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盗窃罪三种罪状的解读

来源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nby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发展,盗窃犯罪已经严重危及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本文主要就盗窃罪的三种新增罪状——“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进行解读,为盗窃犯罪的防范提供建议。
  关键词:盗窃罪;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
  一、案例导入
  案例一:2014年1月2日凌晨,白某来到海口市某小区伺机行窃。白某从楼房的燃气管道攀爬进入黄某的房间,从室内盗走人民币200元。2014年1月3日,被害人黄某向公安机关报案。同年3月6日,白某被抓获。当地法院认为,白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入室窃取他人财物,价值人民币200元,数额很小,但其行为已构成盗窃罪。
  案例二:2012年8月3日,李某与朋友小明骑摩托车在某县城闲逛,经过一家服装店时,发现看店的员工正在打瞌睡。两人就起了贼心,停下摩托车,轻手轻脚走进服装店,偷偷拿起一件外套就往外走。两人出门没走几步,看店的员工就醒了,看见两人骑车逃走了,急忙了报警。不久,公安民警在距离服装店2公里的地方,将两人抓获。并在李某身上,搜出一把管制刀具。8月13日,李某因涉嫌盗窃罪,被当地检察机关依法批捕。
  案例三:2012年5月14日晚,张某和朋友在城巴站处,趁着乘客陈某上城巴时,扒窃了陈某的一部价值300元的手机。陈某发现后报警,警方将张某抓获归案。8月10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检察院向顺德法院提起诉讼,经过审理,顺德区法院认为张某实施扒窃行为构成盗窃罪,判处张某有期徒刑六个月。
  二、盗窃罪新增三种罪状的解读
  (1)入户盗窃。“入户盗窃”是指为实施本罪行为而进入他人生活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对于“入户盗窃”罪状的理解,需要把握两个问题:一是“户”的含义;二是犯罪故意的产生时间。
  首先,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在相关的文件中都对“户”的含义作过多次解释。“入户盗窃”中的“户”是指供家庭及其成员生活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场所。包括封闭的院落、为家庭成员生活所租用的房屋、牧民的帐篷以及渔民作为家庭生活场所的渔船等。但是生活又经营的场所,在经营时间内一般不视为“户”;一般情况下,集体宿舍、旅店宾馆、临时搭建工棚等不应认定为“户”,但在特定情况下,如果确实具有上述两个特征的,也可以认定为“户”。据此,功能和场所是认定“户”的两个主要的要素。
  其次,确定“入户盗窃”犯罪故意的产生时间,不仅涉及行为人的主观恶意、人身危害性的大小,而且涉及到该法律条款能否正确适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入户抢劫”是指为实施抢劫行为而进入他人生活,并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从中可以看出,抢劫故意是产生在入户之前的;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中进一步的明确了犯罪故意产生的时间。即在户内抢劫,但行为人入户前主观上没有实施抢劫等犯罪的目的,而是在户内临时产生抢劫意图的,不属于“入户抢劫”。笔者认为,“入户盗窃”应当坚持与“入户抢劫”相同的解释路径,即“行为人入户前主观上产生了盗窃的犯罪故意”,即为“入户盗窃”。在他人户内临时起意的盗窃行为,不应认定为“入户盗窃”。
  综上所述,案例一中的白某具备入户盗窃的两个构成要素,故应认定为入户盗窃。
  (2)携带凶器盗窃。一般而言,“携带凶器盗窃”是指行为人身上携带了能够用于行凶的器具实施盗窃行为;“携带”是指将某种物品带在身上或者置于身边附近,置于其支配之下的行为,以便当场能够及时使用或随时可能使用。如怀中藏着凶器、手持凶器、将凶器置于随身手提包、将凶器置于衣服口袋中等;“凶器”是指为了实施犯罪而携带的日常生活器械和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管制类器械。
  “携带凶器盗窃”包括两种情形:一是携带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国家禁止携带的管制类器械实施盗窃的。只要盗窃时随身携带了以上类型的器械,无论其是否是为了盗窃而准备的工具,都以“携带凶器盗窃”认定;二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携带国家禁止携带的器械以外的日常生活器械,而实施盗窃的。行为人在携带水果刀等日常生活器械,但没有实施盗窃的主观目,就不以“携带凶器盗窃”定罪处罚。
  综上所述,案例二中的李某因其随身携带管制刀具,具备携带凶器盗窃的构成要素,故应认定为携带凶器盗窃。
  (3)扒窃。我国《刑法》第264条并未对主观故意做出明确的规定,而我国刑法学界主流的观点认为主观上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扒窃是否限于公共场所,是否只有在公共场所实施的窃取行为才属于扒窃?笔者认为扒窃行为必须在公共场所实施才构成盗窃罪。首先,《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条规定:“对于一年内入户盗窃或者在公共场所扒窃三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多次盗窃,以盗窃罪定罪处罚”,这里规定扒窃的实施地点是公共场所;其次,公共场所的流动性大、人口密集、互相熟悉的特点,对实施扒窃行为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种犯罪比起发生在其他地方的扒窃行为,更容易对人名的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社会危害性更大。因此,将扒窃限定在公共场所范围之内是非常有必要的。扒窃的财产必须是他人随身携带的。扒窃行为的客体是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此类财物具有与人身紧密相连的特点,因此扒窃行为对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以及社会治安的危害性比一般的盗窃罪更大。
  综上所述,案例三中的张某符合扒窃的构成要素,构成扒窃。
  但《刑法》总则第十三条规定:“情节显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扒窃大部分都是因为情节轻微而不认定为犯罪。这就在某些情况下无法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因此,对扒窃行为统一或者建立入罪标准是必要的。这有利于依法打击犯罪,节约司法资源。
  三、结语
  盗窃犯罪的存在时刻影响着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通过对盗窃罪三种罪状的解读,希望能为这三种类型的盗窃犯罪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进而减少盗窃犯罪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明楷.《简论“携带凶器抢夺”》[J].法商研究,2000年 第四期
  [2]张明楷.《盗窃罪的新课题》[J].政治与法律,2011年 第八期
  [3]松宫孝明(日).《刑法各论讲义》[M].东京 成文堂,2006年版
  [4]曾根威(日).《刑法各论》[M].东京 弘文堂,2009年版
  [5]陈家林.《论刑法中的扒窃》[D].西北政法大学,2011年
其他文献
<正>近年来,国人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精细化,反而让过敏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过敏性疾病似乎已成为"新世纪的流行病"。专家们更是表示:过敏的高发与现代的生活方式密
摘 要:目前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缺乏对上市公司内部监督、制约。而独立董事制度的存在就是为了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起源于美国的独立董事制度在改变传统公司的管理结构,在改进公司监管效果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各国为改变本国上市公司的结构纷纷效仿美国应用独立董事制度。鉴于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所处困境,因此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从完善相应的配套制度以及体系方面提出了具有可实行性的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上市公
摘 要:通过对国内外行政行为说明理由制度立法例的分析研究,给行政行为说明理由作出了恰当的界定,并指出在现有制度基础之上进行完善的思路是构建该制度更为适宜的進路。  关键词:行政行为说明理由;构建进路  一、行政行为说明理由的界定  行政行为说明理由是一项重要的行政程序制度,从认知的逻辑顺序来看,该制度的概念需要根据其适用范围和行政主体应该说明的理由的内容等来确定。由此,为界定该制度,首要任务是确定
为了揭示不同表面结构的杂草叶片上雾滴的铺展和蒸发情况差异,设计试验研究了0.5%草甘膦在含有系列体积分数有机硅助剂的情况下,选择228,288μm两种粒径雾滴,分别沉积于毛刺
在新的形势之下做好基层统计执法工作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此为了保障基层统计执法工作的质量,需要提高重视程度采取有效举措。本文分析当下基
摘 要: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事情,这些事情可能会间接的损害了他们的自身权益,但是很多时候他们又不知道通过什么方式去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而有了证据一些违法分子自然没有理由去狡辩自己所做的侵害他人的行为。在司法程序中,证据起着非常重要的左右,为了能够让我们的证据有了合法的保证,就需要利益相关人向相关的部门提出证据公证。基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探讨保全证据公证实务,以期能为以后的实际工作起到一
摘 要:“谷歌税”带来了新闻作品的版权属性问题,但搜索引擎提供新闻链接行为不属于信息网络传播行为;新闻链接不适用“避风港”规则。  关键词:谷歌税;搜索引擎;新闻链接  一、“谷歌税”概述  近些年来,各国知识产权法将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新闻聚合类网站,西班牙议会修订的新《知识产权法》,其中的 “谷歌税”条款(谷歌占有法国、德国、西班牙、英国等欧洲主要国家搜索引擎市场的绝大部分,因此这一条款也被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