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答之问或无果之行

来源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ew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书之人读书如同行山,穿越陡峭或蜿蜒的山间小径,留下深深浅浅的足迹,才能看到远方美丽的风景。我们常常会为足迹的重叠而欣喜,因为寻觅与分享,是读书最大的愉悦。
  这一篇让许多学生感觉一脑门子问号的文章,来自史铁生的散文集《灵魂的事》。
  话说这篇文章之所以难,是因为它涉及中国传统文化三大精神支柱“儒、释、道”中的“释”。“释”所代表的佛家思想,在同学们的概念里,或许离当下的生活有点遥远。一般情况下,咱们一讲起佛家,大概同学们脑子里闪现的就是“释迦牟尼”“观音菩萨”等,以及那些香烟缭绕的大殿中庄严肃穆慈祥的神像。如果问佛家的思想与咱们每一天的实际生活有什么相关,同学们一时之间或许还真想不起来。
  中国佛教协会前会长赵朴初先生曾经说过:“如果我们彻底摒弃佛教文化,恐怕他们连话都说不周全了。”半路出家、现身说法、雪上加霜、叶落归根、当头棒喝、大千世界、大彻大晤、胡说八道……还不仅仅是这些日常用语,我们的很多价值观念乃至于社会良俗,比如积德行善、因果循环等,都与“佛家”思想有着莫大的联系。
  马云也说:做生意到一定程度,多看看佛家的书对你是有帮助的,企业做到一定规模,儒家思想对你是有帮助的,然后你要想有领导力,请大家关注道家思想,出奇制胜,这中间其乐无穷……我觉得上兵伐谋,作战之前必须要想清楚你的战略是什么,決战于庙堂之下,阿里巴巴最重要的几个决定,当年有几个重要的决定我是到寺庙去开的,在菩萨下面讲打打杀杀,讲赚钱,讲多少利润多庸俗,想想怎么去帮助别人,超度世界,帮助更多人,做事情就会好很多。
  南怀瑾先生说过: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有饭吃——没有精神食粮;佛家是百货店,像大都市的百货公司,各式各样的日用品俱备,随时可以去逛逛,有钱就选购一些回来,没有钱则观光一番,无人阻拦,但里面所有,都是人生必需的东西,也是不可缺少的;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去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
  所以,对于装着人生必需品的“佛家”,我们还是要管窥一下,哪怕是了解个囫囵也好。
  所以。我们可以耐下心来仔细读一读史铁生的这篇文宣,看一看佛家思想会让一位一直受疾病和苦难困扰、一直纠缠于生死问题的作家,产生一些怎样的思考。
  史铁生首先提出了佛门之内匪夷所思的三种现象:
  1.某些佛门信徒对于他人的疑虑采取仇视的态度。
  “谁若对其所思所行稍有疑虑或怠慢。轻则招致诅咒,重则引来追杀。”可这样并不能弘扬佛法,反倒亵渎了佛家的崇高理想。所谓“大家颂扬和憧憬的是同一种幸福未来,却在实行的路途上相互憎恨乃至厮杀得英雄辈出。理想倒乘机飘离得更加遥远。很像两个孩子为一块蛋糕打架,从桌上打到桌下,打到屋外再打到街上,一只狗悄悄来过之后,理想的味道全变”,这个比喻特别形象。但凡主动亲近佛家思想的人,其目标跟佛门信徒应该是一致的,但就因为对信徒们的具体做法上有疑义,而导致双方水火不容,就像是不懂事的孩子打无所谓的架,大家集中精力打架去了,反倒把最重要的甚至是很崇高的理想搁置在一边,而这个崇高理想(比如追求佛法真理),却会在争斗中丧失了它原本的意义(修行佛法就是为了安自己、安众生)。佛门“大肚能容”,可容天下难容之事,为什么偏偏一众信徒却那样严厉较真呢?
  2.佛门竞被信佛的潮流冲卷得与特异功能等同。
  有人说:佛就是最高档次的特异功能者,所以洞察了生命的奥秘。有人说:终极关怀即是对这奥秘的探索,唯此才是生命的根本意义。生命也才值得赞美。
  史铁生并非完全不相信“特异功能”,因为他对宇宙的奥秘心存敬畏。“已有的科学知识与浩瀚的宇宙奥秘相比,必仅沧海一粟,所以人类认识的每一步新路必定难符常规;倘不符常规即判定其假,真就是‘可笑之人’也要失笑的可笑之事了。”但是他认为宗教最根本的意蕴在于它的终极关怀,而通过“特异功能”去探索生命的奥秘,与通过“科学知识”去探索生命的奥秘,并无本质不同。因为这种探索的结局“或永无止境。或终于穷尽”。
  就“永无止境”而言,他说:“人类的种种探索,每时每刻都在限止上,每时每刻又都在无穷中。”我理解的意思是人类的探索时时刻刻都是冲着某种答案,甚至是有所局限的(其实有时候答案本身也是一种局限),而这种答案也是在被我们的探索不断更新甚至不断颠覆的,所以说,这种探索也时时刻刻在延伸向无穷。比方说牛顿借由下落的苹果思考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但事实上,万有引力定律并不是作用于物体运动的唯一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颠覆了万有引力定律。
  就“终于穷尽”,“穷尽”到底在哪里?抵达了穷尽,人类就不会再去追寻自己生命的意义了吗?
  事实上。探索的最终结局不论是“永无止境”还是“终于穷尽”,人类对于终极问题的好奇和关注,对于生命意义的苦苦追寻,永远也不可能停止。
  史铁生本人就特别关注这种“终极问题”。他认为比起“我从哪里来”而言,“我向哪里去”这个问题更加重要,对我们的现实人生也更具价值性。生命的意义不会只在于生物学的进化或是物理能量的集合体,因为如果是这样,我们对“我从哪里来”这样的问题的探求。就成了没有价值和意义的探求,因为从这个角度去看,我们不过是造物主犯的一个小错误,或是开的一个小玩笑的结果。
  3.有信徒说,若不能平息心识的波澜,人就不可得此功能也就无从接近佛性。
  史铁生说。他们“言下之意是生命也就失去价值,不值得赞美。更说:便是动着行善的念头,也还是掀动了心浪,唯善恶不思才能风息浪止,那才可谓佛行”。
  但是史铁生对此表示极大的不赞同。他认为“‘万法归一’显然也不是寂灭,而是承认差别和矛盾的永在,唯愿其和谐地运动,朝着真善美的方向”。也就是说,他认为“寂灭”和“万法归一”是不同的,寂灭是抹去了一切存在的价值意义,而万法归一是在承认事物间存在矛盾的同时,将这种矛盾化解,变为一种和谐。让事物朝着真善美的方向发展。   我特别喜欢史铁生的这段话:
  佛的伟大,恰在于他面对这差别与矛盾以及由之而生的人间苦难,苦心孤诣沉思默想;在于他了悟之后并不放弃这个人间,依然心系众生,执著而艰难地行愿:在于有一人未度他便不能安枕的博爱胸怀。若善念一动也违佛法,佛的传经布道又算什么?若是他期待弟子们一念不动,佛法又如何传至今天?佛的光辉。当不在大雄宝殿之上,而在他苦苦地修与行的过程之中。佛的轻看佛法,绝非价值虚无,而是暗示了理论的局限。佛法的去除“我执”,也并非取消理想,而是强调存在的多维与拯救的无限。
  这段话与我个人的价值观念非常合拍,我个人认为佛的“看破红尘”并不是无视众生的苦难,而是能用一种最博大的胸怀最刚强的坚毅去担当起这个世界的苦难,用自己的智慧去引领众生去超越这种苦难。所谓的“平息心识”绝不是对众生之苦无动于衷,而是不被这种苦扰乱自己的心智。佛修行之后轻看佛法,不是说佛法无用,而是他能意识到佛法在理论表达或者理解接受上的有限性(一句话说出来的时候,或许就已经些微偏移了它本来要表达的意图;而当它被传到别人的耳朵里去,再由他人进行理解诠释,这又要经历一次偏差)。佛法叫信徒们不要执着于自己(即去除“我执”),不是说要信徒消灭佛法中的理想,而是在强调佛法本身转述和理解存在着太多元的角度,而佛法要拯救的众生苦厄也太多样、太深厚了。秉持有限的佛法的理解,是应对不了大千世界的。
  所以史铁生不赞同慧能偈语里所说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把所有的事物都看成虚无。他更喜欢“身为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因为“这是对身与心的正视,对罪与苦的不惧,对善与爱的提倡,对修与行的坚定态度”。慧能所说的一切归于“无”则是消灭了事物之间的差别。如果什么都堕入了虚无,那生命的意义又在哪里?我們修行的意义又在哪里?我们之所以执着于“因果”,不就是因为我们相信“果”并非“无”,由不同的“因”而产生的“果”是有差别的吗?
  在史铁生看来,所谓的“佛性”就是那种宁愿牺牲自我也要“度一切苦厄”的崇高境界。如果把一切都看成“无”,对所有苦难都视而不见,那就不能说自己已经成了佛。或者说,即使成了佛,也没了佛性。所以说,真正的佛,不执着的应该是“佛位”,也就是“佛”的名号,执着的应该是“佛行”。“罗汉呀、菩萨呀,那无非标明着修习的进程”,而不该是标注佛祖等级的宝座。所以从这里可以大概推测出,文章最前面所说的“信徒们的火气似乎越来越大,狂傲风骨仿佛神圣的旗帜,谁若对其所思所行稍有疑虑或怠慢,轻则招致诅咒,重则引来追杀”,怕也是因这些论资排辈造出来的风波。
  “修行或拯救,在时空中和在心魂里都没有终点,想必这才是‘灭执’的根本。”也就是说,心心念念挂牵着“成佛”的这个终点,其实这也是一种“执”。史铁生说:“指望着终点(成佛、正果、无苦而极乐),却口称‘断灭我执’,不仅滑稽,或许就要走歪了路,走到为了独享逍遥连善念也要断灭的地步。”也就是说,为了得到“成佛、正果、无苦而极乐”而追求一切皆“空”,把念想,包括善念也断灭,这应该跟佛法的理想是背道而驰的。史铁生认为,佛和魔的区别并非一个“灭执”、一个“我执”,其实他们都有所执着,不过是执着的方向和点不一样而已。
  在史铁生看来,佛会看轻“心识”,是因为“大脑并不全面地可靠,万勿以一(一己之见)概全(宇宙的全部奥秘),不可妄自尊大,要想接近生命或宇宙的真相,必得不断超越智力、逻辑、理论的局限,才能去见那更为辽阔奥渺的存在;要想创造人间的幸福,先要遵法自然的和谐,取与万物和平相处的态度”。这其实是说,人的心识必然是有局限的,人要明白这种局限性,并对宇宙奥妙抱以一种敬畏心。而我们要想真的接近生命或者宇宙的真相,就要超越这种局限,不论是获得真知还是获得真正的幸福,我们都要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史铁生称其为“更博大的智慧”,但是这种智慧却不是要大家消灭心识(对科学的认识或是对佛法的认识),而是要运用智慧合理地利用和引导心识(用道德和智慧去引领科学的发展方向,或是去帮助我们解读佛经)。如果我们真的消灭心识。那我们就必然会混淆善恶是非——而这定非佛法的本意。
  心识不一定会导致祸患,但史铁生说:“心识加执着,可能产生的最大祸患,怕就是专制也可以顺理成章。”而后他用“爱”来举例,如果“爱”不执着,那就不能称其为爱;可“爱”若过度执着,失去了心识(理性)的爱,那就会情绪泛滥;只有美好的爱在“更加博大的维度中始终不渝”。才算是“终极关怀”。
  佛法不只是“知”,也不只是执着于自身需求的“愿”,而是由愿而生,却不黏着于“愿”的“行”。史铁生认为,终极关怀应该都围绕着一个字——“爱”。佛法要人“断有情”,也只是断那种以占有为目的或以奉献求酬报的“有情”,而绝不是要把人断得麻木不仁,以致见地狱而绕行,见苦难而逃走。也就是说,佛法并不反对“爱”,而是不叫以“回报”为目的去爱,或是以“奉献”的名义绑架着对方去爱。“不要求酬报的爱。才可能不通向统治他人和捆绑自己的‘地狱’。”
  史铁生认为地藏王菩萨“地狱不空”的那种“宏愿”,以及众多信徒所想抵达的“彼岸”,都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过程。如果把“宏愿”和“彼岸”看成终点,我们就会发现“终点”的背后是一片让人空落的虚无,只有当我们不执着于那个终点。把这一切都看成“过程”的时候。我们才真正能够触及彼岸。史铁生说:“理想,恰在行的过程中才可能是一句真话,行而没有止境才更见其是一句真话。”或者我们换一种说法,理想存在的意义恰恰在于它没有实现的时候。当我们永远在实现理想的路途上的时候,才是理想最有价值,意义也最重大的时候。
  《悟空传》的作者今何在说:
  我很欣慰我们的路还很长,未来还很远。我曾经写过一句话:人生最有价值的时刻,不是最后的功成名就,而是对未来正充满期待与不安之时。
  有未来是件很开心的事。我愿意和大家一起去见证这个未来,见证我们走过的路。成败,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你去追求理想时你就会明白,你很可能不会成功。最关键就在于,当你深知这一点时,你还要不要去追求。
  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英雄主义,恰恰是最伟大的人性光辉,不是吗?
  如果我们因为宏愿和彼岸的不可实现,而选择放弃,并把这种“放弃”美化成为一种“解脱”和“得大自在”,这才恰恰显示出了其生命意义的“轻”和“飘忽”。
  最后史铁生反驳了一种说法,即“说到底人只可拯救自己,不能拯救他人,因而爱的问题可以取消”。他认为人不可能在放弃众生之外,孤立地拯救自己。一个人孤立地去求福祉,孤立地随生随灭,就没有了所谓的“生命的意义”。“拯救”这种寄寓了生命意义的行为。则必然指向了“对众生(或日人类)苦乐福患的关注”。而“对众生(或日人类)苦乐福患的关注”其实就是一种爱,所以,取消了爱,也就取消了“拯救”。
  所以,不论是对生命意义的探求,还是对佛法的“终极关怀”的摸索,“爱”都是一个绕不开的核心概念。“爱的问题存在与否,对于一个人、一个族、一个类,都是生死攸关,尤其是精神之生死的攸关。”
  读懂了这篇文章,我们或许就能明白,为什么总是在生死边缘挣扎的史铁生,那样痛苦地徘徊着的史铁生,写下的文字,让我们感觉到的不是绝望也不是痛苦。而是一种触及心灵的感动。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借由他的文字得到一种比绝望和痛苦更有力量的东西,我们总是会庆幸自己得到了比他更美好、更顺利一点的没有那么多生死矛盾纠缠的人生。为什么看一个痛苦的人的文字。我们看到的却不仅仅是痛苦?
  同样是写痛苦,我们读太宰洽的《人间失格》会感觉厌世。但读史铁生的却不会。为什么?
  因为史铁生在爱啊。在用他的全部生命来爱着这个世界啊,他甚至会因为自己的痛苦而更加热烈地爱着现世的人间。
  比起佛法来说,或许“爱”才是史铁生的生命信仰。
其他文献
历史不是沉睡在书本和地壳里的遗迹,历史所繁衍的文化是我们每天温习的课程。一位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高材生的独特视角,一定会是你写作时的精彩素材,更是你反思生活的细致入口。  现在我们对于“世界”这个词早已习以为常,比如:一说世界局势,大家就知道指的是地球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一说世界地图,大家就知道说的是地球上的各个大陆和国家的地图。但最早的时候,“世界”被说出来,是带有浓浓哲学思辨意味的。  “世
期刊
好的文字如同恒星,穿越浩渺的空间与无垠的时间,仍能熠熠发光直至永恒。若你有足够的感悟力、想象力与创造力,热爱中长篇小说创作,这里将是你发光的舞台——让你的小说如银河星系般铺展,你会被证明是新生的未来之星。  八  “是这个方向吗?”方文比对着手机地图导航上的位置。  原本的小巷在近年来的城市翻新建设中已经扩成了四车道的马路,原本的那些店面也全部被推倒重新建成了新的楼房,寻找小馄饨店的这条线索宣告失
期刊
尘埃落定,掩卷深思。一次完整的主题之旅即将结束,你是否准备好满载而归?或许,道别之时的话语最是走心,你又能否体会?而下期的精彩还在期待你的贡献。  广义上的世界是指整个宇宙。宇宙中的星球按照特定的轨迹运转。像一个精密的机器。地球围绕着太阳公转,产生我们可以感知到温度变化的四季。地球自转,产生我们可以分辨灰度的白天黑夜。在时间上,似乎四季、白天与黑夜跨度很广、截然不同,其实它们紧密相连,跨过一条线,
期刊
从“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千百年来,人们一直肯定行动的正面意义,并听从它的引领趋向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  过去,人们往往是不得不行动。中国知识分子心灵史上最突出的一对矛盾——“入世”和“出世”,“入世”自不必说,儒家一派的知识分子始终热切关注社会问题,渴望有所作为,利国利民;“出世”如陶渊明,虽然主动远离俗世的喧嚣,“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鲜少与人交往,却也不得
期刊
作者 [英国]伊丽莎白·詹宁斯  翻译 冬至  闭上眼。静下来,你能听见  太阳升起,激烈的呼喊  在你耳边讲述新生,  天空的一场雄辩。  或许还是冬季,但春天  从冻土挣脱。严酷的生活  在空中维持强压,它将歌唱  直到歌唱带来疼痛。  睜开眼。光是鸟群,  背负太阳,再将它剪碎。  它们在声音的脉动中  几乎碎成词语。  荐诗|冬至  日升与日落,我们对后者更熟悉,因为日落时分在我们现已习惯
期刊
作者|[美国]爱丽丝·B.福吉尔  翻译|光诸  芙于羔羊的说法并不正确。  它們并不柔顺。  它们好奇而又狂野,  充满了春天的激情。  它们是可爱的,  在饥饿的时候它们并不沉默。  今晚三胞胎中最小的那只  因为它的需要而刺穿寂静。  它的兄弟们更加强壮  让它无法得到自己的食物。  我是它们的守护者,我是农人,是它们的母亲,  我要深入黑暗来到它身边,  在那冰冷的畜棚里,  把它拥入我的
期刊
回想起校园时光,除了书香气息之外,还久久不能忘怀的,是跑道上,运动场上矫健的身影,说起校园里的体育,有达标测验时的紧张和不安,有与同学一起打球时的乐趣,还有在学校运动会和球赛上呐喊的兴奋。体育,不单单只是身体动起来,更是年少时的集体回忆。体育,对于个人或者集体来说,都带着不同的意义。那么,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对于体育,又作何想法?是爱?是恨?体育,在全世界不同的校园里,又意味着什么?让我们来看一看
期刊
我奇怪的是,写这一类字儿的人一般远离俗务,吃完大酒横着肚腹,让帝王让开别挡着光。他不,从美国回了香港,香港又回了内地,还转到大国企工作,当上了局级干部,简直是泡在世俗里,“中午喝酒,喝到三点,谈,谈到了晚饭,没谈完,吃完晚饭看二人转,晚饭被三中全会了。吃完凉菜,就站着敬酒。喝得吐了再喝,到十二点”。  我问:“天天开会怎么办?”  他说有个大官儿跟他说:“开会的时候带一念珠,就当听和尚念经。”  
期刊
张裕钊(1823-1894),字廉卿,号濂亭,湖北武昌人,晚清著名散文家,书法家。官至内阁中书。师事曾国藩,深受器重,与黎庶昌、薛福成、吴汝纶并称“曾门四学士”,是桐城派后期重要作家之一。他淡于仕宦,“独自幼酷喜文事”,生平主要致力于教育、文学和书法的研究,曾主讲江宁、湖北、直隶、陕西各书院,桃李芬芳,影响深远。著有《濂亭文集》《张廉卿先生文集》等。送黎莼斋使英吉利序  张裕钊  泰西自前古不通中
期刊
2011年春节,在加拿大定居十年的舅舅回国探亲。当时我正面临中考,爸妈在聊天时无意间提起这个话题,舅舅建议道:“加拿大的教育水平很高,不如让孩子到加拿大念高中。”这句话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当年8月,14岁的我拖着重重的行李箱来到多伦多,心里满是对未来的茫然。一转眼,我已在枫叶之国生活了两年半。这两年半的迷惘、开怀、泪水、汗水……无论苦涩还是甜蜜的记忆都让我如数家珍。我明白,如果当初在国内读高中,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