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审辩式思维”的整本书阅读教学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ooo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文学名著《堂吉诃德》的教学为例,以书目形态为据,依2017年版课程标准的学习内容、目标及教学提示,对整本书阅读教学进行了设计,并对“审辨式”思维关照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堂吉诃德》;审辨式模式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整本书阅读教学专设任务群,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这本书,拓展阅读视野,构建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堂吉诃德》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的整本书阅读部分,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的作品。本文基于“新课标”中整本书阅读的理念,以《堂吉诃德》为例,探讨文学类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教学目标设计
   1.了解作者塞万提斯及作品《堂吉诃德》的游侠经历。
   2.学习通过小说三要素反映生活现实的方法,提高小说的鉴赏能力、语言欣赏能力。
   3.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手段,自读与导读相结合,揣摩文本语言,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
   4.通过个性化的解读,培养学生的审辨式思维能力。
   二、教学策略及设想
   《普通高中語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对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作了提示,“阅读整本书,应以学生利用课内外实践自主阅读,撰写笔记,交流研讨为主,不宜教师的讲解代替或限制学生的阅读思考。”基于此,本课以教师主导,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作品赏析,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能够知人论世,通过查阅作家的相关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培养其审辨式思维能力。由于作品内容庞杂,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只看到其荒诞可笑的行为及情节,忽略或未能领略作者的创作意图及作品的现实意义,加之本科只有一课时。因此,笔者考虑设计两个环节:一是从学生喜欢的人物堂吉诃德入手,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点拨赏析人物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会赏析方法,进而了解人物形象的意义,即作者的创作意图。第二个环节是思考交流作品的现实意义。通过别林斯基的评价,由滑稽和崇高入手,让学生思考书中人物身上体现的矛盾性,进而进行个性化解读,培养其审辨式思维能力。
   三、教法及学法设计
   1.教法设计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提示,在本课的教学中,笔者采用了用讨论法、点拨法、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
   2.学法设计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及对文本个性化地解读,笔者采用学生自读、自悟、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展开教学。在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通过赏析精彩片段及思考作品现实意义,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讨论、交流,撰写读书心得。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整本书阅读重在学生阅读基础上的“导”,而审辨式思维重在“审”和“辨”。基于此,笔者将教学过程主要设计为两个环节,两个环节层次清晰、由浅入深,由教师导读到启发学生深入研读,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及思维发展规律。
   1.第一环节——初读:阅读小说精彩章节,讨论交流
   此处给学生10分钟时间,主要在阅读原著基础上,就“你眼中的堂吉诃德是怎么样的人”进行讨论。学生在讨论过程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教师在点评时可指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赏析。比如:塑造人物的手法、塑造人物的角度、人物形象的现实意义、作者的创作意图、次要人物的安排对主要人物的作用等。教师鼓励学生发表个性化感受和创造性解读,完成了前两个三维目标,也就落实了“导”和“审辨”。
   2.第二环节研读:讨论作品的现实意义
   此处设计三个问题引发学生讨论及思考:
   (1)对于堂吉诃德身上的滑稽和崇高,你是怎么看待的?
   (2)什么是堂吉诃德精神?我们现在还需要堂吉诃德精神吗?
   (3)你还能举出哪些堂吉诃德式的人物?
   第一个问题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审辨式”思维,教师由别林斯基的评价到作品结尾堂吉诃德的悔恨,引发学生多角度解读作品现实意义。三个问题的讨论交流既培养了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及审辨式思维能力,又深入研究了作品的现实意义,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完成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在讨论第三个问题时,教师还提供给学生“一个现代式堂吉诃德人物”的视频——凤凰卫视“前行者:专访朱清时”,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的“堂吉诃德”式人物,以期学生能更深层次地把握作品的现实意义。
   最后,用高尔基《鹰之歌》节选部分来纪念堂吉诃德这个英雄。
   五、教学评价设计
   根据新课标,充分发挥评价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采用个体自我评价、生生评价、师生评价等主体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还可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评价,如布置撰写《堂吉诃德》读书心得,并根据作业情况在班级开展小型读书交流会进行评价等。
   六、教后反思
   《普通高中高中语文新课标(2017年版)》在“学习目标与内容”中提到,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阅读一部长篇小说,通读全书,整体把握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从自己最感动的故事、人物、场景、语言等方面入手,反复阅读品味,欣赏语言的精彩之处,梳理小说的感人场景乃至主题的艺术构架,感受、欣赏人物形象,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体会小说的主旨,研究小说的艺术价值。高中必修5册教材中共有十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篇目,结合课标中的学习目标,笔者进行了《堂吉诃德》审辨式整本书阅读教学尝试。
   对整本书阅读的后续教学,笔者进行了如下反思:
   一是整本书阅读应重在“课前、课上的导,课后的读”,首先应让学生明确“文学名著的意义”。文学名著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流传的文字作品。在笔者看来,每一本经得起时间考验的都是名著,名著应是历久弥新的,不论你身处何时何地,不论经过多少春夏秋冬,它都有其现实意义。所以,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旨在让学生关注其现实意义,只有关注到这一点,学生才会联系生活实际,产生情感共鸣,爱上名著阅读。
   二是整本书阅读要按照“大作品、小角度”的思路展开。任何一部选进教材的名著都是大部头的作品。学生在读时可能囫囵吞枣、也可能匆匆一瞥。作为文学名著类的整本书阅读,在有限的45分钟内,要想让学生爱上阅读,自觉在课下阅读名著,就要想方设法找出学生的兴趣点,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所选角度必须小而有趣。笔者在设计本课时,考虑到学生的阅读心理及兴趣爱好,选择了第一个环节:讨论堂吉诃德这一人物形象,重点从其矛盾性入手,且符合学生的兴趣,能够训练其审辨式思维能力。
   三是整本书阅读还在于“教师的导,学生的读”。要让学生在课下自觉阅读名著,除了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外,还需要一些后续活动设计。比如,让学生改编课本剧,选择“堂吉诃德”这一人物经历的某一片段进行表演;让学生撰写读书心得,在班级举行小型读书交流活动;可以以“堂吉诃德的矛盾性”为辩题召开辩论赛;还可以让学生以《堂吉诃德》为参考,进行手抄报、海报、漫画作品的制作,张贴在教室中,并评出优秀作品等。
   总之,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的前提是教师必须吃透名著、研读多位评论家对一本名著的不同评价,以期找出其最突出的特点及对立矛盾的观点,进而供学生课堂讨论,培养其审辨式的思维能力,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1-13
   [2]杨建慧.论高中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中学语文,2019(09)
   [3]周琦.“部编版”语文教材名著阅读教学新探[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9(01)
   [4]王维维,苏尚锋.名著阅读与课堂教学的矛盾及其应对[J].教学与管理,2019(0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基于2017年版课标的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构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立项号为:GS[2018]GHBZ043。)
其他文献
【摘 要】教授他人的学习方法论来源于学习金字塔理论,本文从哲学的角度出发,将自己作为另外一个他人看待,认为在当前初中数学自主学习过程中,我们完全可以将学生自身当作另外一个他人,让学生自己教授自己。  【关键词】初中数学;自主学习;教授他人;借用  学习金字塔理论是美国著名学者、学习专家艾德加·戴尔于1946年提出的,该理论针对不同的学习方式,统计出学习者在学习两周后的平均学习内容保持率,其中教授他
期刊
【摘 要】作为近年来教学实践中新出现的一种教学模式,“说题”主张学生在精心做题的基础上,同步阐述个人的思维方式、解题策略,并总结得出相应的规律和方法。本文以沪教版“识别直角三角形全等”一课为例,探究这样一种全新教学方法的应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直角三角形判定;说题;教学策略  在说题过程中,学生作为主体,需要叙述个人对习题的认知及解题思路;而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着,教师所要做的就是仔细
期刊
世界咖啡,1995年由美国国际组织学习协会发起,是一种会议模式、一种对话方式、也是一种培训方法,其主要精神就是“跨界”,不同专业背景、不同职务、不同部门的一群人,针对数个主题,发表各自的见解,意见碰撞,激发出意想不到的創新点子。世界咖啡被运用于企业、教育、社区、培训等各种领域。当世界咖啡运用于园本教研时,既要遵循世界咖啡的活动原则,也要进行适应性的调整,使其适应本园教师当下的实际经验、问题与需求。
期刊
【摘 要】思维导图是一种新型教学工具,能够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理解程度。将其应用于高中数学课堂,能够提高高中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质量,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型思维。  【关键词】高中数学;思维导图;实践  高中阶段是学生整个学习生涯节奏最紧张、压力最大的阶段,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有了很大的难度提升,并且数学在所有学科中的分数占比较大。因此,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是提高学生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培养信息素养在整个学生培养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现在,学生获取信息技术知识、提升信息技术能力的主要途径依然是课堂。一方面,通过信息技术课堂,可以引导学生掌握有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切身体会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方方面面产生的巨大影响,因此,学校教育应让学生紧跟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另一方面,我们应培养学生借助信息技术这个工具提升自我学习、合作学习和终生学习的
期刊
摘要:如今的素质教育更加强调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必须依照化学教学的客观条件,并结合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将教学实践与化学理论相结合,让学生掌握到真正“实用”的知识。化学实验探究作为化学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对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有极大的帮助,如果教师想要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完美地贯彻下去,必须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模式进行深入研究,从实验探究模式开始,为学生构建一个高效率、高水平的实验课堂
期刊
一、分解课标,明确目标  不管怎样,整合都不能偏离教学目标,因此,对教材教学目标的精确定位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条件。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就是课程标准,2011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有关溶液的内容标准如下:  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结合教材来看,教材的设计与课标中的
期刊
【摘 要】基于发展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构建了基于小班化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有利于发展化学核心素养。以“沉淀溶解平衡”为例,从分析学情、琢磨内容、精设问题等方面探讨了基于该模式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核心素养;问题解决;教学模式   1.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构建   化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化学认知活动中发展起来并在
期刊
【摘 要】陶艺能锻炼幼儿手脑并用的能力,培养他们耐心、细心的优秀品质。陶艺教学主要是运用陶泥和一些孩子喜欢的、日常所及的工具。基本方法有手捏成型法、泥条盘筑法、泥板成型法。在指导时,教师要注意与课堂教学主题相结合,培养幼儿的兴趣,并提供适宜的材料,给予技术上的帮助,采用分组教学的形式,以及给予心理的支持。  【关键词】幼儿园;陶艺教学;主题教学;相结合   泥巴,是人类最传统的玩具,它不仅是人类进
期刊
【摘 要】参与式教学的多元化方式在本科教学改革中受到了广泛关注,激励学生融入教学过程中,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对参与式教学非常重要。本文以“树木生理学”课程为例,分析了“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和“第四课堂”的多元化参与式教学设计的内容,总结了教学设计中的多元化参与方式,达到改进单一课堂教学方式的目的。从实践结果的学生满意度评价中可以得到,该多元化的参与式教学设计具有较高的满意度。因此,不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