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桃在退耕还林建设中的作用

来源 :农业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840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众所周知,退耕还林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非常大,具有防止风沙洪涝、改善气候、调节气温、净化空气的功能。近几年,基于核桃产业在所有林木和果品中带来的强大经济效益,使得核桃成为退耕还林工程栽植的重要树种之一。随着核桃良种化栽植及丰产配套技术的日趋成熟,核桃产业为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及后续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下面,本文就核桃在退耕还林中的作用进行重点分析研究。
  关键词:核桃;退耕还林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501143
  1 核桃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核桃种植体系没有充分利用科学技术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所以说科技的发展决定了核桃生产事业是否能够蓬勃发展,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提高我国核桃产业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的综合竞争力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建立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我国部分地方政府来说核桃种植的投资费用是庞大的,费用的不足导致当地不能很好的完成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这些都影响并严重制约了核桃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的发展,也制约了生态环境的提高。
  1.2 核桃种植产业发展不够,整体发展不平衡
  实际上,退耕还林地区自然环境多是恶劣、交通不便的山区或半山区,平川谷地很少,我国部分农村、城镇平地多占10%以下,山地和丘陵地占90%以上,这种自然环境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水土流失。为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就应当找到既发展退耕还林工程,又带来经济效益的解决办法。
  1.3 核桃生产管理缺少精细化,产量不均
  对于核桃产业来说,和其他的种植业有明显不同。因为是在需要退耕还林的地方进行种植,其在之前的土地营养上就存在营养不足的问题,如果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粗放式的管理,必然会导致核桃在生长过程中面临过多的外部条件影响,如病虫害、温度落差大等因素。面对这些问题,尽管部分种植核桃的退耕还林地区已经进行相应的防护措施,但是无奈由于基础水平不高和相应的专业人才缺失,核桃种植依然面临病虫害的侵扰,严重影响单产量,对农民经济效益的获得带来不良影响。
  2 建立健全核桃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对策
  2.1 保护生态,维护核桃产业发展
  保护核桃产业用地的适当比重,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提高土地的质量,加大核桃的产量,使得核桃产业得到科学的发展。作为经济果木,核桃的种植不仅仅可以为农民带来经济效益,核桃树的抓地力可以有效保证土地的紧实性,降低水土流失现象。随着土地的利用率提高,可以把一些快要退化成沙地的农业用地种上核桃,使得土地资源有机发展。要强化核桃种植区的管护,主要是需要相关监督部门健全督查考核机制强化核桃种植地养护措施。强化核桃种植行业管理和强化管护队伍建设。
  2.2 坚持思想与行动上的统一
  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以及党的十七届七中全会要求我们坚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中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仅仅围绕核桃产业的生态建设工程,加大各方面的工作力度,积极开展核桃种植业。核桃种植对退耕还林等生态环境的保护已经被专家学者认可,国家也出台相关法规要求积极通过科学手段保证退耕还林工程的顺利实施。核桃种植不仅仅可以达到生态效益,还能为种植者带来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基于目前我国农民在对核桃种植对退耕还林认识上存在不足,农业种植中依然会选择传统的粮食种植,破坏土地养分同时,不利于退耕还林战略目标达成。要求地方政府和农业管理部门,对农民进行积极地宣传和讲座,真正实现核桃种植业的发展。
  2.3 树立长远目标,发挥核桃产业的特色绿地生态
  众所周知,核桃的种植不仅仅有利于包括生态环境,切实落实退耕还林战略目标,也有利于实现农民的经济效益,一举两得。树立长远的目标要求我们建立一个符合核桃产业促进退耕还林发展状况的机制,在公共生态保护的管护上,对符合核桃种植的地区,大力鼓励农民进行核桃种植,提升农民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够带动生态效益的实现。将核桃种植应用在退耕还林工程上是对我国南方或西部等地区土地贫瘠土壤的有力保护。近些年,为提高粮食产量,我国西部、南方多个城市都出现了因土地利用过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土地荒漠化,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农民经济效益增长,发展核桃产业是最为有利的。
  长远目标的建立和实现都是相互的。农民一旦通过种植核桃尝到了可观经济收入的时候,就会进行积极地核桃种植,找寻增收方法,核桃种植的面积也就会逐步扩大。另一方面,通过核桃树木的逐渐增多,退耕还林的目的得以实现。相互促进中农民不仅仅感受到了经济增收,所处环境也更加健康。
  3 结 语
  近些年我国各地政府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理念,以自身的实际出发,坚持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行发展,能够采纳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积极地作出符合政府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履行着行政部门的公益服务职能。通过核桃种植进行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始终立足“生态优先,均衡布局,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着眼长远,立足实际”的原则,将核桃种植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具有退耕还林特色的绿色生态系统。希望本文对核桃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作用的研究,对今后我国其他地方的核桃种植业发展有理论上的借鉴作用。
其他文献
简要介绍分布式电源的发展现状和应用情况,对分布式电源的结构和方案进行讨论,并探讨如何利用微网技术解决因并网所引起的各种问题,对微网的结构进行了简要分析,介绍微网的组成部
在建立全省信息网络调度监控中心的基础上,整合网络、服务器、数据库、.中间件、应用系统等监控功能.构建一个安全、高效、先进的网络综合监控系统。
摘 要:花卉苗木是自然植物,對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等有重要的正面作用,但是冬天的时候不容易养育,因为严寒时期如何养育花卉和苗木是种植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除了做好“保暖”工作之外,还要注意防止疾病和虫害,因为温度低的情况下,植物容易生病和出现害虫,不利于花卉和苗木的生长,本文将对冬季如何防治花卉和苗木病虫害进行合理思考,为种植人员良好完成工作予以参考。  关键词:花卉苗木;冬季;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
摘 要:调查了灌南县林业的现状,分析了灌南县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思考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灌南县林业现状;思考;建议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233160  灌南县现有林地面积约2.67万hm2,活立木总株数3600多万株,林木蓄积量340多万m3,发展花卉苗木企业40多家,林业专业合作社40多个,建立苗木基地0.13万hm2,全县年生
新建矿井首采工作面突水是矿井生产后的首次大突水,其防治技术以往仅限于钻孔放水法,效果不佳。作者将“三带理论”用于生产实践,明确提出了顶部充水含水层包括煤层之上,离层带之
摘 要:为降低畜禽细菌感染率,需及时做好各种疾病防治工作,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就显得尤为关键。在此先简单介绍了合理用药的重要性,从诊断、剂量疗程、给药方法、药物适应症等方面给出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畜禽疾病  中图分类号:S859 文献标识码:A  畜禽疾病能否及时治疗直接关乎养殖成败,甚至会逐渐影响到人类安全,需予以高度重视。抗菌药主要包括抗生素和化学合成
摘要:渭河流域山高坡陡、土层瘠薄属造林禁区,刺槐适合在该地区种植且长势良好。经过多年实践与探索,找到了渭河流域浅山区适用造林树种,为该地区绿化造林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渭河流域;造林;刺槐  中图分类号:S792.27 文献标识码:A  1 形态特性  刺槐属蝶形花科,别名洋槐(Rbinia psudoacaeid),属阳性树种。落叶乔木,高10~25m;树皮灰褐色至黑褐色,浅裂至深纵裂,稀光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