制度等,使工作的开展有了依据和保障。
3.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学校每个月召开一次法制教育工作例会,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4.每学年进行一次工作考核。学校将防治校园欺凌与违法犯罪工作考核列入学校、班级考核内容,每学年进行一次考核,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有奖罚。
要防治校园欺凌与违法犯罪,队员知法懂法是前提。为使“零打碎敲”式的普法教育转化为有长远目标的系统教育,我们将其编成教材,纳入课堂教学,做到了“四有”。
1.有教材。我校领导教师编写开发了友谊里小学法制教育读本《法律知识护我成长》。2005年首版教材面世,共四册,供3-6年级学生使用。2014年,增编至6册教材,每个年级均有了法制课本。2017年,我校在团市委、团区委的指导帮助下,增编了一册《防治校园欺凌与违法犯罪指导读本》。
2.有课时。我校一至六年级每周开设一节法制校本课,并将《法律知识护我成长》读本纳入课表,走入课堂。
3.有教师。我们从学校教师中挑选区骨干教师担任法制校本课的专职教师。此外,区团委、司法局还派专人与学校对接,每月派志愿者和司法工作者到校为学生讲课,保证了法制校本课的师资力量。
4.有培训。学校组织法制校本课教师定期接受法律课程培训,学校定期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多种形式的培训使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得到提升,能较好地胜任法制课的教学任務。
为了营造浓浓的普法氛围,让学生时刻了解防治校园欺凌与违法犯罪的知识,学校少先队设立了全方位无死角的普法阵地。
1.环境熏陶——在校园中抬头见法,处处学法。(1)教室。利用教室的后黑板,宣传防欺犯罪知识。各班每月更换一期黑板报,防欺犯罪内容常换常新。(2)楼道。在教学楼的三层楼道内设置了关于介绍各种法律常识的展牌,既规范了学生行为,又普及了法律知识。(3)操场。一进校园,就是防欺犯罪内容的橱窗;操场西侧是主题为“法律知识护我成长”的一整面法制文化墙,分“知识篇、故事篇、漫画篇、童谣篇、活动篇”五大版块。
2.阵地宣传——红领巾处处讲法,人人宣法。(1)红领巾广播站。每天早晨、中午伴着学生进入校园的脚步准时播放防治校园欺凌与违法犯罪的内容。(2)红领巾小讲堂。依托红领巾小讲堂,小讲师们定期进行防治欺凌犯罪专场宣讲,那些身边的欺凌行为、犯罪案例让队员深受触动。(3)红领巾“中队秀”。每周升旗仪式的时间,由各中队编排各具特色的防欺犯罪小剧场,成了备受学生欢迎与期待的普法阵地。(4)红领巾“心理师”。每天下午二节课后,心理咨询室对全校学生开放,红领巾心理师的专业谈话分析,第一时间消解了学生的不良偏激情绪与阴暗失衡心理,及时遏制了造成校园欺凌与违法犯罪的苗头。
学校围绕“防治校园欺凌与违法犯罪”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普法活动,实现了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使防治校园欺凌与违法犯罪工作系列化。
1.防欺犯罪专题讲座。每学期举办一次专题讲座。团区委志愿者,司法工作者从专业的角度,通过一个个发人深省的真实案例,让学生了解校园欺凌的伤害和违法犯罪的后果,增强法制意识。
2.手抄报,征文评比。制作精美的防欺犯罪手抄报,饱蘸深情的防欺犯罪征文,是我校每学期的固定主题活动。学生在制作手抄报,书写征文的过程中,对防欺犯罪的认识更加清晰。 3.法制小课題研究活动。我校开展了有关法律知识的小课题研究活动,学生把通过走访、调查、上网等途径搜集到的法律知识编辑成册。从活动开展至今,学生自己整理的法制小课题研究成果集已经有近千册了。现在,以《防治校园欺凌与违法犯罪》为主题的研究活动正开展得如火如荼。
4.校园维权信箱。学校开设了维权信箱,学生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维权信箱向学校反映,维护自己的权益。学校认真对待每一封来信,逐一解决、回复。学生从中真正学到了如何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力,维护自己的利益。
5.红领巾模拟小法庭。为了让学生将课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我校开设了红领巾模拟小法庭,每月活动一次。学生认真准备材料,按照程序开庭,进行法庭辩论,最后得出判决结果。一次官司下来,学生的收获远非几节课所比,他们也因此对法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立志长大当法官,维护法律的公正和尊严。
6.主题少先队活动。队部的好习惯星级中队,星级队员评比,从卫生、纪律、学习、礼仪、路队、活动等方面对队员的品行进行全面考核,用规范的标准,严格的评比让正能量溢满校园,培养“懂事聪明健康可爱”的友小少年。除此之外,各中队每月开展一次防欺犯罪主题中队会;队部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防欺犯罪知识竞赛,开办一次防欺犯罪图片展、举行一次防欺犯罪文艺演出等等,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我校积极拓宽法制教育渠道,发挥社会、家庭的作用,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新机制。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等社会公共文化场所,从中接受健康文明的社会教育。在每月一期的校报《友谊风》开设“法律小讲堂”专栏,将防欺犯罪相关的知识向学生和家长介绍普及。家长学校除坚持每学期开展1-2次家庭教育知识讲座,还通过发放《致学生及家长的一封信》,详细介绍校园欺凌的特征、危害以及防治校园欺凌与违法犯罪的家庭教育方法,起到了教育一个学生,引导一个家庭的效果。
通过学校防治校园欺凌与违法犯罪教育工作的广泛开展,学生对校园欺凌有了深刻的认识。之前有的学生爱给别人起外号,现在大家都认识到叫受害者侮辱性绰号也是校园欺凌,是对他人的不尊重,起外号这一现象在校园中消失了。学生的法律的意识增强了,学校没有发生过一起校园欺凌事件,更不用说违法犯罪了,这些让我们非常欣慰。
防治校园欺凌与违法犯罪任重而道远,我校会继续探索学校法制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办法,培养知法守法的小公民,阳光向上的好少年。
参考文献:
[1]安艳宾.青少年法制教育应是一种规则教育——厘清中小学校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基本问题[J].法制与社会,2010(22).
[2]姚忠,曹繁有.,切实转变观念,加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04(1).
[3]苏玲,宋欣.未成年人暴力犯罪与早期教育及其心理因素分析[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5(4).
[责任编辑 张翼翔]
作者简介: 李凌(1977.7— ),女,汉族,河北唐山人,中小学一级,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关键词:小学;法制教育;预防校园欺凌与违法犯罪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21-016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1.157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社会反响强烈。通过调查,在小学阶段,最容易出现的欺凌行为就是侮辱他人及中伤、讥讽他人的行为。如叫受害者侮辱性绰号、指责受害者无用;粗言秽语、喝骂、画侮辱画;讽刺评论受害者的外貌等等。这些都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伤害,也给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防治校园欺凌与违法犯罪,一是“防”,二是“治”,重点在一个“防”字上,把预防工作做到位了,才能治本。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友谊里小学加强法制教育,建立防治校园欺凌与违法犯罪的长效机制,通过四个“走进”——走进课堂、走进校园、走进活动、走进家庭,让学生通过学习法律知识,养成良好习惯,塑造健全人格,以达到防治校园欺凌与违法犯罪前置性教育预防的目的。
一、健全机构制度,防治校园欺凌与违法犯罪工作规范化
为建立防治校园欺凌与违法犯罪长效机制,我校采取了以下四项措施:
1.成立一个小组。我校成立了防治校园欺凌与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学校校长担任,副组长由德育副书记、法制副校长、大队辅导员组成,下设以年级组长、班主任为组员的工作实施小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任课教师课堂抓”的工作格局。
2.制度一套制度。学校建立了一套防治校园欺凌与违法犯罪工作的制度,如监控报告制度、回访教育制度等,使工作的开展有了依据和保障。
3.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学校每个月召开一次法制教育工作例会,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4.每学年进行一次工作考核。学校将防治校园欺凌与违法犯罪工作考核列入学校、班级考核内容,每学年进行一次考核,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有奖罚。
二、纳入课堂教学,防治校园欺凌与违法犯罪工作常态化
要防治校园欺凌与违法犯罪,队员知法懂法是前提。为使“零打碎敲”式的普法教育转化为有长远目标的系统教育,我们将其编成教材,纳入课堂教学,做到了“四有”。
1.有教材。我校领导教师编写开发了友谊里小学法制教育读本《法律知识护我成长》。2005年首版教材面世,共四册,供3-6年级学生使用。2014年,增编至6册教材,每个年级均有了法制课本。2017年,我校在团市委、团区委的指导帮助下,增编了一册《防治校园欺凌与违法犯罪指导读本》。
2.有课时。我校一至六年级每周开设一节法制校本课,并将《法律知识护我成长》读本纳入课表,走入课堂。
3.有教师。我们从学校教师中挑选区骨干教师担任法制校本课的专职教师。此外,区团委、司法局还派专人与学校对接,每月派志愿者和司法工作者到校为学生讲课,保证了法制校本课的师资力量。
4.有培训。学校组织法制校本课教师定期接受法律课程培训,学校定期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多种形式的培训使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得到提升,能较好地胜任法制课的教学任務。
三、营造普法氛围,防治校园欺凌与违法犯罪工作阵地化
为了营造浓浓的普法氛围,让学生时刻了解防治校园欺凌与违法犯罪的知识,学校少先队设立了全方位无死角的普法阵地。
1.环境熏陶——在校园中抬头见法,处处学法。(1)教室。利用教室的后黑板,宣传防欺犯罪知识。各班每月更换一期黑板报,防欺犯罪内容常换常新。(2)楼道。在教学楼的三层楼道内设置了关于介绍各种法律常识的展牌,既规范了学生行为,又普及了法律知识。(3)操场。一进校园,就是防欺犯罪内容的橱窗;操场西侧是主题为“法律知识护我成长”的一整面法制文化墙,分“知识篇、故事篇、漫画篇、童谣篇、活动篇”五大版块。
2.阵地宣传——红领巾处处讲法,人人宣法。(1)红领巾广播站。每天早晨、中午伴着学生进入校园的脚步准时播放防治校园欺凌与违法犯罪的内容。(2)红领巾小讲堂。依托红领巾小讲堂,小讲师们定期进行防治欺凌犯罪专场宣讲,那些身边的欺凌行为、犯罪案例让队员深受触动。(3)红领巾“中队秀”。每周升旗仪式的时间,由各中队编排各具特色的防欺犯罪小剧场,成了备受学生欢迎与期待的普法阵地。(4)红领巾“心理师”。每天下午二节课后,心理咨询室对全校学生开放,红领巾心理师的专业谈话分析,第一时间消解了学生的不良偏激情绪与阴暗失衡心理,及时遏制了造成校园欺凌与违法犯罪的苗头。
四、开展普法活动,防治校园欺凌与违法犯罪工作系列化
学校围绕“防治校园欺凌与违法犯罪”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普法活动,实现了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使防治校园欺凌与违法犯罪工作系列化。
1.防欺犯罪专题讲座。每学期举办一次专题讲座。团区委志愿者,司法工作者从专业的角度,通过一个个发人深省的真实案例,让学生了解校园欺凌的伤害和违法犯罪的后果,增强法制意识。
2.手抄报,征文评比。制作精美的防欺犯罪手抄报,饱蘸深情的防欺犯罪征文,是我校每学期的固定主题活动。学生在制作手抄报,书写征文的过程中,对防欺犯罪的认识更加清晰。 3.法制小课題研究活动。我校开展了有关法律知识的小课题研究活动,学生把通过走访、调查、上网等途径搜集到的法律知识编辑成册。从活动开展至今,学生自己整理的法制小课题研究成果集已经有近千册了。现在,以《防治校园欺凌与违法犯罪》为主题的研究活动正开展得如火如荼。
4.校园维权信箱。学校开设了维权信箱,学生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维权信箱向学校反映,维护自己的权益。学校认真对待每一封来信,逐一解决、回复。学生从中真正学到了如何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力,维护自己的利益。
5.红领巾模拟小法庭。为了让学生将课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我校开设了红领巾模拟小法庭,每月活动一次。学生认真准备材料,按照程序开庭,进行法庭辩论,最后得出判决结果。一次官司下来,学生的收获远非几节课所比,他们也因此对法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立志长大当法官,维护法律的公正和尊严。
6.主题少先队活动。队部的好习惯星级中队,星级队员评比,从卫生、纪律、学习、礼仪、路队、活动等方面对队员的品行进行全面考核,用规范的标准,严格的评比让正能量溢满校园,培养“懂事聪明健康可爱”的友小少年。除此之外,各中队每月开展一次防欺犯罪主题中队会;队部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防欺犯罪知识竞赛,开办一次防欺犯罪图片展、举行一次防欺犯罪文艺演出等等,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走进社会家庭,防治校园欺凌与违法犯罪工作立体化
我校积极拓宽法制教育渠道,发挥社会、家庭的作用,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新机制。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等社会公共文化场所,从中接受健康文明的社会教育。在每月一期的校报《友谊风》开设“法律小讲堂”专栏,将防欺犯罪相关的知识向学生和家长介绍普及。家长学校除坚持每学期开展1-2次家庭教育知识讲座,还通过发放《致学生及家长的一封信》,详细介绍校园欺凌的特征、危害以及防治校园欺凌与违法犯罪的家庭教育方法,起到了教育一个学生,引导一个家庭的效果。
通过学校防治校园欺凌与违法犯罪教育工作的广泛开展,学生对校园欺凌有了深刻的认识。之前有的学生爱给别人起外号,现在大家都认识到叫受害者侮辱性绰号也是校园欺凌,是对他人的不尊重,起外号这一现象在校园中消失了。学生的法律的意识增强了,学校没有发生过一起校园欺凌事件,更不用说违法犯罪了,这些让我们非常欣慰。
防治校园欺凌与违法犯罪任重而道远,我校会继续探索学校法制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办法,培养知法守法的小公民,阳光向上的好少年。
参考文献:
[1]安艳宾.青少年法制教育应是一种规则教育——厘清中小学校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基本问题[J].法制与社会,2010(22).
[2]姚忠,曹繁有.,切实转变观念,加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04(1).
[3]苏玲,宋欣.未成年人暴力犯罪与早期教育及其心理因素分析[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5(4).
[责任编辑 张翼翔]
作者简介: 李凌(1977.7— ),女,汉族,河北唐山人,中小学一级,研究方向:小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