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顾聆森,研究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苏州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昆剧大辞典》副主编,江苏省昆剧院艺术顾问,《昆剧艺谭》执行主编。发表戏剧文论百余万字,有《聆森戏剧论评选》出版,另著有:《昆曲与人文苏州》、《沈璟与昆曲吴江派》、《天下第一团》、《历代后妃与朝政》等;剧作有昆剧《哪吒》,苏剧《唐伯虎智救崔素琼》、《赖债庙》、《西园记》等。
王廷信,文学博士,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兼任东南大学戏曲小说研究所副所长、《艺术学》丛刊副主编。著述有《中国戏剧之发生》、《〈锦笺记〉评注》、《昆曲与民俗文化》等著作多部。
历史证明,昆曲折子戏一招一式的战术继承,并不能遏止折子戏锐减,面对日益严峻的传承形势,昆剧艺术的战略继承已被提到了议事日程。战略继承要求在强化“口传心授”的基础上更关注艺术表演团队的整体传承合力和团队对于折子戏在当代不间断公演的承受力。实力雄厚的江苏省昆剧院作为昆剧表演艺术的超级团队,业已叩响了昆剧战略继承的大门,他们以开创性的举措,引领昆剧遗产进入了战略继承的轨道,从而为中国昆剧的“保护、继承、创新、发展”探索了一条新途径。
引 言
中国昆剧于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后,全国昆剧院团纷纷加大了对昆剧的保护力度,各院团的举措大抵都聚焦于折子戏的传承,即:折子戏表演艺术一招一式的口传心授。据最新统计,称得上“遗产”的昆剧折子戏不到三百出。
但据20世纪80年代初的统计,留存于昆剧舞台的折子戏至少有三百出以上,如果上溯至20世纪20年代,清末最后一个职业戏班全福班遗留给苏州昆剧传习所的最后一批家当,则有六百余出之多。清中叶以降,昆剧靠着折子戏维持着自己的命脉。然而,从20世纪20年代至今不到百年的时间里,留传于世的折子戏已锐减了一半多。更为怵目的是,昆剧遗产号称近三百出,常见于当代舞台的常演剧目仅仅几十出而已。这意味着还有大批观众不爱看、演员不愿演的剧目依旧处在消亡的高危线上。由于昆剧行当分工细密,当代演员往往专工一行,多角色的折子戏要多个演员(角儿)的合作才能完成,于是剧团一旦行当不齐,就连这一部分常演的剧目也不得不束之高阁。昆剧遗产传承形势之严峻不言而喻。
昆剧表演艺术的唯一载体是昆剧表演艺术家。正所谓“艺寓于戏,戏寓于人” 。1固然,表演艺术的留传靠着一代又一代表演艺术家的连续传承才能实现,一招一式的口传心授是维护昆剧折子戏原生态和正宗性的最佳途径。然而,一招一式的口传心授充其量是一种着眼于传承个体的战术继承。面对着日益严峻的传承形势,昆剧艺术的战略继承已被放到了议事日程上来。
战略继承要求在强化口传心授的基础上更关注于团队整体传承的合力和团队对于折子戏在当代不间断公演的承受力。
毫无疑问,折子戏的存亡取决于折子戏的演出。整合团队传承能力和提高折子戏的演出频率,将成为昆剧战略继承的强有力的支点。实力雄厚的江苏省昆剧院作为昆剧表演艺术的超级团队,业已叩响了昆剧战略继承的大门。他们高瞻远瞩,把切实加强团队的传承合力提升到了战略高度,全力以赴为折子戏搭建营销平台,并借此平台,引领昆剧遗产进入战略继承的轨道,从而为中国昆剧的“保护、继承、创新、发展”探索到一条新途径。
举办“个人专场”:激活昆剧院的传承中枢
江苏省昆剧院为实现昆剧的战略继承实行了多种举措,最有力有效的是为在职高级演员举办“个人专场”,通过个人专场激活全院的传承中枢。
最初的个人专场举办范围仅限于国家一级演员,每人每年两场,逐年举办。由于个人专场对外售票公演,且把票房收益纳入奖励机制,从而赋予演员较大的驱动力。又因个人专场规定个人的演出剧目不得前后重复,专场演员平时就得寻找并盘活自己曾经演出但现在很少演出的剧目,以备登场。然而,这类剧目上座率一般较差,如何提高其可看性?这对专场演员无疑是很大的考验。由于有资格参加个人专场的演员都有相当的从艺资历和知名度,一批很少登台的剧目经过他们的创造性努力,艺术含金量大大提高,有力逆转了上座困境。但也有部分剧目因处于消亡的临界点,海内能够表演的艺术家寥若晨星,昆剧院便指令所属研究室进行排摸彻查,订下日程,通过把老师“请进来”、把学生“派出去”等多种途径,下决心克服困难进行抢救。而凡属稀演剧目,院部又做了尽可能反复公演的部署,借此接受观众的意见反馈,以利进一步加工。
个人专场开办三年以来,专场演员凭借自己的知名度和对观众的号召力,已创造了令人满意的票房收益。专场公演尽管票价不菲,但本院的兰苑剧场竟能席无虚座。网上戏迷涌动,好评如潮。多数专场的预售票在演出一周甚至二周前即已告罄,甚至一票难求!目前,剧院正尝试着把个人专场扩展到副高级层(指国家二级演员),乃至成名的青年演员,陆续从中挑选出尖子加盟专场演出。
江苏省昆剧院目前有七名国家一级演员,全年将为他们举办十四个专场,以每个专场平均演出四个折子戏计,则一年将有五十多个具有一流表演水平的优质折子戏与观众见面。排除同行演员演出的相同折子戏,他们有望在五至六年时间内使近三百出国宝全部得到保护与继承。
组织“评比展演”:完成三级人才梯队的构筑
江苏省昆剧院目前可以举办专场的在职高级演员聚集在中年一代。这一代的表演艺术家肩负了双重责任,一是要把已经退休的老一代表演艺术家所拥有的折子戏一个不剩地学到手;二是要把自己手里的折子戏传授给下一代。江苏省昆剧院的传承优势在于:老一代演员大多健在,且不乏闻名全国的表演艺术家。已经退休的表演艺术家包括了像张继青、石小梅、胡锦芳、黄小午、林继凡、张寄蝶等梅花奖、文华奖群体。这是一个现成的传统剧目的储存库。昆剧院鼓励中青年演员向老一代表演艺术家学戏(也鼓励他们外出寻师访戏),同时又鼓励老艺人向中青年演员授戏。难能可贵的是,他们的传戏热情一直都很旺盛。更令人称羡的是,昆剧院还拥有五十名刚从江苏省戏剧学校昆剧科毕业的科班演员。剧院已把未来二十年昆剧传承的目标锁定在这批平均年龄不到二十岁的青年群体身上,设法让他们把近三百出折子戏遗产同样完整地、一个不剩地接收下来,并尽快地提高他们的表演水平。
战略继承的最终目标无非就是要构建起老、中、青三代艺术人才的联动机制,并能一代又一代地延续衔接。江苏省昆剧院始终以打造可持续的和可延伸的昆剧传承链为使命,通过制度革新,使分配与授戏相结合,健全激励机制。在江苏省昆剧院,凡具备高级职称和授戏资格的表演艺术家每年必须向青年演员传授相应数量的折子戏,以此作为个人业绩决定他们的薪酬。职称的高低只是年薪分配的参考值,授戏的数量和质量才是主要的决定因素。分配杠杆的切实运用,充分调动了院内资深表演艺术家的积极性。他们通过挖掘旧剧目,甚至与院外表演艺术家互相交换“拿手好戏”来充实自己的教学剧目。
作为配套措施,江苏省昆剧院每年还举办两次青年演员评比展演。先在半年度考核的基础上给青年演员新学的折子戏打分评比,选择优秀剧目组台展览演出(售票公演)。年终前结合年终考核进行第二次评比,然后让本年度评比出的优秀剧目公开决赛,决赛产生金奖、银奖和“最受观众喜爱奖”,以评比展演鼓励青年演员学戏,并借此检阅教师成果。与此同时,院领导又特别注重在青年演员中重点培养各行当的业务尖子,期待若干年后也能出现一批国家一级演员乃至形成新的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奖群体。几年来,这种拳拳之心已初见成效。2007年7月全国昆剧青年演员在杭州会演,共评出十名“优秀新秀奖”,江苏省昆剧院占了四名,于全国六大昆剧院团中首屈一指。
通过青年演员评比展演,江苏省昆剧院老、中二代表演艺术家所掌握的折子戏已开始成批地向青年一代转移,从而成功地构筑了实力雄厚的老、中、青三级艺术梯队。
坚持“周末专场”:递增折子戏舞台滚动频率
公演是传世折子戏的生命源泉。公演赋予了折子戏提升、流行和留传的最佳机会。任何文字资料及录音、录像档案都无法替代售票公演对于折子戏(特别是稀演剧目)的保护功能。为了扩大演出面,除常年举办“个人专场”和“评比展演”活动外,江苏省昆剧院还开辟了多种途径增加演出,其中最见成效的是创办了“兰苑周末昆剧专场”。兰苑周末昆剧专场是指每逢周末,江苏省昆剧院由老、中、青三代艺人联合公演,主要用以加强老、中、青演员之间的切磋和舞台经验交流,同时又使更多的折子戏有了演出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兰苑昆剧专场还辟出了以演奏昆曲曲牌为主体的昆曲乐器独奏、变奏音乐专场,把一直在幕后工作的实力派演奏员推到幕前,走出了一条昆曲音乐继承、创新的新路子。
兰苑周末昆剧专场开办至今从未间断,每年为两百至两百五十出折子戏(包括重复演出的折子戏)提供登场机会。一个非常意外的收获是,“兰苑周末昆剧专场”受到了南京市民的热情关注。在今天的省城南京,观摩“兰苑周末昆剧专场”已经成为市民的一种时尚,对知识阶层尤具吸引力,甚至许多外国留学生也乐此不疲,从而为南京这座古城平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坚持送戏进校园是江苏省昆剧院扩大演出率的又一得力举措。南京、北京乃至香港等地的许多大专院校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他们还连续几年举办了“昆剧故乡行”活动,把折子戏送进了昆剧的发祥地——昆山和太仓城乡的中、小学,最近又把戏送进了香港的中、小学,从更低的年龄段培养观众。演员们(包括国家一、二级演员)常常早出晚归,平均每天演出二至三场。每年总有近百所中、小学校的师生们免票观摩他们的演出。这几年来,他们的年演出场次超过了三百场,完成了原定指标的200%以上。
江苏省昆剧院通过构筑坚实的战略继承支点,尽可能地提高昆剧折子戏遗产在舞台上的滚动频率,以求巩固和发展昆剧遗产的传承成果。由于“个人专场”以及与之配套的“青年评比展演”、“兰苑周末昆剧专场”等活动的开展,江苏省昆剧院的传承中枢得以激活,保证了艺术全局的健康联动,致使院存剧目得到较快递增。
实施名著改编:寻求古人与今人的审美交汇
江苏省昆剧院同时把名著改编演出作为“战略继承”不可或缺的一翼。近三年来,他们连续推出了五部大戏:《牡丹亭》(精华版)、《小孙屠》、《1699·桃花扇》、《绿牡丹》和《汤显祖与四梦》,对名著改编演出的方式作了多元探索。
《牡丹亭》(精华版)尽可能多地吸纳了流传的折子戏精华,但它出色的取舍融进了改编者独到的原创精神,别致、深刻、精粹,该剧赢得了“江苏省舞台精品工程”榜首的殊荣。
《1699·桃花扇》是他们尝试的大制作,耗资六百万元,展示了原著《桃花扇》的全貌。在古代,《桃花扇》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戏班演出很少,《1699·桃花扇》的改编在国内掀起了观看《桃花扇》的热潮。《1699·桃花扇》在演出中已形成了原版、简版、青春版、折子版、音乐版等多种版本,适应不同的演出需要,影响波及海内外,曾在一年多时间内驰誉四大国际艺术节——中日韩BeSeTo艺术节、首尔国际公演艺术节、第九届国际音乐节、第三十五届香港国际艺术节,同时荣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大奖,巨额投资也逐渐得到回收。
《小孙屠》是沉睡于明《永乐大典》六百年的我国仅存的三种早期南戏之一。江苏省昆剧院通过重新演绎使其复活。论者认为,《小孙屠》的重新演绎“对研究中国戏剧发展史有着极其重要的史学价值” 。2由于原著是个残本,改编者通过合理想象弥补了情节的缺失,使故事在舞台上得到完整呈现。
《绿牡丹》是中国古代十大喜剧之一,舞台演出同样早已失传。江苏省昆剧院采用了著名剧作家郭启宏的改编本。郭本在忠于原著的前提下压缩剪裁,成功体现了原著的喜剧精神和艺术风格。不久前在南京紫金大戏院首演,观众反响强烈。
《汤显祖与四梦》以汤显祖寻找墓地为线索,汇集了传奇《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还魂记》等“四梦”的精粹,别致而新颖,被选定为2007年香港艺术节的参演剧目。
三年推出五部大戏,这样的速率隐隐透出了江苏省昆剧院对名著改编、演出的热衷与追求。古典名著的改编演出不仅挖掘出埋没于古籍中的戏剧文学遗产,而且是沟通现代与古代昆剧舞台的最佳渠道。
对于名著改编演出,改编者和演出者必须怀着尊重原作主旨的诚心,但同时又毕竟无法回避时代精神的介入。名著改编凭借原著的深远影响及其内在的艺术潜力,可从更深的层次展现昆剧艺术的魅力。大剧场的演出已使观众尤其是知识分子观众数量成倍地增长。更为重要的是,在名著改编演出的过程中,人们取得了某种共识:观众并不只是昆剧继承和发展的附庸,相反,是传承的主要动力。观众对于新剧目的褒贬乃是昆剧前进的杠杆。
名著的改编演出恰恰就是获取观众褒扬或批评的最佳方式。艺术家们借着当代观众的批评不断地矫正自己,在寻求古人与今人审美兴趣的交会点上使改编作品获得当代观众的认可。江苏省昆剧院在名著改编演出的过程中还催生了一批新的折子戏,如:《牡丹亭·离魂》、《桃花扇·题画》、《桃花扇·沉江》等。这些折子戏的表演艺术曾已失传,现在却从名著改编演出中析出并流传全国,成为昆剧演员爱演、观众乐看的新的折子戏经典。
在江苏省昆剧院,名著改编演出和折子戏传承相辅相成。折子戏传承注重于表演程式的原生状态;名著改编则开辟了创造性地运用传统编剧方法和音乐、舞美、表演程式的新领域。
创守理论阵地:为遗产传承提供学术支撑
江苏省昆剧院还越过演艺界,把目光投向了学术领域。通过招贤纳士,昆剧院把对昆剧学术理论广有研究、深有影响的昆曲学者、理论家吸引过来,使昆剧的舞台实践得到理论的滋养。
昆剧院组建了以院刊《昆剧艺谭》为中心的南昆研究室,构划和实施多项重要工程:一是南昆系列工程。由专家对南昆遗产进行盘点、清理和论证,然后挑选其中最有价值的古典名著逐一改编、搬演;二是理论研究成果应用基地。昆剧院与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合作,开发和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院藏的昆曲折子戏身段谱,经专家逐批论证后仿古复制,使之重现于昆曲舞台;三是传承档案建设工程。昆剧院把所有传承剧目制成音像光碟以及包括演出台本、曲谱、锣鼓谱、身段谱等在内的全套文字档案进行保存。
此外,他们还特聘了外籍学者石俊山等担任翻译工作,把所有上演折子戏以及名著改编后演出的新戏逐句翻译,并登上字幕屏。通过翻译工作,剧院已积累了一大批演出台本的英文版。石俊山也因他的杰出工作获得江苏省“外国人中华才艺之星”的荣誉。除此以外,院刊《昆剧艺谭》还担负起总结本院昆曲传承的经验与成果,并面向全国,与各昆剧院团交流传承经验,为昆曲学者、理论家进行昆剧学术研究提供园地。迄今为止,已有四十余位专家在《昆剧艺谭》上发表针对昆剧的学术见解,为昆剧遗产的保护和继承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撑。
自建院以来,江苏省昆剧院虽也经历过上升发展期,但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却一度在低谷中徘徊。三年前的改革浪潮把以柯军为首的一批表演艺术家推上了领导岗位。柯军十一岁进入江苏省戏剧学校,他的副手李鸿良、王斌、孔爱萍以及昆剧院的艺术骨干大多是他在省戏校的同学,而许多老一辈的艺术家当年又在省戏校教过戏,乃是他们的业师。天时、地利、人和,为江苏省昆剧院这个艺术群体提供了同心协力展宏图、显身手的平台。
江苏省昆剧院所举行的表演艺术家的个人专场表演、青年演员的评比展演、兰苑剧场周末演出、名著改编演出等昆剧业务已促成江苏省昆剧院老、中、青三级人才梯队的联动局势。大家各有其位,各得其所,生气勃勃地使昆曲的传承实践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中国昆剧战略继承的方略集中体现了江苏省昆剧院领导人的睿智和创造精神。这种方略不仅使昆曲这朵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奇葩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弘扬,也引领江苏省昆剧院步入建院以来的全盛时期。
注释
1 吴石坚:《戏曲艺术的继承和发展》,1979年苏州油印本。
2 石玉昆:《圆南戏之梦,尽今人之责——昆剧〈小孙屠〉导演阐述》,《昆剧艺谭》2006年创刊号,第26页。
王廷信,文学博士,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兼任东南大学戏曲小说研究所副所长、《艺术学》丛刊副主编。著述有《中国戏剧之发生》、《〈锦笺记〉评注》、《昆曲与民俗文化》等著作多部。
历史证明,昆曲折子戏一招一式的战术继承,并不能遏止折子戏锐减,面对日益严峻的传承形势,昆剧艺术的战略继承已被提到了议事日程。战略继承要求在强化“口传心授”的基础上更关注艺术表演团队的整体传承合力和团队对于折子戏在当代不间断公演的承受力。实力雄厚的江苏省昆剧院作为昆剧表演艺术的超级团队,业已叩响了昆剧战略继承的大门,他们以开创性的举措,引领昆剧遗产进入了战略继承的轨道,从而为中国昆剧的“保护、继承、创新、发展”探索了一条新途径。
引 言
中国昆剧于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后,全国昆剧院团纷纷加大了对昆剧的保护力度,各院团的举措大抵都聚焦于折子戏的传承,即:折子戏表演艺术一招一式的口传心授。据最新统计,称得上“遗产”的昆剧折子戏不到三百出。
但据20世纪80年代初的统计,留存于昆剧舞台的折子戏至少有三百出以上,如果上溯至20世纪20年代,清末最后一个职业戏班全福班遗留给苏州昆剧传习所的最后一批家当,则有六百余出之多。清中叶以降,昆剧靠着折子戏维持着自己的命脉。然而,从20世纪20年代至今不到百年的时间里,留传于世的折子戏已锐减了一半多。更为怵目的是,昆剧遗产号称近三百出,常见于当代舞台的常演剧目仅仅几十出而已。这意味着还有大批观众不爱看、演员不愿演的剧目依旧处在消亡的高危线上。由于昆剧行当分工细密,当代演员往往专工一行,多角色的折子戏要多个演员(角儿)的合作才能完成,于是剧团一旦行当不齐,就连这一部分常演的剧目也不得不束之高阁。昆剧遗产传承形势之严峻不言而喻。
昆剧表演艺术的唯一载体是昆剧表演艺术家。正所谓“艺寓于戏,戏寓于人” 。1固然,表演艺术的留传靠着一代又一代表演艺术家的连续传承才能实现,一招一式的口传心授是维护昆剧折子戏原生态和正宗性的最佳途径。然而,一招一式的口传心授充其量是一种着眼于传承个体的战术继承。面对着日益严峻的传承形势,昆剧艺术的战略继承已被放到了议事日程上来。
战略继承要求在强化口传心授的基础上更关注于团队整体传承的合力和团队对于折子戏在当代不间断公演的承受力。
毫无疑问,折子戏的存亡取决于折子戏的演出。整合团队传承能力和提高折子戏的演出频率,将成为昆剧战略继承的强有力的支点。实力雄厚的江苏省昆剧院作为昆剧表演艺术的超级团队,业已叩响了昆剧战略继承的大门。他们高瞻远瞩,把切实加强团队的传承合力提升到了战略高度,全力以赴为折子戏搭建营销平台,并借此平台,引领昆剧遗产进入战略继承的轨道,从而为中国昆剧的“保护、继承、创新、发展”探索到一条新途径。
举办“个人专场”:激活昆剧院的传承中枢
江苏省昆剧院为实现昆剧的战略继承实行了多种举措,最有力有效的是为在职高级演员举办“个人专场”,通过个人专场激活全院的传承中枢。
最初的个人专场举办范围仅限于国家一级演员,每人每年两场,逐年举办。由于个人专场对外售票公演,且把票房收益纳入奖励机制,从而赋予演员较大的驱动力。又因个人专场规定个人的演出剧目不得前后重复,专场演员平时就得寻找并盘活自己曾经演出但现在很少演出的剧目,以备登场。然而,这类剧目上座率一般较差,如何提高其可看性?这对专场演员无疑是很大的考验。由于有资格参加个人专场的演员都有相当的从艺资历和知名度,一批很少登台的剧目经过他们的创造性努力,艺术含金量大大提高,有力逆转了上座困境。但也有部分剧目因处于消亡的临界点,海内能够表演的艺术家寥若晨星,昆剧院便指令所属研究室进行排摸彻查,订下日程,通过把老师“请进来”、把学生“派出去”等多种途径,下决心克服困难进行抢救。而凡属稀演剧目,院部又做了尽可能反复公演的部署,借此接受观众的意见反馈,以利进一步加工。
个人专场开办三年以来,专场演员凭借自己的知名度和对观众的号召力,已创造了令人满意的票房收益。专场公演尽管票价不菲,但本院的兰苑剧场竟能席无虚座。网上戏迷涌动,好评如潮。多数专场的预售票在演出一周甚至二周前即已告罄,甚至一票难求!目前,剧院正尝试着把个人专场扩展到副高级层(指国家二级演员),乃至成名的青年演员,陆续从中挑选出尖子加盟专场演出。
江苏省昆剧院目前有七名国家一级演员,全年将为他们举办十四个专场,以每个专场平均演出四个折子戏计,则一年将有五十多个具有一流表演水平的优质折子戏与观众见面。排除同行演员演出的相同折子戏,他们有望在五至六年时间内使近三百出国宝全部得到保护与继承。
组织“评比展演”:完成三级人才梯队的构筑
江苏省昆剧院目前可以举办专场的在职高级演员聚集在中年一代。这一代的表演艺术家肩负了双重责任,一是要把已经退休的老一代表演艺术家所拥有的折子戏一个不剩地学到手;二是要把自己手里的折子戏传授给下一代。江苏省昆剧院的传承优势在于:老一代演员大多健在,且不乏闻名全国的表演艺术家。已经退休的表演艺术家包括了像张继青、石小梅、胡锦芳、黄小午、林继凡、张寄蝶等梅花奖、文华奖群体。这是一个现成的传统剧目的储存库。昆剧院鼓励中青年演员向老一代表演艺术家学戏(也鼓励他们外出寻师访戏),同时又鼓励老艺人向中青年演员授戏。难能可贵的是,他们的传戏热情一直都很旺盛。更令人称羡的是,昆剧院还拥有五十名刚从江苏省戏剧学校昆剧科毕业的科班演员。剧院已把未来二十年昆剧传承的目标锁定在这批平均年龄不到二十岁的青年群体身上,设法让他们把近三百出折子戏遗产同样完整地、一个不剩地接收下来,并尽快地提高他们的表演水平。
战略继承的最终目标无非就是要构建起老、中、青三代艺术人才的联动机制,并能一代又一代地延续衔接。江苏省昆剧院始终以打造可持续的和可延伸的昆剧传承链为使命,通过制度革新,使分配与授戏相结合,健全激励机制。在江苏省昆剧院,凡具备高级职称和授戏资格的表演艺术家每年必须向青年演员传授相应数量的折子戏,以此作为个人业绩决定他们的薪酬。职称的高低只是年薪分配的参考值,授戏的数量和质量才是主要的决定因素。分配杠杆的切实运用,充分调动了院内资深表演艺术家的积极性。他们通过挖掘旧剧目,甚至与院外表演艺术家互相交换“拿手好戏”来充实自己的教学剧目。
作为配套措施,江苏省昆剧院每年还举办两次青年演员评比展演。先在半年度考核的基础上给青年演员新学的折子戏打分评比,选择优秀剧目组台展览演出(售票公演)。年终前结合年终考核进行第二次评比,然后让本年度评比出的优秀剧目公开决赛,决赛产生金奖、银奖和“最受观众喜爱奖”,以评比展演鼓励青年演员学戏,并借此检阅教师成果。与此同时,院领导又特别注重在青年演员中重点培养各行当的业务尖子,期待若干年后也能出现一批国家一级演员乃至形成新的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奖群体。几年来,这种拳拳之心已初见成效。2007年7月全国昆剧青年演员在杭州会演,共评出十名“优秀新秀奖”,江苏省昆剧院占了四名,于全国六大昆剧院团中首屈一指。
通过青年演员评比展演,江苏省昆剧院老、中二代表演艺术家所掌握的折子戏已开始成批地向青年一代转移,从而成功地构筑了实力雄厚的老、中、青三级艺术梯队。
坚持“周末专场”:递增折子戏舞台滚动频率
公演是传世折子戏的生命源泉。公演赋予了折子戏提升、流行和留传的最佳机会。任何文字资料及录音、录像档案都无法替代售票公演对于折子戏(特别是稀演剧目)的保护功能。为了扩大演出面,除常年举办“个人专场”和“评比展演”活动外,江苏省昆剧院还开辟了多种途径增加演出,其中最见成效的是创办了“兰苑周末昆剧专场”。兰苑周末昆剧专场是指每逢周末,江苏省昆剧院由老、中、青三代艺人联合公演,主要用以加强老、中、青演员之间的切磋和舞台经验交流,同时又使更多的折子戏有了演出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兰苑昆剧专场还辟出了以演奏昆曲曲牌为主体的昆曲乐器独奏、变奏音乐专场,把一直在幕后工作的实力派演奏员推到幕前,走出了一条昆曲音乐继承、创新的新路子。
兰苑周末昆剧专场开办至今从未间断,每年为两百至两百五十出折子戏(包括重复演出的折子戏)提供登场机会。一个非常意外的收获是,“兰苑周末昆剧专场”受到了南京市民的热情关注。在今天的省城南京,观摩“兰苑周末昆剧专场”已经成为市民的一种时尚,对知识阶层尤具吸引力,甚至许多外国留学生也乐此不疲,从而为南京这座古城平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坚持送戏进校园是江苏省昆剧院扩大演出率的又一得力举措。南京、北京乃至香港等地的许多大专院校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他们还连续几年举办了“昆剧故乡行”活动,把折子戏送进了昆剧的发祥地——昆山和太仓城乡的中、小学,最近又把戏送进了香港的中、小学,从更低的年龄段培养观众。演员们(包括国家一、二级演员)常常早出晚归,平均每天演出二至三场。每年总有近百所中、小学校的师生们免票观摩他们的演出。这几年来,他们的年演出场次超过了三百场,完成了原定指标的200%以上。
江苏省昆剧院通过构筑坚实的战略继承支点,尽可能地提高昆剧折子戏遗产在舞台上的滚动频率,以求巩固和发展昆剧遗产的传承成果。由于“个人专场”以及与之配套的“青年评比展演”、“兰苑周末昆剧专场”等活动的开展,江苏省昆剧院的传承中枢得以激活,保证了艺术全局的健康联动,致使院存剧目得到较快递增。
实施名著改编:寻求古人与今人的审美交汇
江苏省昆剧院同时把名著改编演出作为“战略继承”不可或缺的一翼。近三年来,他们连续推出了五部大戏:《牡丹亭》(精华版)、《小孙屠》、《1699·桃花扇》、《绿牡丹》和《汤显祖与四梦》,对名著改编演出的方式作了多元探索。
《牡丹亭》(精华版)尽可能多地吸纳了流传的折子戏精华,但它出色的取舍融进了改编者独到的原创精神,别致、深刻、精粹,该剧赢得了“江苏省舞台精品工程”榜首的殊荣。
《1699·桃花扇》是他们尝试的大制作,耗资六百万元,展示了原著《桃花扇》的全貌。在古代,《桃花扇》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戏班演出很少,《1699·桃花扇》的改编在国内掀起了观看《桃花扇》的热潮。《1699·桃花扇》在演出中已形成了原版、简版、青春版、折子版、音乐版等多种版本,适应不同的演出需要,影响波及海内外,曾在一年多时间内驰誉四大国际艺术节——中日韩BeSeTo艺术节、首尔国际公演艺术节、第九届国际音乐节、第三十五届香港国际艺术节,同时荣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大奖,巨额投资也逐渐得到回收。
《小孙屠》是沉睡于明《永乐大典》六百年的我国仅存的三种早期南戏之一。江苏省昆剧院通过重新演绎使其复活。论者认为,《小孙屠》的重新演绎“对研究中国戏剧发展史有着极其重要的史学价值” 。2由于原著是个残本,改编者通过合理想象弥补了情节的缺失,使故事在舞台上得到完整呈现。
《绿牡丹》是中国古代十大喜剧之一,舞台演出同样早已失传。江苏省昆剧院采用了著名剧作家郭启宏的改编本。郭本在忠于原著的前提下压缩剪裁,成功体现了原著的喜剧精神和艺术风格。不久前在南京紫金大戏院首演,观众反响强烈。
《汤显祖与四梦》以汤显祖寻找墓地为线索,汇集了传奇《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还魂记》等“四梦”的精粹,别致而新颖,被选定为2007年香港艺术节的参演剧目。
三年推出五部大戏,这样的速率隐隐透出了江苏省昆剧院对名著改编、演出的热衷与追求。古典名著的改编演出不仅挖掘出埋没于古籍中的戏剧文学遗产,而且是沟通现代与古代昆剧舞台的最佳渠道。
对于名著改编演出,改编者和演出者必须怀着尊重原作主旨的诚心,但同时又毕竟无法回避时代精神的介入。名著改编凭借原著的深远影响及其内在的艺术潜力,可从更深的层次展现昆剧艺术的魅力。大剧场的演出已使观众尤其是知识分子观众数量成倍地增长。更为重要的是,在名著改编演出的过程中,人们取得了某种共识:观众并不只是昆剧继承和发展的附庸,相反,是传承的主要动力。观众对于新剧目的褒贬乃是昆剧前进的杠杆。
名著的改编演出恰恰就是获取观众褒扬或批评的最佳方式。艺术家们借着当代观众的批评不断地矫正自己,在寻求古人与今人审美兴趣的交会点上使改编作品获得当代观众的认可。江苏省昆剧院在名著改编演出的过程中还催生了一批新的折子戏,如:《牡丹亭·离魂》、《桃花扇·题画》、《桃花扇·沉江》等。这些折子戏的表演艺术曾已失传,现在却从名著改编演出中析出并流传全国,成为昆剧演员爱演、观众乐看的新的折子戏经典。
在江苏省昆剧院,名著改编演出和折子戏传承相辅相成。折子戏传承注重于表演程式的原生状态;名著改编则开辟了创造性地运用传统编剧方法和音乐、舞美、表演程式的新领域。
创守理论阵地:为遗产传承提供学术支撑
江苏省昆剧院还越过演艺界,把目光投向了学术领域。通过招贤纳士,昆剧院把对昆剧学术理论广有研究、深有影响的昆曲学者、理论家吸引过来,使昆剧的舞台实践得到理论的滋养。
昆剧院组建了以院刊《昆剧艺谭》为中心的南昆研究室,构划和实施多项重要工程:一是南昆系列工程。由专家对南昆遗产进行盘点、清理和论证,然后挑选其中最有价值的古典名著逐一改编、搬演;二是理论研究成果应用基地。昆剧院与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合作,开发和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院藏的昆曲折子戏身段谱,经专家逐批论证后仿古复制,使之重现于昆曲舞台;三是传承档案建设工程。昆剧院把所有传承剧目制成音像光碟以及包括演出台本、曲谱、锣鼓谱、身段谱等在内的全套文字档案进行保存。
此外,他们还特聘了外籍学者石俊山等担任翻译工作,把所有上演折子戏以及名著改编后演出的新戏逐句翻译,并登上字幕屏。通过翻译工作,剧院已积累了一大批演出台本的英文版。石俊山也因他的杰出工作获得江苏省“外国人中华才艺之星”的荣誉。除此以外,院刊《昆剧艺谭》还担负起总结本院昆曲传承的经验与成果,并面向全国,与各昆剧院团交流传承经验,为昆曲学者、理论家进行昆剧学术研究提供园地。迄今为止,已有四十余位专家在《昆剧艺谭》上发表针对昆剧的学术见解,为昆剧遗产的保护和继承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撑。
自建院以来,江苏省昆剧院虽也经历过上升发展期,但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却一度在低谷中徘徊。三年前的改革浪潮把以柯军为首的一批表演艺术家推上了领导岗位。柯军十一岁进入江苏省戏剧学校,他的副手李鸿良、王斌、孔爱萍以及昆剧院的艺术骨干大多是他在省戏校的同学,而许多老一辈的艺术家当年又在省戏校教过戏,乃是他们的业师。天时、地利、人和,为江苏省昆剧院这个艺术群体提供了同心协力展宏图、显身手的平台。
江苏省昆剧院所举行的表演艺术家的个人专场表演、青年演员的评比展演、兰苑剧场周末演出、名著改编演出等昆剧业务已促成江苏省昆剧院老、中、青三级人才梯队的联动局势。大家各有其位,各得其所,生气勃勃地使昆曲的传承实践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中国昆剧战略继承的方略集中体现了江苏省昆剧院领导人的睿智和创造精神。这种方略不仅使昆曲这朵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奇葩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弘扬,也引领江苏省昆剧院步入建院以来的全盛时期。
注释
1 吴石坚:《戏曲艺术的继承和发展》,1979年苏州油印本。
2 石玉昆:《圆南戏之梦,尽今人之责——昆剧〈小孙屠〉导演阐述》,《昆剧艺谭》2006年创刊号,第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