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废水“脱胎换骨”——记奚旦立教授和他的团队

来源 :发明与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12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污浊的印染废水,经过清浊分流,层层过滤、净化后“重获新生”,回到生产车间被再利用;一个项目,集成数项先进技术,多次填补国内外行业空白,被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福建等地的21家企业广泛应用,近3年为企业节支近7000万元……这些场景和数字无不与一个名为“印染废水大通量膜处理及回用技术与产业化”(下简称“印染废水大通量膜”)的科研项目有关。
其他文献
发明与灵感总是结伴而行。发明家除了形象思维发达外,灵感思维也比较发达,如爱迪生平均几天就有一个发明灵感。 那么什么是灵感呢?灵感是灵感思维的结果感。灵感思维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呢?灵感思维是自动思维、快速思维、自编程思维、自组织思维、非线性思维、自创造思维。灵感是综合思维的产物,主要是自动思维的产物。灵感思维神秘的原因是我们不知道它的工作原理。  怎样才能产生较多的发明灵感呢?笔者结合灵感思维实
摘 要:多媒体课件以其特有的集文字、声音、动画等功能于一体的优势应用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极大地提高了生物课堂教学效率。但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与使用中受其使用时机、课件类型、选材组合、内容匹配等项目限制,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影响巨大。文章作者对多媒体课件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生物;支架設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1-0
通过分析某儿童医院传染科就医人数异常(突增、突减)情况,建立就医人数与气象特征间的分类模型,实现对传染科就医突变情况的高准确率预测,以便院方合理调配科室、安排医生出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