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目的,就是从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道德、认识等方方面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使新时代的小学生具有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品行。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老师更要改变观念,通过一些实际的案例或者故事,从小培养、强化学生法治意识。
【关键词】核心素养 道德与法治教学 问题 策略
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目的,就是从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道德、认识等方方面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使新时代的小学生具有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品行。那么,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老师,我们如何通过这门关系着学生道德品质、思想发展,积极心态培养的学科,改变观念,创新方法,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通过理论与案例的结合,培养学生一些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呢?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研究,谈几点自己的思考,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启发。
一、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问题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老师普遍有一个认识,以为家庭是孩子的德育教育的重点,学校只是在教学中附带德育教育,所以孩子道德品质的好坏,老师首先就从家庭环境找原因,从家长身上找原因,很少反观自己,反观学校的德育教育的薄弱以及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忽视。所以,导致目前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以下几问题:首先,老师对这门课的认识,仅次于小学生体育、音乐、科学等课程,在教学中从来不注意备课,也不了解学生在道德与法治方面需要学习什么,直接拿着课本进教室,没有教案,没有课件,只是照本宣科地讲解。模式单一,方法枯燥,课堂毫无生气,学生肯定是道德与法治课堂或者其学科本身没有兴趣。其次,课时安排比较少,还常常像体育课、音乐课一样被语数英的老师借去补课,加自习。学校为了抓教学质量,抓成绩,对此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第三,老师对于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大多都是理论的灌输,没有把理论与实现结合起来,小学生的知识基础,认识经验的限制,对于模糊的概念无法理解。比如,家人的爱,什么是家人的爱,小学生认为肯定就是关心、买好吃的、好玩的,如果家长教育他们,批评他们,甚至惩罚他们,撕他们写得不整齐的作业等,是不是爱呢,这肯定会让很多小学生困惑。如果没有实际案例,把理论融入故事情境,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一些学习内容永远只会停留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等,这会使学生像吃了生的东西不消化,对于学生营养吸收,智慧的提升会有影响,也会严重影响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率与质量,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意义不大。
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意义
核心素养下的德育教育,其实就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都有所进益,从智力到能力全面发展,作一个与时俱进的小学生,为他们以后学习、生活打基础。事实证明,相对于语、数、英教学,可能在某一方面道德与法治教育更重要。我们常听有些人说,学习成绩差没关系,没有道德那才真正对于孩子来说是绝路。所以,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老师一定要认识到德育教育对孩子成长的意义,认识到它对孩子引导的重要性。首先,道德与法治教育,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间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使学生逐渐变得有责任心、有爱心,对于他人乐于伸手,乐于帮助。比如,我“可爱的动物”,在不知不觉间教会学生,也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爱护小动物,热爱大自然;“家人的爱”这一节的内容,也会在不经意间教会学生感受家人的爱以及学会如何爱家人;“干点家务”通过小小的家务劳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品质,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等等;其次,通过道德与法治的教學,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增强学生的辨识能力,判断能力。通过“还没完”“等一下”这种学生的口头禅的小故事,让学生做一个遵守时间,生活积极的好学生,等等。可见,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对于学生成长的意义数不胜数,非常关键,无论老师还是家长、学生,一定不能忽视道德与法治,让生学在学习中有所改变,道德品质有所提高,进而实现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
三、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策略
1.结合生活中实事教学。如果说语文、数学是生活中最常用的知识的话,那么小学道德与法治的德育教育,是生活中运用最广泛、最实际的。生活中能用到、学习中能用到,与人交往中也能用到,可以说时时处处,吃饭穿衣,走路说话它都如影随形。所以,德育教育要从生活中找实事,找实例再方便不过了,随处都是。比如,在公交车上,有小学生大声说话,甚至打闹。像这样小学生都熟悉的场景,老师可以拿到课堂上来讨论,让学生结合公德、文明、礼貌这些核心素养的条件,说说自己的看法,增长学生的见识。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老师要善于运用生活中的实事,让学生受到感染,从而受到教育,达到德育目的,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2.结合游戏,实现生动化教学。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新版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有些版面的设计、配图、文字的设计等,都有游戏的成分,迎合了小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的心理和成长规律,学习规律,使学生在游戏中,娱乐中增长见识,拓展小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比如,结合教学内容,老师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参与开放式的德育课堂,组织学生吹汽泡、玩纸飞机、纸风车、放风筝,等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明白,不管是纸飞机的起飞,还是风筝的起飞、汽泡的飘荡,纸风车的转动,都是因为风的帮助,如果没有风,这些都是静止的,握在手里的,永远也站不高,看不远。通过这些游戏活动,既能让学生认识一个道理,那就是“独木难成林”,有些事是需要合作。还有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大家才能更好,更优秀,逐渐达到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推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发展。
3.融入班级生活进行有效教学。班级是学生在学校生活学习主要阵地,他们在班级学习、游戏,增长知识,提高认识。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老师,我们要结合内容,在教学中融入班级生活,帮助学生理解内容。比如,在“班级生活有规则”中,老师在教学中可以问学生,什么是班级规则?我们班有什么规则?你们都做到了吗?等等,引导学生逐渐认识,唤醒学生意识,让学生通过学习看看自己做到了哪些;“我是班级值日生”这一节教学时,老师就可以为学生组织一个情境,让学生通过演绎,学习如何爱护卫生,遇到乱扔纸屑的同学,该怎么办,改变学生随手扔垃圾的习惯,提同学生素养,等等。这些学生熟悉的班级生活的融入,有利于学生对于一些理论的理解与认识,也使课堂教学内容变得鲜活、新颖,使学生更加热爱学习,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产生兴趣,促进德育教学有效性的实现。
四、结束语
总之,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比以往的思想品德教学更有针对性,实用性,也更加适合新时代小学生的学习和理解。所以,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老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改变思想,创新方法,运用游戏、生活案例、班级生活等手段,把道德与法治课堂打造得更生动、更鲜活,更具有学习性、生活性、实用性,从而实现核心素养下学以致用的目的,实现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金亚慧.对课堂教学增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效的几点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6).
[2]文圆.中小学德育课堂教学的思考从赫尔巴特的道德教育思想说起[J].学园,2015,(2).
[3]朱小蔓.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参考用书一年级上[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6.
[4]张崧.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中国德育,2017,(15):66.
[5]曹娜.浅析思想政治学科与核心素养的结合[J].才智,2017,(06):192.
【关键词】核心素养 道德与法治教学 问题 策略
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目的,就是从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道德、认识等方方面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使新时代的小学生具有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品行。那么,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老师,我们如何通过这门关系着学生道德品质、思想发展,积极心态培养的学科,改变观念,创新方法,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通过理论与案例的结合,培养学生一些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呢?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研究,谈几点自己的思考,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启发。
一、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问题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老师普遍有一个认识,以为家庭是孩子的德育教育的重点,学校只是在教学中附带德育教育,所以孩子道德品质的好坏,老师首先就从家庭环境找原因,从家长身上找原因,很少反观自己,反观学校的德育教育的薄弱以及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忽视。所以,导致目前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以下几问题:首先,老师对这门课的认识,仅次于小学生体育、音乐、科学等课程,在教学中从来不注意备课,也不了解学生在道德与法治方面需要学习什么,直接拿着课本进教室,没有教案,没有课件,只是照本宣科地讲解。模式单一,方法枯燥,课堂毫无生气,学生肯定是道德与法治课堂或者其学科本身没有兴趣。其次,课时安排比较少,还常常像体育课、音乐课一样被语数英的老师借去补课,加自习。学校为了抓教学质量,抓成绩,对此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第三,老师对于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大多都是理论的灌输,没有把理论与实现结合起来,小学生的知识基础,认识经验的限制,对于模糊的概念无法理解。比如,家人的爱,什么是家人的爱,小学生认为肯定就是关心、买好吃的、好玩的,如果家长教育他们,批评他们,甚至惩罚他们,撕他们写得不整齐的作业等,是不是爱呢,这肯定会让很多小学生困惑。如果没有实际案例,把理论融入故事情境,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一些学习内容永远只会停留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等,这会使学生像吃了生的东西不消化,对于学生营养吸收,智慧的提升会有影响,也会严重影响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率与质量,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意义不大。
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意义
核心素养下的德育教育,其实就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都有所进益,从智力到能力全面发展,作一个与时俱进的小学生,为他们以后学习、生活打基础。事实证明,相对于语、数、英教学,可能在某一方面道德与法治教育更重要。我们常听有些人说,学习成绩差没关系,没有道德那才真正对于孩子来说是绝路。所以,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老师一定要认识到德育教育对孩子成长的意义,认识到它对孩子引导的重要性。首先,道德与法治教育,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间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使学生逐渐变得有责任心、有爱心,对于他人乐于伸手,乐于帮助。比如,我“可爱的动物”,在不知不觉间教会学生,也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爱护小动物,热爱大自然;“家人的爱”这一节的内容,也会在不经意间教会学生感受家人的爱以及学会如何爱家人;“干点家务”通过小小的家务劳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品质,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等等;其次,通过道德与法治的教學,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增强学生的辨识能力,判断能力。通过“还没完”“等一下”这种学生的口头禅的小故事,让学生做一个遵守时间,生活积极的好学生,等等。可见,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对于学生成长的意义数不胜数,非常关键,无论老师还是家长、学生,一定不能忽视道德与法治,让生学在学习中有所改变,道德品质有所提高,进而实现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
三、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策略
1.结合生活中实事教学。如果说语文、数学是生活中最常用的知识的话,那么小学道德与法治的德育教育,是生活中运用最广泛、最实际的。生活中能用到、学习中能用到,与人交往中也能用到,可以说时时处处,吃饭穿衣,走路说话它都如影随形。所以,德育教育要从生活中找实事,找实例再方便不过了,随处都是。比如,在公交车上,有小学生大声说话,甚至打闹。像这样小学生都熟悉的场景,老师可以拿到课堂上来讨论,让学生结合公德、文明、礼貌这些核心素养的条件,说说自己的看法,增长学生的见识。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老师要善于运用生活中的实事,让学生受到感染,从而受到教育,达到德育目的,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2.结合游戏,实现生动化教学。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新版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有些版面的设计、配图、文字的设计等,都有游戏的成分,迎合了小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的心理和成长规律,学习规律,使学生在游戏中,娱乐中增长见识,拓展小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比如,结合教学内容,老师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参与开放式的德育课堂,组织学生吹汽泡、玩纸飞机、纸风车、放风筝,等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明白,不管是纸飞机的起飞,还是风筝的起飞、汽泡的飘荡,纸风车的转动,都是因为风的帮助,如果没有风,这些都是静止的,握在手里的,永远也站不高,看不远。通过这些游戏活动,既能让学生认识一个道理,那就是“独木难成林”,有些事是需要合作。还有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大家才能更好,更优秀,逐渐达到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推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发展。
3.融入班级生活进行有效教学。班级是学生在学校生活学习主要阵地,他们在班级学习、游戏,增长知识,提高认识。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老师,我们要结合内容,在教学中融入班级生活,帮助学生理解内容。比如,在“班级生活有规则”中,老师在教学中可以问学生,什么是班级规则?我们班有什么规则?你们都做到了吗?等等,引导学生逐渐认识,唤醒学生意识,让学生通过学习看看自己做到了哪些;“我是班级值日生”这一节教学时,老师就可以为学生组织一个情境,让学生通过演绎,学习如何爱护卫生,遇到乱扔纸屑的同学,该怎么办,改变学生随手扔垃圾的习惯,提同学生素养,等等。这些学生熟悉的班级生活的融入,有利于学生对于一些理论的理解与认识,也使课堂教学内容变得鲜活、新颖,使学生更加热爱学习,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产生兴趣,促进德育教学有效性的实现。
四、结束语
总之,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比以往的思想品德教学更有针对性,实用性,也更加适合新时代小学生的学习和理解。所以,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老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改变思想,创新方法,运用游戏、生活案例、班级生活等手段,把道德与法治课堂打造得更生动、更鲜活,更具有学习性、生活性、实用性,从而实现核心素养下学以致用的目的,实现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金亚慧.对课堂教学增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效的几点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6).
[2]文圆.中小学德育课堂教学的思考从赫尔巴特的道德教育思想说起[J].学园,2015,(2).
[3]朱小蔓.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参考用书一年级上[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6.
[4]张崧.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中国德育,2017,(15):66.
[5]曹娜.浅析思想政治学科与核心素养的结合[J].才智,2017,(06):192.